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健康地生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14 健康地生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14 健康地生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14 健康地生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14 健康地生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云南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命题点频次题型分值考查内容传染病和免疫云南省5年5考简答题4分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用药与急救云南省5年5考选择题2分安全用药的常识;急救的基本方法;常见伤病的判断和简单处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云南省5年3考选择题简答题2分调节情绪的方法;吸烟、酗酒和吸毒对人体的危害;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专题14健康地生活命题点1传染病和免疫1.(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常见的病毒性肺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患者会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每年的3~9月是该病的高发期。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以及飞沫、气溶胶传播。专家建议,平时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戴好口罩;避免接触发烧或患病人群;家里勤通风,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进行擦拭、消毒;要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与细菌相比,该病毒(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2)健康人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1)病原体没有(2)保护易感人群(3)抗体【详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病原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与细菌相比,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健康人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3)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后能产生稳固免疫力。乙脑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发热,伴头痛、食欲缺乏,恶心等症状,患者一般两周可以完全恢复。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症治疗。积极接种乙脑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防蚊灭蚊都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1)乙型脑炎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2)资料中提到的“防蚊灭蚊”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乙脑疫苗属于,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蛋白质(2)切断传播途径(3)抗原特异性【详解】(1)乙型脑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2)资料中提到:“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防蚊灭蚊”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3.(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据报道,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鉴定出丙型肝炎病毒的三位科学家。人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可能患丙型肝炎,有的患者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该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唾液、乳汁等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资料二:2020年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目前疫情仍未彻底结束,不可掉以轻心。核酸检测和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的两种重要手段,但是任何疫苗的保护效率都很难达到100%,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个人防护措施。(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丙型肝炎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2)核酸检测是为了检测出(填“传染源”或“易感人群”)。(3)资料二中,“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个人防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4)我国研制的新冠肺炎疫苗安全有效。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填“抗原”或“抗体”),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能否预防丙型肝炎?。【答案】病原体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抗原不能(或否)【详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丙型肝炎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病原体。(2)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核酸检测是为了检测出传染源。以便更好地控制传染源。(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讲究卫生、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常通风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4)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即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不能预防丙型肝炎。【点睛】注意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4.(2020·云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20年伊始,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遏制了疫情在国内的大爆发,中国抗疫经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并向全球推广。以下措施可降低感染的风险:①勤洗手。可简单阻断病毒、细菌等通过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感染人体;②正确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佩戴具有病毒防护功能的口罩;③少聚会、少聚餐,推行“公筷制”、“分餐制”;④室内消毒,定期对人员流动大、相对密闭的教室、电梯等公共空间进行消毒,战胜新冠肺炎最终还需世界各国科学家积极应对和公众共同参与。目前,我国陈薇院士团队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2)以上可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的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填“控制传染源”或“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3)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注射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新冠肺炎,原因是。(4)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的两条措施:①,②。【答案】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抗原抗体具有专一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详解】(1)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2)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新冠肺炎的措施有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少聚会、少聚餐,推行“公筷制”、“分餐制”,室内消毒等,这些可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的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疫苗、病原体等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疫苗等,所以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疫苗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新冠肺炎的抗体,从而将病原体清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预防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没有免疫作用,所以注射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新冠肺炎,原因是抗体具有专一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要预防新冠肺炎,日常生活中需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等。5.(2019·云南·中考真题)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症状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对患者应隔离治疗,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能有效预防该病资料二: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患蛔虫病的人常常厌食并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时腹泻。预防蛔虫病:①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净、饭前便后洗手;②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腮腺炎病毒和蛔虫都称为。与蛔虫相比,腮腺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组成。(2)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3)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属于(填“抗体”或“抗原”),该疫苗对蛔虫病有作用吗?,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答案】病原体遗传物质控制传染源抗原没有特异性【详解】(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腮腺炎病毒和蛔虫都称为病原体。与蛔虫相比,腮腺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能传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3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注射疫苗属于人工免疫,使人体获得抗体,注射疫苗后,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疫苗相当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指对流行性腮腺炎有用,对蛔虫病有作用,所以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命题点2用药与急救1.(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小红患感冒时,她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用药的是(

