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_第1页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_第2页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_第3页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_第4页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问题一: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 问题二: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重点) 3问题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问题四:剩余价值理论 问题五:资本 问题六:分配问题 问题七:国有企业改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32问题八:垄断问题 2问题一: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1、什么是分配?什么是按要素分配?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分配中的社会扣除?(2015财政)2、简述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及其意义(2012财政)3、简述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2007财政)4、简述公共产品理论与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的内在联系。(2013财政专业题)(一)分配:是指社会产品分给社会(或国家)、社会集团以社会成员的过程和形式,其中包括社会总产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等,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其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其直接表现和标准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生产要素包括:劳动、技术、资本、土地、管理等。(三)马克思社会总产品的社会扣除理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分配所遵循的顺序和及其分配原则,即社会总产品对社会成员进行分配时必须根据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公共消费的需要依次进行一系列的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剩下的用来作为消费资料,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半管理费用(现代显著减少);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等(现代显著增加);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官办济贫事业部分)。(四)社会扣除理论的意义: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分配“六项扣除”理论,指明了社会总产品分配的顺序和原则,阐述了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内部结构,要求在社会总产品分配时纪要满足社会再生产的需要,又要保证社会共同消费的需要,这是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用于智力开发、用于后备部分,用于社会保障部分,用于行政管理部分等都离不开财政的主导作用。3问题二: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重点)1、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思路。(2015财政)思路传。(2014财政)3、试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按比例”规律,并分析其与所谓“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异同(2013财政)4、试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按比例”规律(2013会计)5、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规律概括(2012财政)6、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是什么?(2011财政、会计)7、试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及其揭示的规律。(2010财政)8、简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009财政)9、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2008财政)10、试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2007财政)11、试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原理的要点。(2004财政)12、试述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2004会计)理论简介:一、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阐明的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按比例关系”:社会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具体是保证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要求社会总供给必须等于社会总需求。二、社会资本是指相互联系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是彼此交错、互为条件的。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其中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再生产理论两大基本原理价值形态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实物形态生产资料部类(I)4生产资料部类(Ⅱ)四、社会总产品价值补偿: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又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的顺利进行。含义:第一部类在一年中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在一年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第二部类在一年中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第一部类在一年中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含义:第一部类在一年中所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一年中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含义:第二部类在一年中所生产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一年中所需要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含义: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其中m/x代表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则(m-m/x)表示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含义: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累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指依靠增添新的共产企业或扩建原有的共产企业也就是单纯依靠增加机器设备、劳动力和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前提一、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指依靠技术进步、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前提一,原因是没有追加劳动力,则不需要增加消费资料,在工人的工资水平或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前提·)5a)I(v+△v+m/x)含义: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的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与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b)I(c+v+m)=I(c+△c)+Ⅱ(c+△c)含义: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c)Ⅱ(c+v+m)=I(v+△v+m/x)含义: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在这三个实现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而来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共同表明了保持两大部类适当比例关系的重要性七、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普遍规律。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总是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伴随而进行的。因而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要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2、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资料生产可以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快一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适应的。一般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便会提高,从而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成为一种客观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资料生产可以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快一些。3、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得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第一部类的生产发展中,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必然以来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另一方面,第一部类的生产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满族第二步雷对生产资料的需要。所以,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并非越快越好,它的发展如果脱离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八、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原理:1、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扩大再生产是价值增值规律的本质要求;2、价值增值规律作用时代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内生源泉;63、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最可靠源泉的原理;4、任何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间彼此制约、5、通过对社会总产品从价值角度分为补偿转移价值、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明确各自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途径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模型的原理;6、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无法保证始终处于均衡状态,而使再生产过程以经济周期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会出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低估经济危机作为经济秩序的强行调节机制的7、固定资本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而固定资本更新促使经济实现复苏的同时,其更新特点又加剧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理;8、增长过程中对不同部门的差异性增长提出内在客观要去的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9、任何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按照生产力的本来面目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10、任何社会基本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相统一的原理。