排球校本课教材_第1页
排球校本课教材_第2页
排球校本课教材_第3页
排球校本课教材_第4页
排球校本课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材排球校本教排球运动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英文“volleyball”的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我编写出下面的排球专项校本教材,教材包括了排球常识、排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排球规则、裁判法等知识,基本能满足我校不同年级的需要,如有不足之处,2一、排球运动常识 3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部分 7三、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五、排球技术战术 七、锻炼常识 3排球运动常识一、排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过于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1896年在斯Volleyball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1897年,摩根制订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约在1900年传到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6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12年排球场的规格发生改变,改为35英尺宽,60英尺长。排球的尺寸和重量统一:周长26英寸,重量在7盎司至9盎司之间。另外还有两项重要的改革:球员的人数被确定为每队6人,发球轮转制同4时开始实行。1994年9月国际排联对排球规则进行修改。新规则规定运动员可以在底线后任何位置发球;防守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来球都不算犯规;取消接发球持球的规定等。1998年,国际排联决定增设自由人的位置,并改用蓝、黄、白三色排球进排球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区。中线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网。比赛双方站在两边,每队上场队员6人,分前后排站立。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站成两排,前排三名队员的位置为名队员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离网更远,其位置为5号位(左边)、6号位(中间)和1号位(右边)。排球的阵容配排球比赛采取5局3胜制,在每局中一个队赢得25分并至少领先对方2个球时,该队胜1局;如有第5局的比赛,则两队每次胜1球均可直接得分。队员根据规则规定将球击过球网,使球落在对方场区内的地面上或使对方犯规从而得分。发球方胜1球时方可得分。如果发球方犯规、失误或接发球方胜1球则双方交换发球权。比赛中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位置,在后排1号位的队员负责发球。沙滩排球在本世纪20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海滩5兴起。在1930年,圣莫··举行了第一场双人配合的沙滩排球赛,这种阵形成为现在最普及的打法。1996年沙滩排球首次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二、排球与奥运会1964年,排球运动首次亮相日本东京奥运会赛场,有10支男队和6支女队参加了比赛。至2004年雅典奥运会,排球运动进入奥运会这个神圣的殿堂已经整整40个年头。在这充满着光荣与梦想的40年中,奥运会排球比赛的规模已由最初的10支男队和6支女队发展到男女各12支队伍。三、国际排球联合会国际排球联合会简称国际排联。在法国排球联合会的倡议下,于1947年在巴黎成立,总部设在巴黎,现有会员协会135个,正式工作语言为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创办国还有比利时、巴西、意大利、黎巴嫩、波兰、土耳其、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共有218个协会会员,分属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南美5个洲级排球联合会。四、中国现代排球.为适应国际比赛的需求,1950年,6人制排球在中国推广。1950年8月,中国首次派队参加国际比赛。.1951年全国正式采用6人制排球。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61954年1月,中国成为国际排联正式会员。.1956年中国男女排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排球锦标赛,女子获第六名,男子获第九名。●1976年重新组建的国家男女排球队。1977年世界杯赛,女子获第四名,男子获第五名。1979年12月,中国男女排球队首次双获亚洲排球锦标赛冠军。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赛中,七战七捷首次获世界冠军。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又获冠军。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再获冠军,实现了“三连冠”的誓.此后1985年的第四届世界杯、1986年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再次夺冠,创造了世界女子排球“五连冠”的佳绩。.2001年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大冠军杯(洲际国家杯)冠军。.2003年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2003年的第九届世界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重获世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女子排球队获得季军。