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的急救与预防课件_第1页
电击的急救与预防课件_第2页
电击的急救与预防课件_第3页
电击的急救与预防课件_第4页
电击的急救与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击电击的急救与预防内容提要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治疗预防电击的急救与预防概念电击(electricalinjury)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currentflow)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定义电击的急救与预防概念分类超高压电电击雷击、10000万V、30万A高压电电击接触电压>1000V低压电电击(接触电压≤380V)电击的急救与预防病因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盲目私接电线或自行修理电器,救护时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等违规作业不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而违规作业漏电触电高湿、高温场所、梅雨季节、腐蚀性化学车间使用的电器绝缘性能下降,或由于某些原因误碰电源,电线老化、电器年久失修而漏电伤能雷电击伤雷雨时在大树下躲避雷雨或在田野行走而被雷电击伤自然灾害风暴、地震、火灾等造成供电线路段落,接触人体而造成电击自杀或他杀事件电击的急救与预防6发病机制电流种类和频率

直流电和交流电对人体都有伤害作用。500v以下交流电可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牵引住”接触者,使其脱离不了电流,故交流电的危害性较直流电为大。小于250v的直流电很少引起死亡,而交流电在50v以上即可产生危险;15-150Hz的低频率交流电较高频交流电危险性更大,尤其是每秒钟为50-60Hz时,易落在心肌易损期,从而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亡。雷电是一种直流电,电压为300万-20000万V,电流在2000-3000A。在闪电一瞬间的温度极高,可迅速使组织“”并立即死亡。电击的急救与预防7发病机制电流强度

不同的电流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症状。一般2mA以下的电流仅产生麻刺感。10-25mA时,手指肌肉产生持续的收缩,难以自主脱离电源,电流可以使心肌细胞膜去极化,心肌收缩。50-80mA的电流通过心脏能引起心室颤动和呼吸麻痹。90-100mA,50-60Hz的交流电即可引起呼吸麻痹,持续3秒心脏即体博。220-250mA的直流电通过胸腔即可致死。在一定电压下,皮肤电阻越低,通过电流越大。电击的急救与预防8发病机制电压的高低

一般认为,电压越高,电能越大,致伤的机会也越大。12V以下的为绝对安全电压;36V以下为安全电压;220V电压通过心脏,能引起心室颤动;1,000V以上高电压首先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呼吸停止,继而心脏停止;220-1,000V的交流电可以同时影响心脏和呼吸中枢。电击的急救与预防9发病机制触电部位的电阻

人体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各种电阻不同的组织组成的导体,外面是一层导电能力很差的皮肤,皮肤里面有导电能力很强的体液。在一定的电压下,人体各组织的电阻不同,由大到小依次为骨、皮肤、脂肪、肌肉、血管和神经。电流在体内一般沿电阻小的组织前行,引起损伤。皮肤电阻变化很大,冬季皮肤干燥时间,皮肤电阻可达50,000-100,000欧姆(Ω),而潮湿的皮肤电阻可降低到1,000-1,500Ω,即在同样电压下,后者较前者通过的电流大50-600倍。电击的急救与预防10发病机制电流作用的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如高压电流通过人体时间小于0.1s,不致引起死亡,若超过1s,可能导致死亡。电击的急救与预防11发病机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凡电流通过心、脑等重要器官往往有生命危险,穿胸电流(如手-手通路)较肢体电流(手-足,足-足)通路更容易致死,主要原因为电流直接影响或冠脉痉挛,导致心肌损伤。电击的急救与预防12病理

对触电引起当场死亡者进行尸检,仅见烧伤和广泛的瘀点状出血,如果患者能生存数天或更长时间,死后尸检可发现骨骼、大血管、肌肉、脊髓、脑组织由灶性坏死,其中因大量组织破坏而发生肾衰竭者,可发现肾小管坏死。电击的急救与预防13病理生理电流通过人体组织引起细胞除极化如果电流通过大脑、延髓时影响神经细胞的去极化而致神志改变、呼吸及心搏骤停通过心脏影响传导系统时可发生传导障碍多发生在呼吸肌和支气管平滑肌,可使呼吸停止,窒息死亡骨骼肌肉强烈收缩,可造成骨折和关节脱位造成人体各组织不同程度的电灼伤引起组织充血、水肿,甚至炭化。血管和神经的肌肉和脂肪电阻低,极易被电热灼伤,致使血栓形成,是远端组织缺血、坏死、丧失功能。高压电和闪电可使局部温度高达2,000-4,000℃,组织瞬间炭化。当损伤严重,肌肉广泛变性坏死时,常产生大量肌红蛋白,继发严重酸中毒、高钾血症,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心功能不全等。电场对细胞膜有一种微孔作用是细胞膜产生四烯酸等代谢产物,对组织进一步损伤。电场本身也有细胞损伤作用,可引起细胞钠泵失效、能量产生障碍等一系列改变,引起组织继发性改变。电击的急救与预防临床表现