)A.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B.用药前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C.按说明书用量的双倍服用,加快疗效 D.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就医【答案】C【详解】A.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能随便用,A不符合题意。B.药品过期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有其他副作用,用药前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B不符合题意。C.用药量应该谨遵医嘱,或者按药物说明书用量服用,C符合题意。D.当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生物学作为医学、药学和卫生学的基础,通过学习你应当能够对常见伤病做出初步判断和简单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轻微擦伤——按压近心端止血 B.异物入耳——用尖锐器具挖出C.普通感冒——服用大量抗生素 D.发热发烧——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答案】D【详解】A.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动脉出血应该压迫止血的部位是伤口的近心端,A错误。B.耳朵有了异物之后,应该立即到医院里由医生取出,不能用尖锐器具挖出,以免损伤鼓膜,B错误。C.普通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抗生素多是一些带有环状碳链的化学物质,能够杀死细菌,但对病毒无效,这可能与细菌和病毒的结构有关,因此病毒性感冒服用抗生素没有效果,另外大量服用抗生素不仅会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也可能会使人体内菌群失调,危害健康,C错误。D.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如果病人发热发烧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查明原因,及时治疗,D正确。故选D。3.(2020·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毒而死亡。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药剂量要适当 B.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C.联合用药要合理 D.使用抗生素要严格遵医嘱【答案】B【详解】A.根据病情需要,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和服用时间服用,是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正确。B.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错误。C.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要合理,正确。D.抗生素属于处方药,须凭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使用,正确。故选B。4.(2019·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对安全用药和急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感冒时到药店购买最贵的抗生素B.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C.拨打“120”急救电话,要说清楚地址、姓名和症状D.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答案】A【详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杀菌,对病毒不起作用,抗生素对治疗流感效果不大。A符合题意;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因此即使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也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B不符合题意;拨打急救电话120,要说清楚地址、姓名和症状,这样才能不耽误救护车快速过来,C不符合题意;人工呼吸是常用的急救措施,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常用的是口对口吹气法,D不符合题意。命题点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疾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作息规律 B.合理膳食 C.适度锻炼 D.暴饮暴食【答案】D【详解】由分析可知:作息规律、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暴饮暴食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D符合题意。故选D。2.(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为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校生物实验小组利用斑马鱼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5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溶液。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斑马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处理方式清水5%酒精10%酒精15%酒精20%酒精出现侧翻时间/秒未出现65442920死亡时间/秒未出现535402305196(1)该实验中共有组实验组。三组和四组对照,变量是。(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3)五组与二组相比,斑马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答案】4酒精浓度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即可给分)45短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肝损伤等(合理即可给分)【详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题中变量是酒精,一组是对照组,其它都是实验组,该实验中共有4组实验组。三组和四组对照,只有酒精浓度不同,因此变量是酒精浓度。(2)在实验中,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3)五组酒精浓度20%,斑马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20秒,二组酒精浓度5%,斑马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65秒,五组与二组相比,斑马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45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短。(4)酒中含有酒精,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肝损伤等。3.(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当我们出现心理矛盾时,下列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A.及时与父母和老师沟通 B.合理发泄情绪C.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D.沉迷网络游戏【答案】D【详解】当我们出现心理矛盾时,要及时与父母和老师沟通,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合理发泄情绪,向朋友倾诉或参加体育运动,使情绪得以缓解;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使心情得到安慰,或解决当前的矛盾心理。沉迷网络游戏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既对身体不利,也不能解决问题。故选D。4.(2020·云南·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和电子烟”。下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的年龄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答案】D【详解】A.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导致肺的功能降低,因此吸烟会降低肺功能,A正确。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的年龄,B正确。C.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C正确。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明显低于非吸烟者,D错误。故选D。1.(2023·云南·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甲流患者 B.乙肝病毒携带者 C.艾滋病病毒 D.患禽流感的鸡【答案】C【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所以,选项中:甲流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患禽流感的鸡都属于传染源;而艾滋病病毒属于病原体,C符合题意。故选C。2.(2023·云南·模拟预测)为了预防肺结核,在婴儿刚出生时就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三者都不是【答案】A解】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所以为了预防肺结核,在婴儿刚出生时就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故选A。3.(2023·云南·模拟预测)给儿童接种水痘疫苗进行计划免疫,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水痘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答案】A【详解】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产生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病毒有免疫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4.(2023·云南文山·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流感时可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B.板蓝根冲剂是常用的感冒药,过期一两周后还可以服用C.动脉出血时要快速压迫伤口近心端进行止血D.处方药可以随意购买服用【答案】C【详解】A.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而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抗生素不能治疗,A不符合题意。B.安全用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了解一些常用药品的名称及作用、不良反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用药安全,故过期药品不能服用,B不符合题意。C.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故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C符合题意。D.处方药需要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适用于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不能自行随意购买,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据新闻报道,今年五一大约有2.4亿人出行。