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现实问题1、结构性问题。生产一极由于投资长期持续我偏高导致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销售一极受制于国内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低迷,两者之间的差额只能通过出口来平衡,导致产业机构省级缓慢。第一,投资规模大和投资效率低并存。长期中国经济增长依赖于投资,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动、直接、快捷的手段,在固定资产迅速投资过程中强化了业已存在的产能过剩,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被打破,生产增长远快于消费增长,形成生产过剩型危机。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第二,国内消费不足。内需不足,GDP增长速度过快,消费增长赶不上GDP增长,消费的份额在不断地下降,2000年后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第三,过度依赖出口来实现产品价值。第四,产业结构得不到提升。第二产业长期在50%左右徘徊,第二产业发展受制于资源等要素的限制,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价格回归正常,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中国服务业供给滞后,医疗、法律服务、教育、信息服务等有较大需求空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以能源、矿产资源消耗、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的结构性矛盾,造成内需不足的社会收入分配性矛盾等。2、发展方式问题。中国以往的快速经济增长主要是以“高投入、搞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表现为主要是依靠一轮又一轮的投资扩张、依靠能源、土地、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带动经济增长,依靠低资源环境成本和低劳动成本贴牌生产的扩大出口带动,依靠工业特别是消耗高、排放高的重工业扩张带动,依靠各级政府干预土地资源从而主导资金等其他资源打动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因其超过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土地、淡水、矿产、环境状7况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和环境;第二,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第三,过度依赖外资和房地产;第四,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体制性因素,财税制度。3、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现存问题有:第一,政府在经济生活领域参与过多。危机中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掌握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利,如信贷资源、土地制度、政治社会生活领域寻租空间大,同时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使政府债务风险成为关注焦点;第二,公共产品领域存在“泛市场化”倾向。在准公共物品领域,如教育、医疗、低收入者的住房等领域难以划分市场和政府的功能,过度依赖市场。4、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表现:第一,调控手段使用和变化过于频繁,缺乏相对稳定预期,使得市场信号出现失真;第二,货币政策总体上过于宽松,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存在;第三,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短期,对长期发展不够关注。5、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问题思考。中国GDP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增幅;城镇居民收入基数比农村居民高,且增速快。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的原因有:第一,初始分配结构形成路径依赖导致初次分配占比过低;第二,要素价格扭曲;第三,过剩劳动力供给导致工资低,工资低制约劳动生产率上升;第四,税负过重,降低了可支配收入水平。1、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来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所形成的发展模型,摆脱企业对低成本竞争的路径依赖,走创新型发展战略。资源价格回归正常,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提高技术水平,发展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3、改变分配差距我,改变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政府收入和GDP增速的现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财富均衡共享;提高初次分配占比,提高工资水平。4、扩大国内市场,增加国内消费,注重合理投资,通过改变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失衡,克服外需依赖型经济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实现从依赖外需转向内需主导,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突出强调国内市场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重要性,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增加国内5、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化解产能、容忍经济增速放慢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国家对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和引导,在继续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解决中国的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同时,实现短期调控和长期目标的结合为未来经济留足后劲。81、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要点。(2015会计)2、简述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2014财政)3、简述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异同。(2013会计)4、试论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怎样发展劳动价值论。(2003)5、简述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定义(200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价值量和价值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其历史地位体现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证明了“劳动二重性”,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内容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内容:第一,自然属性:商品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具有使用价值;第二,社会属性:商品可以被它的属于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想交换,具有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1、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可能具有价值,如空气(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废品(没有使用是指),自产自用产品、赠品(有使用价值,但未用于交换);2、矛盾性。对于买者有使用价值,对于生产者有价值。不能同时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之间相互排斥,只有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交换出去,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购买者得到了使用价值,商品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9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两者的关系体现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是量上有差别,因而它们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相互比较。内容二: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具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两方面的特性。1、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2、抽象劳动是指在商品生产中抽掉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物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应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内容三: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构成包含两部分:一是商品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过去的劳动即物化劳动所形成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来的;二是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1、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的抽象劳动。只有加入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2、物化劳动是指已经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区,其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自身不会发生增殖。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在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简单劳动是指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每个体魄健全的人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内容四: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其表现形式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一,商品价格的变动始终以价值为轴心;第二,从较长时期看商品价格的升降是可以相互抵消的;第三,总体上说,商品的总价格和商品的总价值相等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内容五: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生产者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商品的生产、劳动成果与经营盈亏由自己决定,但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的性质,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商品的交换来解决。