专项身体素质练习部分7一、排球运动员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一)肌肉力量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完成的,肌肉收缩产生的能量就是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所有运动发生的原动力。根据肌肉收缩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两类。n.爆发力:又称速度力量。是人体肌肉瞬间收缩产生的力量,向扣球这种最手肌肉力量影响的技术,主要靠爆发力,表现在扣球速度和起跳高度等。2.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收缩的持续能力,或肌肉反复收缩的能力。它与最大肌力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一场比赛中要做起跳这样的爆发性运动百次以上,就必须有很强的肌肉耐力。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某个动作或位移某段距离的能力。排球运动中的速度分为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1.反应速度:在排球运动中主要表现在对各种快速来球的反应,即队员从看到球到开始进行接球动作的神经传递时间。2.移动速度:指在单位时间内身体位移的距离83.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操作时间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运动的能力,是人体完成长时间工作所必需的。与排球项目关系最密切的耐力是全身耐力。全身耐力使之长时间连续比赛和训练所必备的身体素质,它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机能密切相关,手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四)灵活性灵活性是迅速改变身体或身体某部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的能力,也是正确而且快速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排球场上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结合球的各种变方向起动移动;各种情况下及时合理的运用各种倒地起立;空中动作的变化和平衡;在任何情况下各种技术动作的串联和互补。(五)柔韧性柔韧性是指身体的柔韧程度,它取决于身体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乃至皮肤的活动范围的大小。柔韧性对于充分发挥肌肉力量,合理的掌握技术动作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六)弹跳力9弹跳力是指人体蹬地所完成的与地面之间产生一定距离的能力。排球中的扣拦是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因此,弹跳力是排球运动中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对于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调整力是指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它受神经刺痛的支配。具体表现为反映时、平衡能力、放松程度、集聚力和灵巧性等(八)心理承受能力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因为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运动员不仅要消耗巨大的身体能量,而且也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尤其是当参加比赛双方在身体和技、战术实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里能量的发挥水平,往往成为决定胜败的重要条件。二、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一)肌肉力量练习方法1.收指手腕力量练习(1)手只用离去甚或握网球(2)传足球(3)用小哑铃或杠铃做腕屈伸(4)手指俯卧撑或卷重物(5)提抓铅球或沙袋(1)实心球练习:两人面对面站立,双手握实心球互相做胸前传球或对掷(2)俯卧撑或击掌俯卧撑(3)双人推小车,要求身体要平直,手臂应伸直。(4)手倒立或同伴帮助下做倒立推起(5)俯卧,脚尖固定,两手交换支撑绕圆圈3.腰腹、背肌力量练习(1)单人徒手练习:仰卧起坐、仰卧举腿、肋木举腿、腹卧体后屈(2)实心球练·:①双手持球做仰卧起坐,或手持球脚同时夹球,做元宝收腹②坐地,双腿夹球,举腿或绕环③双脚夹球跳起,将球向上抛出4.下肢力量练习(1)负杠铃,左右脚交替高凳上下(2)负杠铃弓箭步前进(3)负杠铃坐起蹲、半蹲起、全蹲起练习(4)壶铃蹲起(二)速度练习方法1.反应速度练习(1)看手势做各种折回跑或折回动作(2)面对墙做各种反弹接球的练习,也可结合球做各种不同落点、不同节奏的防守练习(3)看别人的动作起动:两人相对,一人向左右任意移动另一人力争与他保持相对,不使对方把自己晃开2.移动速度练习(1)三米侧向或前后快速往返移动(2)结合排球场地练习各种移动步伐①向前做小跑步或各种小碎步跑②向两侧做侧滑步或侧交叉步③向后做后退跑或结合视、听觉信号做各种移动的互变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一、排球比赛简介排球比赛的场地长18米,宽9米,中间由球网隔开。