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请将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1.(2分)下面是后人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述,据此关于大运河的开通理解最准确的是()皮日休:“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李敬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A.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B.促进了南北间交流 C.应一分为二来看待 D.应持完全肯定态度2.(2分)《中华文明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这表明科举制度()A.造成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B.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3.(2分)从以下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唐朝社会的特征是()莫高窟第220窟唐代壁画的临摹图图中人体丰,线润,舞蹈具有剑器舞和少数族旋舞的风格。莫高窟出土文献《放妻书》放妻书为唐代的离婚证书。其用语遣词风雅,语气温柔。如“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喜欢”等。A.民间的舞蹈已经成为艺术主流 B.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超过男子 C.社会风貌兼容并蓄、相对开放 D.经济繁荣发展,物质生活丰富4.(2分)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A.商业贸易繁荣 B.城市布局对称 C.市民文化兴盛 D.政治制度完备5.(2分)杜甫的诗能够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的一首《春望》脍炙人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首诗可以用来研究()A.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情况 B.安史之乱的社会影响 C.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危机 D.黄巢起义的经过6.(2分)表中是宋代文学家所任的官职,体现了宋代()姓名曾任官职职权范围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边防晏殊枢密使负责管理全国军政欧阳修枢密副使协助管理全国军政A.海外贸易繁荣 B.实行重文轻武 C.加强边疆管理 D.强化中央集权7.(2分)某同学根据上课学习的内容制作了如图思维导图,宋太祖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A.缓和民族矛盾 B.实行文化专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削弱国家力量8.(2分)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9.(2分)围棋是发源于中原的一种益智游戏。1965年考古学家在赤峰市辽墓中发现了黑白两色棋子共95枚,和两个铁丝编棋篮。据此可知()A.辽代科学技术发达 B.契丹族受汉文化影响 C.契丹习俗受汉人喜爱 D.女真族学习中原文化10.(2分)南宋辛弃疾的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道:“何处望神州(中原)?满眼风光北固楼。……年少万兜鏊(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此词反映出()A.宋代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B.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盲目崇拜 C.渴望收复国土的家国情怀 D.追逐名利的强烈个人愿望11.(2分)电影《满江红》成为2023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电影的热度再次引发了纪念岳飞的热潮。人们纪念岳飞是因为他()A.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B.是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的民族英雄 C.沉重打击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 D.促成“澶渊之盟”,使辽宋保持了和平12.(2分)张帆在《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中写道:元朝以前的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这主要是因为()A.汉唐两朝的历史影响有限 B.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加强 C.元朝的疆域范围空前辽阔 D.汉唐以来大一统的进程缓慢13.(2分)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14.(2分)把握关键词,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通过引擎搜索某一关键词,得到的高频信息有“吐蕃”“宣政院”等。这一关键词最可能是()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辽东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10分)闻一多先生曾说:一般人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唐诗的演变和发展其实就是对唐朝历史发展轨迹的映照和概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赐萧璃》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萧璃,宇时文,为后梁帝王之家。萧璃初入隋朝,是位耿直刚烈的内史侍郎,因为直言进谏,被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时,劝降了萧璃。李世民登基后,封萧璃为宰相。板荡:比喻乱世。材料二:《法曲》元稹……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少年行》其二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忆昔》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民族的称呼五陵:此泛指家居长安的豪贵之家。金市:长安西市,因可兑换金银,故名。小邑:小城。藏:居住。齐纨鲁缟:山东一带生产的精美丝织品。车班班: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桑:指养蚕织布。材料三:《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九天:此处指皇宫正门。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这里指皇帝。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帝都:指唐朝京城长安。请在答题卡上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具有的优秀品质。他在位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唐朝的繁盛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怎样的启示。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社会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如下面两幅图)材料二: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城市经济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了,前代坊市格局被打破了,到处可以设店、肆和作坊,商业活动场所扩大了。东晋南朝以来的草市或墟市在各地普遍发展,其中有一些形成为繁荣的小镇市。天下城市、镇市和草市,织成了地方商业之网,与广阔的农村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在生产最发达的两浙地区更加如此,可以说区域性市场在宋代明显地发展起来了。