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2.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D.不锈钢盆4.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软水B.钢C.过磷酸钙D.熟石灰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H2COCH4 B.CH4COH2 C.COCH4H2 D.COH2CH46.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杀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C.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7.关于物质的鉴别说法错误的是()A.只用水可以鉴别出CuSO4、NaOH、NaCl、CaCO3四种固体B.使用酚酞试液,采用多步实验能鉴别出NaOH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C.不外加任何试剂能鉴别出Ca(NO3)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CaCl2溶液D.只用稀盐酸可以鉴别出铁粉、木炭粉、氧化铜三种黑色固体8.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磷燃烧可除去其中的氧气B.瓶内水的作用是吸热和吸收生成的P2O5C.实验中要将点燃的红磷缓慢地伸入集气瓶D.如果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进水偏少9.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航天员将研究一种叫作多晶碲化锌的新型材料.由图可知,下列关于碲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碲原子核外有52个电子 B.碲原子有52个质子C.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 D.碲元素是非金属元素10.水蒸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种类 B.元素种类 C.分子大小 D.分子间的间隔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生成水——原子种类发生改变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12.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A.难溶性 B.稳定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13.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1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KClO3 C.SiO2 D.C2H5OH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塞紧橡皮塞C.加入固体药品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星期天小明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到郊外去烧烤。烧烤时远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他们要用水来清洗食物,他们也知道硬水会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烧烤的过程中,食物焦化易产生致癌苯并芘(化学式为C20H12),苯并芘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操作X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玻璃棒.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加入双氧水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2MgSO4+C2MgO+2SO2↑+CO2↑;MgSO4+CMgO+SO2↑+CO↑;MgSO4+3CMgO+S↑+3CO↑.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资料:酸性高锰酸钾能吸收二氧化硫;硫蒸气在A装置冷凝成固体.①上述反应产生的气态氧化物中_____(填化学式)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②D中收集到的气体具有_____(填一种化学性质).③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直接煅烧100t含碳酸镁84%的菱镁矿,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镁多少_____?18.(8分)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上述图片中,有__________种化合物分子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属于置换反应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该微观示意图中,为了体现化学变化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反应后图片中补画____________个D分子①Fe;②③Fe2+;④Fe3+;⑤Fe3O4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表示一个铁原子的是-①;B.表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的是—②;C.表示铁离子的是—③;D.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的是—⑤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1: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甲同学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乙同学猜想:可能是氢气。同学们作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设计实验]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做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甲同学猜想错误将收集的气体点燃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尖锐的爆鸣声乙同学猜想正确实验探究2: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查阅资料]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这两种物质受热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提出猜想]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H)2;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猜想3:_____。[定性研究]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得出猜想1一定不正确。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得出猜想3成立,写出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_____。[定量研究]若现有10.0g该白色固体,请设计实验方案并同时说明要测定的量(用a表示),并计算白色固体中MgCO3的质量分数(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试题分析:A、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氮原子,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根据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正确,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4+16×3+14×2=174,正确,故选B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2、D【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0+0.5-23-24-3=0.5,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甲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24:3=8:1,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3、C【解析】A、塑料保鲜膜是一种塑料,不是纤维,错误;B、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错误;C、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正确;D、不锈钢盆是金属材料,不是天然纤维,错误。故选C。4、D【解析】

A、软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钢是由铁、碳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的水合物和少量游离的磷酸,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熟石灰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比较简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5、A【解析】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Y是CO;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Z是CH4,故X是H2,故选A。6、B【解析】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由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知,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故选项正确;C、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较少的硬水,故选项错误;D、工业污水一定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较少的硬水。7、C【解析】

A、硫酸铜溶于为蓝色溶液,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变化,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通过加入水,鉴别四种固体,选项A不符合题意;B、可以将酚酞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变红的为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取少量变红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红色褪去的为稀盐酸,不褪色的为氯化钠溶液,选项B不符合题意;C、硝酸钙与氯化钙的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通过现有试剂进行区别,碳酸钠与稀盐酸可以通过产生沉淀和气体判断区分,但是硝酸钙与氯化钙都是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区分,选项C符合题意;D、稀盐酸与铁粉反应有气体生成,产生气泡,盐酸与炭粉不发生反应,炭粉不溶解,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无色溶液变为蓝色,黑色固体溶解,三者反应现象不同,可以进行区别,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

A、红磷燃烧,可除去其中的氧气,不符合题意;B、瓶内水的作用是吸热和吸收生成的P2O5,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要将点燃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缓慢伸入,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符合题意;D、如果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导致进水偏少,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9、C【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2,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碲原子有52个质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0,而不是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碲,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0、D【解析】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状态会发生改变,由液态变为气态,但仍为水分子。【详解】A、水蒸发是个物理变化,未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B、水蒸发是个物理变化,未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种类不变,故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C、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大小不变,间隔增大,不符合题意;D、分子间的间隔会随分子的状态改变而改变,水在蒸发的过程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符合题意。故选D。11、D【解析】

A.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发生改变,故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

C.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抗腐蚀性的金属或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可以阻止铁与空气和水接触,并没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故错误;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且空隙能改变,故正确。

故选:D。【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12、C【解析】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选C。13、B【解析】

A、由于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2,则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质子数是12,为镁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不正确;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有3个电子层,故C正确;D、由图示可知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D正确。故选B。14、C【解析】

A、O2按物质的分类,分为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故不符合题意;B、KClO3按物质的分类分为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同时也属于含氧化合物,不同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C、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符合题意;D、C2H5OH属于有机化合物,也是含氧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称为氧化物,需要与含氧化合物鉴别。15、D【解析】

A、读书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相平,选项错误;B、塞紧橡皮塞时试管不能放在桌子上,防止试管破裂,选项错误;C、在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试管应水平放置并用镊子将固体送入底部,再将试管竖直,选项错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捂住试管底部将导管另一端深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故本题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煮沸20:1【解析】

(1)烧烤时远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2)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3)由苯并芘(化学式为C20H12)可知,苯并芘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2)=20:1。【点睛】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实验室中是蒸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过滤漏斗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外溅MgCO3+H2SO4═MgSO4+H2O+CO2↑复分解H2OCO2可燃性或还原性2NaOH+CO2═Na2CO3+H2O40t【解析】

(1)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分离出来,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外溅;(3)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H2SO4═MgSO4+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4)由2FeSO4+H2O2+H2SO4═Fe2(SO4)3+2X可知,反应前后铁原子都是2个,硫原子都是3个,反应前氧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因此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水,水的化学式为H2O;(5)①上述反应产生的气态氧化物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能够污染环境,而二氧化碳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②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③C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6)设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镁质量为x,因为MgCO3~MgSO4,MgSO4~MgO,所以MgCO3~MgO,x=40t,答:若直接煅烧100t含碳酸镁84%的菱镁矿,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镁40t。18、3BD2C【解析】(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A、B、C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分别是:CH4、H2O、CO,上述图片中,有3种化合物分子;(2)A、由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正确;C、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由质量守定律可知,反应前有2个分子,反应后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应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错误;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A物质的化学式为CH4,氢元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