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比赛时双方各据一边,每队上场队员六人,分前后排站立。比赛开始,由一方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用单手将球直接发过球网,然后双方按照排球竞赛规则将球击入对方场内,如运用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动作,组织进攻和防守,而不使球落入本方场内。二、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运动同其他球类运动项目一样,通过教学训练能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久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体中枢神经机智、灵敏、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思想品质。但排易掌握,既可在体育场馆进行训练和比赛,也可以在一般空地上练习;运动量可大可小,因此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程度和训练程度的人。2.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不断的由攻转守,由守转攻,在激烈快速的对抗中进行。有时一场比赛可打两个多小时。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中,球不能在手中停留的时间过长,球也不能落地,每人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每方击球不得超过三次,对时间、技巧性要求很高,从而体现出排球运动高度的技巧性。4.技术的全面性: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中要进行位置轮转,每个队员既要轮到前排扣球和拦网,又须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因此要求运动员必须掌握全面的攻放技术。5.严密的集体性:在排球比赛中,除发球和偶然的一次击球过网外,读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如果没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密切配合,是无法发挥个人技战术的作用。不论是接发球一传、二传、扣球、或是接扣球进攻中的拦网、防守、二传、扣球等,都是一环扣一环,互相串联的。如果某一环节配合不当。势必直接影响全局。一个排球队的水平越高,对集体配合的默契程度就越高。排球技术排球技术是指队员在排球比赛中,所采用的合理击球动作和为完成击球动作必不可少的其它配合动作的总称。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为完整的击球技术。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和倒地动作为配合技术,或称无球技术。合理的击球动作首先要符合规则要求,应符合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原理,同时要结合个人的特点。完成动作时要做到“协调、轻松、正确、有力”,并能充分运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在掌握技术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准备姿势和移动在起动、移动和击球前所采用的合理的身体动作或姿势,称为准备姿势。准备姿势的目的既是为了迅速起动和快速移动,同时也是为了及时助跑、起跳、倒地等完成各种击球动作,保证各项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提高技术动作质量。1、稍蹲准备姿势然弯曲置于腹前。两眼注视球并兼顾场上各种情况,两脚保持微动状态(图1-1)。2、半蹲准备姿势在比赛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准备姿势,其动作方法两腿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膝关节保持一定弯曲,两脚尖内收,脚跟稍提起,膝关节的投影在脚尖前面,上体稍前倾,重心靠前,两臂自然弯曲放松,两手置于腹前,全身肌肉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腿保持微动状态(图1-2)。3、低蹲准备姿势低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更底更靠前些,两腿开立的距离更宽些,膝部弯曲更大一些。肩部的投影过膝,膝部投影过脚,两手置于胸腹前(图1-3)。准备姿势的教学顺序1.准备姿势中应以半蹲准备姿势为教学重点内容,稍蹲准备姿势为次。在初步掌握传、垫和扣球技术后在结合后排防守学习低蹲准备姿势。2.讲解准备姿势的意义后,可作侧面示范讲解准备姿势的种类和作用。3.讲解动作方法时可边讲边示范,并让学生跟着试做。起动顺序是:两脚自然开立→双腿适当曲膝→上体前倾,重心前移→抬起手臂→两眼看球(教师将球举起)→全身保持待发状态。4.练习时可让学生分两排站立,轮流做准备姿势和检查另一个人是否保持待发状态。同时互相分析和纠正动作。5.准备姿势单独进行教学时间少而精,在同一时间可以与移动结合进行教学,并与各项技术练习中,要求学生随时做好合理的准备姿势,养成良好习惯。1-1稍蹲姿势(二)移动的种类和技术分析移动的步伐主要有: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和跑步。动作方法:如何向前移动,则后退蹬地,前腿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后腿迅速跟上做好接球准备动作。若连续并步两次以上。则称为滑步。动作方法:若向右移动,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向右交叉迈出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大步,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图2-1)。