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第41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评价初一历史命题人:周雨萱、张盛楠 审核人:白敏花、吴佩轩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读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2.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①经济繁荣,全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交融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快速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为了加强对地方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特别是加强东都洛阳和江南地区的联系,控制江南地区,隋炀帝命人开凿了大运河。材料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开通的()A.目的 B.过程 C.性质 D.影响4.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相接,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从材料中能提取的信息是()A.大运河修建于隋文帝时期,起于长安一 B.大运河的修建虽造成劳役繁重,但有利于后世发展C.大运河的修建主要是用于商人的交易 D.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为炀帝巡幸江都5.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白居易29岁雁塔题名后得意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题名赋诗得益于隋朝开创的()A.学在官府 B.科举制度 C.殿试制度 D.八股取士6.“打破了官贵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A.原因 B.过程 C.内容 D.影响7.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A.认识到体恤百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加强对百姓的剥削C.创立科举制度以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 D.为扩大其统治基础而创立了殿试制度8.中国有位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他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这位皇帝是()A.唐高宗 B.唐玄宗 C.唐太宗 D.唐肃宗9.“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A.社会较为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B.都使唐朝达到鼎盛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D.疆域空前辽阔10.唐朝的中央学府是国学、太学,而在这里就学的学生并不限于高官子弟,还有各国的留学生。国学之盛,近古未有。这说明唐朝()A.开放包容 B.经济繁荣 C.文化昌盛 D.政治清明11.“这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全球通史》对唐都长安的描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2.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有()①唐玄宗歧视少数民族将领 ②奸臣当道,政治腐败③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④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结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13.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出现在()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4.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A.吴道子、颜真卿、柳公权 B.阎立本、欧阳询、柳公权C.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 D.颜真卿、阎立本、柳公权15.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鉴真六次东渡,将佛经、医药、建筑、绘画、文学等传到日本。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贡献是()A.促进了中外交流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实现了科技创新16.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与唐朝保持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多个。”材料中所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7.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①把军队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③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甚至使用文臣统兵。当时的文官地位与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宋代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A.稳定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弊端重现C.促进全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加强全国各地军队战斗能力19.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20.《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C.根本上杜绝割据产生的隐患 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应对边患21.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A.源于辽、西夏夺取宋朝土地和人口 B.使辽、宋、西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2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A.赞美杭州的繁华 B.描述了南宋百姓安宁的生活C.咏叹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23.《宋史•食货志》中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材料反映出宋朝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是()A.社会相对安定 B.生产工具先进 C.自然条件优越 D.政府重视生产24.诗歌、谚语往往折射出一定的历史信息。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苏湖熟,天下足。”——休养生息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取士C.“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重文轻武D.“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民族交融25.从如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基本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繁荣与开放 D.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26.唐朝后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至南宋,江南地区农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最明显的标志是()A.广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B.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C.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苏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27.下列不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是()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比较稳定C.南方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先进,劳动力需求最大 D.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28.分清“史实”与“史论”对学习历史很重要。下列表述属于“史实”的是()A.成吉思汗的西征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B.忽必烈灭亡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C.两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缔结和约,边境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D.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29.元朝建立后,在吐蕃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行使行政管理权,由中央机构直接统辖。这一“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30.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表明()A.元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进一步交融C.元朝统一后民族关系和谐融洽 D.国家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二、材料题(共3大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间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这制度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四:然此一制度,究竟自唐以下一千年来,成为中国社会一条主要骨干:(一)是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使之参预政治。(二)是消融社会阶级。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三)是促进政治统一。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加其调协力。——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依据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并且该制度是由谁正式确立的?(4分)(2)材料三反映了该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该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的创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32.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我以目中的隋唐”为主题,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共16分)[重大工程](1)根据图1,写出要将一批粮食从涿郡运到洛阳的洛口仓,所通过A河段名称是什么?(2分)根据图2写出唐长安城的特点以及在世界有怎样的地位?(4分)[制度创新]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哪些“突破性进展”?(4分)[对外交流]材料三: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外交活跃的的原因?(4分)“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请以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加以说明(2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二:北宋的市舶岁入约110万缗,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南宋仅广州、泉州两处海港,每年市舶之利就达200万缗。材料三:(1)从材料一概括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一中的“苏湖”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宋代政府管理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名称。(2分)写出材料三纸币的名称并且分析出它出现的原因(4分)

石家庄市第41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评价123456789101112131415BDABBDACAACCBC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BCDCDDADDCDBB31、(1)出身门第。(2)科举制;隋炀帝。(3)皇帝或统治者或统治阶级;巩固维护其统治。(4)科举制的创立,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④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⑤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⑥是消融社会阶级⑦是促进政治统一(写出两点即可)32、(1)永济渠;特点:规模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