矛盾的解决:由于具体劳动性质不同,在交换中无法确定交换的比例,能够确定交换比例的只能是在质上相同的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产品顺利的卖出去,那么他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表现为社会的使用价值,矛盾得到了解决。内容六:货币理论货币的发展: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1、简单偶然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表现为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其特点有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作为等价形式的商品被当做价值、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体现,在简单价值形式下,商品的内在矛盾被转化为外部对立即两种商品之间的对立了。2、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商品的价值半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其不可解决的矛盾体现在交换者对商品的特殊需要和物物交换形式的矛盾。3、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以一种商品做为各种商品相互交换的媒介,从而使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由一种商品来表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变成社会劳动的唯一体现者。4、货币价值形式:是指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货币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总自发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相互关系。其职能包第一,价值尺度。指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观念第二,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现实货币;第三,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现实第四,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第五,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购买外国商品、作为财富代表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财产转移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所阐述的商品经济规律与规则为商品生产与经营制定了行为准则。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产品的私人劳动性,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要求生产者努力去改进技术,逐渐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增加产品数量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此外,劳动价值论还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根源,这使社会经济自然地发展成为一种商品经济。如果按照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价格就必须依靠市场。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努力建设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以及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各种商品生产和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至少应当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分体现价值规律,严格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要拥有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并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因此,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下,严格依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而超额价值则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生产利润,必然要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劳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超额的价值。所以,生产者在经济活动中会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效用,尽管是以简单劳动作为其研究商品价值的基本劳动形态,但马克思对含有科学技术因素的复杂劳动也作出了深人研究和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独立要素,与生产力中的各个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他在阐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时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可以说,在决定劳动生产力的诸多因素中,许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科学技术相关。由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激烈市场竞争的经营活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商品生产者必须在生产中积极追求科技进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同时努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三)合理调整收人分配关系的指导思想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尽管物化劳动是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它们在劳动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能直接形成新的价值。因此,在建立一定的收人分配制度时,应当充分尊重和维护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不仅应当通过劳动的付出来获得必要的产品,而且还应当名正言顺地参与其他产品利润的分配。当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形态与价值的形成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的范畴,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并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按劳分配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原则,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所公认的分配原则,因此,在中国目前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把两种分配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与调整分配政策的重心应当始终放在尊重和维护劳动者的整体利益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深人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劳动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亲身体会到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思想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特征就是在充分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人的劳动的作用。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者是社会及生产劳动过程的主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把商品经济中隐藏得很深的“价值”从与其相关联的因素和条件中剥离出来,在复杂的生产过程中强调人的创造性活动这一本质,在各种复杂的经济因素中凸显了人的创造性这一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显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人为本”的鲜明特征。这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对于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产业。它包括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等行业,是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劳务的需求。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性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使用价值与物质产品一样,也是它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效用。不同的是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不能物化在一个物质产品中,它具有生产、交换、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服务产品的价值是服务的提供者所支出的劳动力,即它所耗费的劳动,这也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与物质产品不同的是这种劳动是凝结在无形的劳务中的。对于从事文化艺术、科学研究、教育、卫生保健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培养教育是一件费时很长的复杂过程,这些劳动都需要得到补偿,另一方面,他们的劳动又具有创新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第三产业中包含的其他种类的劳动,如商业批发和零售、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生产服务业等等,更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充分表现。因此,这些部门劳动者的劳动都应该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是,服务商品价值的决定,有它的特点。服务商品有重复生产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前者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者的价值量只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因为这种创新精神产品,实际上处于垄断地位,其价格是一种垄断价格。服务商品所反映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本质是,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沟通它们的联系,交换其各自的私人劳动,同时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关系。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刻揭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为我们科学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问题四:剩余价值理论1、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2013财政)2、简述剩余价值理论。(2012会计)3、简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2011财政)4、简述剩余价值的含义(2009会计)5、写出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公示,并说明其含义。(2008会计)6、简述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与区别。