动作方法:如向前移动,则腿后用力图2-2.跨步移动蹬地,前腿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膝部弯曲、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到前腿上。若跨步过程中有腾空动作即为跨跳步(图2-2)。动作方法:跑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如球在侧方或后方时,要边转身观察边跑。移动的教学顺序:n.先从半蹲准备姿势开始,做慢动作示范后,让学生试做起动动作。然后分别试做稍蹲、半蹲准备姿势,起动。2.进行移动练习应以并步、滑步、交叉步、跑步、跨步的顺序进行,一般安排在课的前段,可结合发展反应、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练习同时进行。3.可在各种准备姿势开始,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手势方向,由慢到快进行各种步法练习。4.在初步掌握步法以后,可用规定步法进行接力比赛或安排学生面对面地做向各方向的移动练习,进而再做各种转身后的移根据技术的要求,做各种制动练习。(一)技术动作:侧面下手发球动作方法:(图5-4)1、准备姿势:左肩对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左手持球置于腹前。2、抛球:左手将球平稳上抛于胸前,距身体约一臂远,球离手高度约一个半球。抛球同时,右臂摆至右侧后下方。销8-4周蓝下学发珠3、挥臂击球:利用右脚蹬地向左转体的力量,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腹前用全手掌、虎口或掌根击球后下方。击球后,身体转向球网,并顺势进场。(二)技术动作:正面上手发球动作方法:(图5-1)1、准备姿势:发球学生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手持球在腹前。2、抛球摆臂:左手将球平稳抛至右肩前上方,高度适中。在抛球的同时,右臂屈时抬起并后引,肘关节与肩部齐平,手掌自然张开,呈勺形,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挺胸,展腹,身体重心移至左脚。〇3、挥臂击球:击球时,两脚蹬地,上体迅速向左转动,迅速收腹,带动手臂向右肩上方加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时,手臂要充分伸直,手掌和手腕要迅速明显做推压动作,使球向前呈上旋飞行。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三)技术动作:正面上手发飘球动作方法:(图5-5)图5-5正面上手发飘球1、准备姿势:近似正面上手发球,但左手持球的位置较高,约在胸前。站在离端线的距离变化较大,可站在靠近端线处,也可站在离端线8m左右处发球。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的抛在右肩前上方,高度应稍低于正面上手发球,并稍靠前些。在抛球的同时,右臂上举后引,肘部适当弯曲,并高于肩,两眼盯住球的击球部位。3、挥臂击球:与正面上手发球一样做鞭甩动作,但击球前手臂的挥动轨迹不呈弧形,而是自后向前做直线运动。击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根的坚实平面击球的中下部,使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击球用力要快速,击球面积要小,触球瞬间,手指、手腕要紧张,不要推压动作。击球结束,手臂要有突停动发球易犯错误:发飘球时抛球不稳,高低不当;挥臂太慢,不呈直线;抛击配合不协调。发大力球时抛球不稳不准、击球用不上全身力量、手掌未包满球。(四)技术动作:勾手大力发球动作方法:(图5-6)图5-6勾手大力发球1、准备姿势:发球队员左肩对球网,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弯屈,上体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左手或双手持球于胸腹前,两眼注视着对方。2、抛球摆臂:左手或双手将球平稳抛至左肩上方,高度约1m左右,抛球同时,右腿弯屈,重心移至右脚,上体向右侧转动和倾斜,右臂向身体右侧后下方摆动,同时挺胸抬头,两眼注3、挥臂击球:击球时,右脚用力蹬地,身体向左转动带动手臂沿弧形轨迹向上挥动,在右肩前上方击球。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手臂充分伸直保持高点击球,手掌手指自然张开呈勺形,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一瞬间,手腕手掌要做迅速的明显向前推压动作,使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勾手大力发球技术分析:1、勾手大力发球的主要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弧度低、旋转快。这种发球能充分利用大肌肉群的伸腿、蹬地、转体、收腹动作带动小肌肉群的手臂加速挥动,以及发球异侧手向后协调摆动,整个动作幅度大,舒展协调,身体移动半径长,全身能充2、加强勾手大力发球的攻击性,除加强转体、收腹力量、手臂力量、手臂挥动速度和手腕动作以外,还可采用助跑勾手大力发球。助跑的方法是:右脚先从左脚后交叉迈出一步,左脚随后再向左侧迈出一步,成为两步后交叉助跑。在助跑过程中,将球抛在左侧前上方。击球动作与原地勾手发球相同。3、勾手大力发球的击球点很重要。如击球点太后,手臂挥动尚未到达最高点,会使球的飞行弧度过高,球易发出界外;如击球点太前,手臂挥动已超过最高点,会影响屈腕推压动作的进行,球不易过网。(五)技术动作:跳发球动作方法:跳发球是指发球队员在端线后,利用助跑跳起在空中,象扣球似的将球击入对区的一种发球方法。跳发球的动作同远网扣球相似,它可运用一步、两步或多步助跑起跳的方法,可正对网助跑或斜对网助跑。现将正面助跑跳发上旋球技术方法介绍如下:双手持球置于体侧或腹前。2、抛球。用右手或双手将球抛至右肩前上方,抛球高度一般为肩上方2m左右,落点在端线附近。3、助跑起跳。随着抛球动作,队员迅即向前做2~3步助跑4、挥臂击球。挥臂击球动作似正面扣球。发球的教学顺序1.