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等质量铁、锌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A.A B.B C.C D.D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酸碱 B.熄灭酒精灯C.倾倒液体 D.溶解固体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蚕丝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会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仍为蓝色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4.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装有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木炭B.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5.干冰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降雨 B.无水灭火 C.保存食物 D.舞台“雾气缭绕”6.海带中富含碘元素,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7.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9.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滴至dg时,溶液pH>710.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食醋的pH B.夹持试管C.除去粗盐中的CaCl2 D.加热较多液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为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河南省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甲所示实验;并利用了数字化实验手段进行了探究:在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压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得到的图象如乙所示。(1)实验甲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甲所示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3)乙中图示曲线总体趋势为数据逐渐减小,其中的道理是什么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将20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94.2g,请计算:图象中m=_____g;(结果精确到0.1g)。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结果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丽同学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mg置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不断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mg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克;(2)当加入51.6g稀硫酸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t1℃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各20克,分别加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未溶解的固体/g5.402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t1℃时丙的溶解度为_____。图中表示固体甲的曲线是_____。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用甲乙丙表示)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和5%的盐酸溶液。限定你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辨别出最浓的和最稀的盐酸溶液。实验仪器:精密温度计、剪刀、钣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药品:镁条提示:①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②在描述每种实验方案时,要求说明:观察或测定何种变量、需要控制的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及结果与推论。(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终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次填写在下表中。实验方案:测定反应所需时间你观察或测定的量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结果与推论测定不同浓度盐酸与足量镁反应所需时间。①需___②相同的、足量的镁条;③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实验。镊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①将镁条剪成相同的长度。②将镁条加入到三支大试管中。③____④用秒表记录反应所需时间。___________(3)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还应该如何完善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然烧的实验(如图1)。(1)根据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一特点,在军事上用于制造_____;(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即使不考虑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也小于烧掉镁条的质量,看似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3)小红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决定探究黄色固体为何物。(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④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可能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__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交流)①写出镁条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③氢气也可以在氯气中能够燃烧,反应方程式为。结合以上事实,请你谈一谈对燃烧的新认识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pH值逐渐变大,但不能超过7;故选项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溶液质量逐渐变大,达到饱和状态时,质量不在变化,但溶液起点位置质量不为零;故选项错误;D、向等质量铁、锌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铁产生的氢气多,但锌的金属活动性强,锌反应的速率快,图像斜率大;故选项错误;故选:B。2、B【解析】

A、检验溶液酸碱性时,应该吸取少量待测液与点滴板上,然后加入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故选项错误;B、用灯帽连续盖两次酒精灯的火焰使其熄灭;故选项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错误;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选项错误;故选:B。3、B【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不符合题意;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符合题意;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蓝色,不符合题意;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

A、根据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分析;B、根据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分析;C、根据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D、根据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详解】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象反应正确,故A正确;B、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所以最终质量不能为零,故图象反应错误,故B错误;C、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不会改变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图象反映错误,故C错误;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应该不变,故图象反映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明确选项中的变化过程是正确答题的根本。5、B【解析】

A、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原理,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干冰能灭火是利用了其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正确;C、干冰能保存食物是利用其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用于保存食物,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D、舞台“雾气缭绕”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导致周边空气冷凝成水蒸气形成雾气,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6、B【解析】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7、C【解析】

A、盐酸可以与石蕊试剂反应变为红色,其他的酸也具有此性质,正确;B、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他的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盐酸中氯离子的特性,其他的酸不一定能与硝酸银反应,故错误;D、盐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他的酸也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正确。故选C。8、B【解析】

A、分子和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所以此项错误;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即可以构成氧气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所以此项正确;C、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如氦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4)就大于氢分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2)。所以此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变化。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反应前分子数目是3个,反应后变为2个,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反应前分子数目是2个,反应后仍为2个,分子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此项错误。故选B。9、B【解析】

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10、D【解析】

A、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A错误;B、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应该将试管夹从下向上套,夹持在距离试管口1/3处。B错误;C、氯化钙溶于水会形成溶液,过滤只能除去难溶于水的杂质。C错误;D、加热较多的液体应该用烧杯,并且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加热。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有白色沉淀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逐渐减少,装置内气压减小【解析】

(1)实验甲装置A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甲所示装置B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因此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3)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瓶内气压逐渐减小,故有乙图中图示压强的曲线变化。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5.8;11.4%【解析】

解:(1)m为反应结束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象中m=20g+100g+80g-194.2g=5.8g。(2)设氯化镁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解得:x=9.5g,y=11.7g,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4%,答: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8.4g(2)28%【解析】(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溶液质量的增加值60g-51.6g=8.4g,即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2)已知氧化铜的质量,要求反应后溶质(硫酸铜)的质量。可根据二者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具体解题过程:解: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设未知量CuO+H2SO4=CuSO4+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0160标出已知未知量的质量关系8.4gx标出已知未知量80:160=8.4g:x根据标出的量列比例式x=16.8g求解未知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8g÷60g×100%=28%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点评:找出已知未知量的质量关系再进行相应的计算。14、甲、丙36gc乙>丙>甲丙>乙>甲【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t1℃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各20克,分别加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甲、丙均有剩余固体,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甲、丙,t1℃时丙在50g水中最多溶解18g,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t1℃时溶解度为36g;(2)t1℃时甲固体剩余最多,所以t1℃时,甲的溶解度最小,图中表示固体甲的曲线是c;(3)由题中信息可知,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丙>甲;(4)由t2℃时的溶解度和表格中数据可知,溶解度曲线对应物质是甲-c,乙-b,丙-a,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乙>甲,所以饱和溶液中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的溶质大小关系为丙>乙>甲,取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视线应该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先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取固体药品送入试管中,然后缓慢竖立试管需体积相同的盐酸分别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浓度的盐酸加入大试管中反应时间最长的和反应最剧烈的盐酸浓度最大;反之则越小需要进行重复试验,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解析】

(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终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视线应该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②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是:先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取固体药品送入试管中,然后缓慢竖立试管;(2)实验方案:测定反应所需时间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实验中的变量为盐酸的浓度,所以定量应该是盐酸的体积相等;实验步骤:①将镁条剪成相同的长度。②将镁条加入到三支大试管中。③分别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浓度的盐酸加入大试管中④用秒表记录反应所需时间结论与推断:反应时间最长的和反应最剧烈的盐酸浓度最大;反之则越小;观察或测定的量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