(2007会计)7、试述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变的原理(2006财政)8、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2004会计)9、简述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2004会计)10、如何理解马克思指出的利息的出现使得利润“从量的分割转为质的区别”(2001)11、按马克思的分析,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2000)1.剩余价值的生产1.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已的劳动力当做自已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已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1.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v+m),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v更大m(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3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价值发生增殖。从价值形成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指生产资料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其中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构成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形成新价值,就是工人的活劳动创造新家的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指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因此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成为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可见,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式: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指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其生产途径有延长工作日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两种方法一致,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量;(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前提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1)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逐步提高,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主要方法。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单个企业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2)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2)超额剩余价值由个别企业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由所有企业获得;(3)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追逐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内容:资本家通过不断扩大或加重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来达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的,其特点是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劳动者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是指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决定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全部发展过程,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剩余价值的实现(产业资本循环、周转)以下说明3.剩余价值的分配(利润与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与利息、地租)3.1利润与平均利润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商品价值=c+v+m剩余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与可变资本总量V增加剩余价值量的途径:(1)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的工人,扩大剥削范围;(2)提高剩余价值率,即从每个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利润是指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的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的价值=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预付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c+v利润率是资本增值程度的标志,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影响利润率的因素:(1)剩余价值。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则利润率高,两者同向变化;(2)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则同量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就少,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也少,利润率就低,反之,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就高;(3)不变资本的节约。在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已定时,不变资本的节约,使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小的总资本相比,利润率就高;反之,利润率低。(4)资本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快,一年中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多,年剩余价值量大,年利润率就高,反之,年利润率就低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1)利润与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都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数量也相同;(2)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此,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平均利润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形成过程:不同工业生产部门,其生产类别、产品性质、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工艺流程等各不相同,因而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存在着差别,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是影响利润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从而获得不等量的利润。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相互之间为了获得较高利润而展开竞争。通过部门之间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导致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发生变化。一方面,原来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数量减少,生产规模缩小,生产的商品数量相应减少,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便会供不应求,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上涨,随着商品价格上涨,盈利就会增加,利润率因而逐步提高;另一方便,原来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的商品数量大为增加,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便会形成商品供过于求,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下降,随着商品价格下降,盈利就会减少,利润率因而逐步降低,资本再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要持续到所有生产部门都获得大体上相等的利润率,即形成平均利润时。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评价利润的实现机制。平均利润长期趋势:从长时期和总体来看,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存在着利润率平均化的总趋势。原因是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同量预付资本所获得利润量必然减少,从而导致平均利润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的本质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它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的经济关系。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生产价格是指商品的成本加平均利润,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了,是以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即生产价格。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两者是同一过程,都是通过部门之间竞争中的资本转移而实现的。生产价格并未否定价值规律,是因为:(1)从各个生产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高于或低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仍然等于整个物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2)由于全社会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商品的价值总额也必然和生产价格总额相等。从整个社会看,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卖,我实际上仍是按照价值出卖。(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去取决于价值的变动。商品价值包括c+v+m,其中,c和v的变动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m的变动会引起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从而引起平均利润的变动。价值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动都会相应地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动,两者变动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商业资本是指专门经营买卖业务的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的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的资本的数量,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加速资本周转,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第二,商业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商业资本的独立化,也使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脱节现象更加严重,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生于价值的一部分,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企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通过价格差额实现的。