发球教学可按正面下手发球(女生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或勾手飘球顺序进行。先学下手发球,是因为下2.发球的讲解与示范。先作完整的发球示范,然后按顺序做准备姿势、抛球、击球方法的分解动作,并讲清动作要领,最后3.各种发球的教法步骤基本上是相同的:(1)徒手初步体会动作。(2)抛球,领会抛球的位置及高度。(3)击固定球,体会挥臂动作、击球点和手型。(4)对墙或挡网轻发球,学习抛球和击球动作的协调配合。(5)按抛球一挥臂一击球的节奏练习击期动作。(6)两人一球,在边线外对发,不求力量,练习重点主要是掌握正确的动作。(7)端线外对发,注意力仍应放在动作的正确性上。(8)发球区轮流发球,进行个别纠正。4.徒手练习时,可安排学生以集体或分组形式,对发球动作进行完整或分解练习,体会动作过程,获得肌肉运动的正确感觉。教师可根据动作要领及动作节奏用口令控制学生的动作来完成练习。5.结合球作练习:对抛球、挥臂击球动作进行分解练习时,先教准备姿势及抛球,教会学生抛球与引臂的正确配合,掌握抛球路线、高度。其次练习挥臂击球,练习时可先将球固定在击球点的练习,以体会正确抛球与挥臂的关系,然后再进行抛球后挥臂击球的练习,以体会正确用力与击球点和击球部位的关系。以上练习可一人对墙或对网练习,也可两人对练。6.完整发球技术的练习:先在距网4米处发球过网,在此基础上逐步后退,直至发球区或更远。这样逐渐增加发球距离,可以避免学生由于心理上的紧张而影响挥臂击球动作的准确性。7.发向固定区域或固定目标的练习:在正确掌握发球技术的前提下,提高发球的准确性与成功率,如规定发向对方固定目标。练习时为了不改变发球技术动作及手法,首先应学会利用站位远近和身体方向来调节发球落点和路线。8.在比赛中运用发球:比赛前,对每人的发球技术运用提出一定要求,并进行临场观察与统计,在比赛中或比赛后及时总结与纠正,逐步提高发球质量(一)技术动作:双手正面传球正面传球是传球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掌握和运用其他各种传球技术的基础。1、动作方法(图4-1)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出。全身各部位动作应协调一致。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形(图4-2)。腕和手指要有前屈迎球的动作,当手与球接触时,各大关节应继续伸展,最后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击出。击球点与两肩保持相等的距离,有利于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提高控球能力的关键。手指手腕屈伸动作的大小和紧张度对传球的质量影响很大。触球前,手指、手腕配合其他关节应有一个前的前屈带动手指的前屈。传球时,手指、手腕应根据来球的速度果全身力量不协调一致,单纯以手臂和指腕动作来传球或是全身用力不连贯,有脱节现象或用力与传球方向不一致,将直接影响传球效果。所以初学者必须养成蹬地、展体、伸臂用全身协调的伸展动作来击球的习惯,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提高手指、手腕的控球能力和技巧。(3)技术要领蹬地伸臂对正球,额前上方迎击球;触球手型成半球,指腕缓冲控制球。(二)技术动作:背向传球背对传球目标的传球称背传。背传是传球技术中的一种基本1、动作方法(图4-3)①准备姿势:上体比正面传球时稍后仰双手自然抬起置于脸②迎球动作:抬上臂、挺胸、上体后屈。球向后上方传出。挺胸、抬头的动作,使抬臂、伸肘、送肩的协调用力方向偏向后上方。因此,背传的击球点应保持在头上方的位置,这样更便于向后上方用力。②由于背传是与正面传球完全相反的方向将球传出,传球时③由于背传时看不到传球的目标,传球前必须先观察判断好(三)技术动作:侧传球球的动作称为侧传(图3-21)。侧传的准备姿势、手型及迎球动作地使身体重心向上伸展,上体和双臂向传球方向一侧伸展。异侧的协调动作将球传出。(四)技术动作:跳传球跳起在空中传球称为跳传。跳传既可加快进攻的节奏还具有跳传的起跳可以原地跳、助跑跳、双脚跳或单脚跳,应尽量做到向上起跳。跳传的关键之一是掌握好起跳时间。起跳过早,会造成身体下落时传球,不便用力;过晚则降低了击球点的高度。双臂向上摆动帮助起跳后,双手顺势举在脸前,身体在空中保持平衡。当身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用迅速伸臂的动作,并适当加强主动屈指、屈腕的动作将球传出。由于人在空中,传球时用不上蹬地的力量,因此如需要传高远的球时,击球点比原来传球要略低些,加大伸臂动作的幅度和速度(图4-5)。跳传有时也可用单手传球。传球的教学顺序1.传球的教学应放在准备姿势与移动之后进行。首先应教正面双手传球、教背传、侧传球和跳传球。每项传球技术动作都应先从原地开始练习。然后在移动条件下练习。传球的抛物线应从传4米左右的中距离,距网上2—3米高的球开始,然后,学传调整球和低球。即从一般传球过渡到一般二传,进一步学习各种2.传球的讲解,首先要讲清传球的作用,并结合示范逐步分段地讲述动作过程和技术要领。讲解内容如下:(2)传球时的手型和击球点的位置。(3)传球用力方法和全身协调动作。(4)手指、手腕的动作。(6)传球后保持再击球的要求。3.传球的示范应先作好完整动作的示范,再边讲边示范。示4.传球练习的顺序:先从徒手模仿练习开始,再结合球进行(1)作好传球姿势后在老师口令指挥下依次作蹬地、展体,(2)两人一球,一人先用正确传球手型持球于额前上方击球点处,另一人将球取下,自我或互相观察手型。(3)两人一球,一人抛球至传球者的前上方,传球者用正确的手型在击球点上将球接住,并观察手触球部位是否正确。进而在移动条件练习。(4)抛传球练习。向上自抛(40—50厘米)。当球落入手中,手指手腕保持一定弹性,使球轻轻反弹起来,逐步过渡到连续向上自传球。—自传两人对传家自传一次后船给对方——一人原地另一人移动传球双人移动传球——一人传平球一人传高抛(一)技术动作:正面双手垫球移动对正来球后,双手在腹前垫击叫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垫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垫球方法,是各项垫球技术的基础,适合于接各种发球、扣球和拦回球。比赛中有些困难球不能用上手做二传时,也可利用正面双手垫球组织进攻(图3-1)。准备姿势:两脚开立,稍比肩宽。