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弥勒市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云南弥勒市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云南弥勒市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云南弥勒市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云南弥勒市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弥勒市中考化学猜题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实验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水和生石灰制取熟石灰B.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锌粉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会变为红色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B.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C.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3.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5.下列关于CO2与CO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铁还原成铁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只要在室内放--盆水就能防止CO中毒D.CO2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6.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春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园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给车胎充气时,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车胎,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隙C.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了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8.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仍是饱和溶液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D.30℃时,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甲大于乙9.现有下列方法:①蒸发、②用石蕊试液、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④用硝酸银溶液、⑤导电性实验,其中可用于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是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10.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1 C.+1 D.+211.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 B.汽油燃烧 C.石油分馏 D.冶炼钢铁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A.金属硬币B.铝制导线C.铜制火锅汽车中的下列部件和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A.橡胶轮胎B.钢板车门C.纯棉坐垫D.真皮方向盘套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A.FeSO4溶液、Cu、Al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C.CuSO4溶液、Fe、AlD.Al、Fe、Cu(金属块和酸的接触面积相同)、稀盐酸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t3℃时,将18g甲物质加到2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将接近饱和的丙的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可以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15.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一种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的物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你认为“吊白块”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反应;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它属于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甲醛的物理性质有_____。16.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碳B氧气C石墨D氯化钠E小苏打F烧碱(1)常用于制作电极的是________。(2)供给动物呼吸,也使食物变质的是______。(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化学小组同学为了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1)实验Ⅰ:同学们从药品柜中取出了密封保存的NaOH溶液、Ca(OH)2溶液、B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分别用试管取样并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_________,得出结论:碱溶液能与指示剂作用。但是有同学立即纠正,不应该取用Na2CO3溶液进行实验,理由是_______。(2)实验Ⅱ:为了验证碱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乙组同学分别向盛有NaOH溶液Ca(OH)2溶液和Ba(OH)2溶液的三支试管中缓缓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有两支试管内出现了浑浊,经分析,他们写出了Ba(OH)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实验Ⅲ:为了验证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同学们提议,可以向实验Ⅰ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即可得出结论。[拓展与应用]已知::BaCl2、CaCl2、Na2SO4溶液呈中性(4)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5)实验结束后,三个小组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倾倒过程中发现产生了气泡,最终得到红色透明的溶液。同学们分析,产生气泡是与实验Ⅲ所得的废液中含有的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6)老师提醒大家:废液需处理至pH=7,且钡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应将它转化成难溶物。处理废水时除pH试纸外还可选用下列_________(填序号)。①CaCO3②稀H2SO4③Na2SO4溶液和稀HNO3④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18.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g;(2)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3)物质M是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实验室对一瓶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进行测定,取20.0g硫酸样品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6%的NaOH溶液,并对溶液进行pH监测,所得数据如表所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g9.09.49.810.010.2溶液的pH1.82.12.67.011.4请回答:(1)当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9.4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2)计算所测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试题分析:A.用水和生石灰制取熟石灰实验方案是正确的;因为生石灰和水能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B.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锌粉实验方案是正确的;镁粉和锌粉与盐酸反应而铜粉不反应;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实验方案是正确的;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会变为蓝色,故答案选择D考点:实验方案评价、现象的叙述2、C【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所以可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选项正确;B.二氧化锰遇水不产生气泡,遇到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泡,所以可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选项正确;C.氯化钡遇到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所以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选项错误;D.石蕊试液遇到二氧化碳变红,遇到一氧化碳不变色,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物质溶于水后溶于温度的“两高一低”:1、溶于水后溶于温度升高的物质是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2、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3、D【解析】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D正确。故选D。4、D【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此选项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此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故选D。5、B【解析】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A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会产生酸雨,B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说法不正确;故选:B。6、C【解析】

A、春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园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给车胎充气时,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车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解释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错误;B、t2℃时,乙的溶解度最大,故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正确;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其溶解度变大,那么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只能溶解20g甲,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70g,错误。故选B。8、B【解析】

A、由图中可以看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的,错误;B、由图中可以看出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故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由图中可以看出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故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会有10g甲剩余,形成的是饱和溶液,错误;D、由图中可以看出3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如果要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甲只需要比乙更少的水就能达到饱和,故所需水的质量甲小于乙,错误。故选B。9、D【解析】①蒸发后食盐水有固体剩余,蒸馏水没有,故①正确;②石蕊试液在食盐水和蒸馏水中都不变色,不能别食盐水和蒸馏水,②错误;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能观察到离子,不能进行鉴别,故③错误;④硝酸银和食盐水水生产沉淀,和蒸馏水没有现象,可以鉴别,故④正确;⑤溶液导电依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食盐水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蒸馏水中不存在离子,不能导电,能鉴别开,故⑤正确;故选D。10、C【解析】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0,则x=+1;故选:C。11、D【解析】

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2、C【解析】

A、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汽油燃烧主要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石油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混合物,并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D、冶炼钢铁的过程是把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原子用碳元素还原出来,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AFe+CuSO4=FeSO4+CuC【解析】(1)铜制火锅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金属硬币利用了这些金属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适中的性质;铝制导线利用了铝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橡胶轮胎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尼龙“锦纶”、涤纶、腈纶)、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钢板车门属于金属材料,纯棉属于天然有机材料,真皮属于天然有机材料。;(3)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4)A、将铝、铜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铜不能将铁置换出来,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铝能将铁置换出来,说明了铝的活动性大于铁,能比较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将铁加入氯化铝溶液的溶液中,铁不能将铝置换出来,说明了铝的活动性大于铁;将铁加入硫酸铜溶液的溶液中,铁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比较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将铝加入硫酸铜的溶液中,铝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了铝的活动性大于铜;将铁加入硫酸铜的溶液中,铁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但无法比较铝和铁的活动性的强弱,故不能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铝、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且铝反应更剧烈,说明了铝的活动性大于铁,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小于铁、铝,故能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4、乙>甲=丙40升温【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甲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较大,乙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丙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详解】(1)t2℃时,在曲线上分别找到甲乙丙,可知三者的溶解度大小,故填:乙>甲=丙(2)t3℃时,甲的溶解度为60g,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能溶解60g甲达到饱和溶液,那么25g水中最多可溶解15g的甲,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g+25g=40g,故填:40(3)由于丙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则可通过升温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故填:升温15、分解有机化合物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解析】

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吊白块”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故答案为:分解;有机物是指含量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符合有机物的定义,故答案为:有机物;

(3)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甲醛的毒性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故答案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6、CBED【解析】

(1)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电极。故填:C;(2)氧气能提供动物呼吸,具有氧化性,也使食物变质,故填:B;(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故填:E;(4)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填:D。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试管内溶液变红碳酸钠为盐类,不属于碱溶液红色消失氢氧根离子HCl②③【解析】

(1)酚酞加入到碱性溶液中,使溶液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溶液变红;碳酸钠为盐,不含有氢氧根离子,不属于碱类,只是溶液显碱性;(2)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应类似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所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水显中性,酚酞不会使中性溶液变色,所以红色消失时,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