产业资本家以低于生产价格的把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卖给消费者,这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3.3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是指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其产生的原因有:(1)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a)在需要跟新固定资本钱,资本家手里会有一部分固定资本的折旧费暂时闲置起来;b)从流动资本看,当商品已经出售,但还不到发工资、购买原材料时,这部分流动资本也会暂时闲置起来;c)资本家预定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只有存到一定数量时,才能转化为资本。(2)另外一些资本家的商品尚未销售却正要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发放工资,需要货币资(3)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把这部分货币资本贷放给临时需要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取得贷款的资本家在归还贷款时必须加上一笔利息作为代价。于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其来源是剩余价值。随着借贷资本的出现,产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拥有货币资本的接待资本家自己并不使用这些货币资本,而是把它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家只是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定期从职能资本家手里取得利息收入,由于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同一个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在借贷资本家手里是财产资本,在职能资本家手里是职能资本。与此相适应,这个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支付给借贷资本家作为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利息;另一部分是归职能资本家所有的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是指职能资本家利用借入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它在数量上是平均利润减去利息的差额。借贷资本家虽然不直接剥削雇佣工人,但是通过职能资本家间接地和雇佣工人发生关系,所以,利息反映的仍是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接待资本家只凭借资本的所有权就可以获得利息。在利息的形态上,剩余价值的生产郭恒和实现过程都看不见了,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货币本身就能生出更多的货币,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其实,货币资本放贷过程本身并不能生产出生于价值,只有在职能资本家使货币资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时,才带来剩余价值。1、为什么量的分割会转变为质的分割?原因:平均利润由于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带来的分配关系一旦确立,在观念上也使得使用自有资本的企业同样把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两个部分,产业资本家从经验中感到这种分割的存在。一旦利息作为独立的范畴存在,企业利润事实上就只是总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所采取的对立形似。因为在这种场合,他会认为自己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资本的使用者。由于货币资本家的独立存在,从质的方面看,利息表现为资本的单纯所有权提供的剩余价值;从量的方面看,利息量和资本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这样就由量的分割转化为质的分割。2、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后果;后果:在利息形式上,资本与雇佣劳动力的对立消失了。因为生息资本就它本身来说,不是以雇佣劳动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是以执行职能的资本为自己的对立面。企业主收入也不表现为与雇佣劳动的对立了。似乎利息和企业主都不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它似乎是由资本本身所产生的果实。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对立,掩盖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企业主收入在现象上表现为职能资本家使用生息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收入,它似乎是监督劳动或指挥劳动所获得的报酬。3、商业利润的神秘性及其本质。商品资本虽然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化出来成为商业资本,专门为执行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职能,并相应地取得商业利润,使关系更为错综复杂,造成神秘性。在流通过程中,更容易把成品价格看成商品真正的内在价值,把利润看成高于商品价值出售的结果,从而商品价值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却被颠倒表现为是从商品出售中创造出来的,是由消费者支付的让渡利润。于是阶级关系也被歪曲了,商业利润原是体现商业资本家通过产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对立关系,现在这种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被掩盖起来,而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同资本家之间、甚至资本家同消费者之间的纯粹商品买卖关系。其实,按本源来说,商业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论》经典语句:1、利润率在生产过程本身中,不仅取决于剩余价值,而且取决于许多其他情况:生产资料的价格,效率高于平均水平的生产方法,不变资本的节约,等等.(p335)启示:这句话给我们指出了提高剩余价值的几个途径,这就是:在尽量压低生产资料价格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提高投入产出比,使生产效率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并且,在生产及管理过程中,要实现不变资本最大程度的节约。(从研究的现实意义出发)2、在利息的形式上,生息资本表面上是以执行职能的资本为自己的对立面;借贷资本就他本身来说,也表现为与再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相对立,而不是与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雇佣工人相对立。(p337)启示:这句话指出:虽然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在表面上表现为彼此之间的对立,而总的利润就像是在他们彼此的对立中产生的一样。但是,二者的本质都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都与被资本剥削的工人相对立。3、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一种关于管理工资的新的欺诈勾当在股份企业中发展起来,这就是:在实际的经理之外并在他们之上,出现了一批董事和监事。对这些董事和监事来说,管理和监督实际不过是掠夺股东、发财致富的一个借口而已。(P341)启示:这句话指出了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中,董事和监事他们的本质身份也是剥削者,他们所实现的利润并不是所谓的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这种外表的粉饰掩盖不住这个事实:一切的利润都是来自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感悟:本章马克思还是从生产关系为研究出发点,研究了剩余价值在各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形式及其数量界限的规律,揭示了利息、企业主收入和商业利润的根本来源。并且,马克思很明确的向我们指出:资本只有通过对劳动者的剥削才能形成利润,也就是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无论在表面上或实际中资产阶级如何看待并粉饰利润的来源,在本质上这种量的分割都不会转变为质的分割。资本主义地租是指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它是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我超额利润构成的。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联系和区别:联系:两者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都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剥削收(1)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要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联系,资本主义地租则以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和人身依附相分离,体现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2)封建地租是封建地主直接从农民那里剥削来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封建地租包含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甚至侵吞一部分必要劳动和必要产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经营,农业资本家必须取得平均利润,资本主义地租不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而只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扣除平均利润以后的余额,即超(3)封建地租反映的是封建社会两大基本阶级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直接对立的关系。而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三个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即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以及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形式一: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土地所有权是使农业中超额利润以极差地租的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里转到大土地所有者手里的原因。形成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形成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源泉: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形态:级差地租I是指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优劣而产生的极差地租。构成级差地租I的超额利润,一般都在租约内作了规定,归土地所有者所有。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构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组约内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当租约期满定新租约时,就会通过提高地租额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资本主义地租形式二: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制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比较交纳的地租。形成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形成原因: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源泉: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租种劣等地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既要交纳级差地租,也要交纳绝对地租。