在左半场及中场位置接球最好左脚在前,在右半球位置最好右脚在前,在中场也可采用内八字站位。两脚适当提踵,双膝弯屈,上体自然前倾,全身放松随时准备移动。垫球手型:两手掌根紧靠,两手手指重叠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手腕稍下压,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平面。击球部位:看准来球,两臂夹紧前伸,插到球下,用前臂腕关节上方约10厘米左右的地方两臂桡骨内侧形成的一个近似的平面击球的下部。击球动作: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击来球,使插、夹、抬、蹬连贯完成,灵活控制球的方向和力量。手臂角度:垫球手臂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对控制球的方向,弧度、落点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来球弧度高,手臂与地面的角度应该小些;来球弧度平,手臂与地面的角度应该大些。如果垫出的球弧度较平,跨度较远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夹角要大些;如果垫出的球弧度较高,距离较近时,夹角应小些。此外,垫击用力的大小与来球的力量成反比,与垫击的目标距离成正比,注意手臂的反面必须对着出球方向。要领:两臂夹紧插球下,抬臂送体腕下压;蹬腿跟腰前臂垫,轻球重球要变化。(二)技术动作:体侧垫球在体侧用双手击球称体侧垫球。当来球飞向体侧,队员来不及移动对正来球时,可采用体侧垫球。其特点是伸臂动作快,控制1、动作方法(图3-2)(三)技术动作:背垫球同伴起球后,球飞得较远而又无法进行正面垫球时,以及须将球处理过网时运用较多。其特点是垫击点较高,准确性稍差。1、动作方法(图3-3)展腹和上体后仰的动作带动两臂向后上方摆动抬送,以前臂触球的前下方,将球向后上方击出。背垫的击球点一般应在肩前2、技术分析①背向垫球中,应根据垫球目标的远近和不同的高度变化Q出平弧度球时,应升高击球点。在无法调整击球点高度时,可利用腰部和手臂的动作来控制出球的高度和距离。若遇低远的来虎口处将球向后上方垫起。②由于背垫球是背对垫球的目标,不利于观察场上的情况和垫出球的方向落点,要特别强调垫球时的方位感觉,判断好球、网、目标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才能提高准确性。(四)技术动作:跨步垫球如来球速度快,弧度较低,离身体一步左右,来不及移动对正来球时,队员迅速向前或向侧跨一步垫球的动作叫跨步垫球。跨步垫球在比赛中运用广泛,可作向前跨步、向侧跨步,它是流翻、前扑、鱼跃的动作基础。跨步垫球,看准来球的落点及时跨出一步,屈膝深蹲制动,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胸部尽量贴近大腿,后腿自然伸直或随重心前移而跟上。接近球的落点时,两臂前伸插入球下,等球下落接近地面时,用前臂和手腕部位击球的底部,将球向上垫起(图3-4)。图3-4跨步垫球学习步骤:讲解示范、练习顺序、模仿试作。垫球手型的练习集体原地试作,教师进行检查纠正。注意垫球动作要合理;小臂要夹紧;手臂要伸直;垫击面要平整。1、垫击固定球从准备姿势开始,做垫击动作,但不将球击出,只体会击球动作。击球手型和触球部位要正确,注意全身协调用力。度及落点,垫球人用原地正面垫球的动作将球垫回。当初步学会垫球动作后,再逐渐加大难度,适当将球抛在练习人的前后、左右,要求练习者移动后仍作正面垫球。先练习原地对垫,再练习移动对垫,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但要求在上述练习中,都必须采用正面垫球。①两人一组,相距4米,连续对垫。②3人一组,三角垫球。③两人一组,先自垫一次后再垫给对方。④两人一组,相距4-5米,向同一方向移动垫球。⑤两人对垫,一人固定不动,另一人向前后左右移动后垫球。4、不隔网的接发球练习开始阶段练习时球尽量要求发准,力量也不宜太大,垫球者要求采用正面垫击,力争将球垫准。①两人一组,相距6米以上,一人抛掷球,另一人对正来球②2-4人一组,一人发球,另外的人轮流接发球。要求做好③3人一组,进行发、垫、调练习。要求发球发准,接球者要将球垫到传球队员的位置,传球者再将球传给发球者。5、低姿势连续垫球教师在12米外发或扔低平球,要求队员在教师击或扔球前用双手扶地降低准备姿势,以较低的身体姿势来迎击来球。这个练习可帮助学生养成低姿移动对准来球的习惯。接球者判断来球后迅速移动取位对正球,练习中还要注意区分界内或界外。将球准确地垫到网前二传的位置。一垫。接球队员将垫给网前的传球队员,传球队员自传一次后将球抛给发球队员,若干次后互相②两人一组半场接球练习。由教师或同学发球。其他同学两人一组轮流发球。要求不接发球的队员将球传起,然后接发球队员再第三次击球过网,轮流进行。③一发三接练习。三人要互相配合,互相弥补,将球垫到2、3号位之间。规定接起若干球后交换。7、接扣球防守练习①两人一组,相距5-6米,一人抛球,一人垫击。要求抛球者升高抛球点,抛在接球者小腹和膝部高度。接球者要作好防守准备姿势,正面双手垫击,若干次后交换。②队形同上。一人自抛后扣打给对方,若干次后互相交换。③3人一组,站成三角形,进行扣、防、传练习。要求原地扣打准确,防守队员将垫给传球队员,传球队员将球调传给扣打队员。连续进行、减少失误。正面扣球正面扣球是扣球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由于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准确性较高。加之正面扣球挥臂动作灵活,能根据对方防守情况,随时改变扣球的路线和力量,控制落点,因而进攻效果较好。现以两步助跑,右手扣球为例来分析其动作方法和技术要跑起跳的准备。臂绕体侧向上引摆。合起跳有力地向上摆动。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向前上方成鞭甩动作挥动。击球时,五①步法。助跑的步法种类很多,有一步、两步、三步和多步腿部肌肉的张力,提高弹跳高度。这一步起着调整身体与球的距②助跑的路线。由于二传来球的落点不同,扣球队员助跑的方向和路线也不相同。以4号队员扣球为例,其主要的助跑路线必须掌握不同的起动时机。二传球低或传球速度快时,起动要早则应晚一点起动。助跑起动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起跳扣球的质①起跳的步法。