有人在旅行途中中暑,有人爬山时意外受伤,有人不小心落水……具有一定的科学急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中暑可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B.静脉出血指压伤口近心端止血C.对于骨折者应拨打120电话救治D.抢救溺水者可进行心肺复苏【答案】B【详解】A.藿香正气水,中成药名,为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中暑可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A正确。B.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从静脉到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B错误。C.骨折发生后,千万不能帮他现场复位,防止骨骼发生移位,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C正确。D.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这项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抢救溺水者可进行心肺复苏,D正确。故选B。6.(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止用药B.患同样病时,可以服用上次没用完的药C.人工呼吸前要保持气道通畅D.大静脉出血时,应压迫在出血点的近心端止血【答案】C【详解】A.病情稍有好转不能自行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出现反复,A错误。B.患同样病时,通常不可以服用上次没用完的药,防止药品过期或变质,对身体造成伤害,B错误。C.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C正确。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从静脉到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D错误。故选C。7.(2023·云南德宏·统考一模)下图是连花清瘟胶囊部分说明书,依据安全用药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OTC”标志是非处方药可随意服用B.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可加倍服药C.该药是中药,对流行性感冒有效D.外观完好的过期药可以继续服用【答案】C【详解】A.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服用,A错误。B.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不能自行加倍服药,B错误。C.由成分可知该药是中药,其功能与主治中表明对流行性感冒有效,C正确。D.外观完好的过期药可能产生毒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不可以继续服用,D错误。故选C。8.(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4月7日是世界健康日,旨在引起世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下列对于健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吃好喝好,身体就无病B.远离烟酒,健康更长在C.加强锻炼,增强体质D.与压力和解,和乐观牵手【答案】A【详解】A.虽然饮食对健康非常重要,但仅仅吃好喝好并不能保证身体没有疾病。除了饮食,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健康因素,A错误。B.烟酒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损害,长期使用会增加患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远离烟酒可以保持健康并延长寿命,B正确。C.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机能,增加免疫力,预防疾病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C正确。D.长期的压力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和压力和解,并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少患病的风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D正确。故选A。9.(2023·云南普洱·统考一模)每年的7月24日是国际自我保健日。国际自我保健日倡导全球民众认识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升健康素养,通过自我保健改进生活方式,维护自身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A.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B.患了感冒,加倍用药可以提前康复C.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D.关注饮食安全,远离垃圾食品【答案】B【详解】AD.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酒后驾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毒品(海洛因、大麻、冰毒、摇头丸等)麻醉人的神经,危害极大,所有的人都应该远离毒品;垃圾食品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因此要关注饮食安全,远离垃圾食品,AD不符合题意。B.结合安全用药的原则: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要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B符合题意。C.结合分析中内容,坚持适当体育运动,及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能够使人拥有强健的体魄,C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作用C.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D.病人可以根据病情自行到药店购买处方药服用【答案】D【详解】A.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现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话应方面的良好状态,A正确。B.酒中含有的酒精,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都对身体有害无益,B正确。C.吸毒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都有危害,而且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多种疾病,C正确。D.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D错误。故选D。11.(2023·云南红河·统考一模)“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和蚊虫叮咬传染B.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60次C.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就医D.健康就是指身体结构完好无损,且没有疾病或不虚弱【答案】C【详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血液制品等。由于艾滋病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A错误。B.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每分钟16~18次,B错误。C.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C正确。D.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D错误。故选C。12.(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该疾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资料二:我国成功研发了预防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疫苗——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2)从免疫的角度来说,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属于。这是因为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从而提高了人体对手足口病的免疫力,这样的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3)为预防手足口病,医生提倡饭前便后勤洗手,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答案】(1)病原体(2)抗原抗体特异性(3)切断传播途径【详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2)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这种抗体只能消灭肠道病毒(EV71),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为预防手足口病,医生提倡饭前便后勤洗手,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13.(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呼吸道合胞病毒会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发热等症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婴儿及2岁以下儿童,一般都有2~4天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等,进一步加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和喂养困难等。成人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会出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往往起病突然,当病毒迅速繁殖引起继发病毒性肺炎时,3~5天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通过飞沫和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给其他人员。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患儿家庭中的成人要注意隔离,做好消毒、勤洗手等。(1)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构简单,繁殖方式是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利用寄生细胞中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2)从免疫学上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是人体第道防线在起作用。(3)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资料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答案】(1)遗传信息(2)抗原三(3)做好消毒、勤洗手等【详解】(1)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构简单,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2)根据分析可知,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抗原,人体第三道防线在起作用。(3)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比如消毒、戴口罩等,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资料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做好消毒、勤洗手等。14.(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随着夏季的到来,微生物繁殖较快,各种蚊虫活动猖獗,常见的传染病也随之而来。