在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于生产价格的情况下,绝对地租来自于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克扣工人的一部分工资。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问题五:资本1、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2014会计)2、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其长期演变趋势如何?(2013会计)3、解释信贷资本、虚拟资本(2012会计)4、简述资本的积累、集聚与集中。(2011会计)5、简述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要点。(2010会计)6、什么是资本总公式?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2006会计)7、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集聚与集中理论的要点及现实意义(2005财政)8、简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005会计)9、试分析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01)理论简介:内容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G—W—G',它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形式上看,资本共公式和商品经济是对立的,因为按照商品经济规律,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的,在交换价值只是发生形式的变化,并不出现价值的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资本在资本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在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殖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之间不发生关系,他们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商品生产者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再创造出一份剩余价值。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价值增值不发生在货币上,因为货币无论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它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所以,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资本流通过程中间的商品上,但不能发生在商品的价值上,因为在流通中,商品价值只能发生形态变化,而不会自行增殖。因此,价值增值一定发生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就是说,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从而也是会转化为资本的关键。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内容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资本有机构资本的本质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是吸允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不变资本(c)是指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形态发生变化,价值则转移到了新产品中,这种转移是通过具体劳动完成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量的变化,只是改变了物质形态。可变资本(v)是指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并且,工人不仅再生产出了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而且生产处了剩余价值。因此,转变为劳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可变资本创造的,这说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正确的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表明这种剥削程度大小的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趋势: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在资本技术构成上,表现为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增加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表现为生产资料比使用它的劳动力相对增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这种变化,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是在全部资本价值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减少,所以,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的提高。内容三:资本积累、积聚、集中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合并到原来的资本中去,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战友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1)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求是无限的,资本家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增加资本的数量,扩大剥削的规模,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2)由竞争规律决定。在竞争中,大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比小企业具有优越的条件。资本家只有不断的进行资本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免遭破产的命运,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2)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水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以提高,商品价值就会下降。这首先会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率提高;其次,同样数量的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资本家能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再次,由于商品价值下降,资本家在实物上保持原有的消费甚至增加消费时,却只需在剩余价值中以较少的部分用于自己的消费,从而相应增大积累的数量。此外,在原有资本进行更新时,由效率更高的生产资料代替旧有的生产资料,也会产生超额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3)多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所用资本是指投入生产的全部资本,所费资本是指生产中耗费掉的资本。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暂时闲置的折旧基金也就越多,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4)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剥削程度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决定于被剥削的工人人数。如果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预付资本越大,被剥削的工人就越多,剩余价值就越大。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的生活却极不安定,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贫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创造的社会财富虽然越来越多,但他们自己却始终处于被剥削和贫困的境地,这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根源。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私人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日益加剧;同时,资本积累还为资本主义制度准备了掘墓人。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是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劳动者,因而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阶级团结不断加强,阶级觉悟不断提高,最后必将完成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资本有机构成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的有两种形式:资本积累:是指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增大,是积累的直接结果。其特征有:(1)社会生产资料在个别资本家手中的集聚,要收到社会财富增加的限制;(2)社会资本分散在单个资本家手里,资本家的人数越多,同量社会资本的积累所引起的集聚就越分散,每个资本家资本积累的增长就越小,从而资本积聚的规律也就越小。资本集中:是指若干弱小的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它可以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来实现,或者由原来分散的资本联合起来组成新的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1)竞争。大资本有许多有利条件,它能在竞争中迅速击败、吞并小资本而扩大自己;(2)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能够吸收大量的社会资金,大资本可以通过贷款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量,以加速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过程。同时,信用也促使分散的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大规模的股份公司。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区别:第一,由于资本积累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实现的,因此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只是原有的资本的重新组合,所以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二,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第三,对于增大个别资本来说,资本集中快于资本积聚。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资本量的过程。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资本积累、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1)资本积聚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主要从价值角度考察资本总量的增加;(2)资本积累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角度来考察资本总量的增大。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3)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二大杠杆。