助跑的最后一步称为起跳步,它既是助跑的法能利用人体下落的重力加速度增加弹跳高度,但不便于加快助跑速度,易影响起跳节奏,不利快攻起跳。②起跳的位置。一般应选择在距离球一臂之远的位置起跳。这样才能保持好身体和球合理的位置关系,便于充分发挥全身的③起跳的摆臂。起跳时的手臂摆动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弧摆臂:方法是以肩关节为轴,两臂经体侧向后再向前上方划弧摆动。这种摆臂可根据需要来变化划弧的大小,动作连贯协调,便于调整摆臂速度和节奏,适应性强,运用较普遍。另一种是前后摆这种摆臂振幅较大,摆动较有力,有利于提高弹跳高度,但因动作持上体的空中平稳。此时,击球手臂应屈肘置于头侧,肘高于肩,身体成反弓形。挥臂前合理的屈肘动作,可以缩短挥臂时以肩为轴的转动半径,减少转动惯量,提高挥臂的初速度。随之边挥臂边伸肘,加长转动半径,增加挥臂的线速度。在挥臂转动的角速度不范围较广。②击球动作。击球时,要求击球手有巨大的动量和速度,而扣球中全身协调的击球力量是由于手臂的鞭打式动作,最后通过手扣球時的挈球點腕的甩动和加速,由全手掌作用于球体的。因此,只有用全手掌击球,手腕关节才能很好地参与整个鞭打动作,传递并加大击球的力③击球点。扣球的击球点应在起跳最高点和手臂甩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手臂与躯干的夹角约为164°。也可利用击球点附近的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来扩大击球范围,增加扣球路线和角度的变化。一般近网扣球的击球点应略靠前,远网扣球的击球点应保持在头的上方。掌包球击上旋。技术要点:预判助跑向上跳,挺胸展腹反弓身,挥臂转体(收腹)鞭击球,屈膝缓冲脚掌落。扣球的教学顺序n.应在掌握传球、垫球之后再学习扣球。先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扣球。吊球应稍放后一点。2.扣球技术较复杂,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方法,依次将助跑、起跳和挥臂扣球技术分解讲授,在基本掌握后再做完整的扣球练习。3.扣球应先从4号位扣一般球开始学习,然后再学习2号位扣一般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3号位扣半快球。调整扣球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扣球技术,但难度很大,应放在基本掌握上述扣球技术置换再进行教学。4.在讲解扣球的作用和动作方法之后,教师应进行完整的正面扣球示范着重于动作的正确性,而不要单纯追求扣球的力量,以使学生了解扣球全过程,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5.在边讲解边示范进行分解教学时,要强调各个技术环节的关键,可以先在原地做慢动作示范或徒手示范,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然后再结合球进行实扣示范。(1)随教师的口令及示范动作练习原地起跳,要求手臂摆动和下肌蹬地动作协调、连贯。练习可在网边进行,但不可碰网。(2)随教师的口令及示范动作做如下练习:右脚跨一大步→左脚迅速跟上起跳,即完成一步助跑动作。如跨右脚要求有腾空跨跳动作,并有制动动作。左脚跟上起跳时,要踏在右脚左前方且有爆发力。还应注意手臂的协调配合。练习应从慢到快地进(3)按教师口令及示范动作练习左脚出半步→右脚跨步→左脚跟上起跳→落地缓冲即完成二步助跑起跳动作。以上练习都结合球网进行,使学生体会人与球网的关系。(4)用一步、二步助跑起跳摸吊球,一方面建立击球点的概念,一方面检查助跑起跳是否前冲过大。(1)徒手模仿扣球练习:随教师口令及示范做徒手扣球动作,并注意扣球的节奏,手臂放松,做出鞭甩动作。(2)扣固定球练习:同伴立于扣球者手臂外侧,将球持于扣球者击球点位置上,扣球者做挥臂扣球练习,要求手臂正确甩动,手包满球。(3)一抛一扣练习:两人面对站立,相距3——4米,一人抛球至另一人头前上方,练习挥臂击球动作或体会甩腕动作。抛球要稳,击球动作要放松,不要太用力,注意有推压动作,打出上旋球。(4)自抛自扣练习:两人面对面,相距67米,自抛自扣或对墙扣,或在矮网(网高与扣球者眼部相齐)前扣球,练习时抛球要稳,高度在网上1米左右,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动作要协调配合,注意书要包满球,手腕稍有推压动作,打出上旋(5)扣抛球练习:抛球者站立在扣者右侧1米左右,抛出接近垂直地面的球,另一人对墙扣,或在挡网前扣。二者距离由近到远,抛球的抛物线由低到高。逐步由传球代替抛球。8.在学生分段练习扣球技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进行完整的原地扣球练习及助跑起跳扣球练习,以加强分段动作之间的串连,为了能保持正确的击球点,可从原地跳起逐步过渡到一步、二步、多步助跑的扣球练习。如:徒手做扣树叶练习,扣固定球,要求动作连贯,保持好击球点。9.4号位扣一般球练习:(1)扣斜线(扣至对方5号位区域)力量由小到大,打击上旋球;二传球的抛物线不宜过高,一般高于网1.5——2米左右为好。二传球离网约5060厘米左右扣球。落地动作要缓冲,防止过中线。(2)扣近网斜线(扣至对方4号与5号位之间)。二传离网30厘米左右,扣球时,小臂速度要快,鞭甩手腕动作要明显。(3)扣直线球:扣球击球点应略偏向左肩前上方,击球部位在球右后上部,一般常用含胸收腹,带动手臂手腕做快速鞭甩动作。(一)技术动作:单人拦网单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基础。其动作结构分为准确姿势、移动、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5个互相衔接的部分。1、动作方法距网30~40cm。两膝微屈,两臂屈肘置于胸前。(2)移动:常用的步法有一步、并步、交叉步、跑步等。无论采用哪种移动步法,都要做好制动动作,以保证向上起跳,避免触网和冲撞同队队员。动与起跳动作紧密衔接。居中。但当对方以中路跑动进攻战术为主时,2、4号位队员应相(2)拦网队员的移动:拦网的移动方向主要是向两侧和斜前①一步移动。为了提高弹跳高度或运用重叠拦网,在拦网准②并步移动。向两侧近距离移动时采用。其特点是能保持面③交叉步移动。适用于中距离移动时采用。其特点是移动速应在起跳过程中边跳边转身,保证跳起后能面向球网进行拦网。①起跳的位置。