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生物与环境-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专题01生物与环境命题点频次题型分值考查内容生物的特征云南省5年5考选择题2分①认识生物的特征;②判断选项所述是否属于生物;③判断所举实例描述的是生物的哪一特征;④判断选项所述是否属于生命现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云南省5年4考选择题简答题2分①分析所给实例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②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云南省5年5考简答题5分①以食物网实例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书写等;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及其特点;③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④生物富集作用。生态系统的类型云南省5年2考选择题2分①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等;②区分不同的生态系统及其特征;③比较不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命题点1生物的特征1.(2023·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滇金丝猴 B.机器人 C.草履虫 D.绿孔雀【答案】B【详解】ACD.滇金丝猴、草履虫、绿孔雀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CD不符合题意。B.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符合题意。故选B。2.(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蜻蜓点水 B.蜜蜂采蜜 C.桃树开花 D.冰雪消融【答案】D【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蜻蜓点水”、“蜜峰采蜜”、“桃树开花”都包含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而“冰雪消融”不包含生物,没有生命现象。故选D。3.(2021·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B. C. D.【答案】C【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A错误。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属于生物,B错误。C.机器狗没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C正确。D.企鹅是鸟类,属于生物,D错误。故选C。4.(2020·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树开花 B.蚂蚁搬家 C.阳光灿烂 D.猫捉老鼠【答案】C【详解】铁树、蚂蚁、猫捉都具有能呼吸、能生长繁殖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因此铁树开花、蚂蚁搬家、猫捉老鼠都属于生命现象,而阳光属于非生物,阳光灿烂不属于生命现象。故选C。5.(2019·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幼苗生长 B.机器人扫地 C.母鸡下蛋 D.猎豹追捕羚羊【答案】B【详解】幼苗生长,说明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正确;

机器人扫地,不具有生物特征,不是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B错误;C.母鸡下蛋,说明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C正确;

猎豹追捕羚羊,说明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D正确。故选B。命题点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23·云南·中考真题)雷鸟的足部完全被羽,甚至趾底也生有羽毛,有利于其冬季行走于冰雪上。这体现了()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不能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答案】C【详解】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雷鸟的足部完全被羽,甚至趾底也生有羽毛,有利于其冬季行走于冰雪上。这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故选C。2.(2019·云南·中考真题)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C.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骆驼的尿液非常少【答案】C【详解】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是对寒冷的环境的一种适应,A不正确;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是对干燥缺水的环境一种适应,B不正确;蚯蚓能疏松土壤,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生长,体现了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C正确;骆驼尿液非常少,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是对是对干燥缺水的环境一种适应,D不正确。命题点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2023·云南·中考真题)东北虎、东北豹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的核心物种。因人类的活动,使其猎物濒临绝迹、栖息地受到破坏,分布区域被割裂成碎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以来,组建专业巡护队伍;成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恢复了森林植被;清除围栏、围网,恢复了东北虎豹迁移扩散通道,使东北虎豹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下图是该国家公园中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______部分。(2)请列出图中的一种消费者______,并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3)东北虎的领土范围非常大,它们常用尿液对其领地进行标记,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东北虎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行为。(4)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上述列举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东北虎豹的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答案】(1)非生物(2)野兔(或野猪、或东北虎、或马鹿)绿色植物→野兔→野猪→东北虎(3)先天性(4)成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恢复了森林植被;或清除围栏、围网,恢复了东北虎豹迁移扩散通道)【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参与了物质的循环。(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野兔、马鹿、野猪、东北虎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图中的消费者包括有野兔、马鹿、野猪、东北虎。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野兔→野猪→东北虎。(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所以东北虎常用尿液对其领地进行标记,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东北虎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4)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因人类的活动,使其猎物濒临绝迹、栖息地受到破坏,分布区域被割裂成碎片。组建专业巡护队伍;成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恢复了森林植被;清除围栏、围网,恢复了东北虎豹迁移扩散通道,使东北虎豹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写其中的一条)2.(2022·云南·中考真题)我国“消失”了多年的珍稀物种黑腹蛇鹈再次被发现,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在瑞丽弄莫湖湿地公园内拍摄到了它们的真实模样。黑腹蛇鹈是一种十分稀有的鸟类,它们通常栖息在湖泊及大型河流的净水段,对栖息环境的水质要求较高。(1)上图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中共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________是生产者,黑腹蛇鹈与鱼的关系是________。(2)下图是黑腹蛇鹈准备飞行的姿态,它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3)联系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导致黑腹蛇鹈濒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3/三绿色植物捕食(2)有发达的胸肌(3)生存环境的破坏【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有气囊辅助呼吸等。(1)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鱼→黑腹蛇鹈;绿色植物→虫→食虫鸟;绿色植物→虫→青蛙→蛇。其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由食物链可知,黑腹蛇鹈与鱼的关系是捕食。(2)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翔生活;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3)导致黑腹蛇鹈濒危的原因可能是: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等方面。