内容四:信贷资本与虚拟资本借贷资本是指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形成了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本质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作为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也要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利息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一方面它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和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就是不从事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为职能资本家提供服务并取得利息收入的资本家。虚拟资本是指以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为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虚拟资本的持有者能够凭借有价证券定期取得一定的股息、债息等收入,并能通过有价证券的买卖获取一定盈利,从而实现价值增殖,从这个意义上把它称为“资本”。虚拟资本与借贷资本不同在于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的区别:(1)本质区别:虚拟资本不是真实存在的资本,只是现实资本所有的证书;(2)量的差别:虚拟资本没有价值,它的价格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有价证券收入的资本化,其价格高低不是随着现实资本价值的增减而升降的,而是取决于收入和利息率的变化,并受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价格变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运动。资本主义信用是指借贷资本运动的形式。信用包含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三种形商业信用是指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账方式买卖商品而发生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贷款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国家信用是国家财政发行公债和国库券或贷款给企业而产生的信用。信用的作用:(1)信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表现在:第一,信用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第二,信用能够节省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第三,信用可以促进资本的集中,加速资本的集聚;(2)信用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虚拟资本对信用发展的作用:虚拟资本作为信用工具,可以促进信用关系的发展,加速现实资本周转和资本及时转移,促进现实资本的重组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广泛利用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推动资本的集中和股份中的发展,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和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但是,虚拟资本又可以成为金融投机工具,特别是在投机性炒作和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的情况下,使大量社会资金滞留在证券交易领域,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在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大大超出现实资本的数量,脱离实际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会造成虚假繁荣,形成大量经济泡沫,容易导致证券市场价格剧烈波动,造成金融体系的动荡,诱发金融危机。内容五: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行使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的首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由四个部门组成,即企业、政府、家庭和国外部门。家庭部门一般来说是收支盈余部门,企业和政府一般是收支差额部门。盈余部门一般要将其剩余资金进行储蓄,而收支差额部门要对盈余部门举债,收支盈余部门将其剩余资金转移到收支差额部门之中去(雷蒙得·W·戈德史密斯,1994)。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这种转化,曾经有过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计划经济性质决定的中央计划配置方式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资本市场配置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主要配置形式,并且实践证明效率是比较高的。2、资本市场还起到资本资产风险定价的功能。资本资产风险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资本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来指导增量资本资源的积累与存量资本资源的调整。风险定价具体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这正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问题。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3、资本市场还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提供服务。资本市场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提供资本资产的流动性功能。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这种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称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功能。流动性越高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就越高。流动性的高低,往往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4、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分散和信息积累功能。从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还起到的两个作用是风险分散和信息积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非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常常会变成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本市场的信息积累作用有助于避免“有限制理性”而引起的投资决策上的偏差,从而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有来自国外厂商的威胁。为了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我国企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然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资金。而且伴随着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因此,投资者对这种项目往往采取非常保守的态度。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技术、资本密集型项目,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和共担”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其投资风险。5、高效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理论上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可以加强储蓄动员能力,优化配置资本要素,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经济发展是伴随经济结构变化的经济总量扩张的过程。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资本的形成与扩张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历史学家恩格思·麦迪逊教授在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政策》一书中,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了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在这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0%。因此说,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资本来源于投资,投资取决于储蓄的规模及转化效率。扩大储蓄的源泉,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储蓄,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投资的储蓄约束,加快资本形成与扩张的速度与步伐,并正确处理好国内消费与储蓄的关系,使之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对经济发展是必须的。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完善资本市场的意见与建议由于资本市场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资本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顺利增长。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规范法律框架,完善交易规则,整合现有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市场良性互动;不断扩大股市和债市的市场规模,丰富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2、必须积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实现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背离,这并非否定了股市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反映的“晴雨表”这一命题。出现这种背离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市场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制度不健全和功能不完善之处,使我国资本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潜在着很多深层次和结构性的矛盾,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症结在于股权分置问题。3、要重视直接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推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依托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深度的基础还在于全方位开展中国资本市场以效率为导向的创新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行上市以及股指期货等具有不同功能的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出,继续提高市场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不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等。总之,创新是增强市场活力的源泉。4、顺应国际化趋势,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对于一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形成、流动性的提高、制度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努力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深化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融资方式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增进投资者信心;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问题六:分配问题1、什么是分配?什么是按要素分配?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分配中的社会扣除?(2015财政)2、2、试论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