电击伤是多系统损伤,除皮肤外,心、肺、血管、中枢神经、肌肉及骨骼亦常累及。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电灼伤和全身的电休克,可导致呼吸麻痹和心跳停止。电击的急救与预防临床表现轻症惊慌、四肢软弱、面色苍白、头晕、心动过速、表情呆滞、呼吸急促和口唇发绀。可能有肌肉疼痛,甚至有短暂的抽搐。较重神志不清心跳极其微弱或暂停,心电图可能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如不及时复苏则可发生死亡。直接损伤肾脏和坏死肌肉组织产生肌球蛋白尿、溶血后血红蛋白尿均损伤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而脱水和血容量不足加速急性肾衰竭发生。危重多见于高压电击伤或通电时间较长的低压电击伤,患者可有昏迷,甚至呼吸停止,立即死亡。全身表现电击的急救与预防临床表现局部表现主要为电热灼伤皮肤或内脏,以电流强度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异。低压电流时间短者损伤面积小,直径一般为0.5-2cm,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规则整齐,呈焦黄色、褐色或灰色干燥创面偶可见水泡形成。此类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出部位,如手臂和(或)脚,伤情较轻,一般不累及内脏高压电流所致的皮肤烧伤面积及深度均较严重轻者仅表现为皮肤大面积烧焦的场面,深度可达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较重者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脱落,伤口愈合缓慢,形成慢性皮肤溃疡,引起感染,甚至出现脓毒症。如有衣服点燃可出现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触电后大肌群强制性收缩可发生骨折和关节脱位少数患者奇妙皮肤烧伤并不严重,甚至无明显皮肤改变,但电流更多地通过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等,造成沿着其走向的灼伤。雷电击伤时可见于血管走向一致的特征性皮肤“花纹”腹部电热灼伤可导致胆囊坏死、肠穿孔、胰腺炎、肠麻痹、肝脏损害和肾损伤电击的急救与预防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电击后24-48h常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胃肠道出血、DIC和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电击者可有单侧或双侧鼓膜破裂,单侧或双侧白内障电击后数天到数月可出现神经系统病变,枕叶、颞叶的永久性损害可致失明和耳聋,脊髓损伤可致肢体瘫痪和侧索硬化症。电击的急救与预防18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尿液分析可出现肌红蛋白尿及血尿。

生化检查肾功能不全者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可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心肌酶学可出现CK、CK-MB、LDH、GOT增高。

心电图检查可见心动过缓,心动过速,ST段下移,T波倒置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样变化。重症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电击的急救与预防19治疗现场急救

首先迅速切断电源,或应用绝缘物使患者与电源分开。呼吸停止者,立刻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患者瞳孔缩小,能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面色改善,唇色有转红,表示抢救有效。在转运途中因继续上述急救措施,有条件者应尽快行气管内插管电击的急救与预防20治疗心肺脑复苏

患者转运到医院后,尽快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对所有电击患者,因连续进行48hr.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另外还应监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尿量、尿比重,同时监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等。应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碱性药物及呼吸兴奋剂等药物继续心肺复苏出现室颤者近早进行除颤。。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进行脑复苏,头置冰帽,全身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应用甘露醇和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提高复苏的成功力,同时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严重缺氧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电击的急救与预防21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心肺复苏见效后,补液治疗非常重要,电烧伤时常常是深部组织破坏严重,因此补液量较同等面积烧伤者为多。但合并有严重心肌损害或伴有颅脑损伤者,输液量因适当限制,以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发生。通过补液可以改善休克,恢复循环容量,并可维持尿量,预防急性肾衰竭。对有肌红蛋白尿者应及时应用甘露醇利尿,对有严重酸中毒者可同时应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已发生急性肾衰竭者,应及时行血液透析。出现心律失常者应使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继发感染者应给以抗生素治疗。电击的急救与预防22治疗外科处理对广泛性组织烧伤、肢体坏死和骨折者,应请外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电灼伤创面消毒包扎,减少感染,预防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坏死区域边界明确者,予以清创去除坏死组织。肢体经高压电热灼伤后,大块软组织水肿、坏死,营养血管内血栓形成,或发生远端肢体缺血性坏死,应酌情及时进行筋膜切开术以减轻周围组织的压力,改善远端血液循环。对肢体电击伤后深部组织损伤情况不明者,可应用动脉血管造影或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以指导治疗。对需截肢者,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电击的急救与预防23预防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和触电现场抢救方法电击的急救与预防24预防严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