3.(2021·云南·中考真题)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部分。细菌和真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2)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3)大树等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4)图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______(填序号)。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护绿、低碳方面能做些什么?______(答出一条即可)。【答案】非生物分解者树→木蚁→啄木鸟光合②③④植树造林、低碳出行等(合理即可给分)【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详解】(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和真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树→木蚁→啄木鸟。(3)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故大树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4)由题图可知:图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②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④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所以,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以下几点为可行的建议:①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②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手、洗菜、洗澡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冲厕所、浇花。③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④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⑤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⑥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4.(2020·云南·中考真题)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部分和分解者。(2)该生态系统有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含红狐狸的一条食物链______。(3)蛇和田鼠的关系是______。(4)如果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降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含有该有毒物质的生物有______。【答案】非生物3草→兔→红狐狸捕食红狐狸、蛇、野兔、田鼠和绿色植物【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草→兔→红狐狸;草→田鼠→红狐狸;草→田鼠→蛇,其中含红狐狸的食物链有:草→兔→红狐狸和草→田鼠→红狐狸。(3)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图中蛇捕食田鼠,因此二者是捕食关系。(4)有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红狐狸或蛇的营养级别最高,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均含有钙有毒物质,且营养级别越高,所含的有毒物质越多。5.(2019·云南·中考真题)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有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_______→鹰,食草昆虫和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3)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答案】分解者吃虫的鸟竞争太阳能(光能)自动(自我)调节【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详解】(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草(生产者),兔等(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食草昆虫和兔相互抢夺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命题点4生态系统的类型1.(2022·云南·中考真题)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 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A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与环境之间、森林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统一体系。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D.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19·云南·中考真题)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 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A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与环境之间、森林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统一体系。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D.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023·云南·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蚂蚁 B.病毒 C.石块 D.蘑菇【答案】C【详解】A.蚂蚁属于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B.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能够繁殖等生物的特征,因此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C.石块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D.蘑菇属于真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3·云南·模拟预测)央视《中华诗词大会》栏目深受大家喜爱,中华古诗词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答案】A【详解】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意为:我在孤山寺北、贾公亭西的孤山山顶,眺望秀丽的西湖,只见潇潇的春雨过后,湖水新涨,几乎与湖岸齐平;阴晴不定的天空中,舒卷的白云重重叠叠地压向湖面,几乎与涟滟的波光连成了一片。反映的是自然现象,不包含生命现象,A符合题意。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为: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为: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因此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再次滋养植物的生长,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3·北京·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噬菌体 B.水绵 C.珊瑚 D.水螅【答案】C【详解】ABD.噬菌体属于病毒,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ABD不符合题意。C.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没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C符合题意。故选C。4.(2023·河南·一模)“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现象的是()A.青梅结果 B.柳叶舒展 C.钟乳石长大 D.蛹化为蝶【答案】C【详解】A.青梅属于生物,青梅结果是生物繁殖现象,A不符合题意。B.柳叶是生物,柳叶舒展是生物生长现象,B不符合题意。C.钟乳石不是生物,C符合题意。D.蝶是生物,蛹化为蝶是生物发育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3·云南·模拟预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个自然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水分 B.温度 C.土壤 D.太阳【答案】B【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影响这个自然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故选B。6.(2023·云南·模拟预测)萝卜的根地上部分为绿色,地下部分为白色,这说明()A.环境适应生物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萝卜基因突变【答案】B【详解】萝卜根的表皮细胞在光下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地上部分的细胞有叶绿素,变成绿色,地下部分的细胞没有光照,因此为白色。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7.(2023·河南·统考二模)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该例子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答案】B【详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同时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8.