在正确判断对方扣球路线的情况下,拦网队员应选择能拦住对方主要进攻路线的位置起跳。在拦一般球时,后排队员扣球时,应选择对方队员扣球点与本方场区两底角连接线所形成的夹角中央位置起跳。拦网队员的起跳时间,应根据二传球的高度、离网的远近、扣球者起跳时间和扣球动作特点而决定。如果二传是远网高球,起跳③起跳的动作。拦网起跳前,要充分利用手臂的摆动来帮助②拦球动作。拦网击球时两手应主动用力盖帽或捂球,使球(二)技术动作:双人拦网由前排两个队员互相靠近,同时起跳组成的拦网网。双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一种,是比赛中最常用的一种拦网形式,主要在对方大力扣球时采用。拦网的技术动作与单人拦网相队员。主拦队员必须抢先移动到对正扣球点的位置,做好起跳准备,配合队员则迅速移动靠近主拦队员准备同时起跳。两队员之拦网的教学顺序n.拦网技术的教学应在基本掌握了扣球技术以后再进行。教学顺序应从单人拦网开始,然后再教双人、三人的集体拦网。2.拦网教学应先学习拦网手型,然后再学原地起跳和移动起跳,最后再掌握完整的拦网动作。拦网移动步法应先学并步和滑步再学交叉步、跑步。3.教师做拦网完整示范时,先要介绍拦网的作用,然后再分段示范并讲解拦网各环节的动作过程。示范时要让学生从侧面看身体动作、手臂与网的距离。也要让学生从正面看拦网的手型。在造空中动作示范时,可以先把球的高度降低,作原地的示范。在作拦网时,可以让人在网对面进行原地搂球、进行有条件下的拦网示范。提高示范的效果。4.拦网手法练习:先原地在低网上做拦网手型练习,然后作原地扣拦练习,体会手型与拦网时的肌肉感觉。可先摆好手型,扣球者对准拦网者双手自抛自扣,让拦网者寻找正确的发力时5.移动与起跳练学:向左右移动一步、二步后起跳,要求动作连贯。6.完整的拦网技术练习(1)教师立于网对面高台扣球,由队员作原地或移动拦网。再做拦网固定或直线,逐步过渡到拦固定路线,提高判断能力。(2)对方在4号、2号位扣球,拦网队员在相对的位置上进行拦网。扣球可以先固定路线,固定动作,然后逐步过渡到变7.集体拦网练习:着重体会双人拦网的分工及正确选位方法,避免碰撞和漏球。要求垂直起跳,由靠近边线队员选好位置外侧手拦直线,3号位队员与其配合,重点拦斜线,四只手形成一个平面,手间距离不超过球的直径。练习时由对方扣球,然后排球技术战术一、阵容配备阵容配备指比赛时场上人员的搭配布置。阵容配备的目的是合理地把全队的力量搭配好,更有效地发挥每一个队员的特长和作用。为此,在组织阵容时,应该考虑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合理安排其在阵容中的位置,把进攻力量强的和防守技术好的队员搭配开,使第一轮次都有较强的进攻能力和较好的防守能力;主攻手、副攻手和二传手分别安插在对称的位置上,以便在轮转时保持比较均匀的攻防力量;根据战术需要和队员间默契程度,把平时配合较好的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扣球好的主攻手一开始站在最有利的位置上,如4号位;防守好的队员,应站在后排;本方有发球权时,发球好的队员最好五个进攻攻队员。为了弥补有时主要二传队员来不及传球所出现的被动局面,通常五个进攻攻队员。为了弥补有时主要二传队员来不及传球所出现的被动局面,通常在二传队员的对角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二传队员在前排传球,难度较大。站在1号位;发球权在对方时,发球好的队员可站在2号位;一传较差的队员尽可能不要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避免形成薄弱地根据各队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特点,一般有以下三种阵容配备。二传主攻配备。二传主攻二传副攻副攻主攻四个攻手(其中两个主攻手、两个副攻手)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每一轮次前排都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前排二传传球的两点进攻和后排二传插上传球的三点进攻。但每个进攻队员必须熟悉两个二传队员的传球特点,配合比较困难。攻手攻手攻手二传攻手收手时采用两点进攻,二传队员在后排时采用插上传球的三点进攻,由于前排三个都是攻手,可以加强进攻和拦网的力量。“五一”配备中,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传球的习惯、特点,容易建立配合间的默契。但防守时,二传队员如在后排,要插上二传攻手攻手攻手3、“三三”配备:即三名能攻的队员与三名能传的队员间隔站位,使每一轮次都有传有扣,是初学者常用的一种阵容配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攻防力量,同时,弥补由于队员身体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阵容配备上的某些缺陷,比赛中,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交换位置的方法组织战术。1、交换位置的目的①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专长,以取得扬长避短的效果。②以利于组织进攻防守战术的需要,从而取得攻防战术的优③采用专位分工的进攻和防守,以提高攻防战术的质量。2、交换位置的方法排球竞赛规则允许在发球击球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方场区内任意交换位置。根据排球比赛中站位的特点与要求,一般采用以下3种换位的方法:1).前排队员之间的换位①为了便于组织进攻战术,将二传队员换到2号位或3号②为了加强进攻力量,将进攻能力强的队员,换到便于扣球的位置上。如右手扣球的强攻队员换到4队员换到2号位;擅长扣快球的队员换到3号位等。③为了加强拦网,遏制对方的重点进攻,将身材高大或弹跳力好、拦网能力强的队员,换到主要拦网区———3号位,或换到对方进攻力量最强的相对应位置上。2).后排队员之间的换位①为了发挥个人特长,可采用专位防守。当本方发球后或接起对方的发球后,后排队员各自换到自己的专位防守区。②为了在比赛中便于运用行进间“插三二”战术,缩短后排插上的距离,把二传队员换到1号位置或6号位置。③为了加强后排防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