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B.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C.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氯化钠固体还是混合物3.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A. B. C. D.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5.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下图是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溴的说法正确的是()A.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B.n=8C.溴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溴元索属于金属元素6.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D.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FeCl3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通电发光 B.煤制焦炭 C.干冰升华 D.石油制汽油8.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9.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间有间隔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10.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各100g溶液中均含有30g溶质B.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100g水中放入6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20g甲、乙,同时降温,甲先饱和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河水结冰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12.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13.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H2O2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D.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14.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3:4D.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15.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单位是molB.物质的量就是1mol物质的质量C.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大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t2℃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并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K2SO4的制备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物质KClK2SO4NH4ClM溶解度/g(25℃)34.011.137.219.5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分离出的CaSO4•2H2O中常含有CaCO3,可用盐酸除去Ca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测定CaSO4•2H2O和CaCO3的质量比x:y,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注: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①实验前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再装入样品。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CaSO4•2H2O在160℃生成CaSO4,1350℃时CaSO4开始分解;CaCO3在900℃时分解完全。现控制B装置温度900℃进行实验并采集了如下数据: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m1g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m2gc.装置C实验后增重m3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m4g某同学选用b、d或c、d数据组合求出x:y的值,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你认为还可选用上述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x:y的值。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CaSO4•2H2O固体3.44g,放在(5)的实验装置B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18.(8分)利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回答问题:①仪器名称:I为________;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某同学利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口进入(填“a”或“b”);④如图F,判断F中反应是否在发生____(填“是”或“否”),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后的现象为___;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若将实验室用F装置制得的0.1mol氢气全部燃烧掉,大约可以释放出28.58kJ的热能,求燃烧掉0.1mol氢气需要氧气多少克?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得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3.可能是氨气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____.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他认为猜想2正确.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无明显现象为进一步证明结论正确,他们又将该气体通入_____溶液中,观察到了预期的白色沉淀.加热氯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A、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错误;C、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D、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t2℃时,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错误。故选C。2、B【解析】

A、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目的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故A正确;B、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应使用玻璃棒,故B错误;C、蒸发操作结束后,应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以防止烫坏实验台,故C正确;D、粗盐提纯只是除去了不溶性杂质,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氯化镁等),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氯化钠固体还是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B。3、D【解析】

因为乙醇是具有可燃性的液体,属于易燃品,应该贴的标志是易燃液体;

A、属于腐蚀品标志,一般用于硫酸或者氢氧化钠等张贴,故A错误;

B、爆炸品是指容易发生爆炸的,如烟花爆竹等,故B错误;

C、自燃物品是指着火点较低的可燃物,如白磷,故C错误;

D、属于易燃标志,常张贴于易燃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易燃物品,故D正确。故选D。4、C【解析】

A、丙物质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降温不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B、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可知,甲>乙>丙,故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溶剂=溶液-溶质,故答案顺序正好反了,错误;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得50g水最多溶解正好为15g,所以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应该是图像的平移,丙不变,甲、乙分别减小到t1℃和两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错误。故选C。5、C【解析】

A.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m=35,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m=35=2+8+18+n,所以n=7;故错误;C、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正确;D、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C。6、D【解析】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不符合题意;B、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不符合题意;C、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不符合题意;D、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FeCl2,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7、B【解析】

A、电灯通电发光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煤制焦炭需要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石油制汽油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8、B【解析】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B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D错误。点睛∶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9、D【解析】A、此现象能直接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B、两种气体能混合,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A瓶混合较快,B瓶混合较慢,说明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密度小.D、本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D【点评】此实验能从多角度证明分子的性质,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验.10、D【解析】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g,但未说明溶液是否饱和;且即使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130g饱和溶液中才含有30g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g,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该温度下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最多只能溶解50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象可知,溶解度为20g时,且甲乙为饱和溶液时,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11、D【解析】

A、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河水结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2、C【解析】

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A错误;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错误;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正确;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D错误;故选C。13、A【解析】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O+4H2C2H6O+H2O。【详解】A、丁的化学式为H2O,故说法错误;B、丙是C2H6O,其中C.H、O的质量比为24:6:16=12:3:8,故说法正确;C、丙是酒精,可以作为消毒剂,故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是无机物,产物酒精属于有机物,故说法正确。故选A。14、D【解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分析该方程式进行解答。【详解】A、反应前后N、H、O原子种类不变,N2O4、N2H4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主,变成了N2、H2O,不符合题意;B、反应后有氮气生成,氮元素的单质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来看,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3:4,不符合题意;D、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N2O4和H2O二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这种反应微观示意图的题目,解决方法是先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序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15、D【解析】

A、物质的量:具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多;故选项错误。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5g冷却结晶法140【解析】

图中给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两曲线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详解】(1)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P点是甲、乙两物质在t1℃时的一个交点,且溶解度为25g,它的意义表示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5g。(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因此,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冷却结晶法。(3)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已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60g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得出:解得X=140g所以,需加水的质量为140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合理答案均给分)(NH4)2SO4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CaCO3CaCO3+2HCl=CaCl2+CO2↑+H2O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偏小b、cCaSO4•H2O【解析】(一)(1)根据将CaCO3研成粉末,碳酸钙与硫酸接触面积更大,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4)根据流程图分析解答;(二)(5)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解答;(6)①根据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反应的实验需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解答;根据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干扰实验解答;②根据E装置能除去空气中的CO2分析解答;根据B、C装置的质量变化分析解答;(7)G点处减少的质量是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后的质量分析解答。(1)将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2)由物质M与KCl反应生成K2SO4和NH4Cl可知,M是(NH4)2SO4;(3)由表中数据可知,四种物质中硫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故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4)由流程图可知,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CaCO3;(二)(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6)①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样品;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故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②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如没有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偏小;通过装置C可确定生成水的质量,故还可选用上述的bc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x:y的值;(7)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CaSO4•2H2O固体,放在(5)的实验装置B中进行加热,①G点处减少的质量是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后的质量,故此时固体的化学式是CaSO4•H2O。18、试管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DECaCO3+2HCl→CaCl2+H2O+CO2↑Fa是气体继续产生,容器中液面下降,球形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分离时反应停止1.6【解析】

①由图可知,仪器I名称为试管,故填试管。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由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