(2023·北京·统考二模)“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和光照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土壤 D.光照和水分【答案】A【详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而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呼吸作用会减弱,降低温度,使苹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使苹果中贮藏的有机物更多,味道甜美。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光照。故选A。9.(2023·云南·模拟预测)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某地因地制宜成功建立了多个粮食生产基地。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2)图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农药DDT污染,则图中体内DDT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4)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较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_________(填“强”或“弱”)。(5)“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杂交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多样性。【答案】(1)分解者(2)3/三(3)鹰(4)弱(5)基因/遗传【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所以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2)图中食物链共有3条:禾谷类→兔→鹰、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禾谷类→吃草籽鸟→鹰。(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含DDT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4)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该农田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动调节)能力较弱。(5)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运用杂交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10.(2023·云南·模拟预测)下图是某新型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与鸭有关的最长的食物链:______。(2)图中的水稻和杂草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土壤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3)这种“引鸭入田”式的新型稻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传统稻田生态系统______(填“强”或“弱”)。【答案】(1)3水稻→昆虫→鸭(2)生产者分解者(3)强【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1)图中食物链有3条,分别是: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鸭;杂草→鸭。因此该稻田生态系统与鸭有关最长的食物链:水稻→昆虫→鸭。(2)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都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土壤中的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新稻田生态系统比传统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故这种“引鸭入田”式的新型稻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传统稻田生态系统强。11.(2023·河南·二模)河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图甲是某个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乙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缺少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_______。(2)鸟和昆虫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3)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4)若图乙中a,b,c,d组成图甲中包含鸟的一条食物链,则a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5)农田生态系统中喷洒农药后,昆虫数量会减少但之后会恢复,说明其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较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管理。【答案】(1)分解者(2)捕食与竞争/竞争与捕食(3)太阳能(4)昆虫(5)自我调节/自动调节【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甲是某个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故图中缺少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分解者。(2)鸟和昆虫都以农作物和杂草为食,两者属于竞争关系,鸟以昆虫为食,两者属于捕食关系。(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4)图乙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由此得出食物是b→a→d→c,故对应甲图含鸟的一条食物链,农作物和杂草→昆虫→鸟→蛇,则a对应的生物是昆虫。(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农田生态系统中喷洒农药后,昆虫数量会减少但之后会恢复,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2.(2023·广东·统考二模)2023年1月9日,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迎来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鹳。题图是彩鹳所在的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供其他生物生命活动需要。(2)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光、温度、虾、昆虫等是影响彩鹳生活的____________因素;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顺序叫作____________,多条这样的结构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彩鹳和鱼之间属于____________关系和____________关系。(4)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一段时间后,生物体内含有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保护彩鹳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答案】(1)生产者光合(2)生态分解者(3)食物链捕食/竞争竞争/捕食(4)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彩鹳彩鹳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即可)【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详解】(1)该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属于生产者。(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可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光、温度、虾、昆虫等是影响彩鹳生活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分解者。(3)结合分析可知,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顺序叫作食物链。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在题图食物网中,彩鹳捕食鱼,且彩鹳与鱼都捕食虾,故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4)图中的食物网具有4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昆虫→彩鹳;水生植物→浮游动物→昆虫→彩鹳;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彩鹳;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彩鹳。可见,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彩鹳。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能沿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该食物网中彩鹳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因此,提出保护彩鹳的建议可以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写1条,合理即可)。13.(2023·云南·模拟预测)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详解】A.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不符合题意。B.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