第一类是属于肠道传染性疾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细菌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伤寒等,这些疾病通常都是由于不洁饮食或者是喝了不干净的水,造成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或者是流行。另外一类是经过蚊虫之类的中间媒介而传播的,如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资料二:为了预防夏季传染病,市卫健委针对性地开展了预防措施:①全市学校加强对教室、宿舍、餐厅等学生聚集场所的卫生清理、通风换气,灭蚊灭蝇,食品卫生和保存,确保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到位。②大力宣传和倡导“加强体育锻练,增强会民体质”。③建议大家规律作息,饮食保健,增强抵抗力。④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治疗。⑤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注射疫苗,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1)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被称为。(2)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清洁、按时消毒、灭蚊灭等可以有效避免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为了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人群中流行,在人群中注射乙型脑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种措施属于。(3)有针对性的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属于。【答案】(1)病原体(2)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特异性免疫【详解】(1)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被称为病原体。(2)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清洁、按时消毒、灭蚊等可以有效避免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注射疫苗使人产生抗体,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特异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15.(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近日,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诺如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特别是10月到次年3月的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诺如病毒通过受到污染之后的手、物体,接触到患者的呕吐物或者粪便,食用或者饮用受到污染的食物或者水传播。感染诺如病毒后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低龄儿童感染后呕吐症状会较明显,年长儿童或者是成人感染后腹泻症状会更明显。(1)诺如病毒在结构上与其他生物的根本的区别是没有结构。(2)由上述资料分析,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有(答一点即可)。(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侵入人体的诺如病毒属于(填“抗原”或“抗体”),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抵抗该病原体,此免疫方式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细胞(2)勤洗手,不喝生水等(3)抗原特异性【详解】(1)诺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细菌,真菌,动植物等有细胞结构。因此,诺如病毒在结构上与其他生物的根本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由上述资料分析,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有勤洗手,不喝生水等。(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因此,从免疫的角度分析,侵入人体的诺如病毒属于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抵抗该病原体,此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16.(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严重的有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其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直接传播。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后续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响。疫苗接种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最简单、最佳的手段。(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轮状病毒称为,感染轮状病毒的婴幼儿属于。(2)进行疫苗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3)轮状病毒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轮状病毒的抗体,使人体获得(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并可持续1年,保护作用最强的时间是口服疫苗后的半年之内。【答案】(1)病原体传染源(2)保护易感人群(3)特异性【详解】(1)病原体为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传染源是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轮状病毒称为病原体,感染轮状病毒的婴幼儿属于传染源。(2)进行疫苗接种是为了保护健康的人,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3)轮状病毒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17.(2023·云南临沧·统考三模)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症状,人们称之为细菌性痢疾。此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资料二: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也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痢疾杆菌和结核杆菌都属于。痢疾杆菌与真菌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痢疾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这样的生物我们称它为原核生物。(2)为防止细菌性痢疾大面积流行,学校采取了定期消毒,用洗手液洗手等措施,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3)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接种卡介苗,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抵抗结核病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病原体细胞核(2)切断传播途径(3)特异性【详解】(1)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痢疾杆菌和结核杆菌属于病原体。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2)结合分析,学校采取了定期消毒,用洗手液洗手等措施,切断了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故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即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属于抗原。因此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抗原和抗体具有专一性。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不起作用。18.(2023·云南红河·统考一模)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春季温度上升,微生物繁殖较快,病毒病菌传播较快,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水痘等,这些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唾液或飞沫等传播的。资料二:市卫健委目前正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措施:①督促全市学校、托幼机构加强对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及幼儿聚集场所的卫生清理和通风换气,确保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到位。②大力宣传和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民体质”。③建议大家注意御寒保暖,规律作息,饮食保健,增强抵抗力。④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治疗。⑤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注射,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1)引起麻疹、水痘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具备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资料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填序号)。(3)资料二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注射”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称为,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4)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判断,患者属于。【答案】(1)蛋白质(2)①(3)抗原特异性(4)传染源【详解】(1)麻疹、水痘等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致病病毒为该传染病的病原体,它们不具备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2)资料二中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①督促全市学校、托幼机构加强对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及幼儿聚集场所的卫生清理和通风换气,确保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到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大力宣传和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民体质”;③建议大家注意御寒保暖,规律作息,饮食保健,增强抵抗力、⑤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注射,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④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因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①。(3)抗原是指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因此,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4)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而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19.(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