由于商业、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卷入了市场。——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材料三: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摘引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经济显著发展的主要表现。(3)根据材料三,概括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宋代经济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请将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1.(2分)下面是后人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述,据此关于大运河的开通理解最准确的是()皮日休:“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李敬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A.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B.促进了南北间交流 C.应一分为二来看待 D.应持完全肯定态度【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根据“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可知,李敬方主要是评价了大运河修建的消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根据“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可知,皮日休主要是评价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的交通和经济联系,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因此,对大运河开通的评价是有利有弊,最准确的理解是应一分为二、全面客观的来看待,C项正确;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与皮日休的观点不符,排除A;促进了南北间交流与李敬方的观点不符,排除B;应持完全肯定态度是对大运河开通的理解不全面,排除D。故选:C。2.(2分)《中华文明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这表明科举制度()A.造成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B.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解答】根据题干“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可知,材料表明科举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造成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的表述与科举制度不符,排除A;科举考试大门的对所有考生都是开放的,B表述错误,排除B;题干材料表明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3.(2分)从以下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唐朝社会的特征是()莫高窟第220窟唐代壁画的临摹图图中人体丰,线润,舞蹈具有剑器舞和少数族旋舞的风格。莫高窟出土文献《放妻书》放妻书为唐代的离婚证书。其用语遣词风雅,语气温柔。如“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喜欢”等。A.民间的舞蹈已经成为艺术主流 B.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超过男子 C.社会风貌兼容并蓄、相对开放 D.经济繁荣发展,物质生活丰富【解答】由材料信息“图中人物体态丰腴,线条圆润,舞蹈具有剑器舞和少数民族胡旋舞的风格”可知,这反映了唐朝兼容并蓄。由“《放妻书》”可以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只有C项表述全面准确。故选:C。4.(2分)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A.商业贸易繁荣 B.城市布局对称 C.市民文化兴盛 D.政治制度完备【解答】A.根据材料“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可知,洛阳商业贸易繁荣,唐朝经济发达,A正确。B.材料体现不出城市布局对称,排除B。C.材料没有涉及市民文化兴盛,排除C。D.材料体现不出政治制度完备,排除D。故选:A。5.(2分)杜甫的诗能够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的一首《春望》脍炙人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首诗可以用来研究()A.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情况 B.安史之乱的社会影响 C.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危机 D.黄巢起义的经过【解答】据题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出自杜甫的《春望》。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B符合题意;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在隋朝,杜甫生活在唐朝,排除A;五代十国的社会危机是唐朝灭亡以后与唐朝无关,排除C;黄巢起义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排除D。故选:B。6.(2分)表中是宋代文学家所任的官职,体现了宋代()姓名曾任官职职权范围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边防晏殊枢密使负责管理全国军政欧阳修枢密副使协助管理全国军政A.海外贸易繁荣 B.实行重文轻武 C.加强边疆管理 D.强化中央集权【解答】根据题干“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晏殊、枢密使”“欧阳修、枢密副使”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朝文官掌部分兵权;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B项正确;材料表格体现的是文化家所任的官职,反映了宋代实行重文轻武,表格无法体现海外贸易繁荣、加强边疆管理,排除AC项;表格中不涉及强化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7.(2分)某同学根据上课学习的内容制作了如图思维导图,宋太祖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A.缓和民族矛盾 B.实行文化专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削弱国家力量【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故C符合题意;缓和民族矛盾、实行文化专制、削弱国家力量,都不是宋太祖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排除ABD。故选:C。8.(2分)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解答】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分析选项,A项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B项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C项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D解读正确。故选:D。9.(2分)围棋是发源于中原的一种益智游戏。1965年考古学家在赤峰市辽墓中发现了黑白两色棋子共95枚,和两个铁丝编棋篮。据此可知()A.辽代科学技术发达 B.契丹族受汉文化影响 C.契丹习俗受汉人喜爱 D.女真族学习中原文化【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和结合所学可知,围棋是源自中原的游戏,但是在辽的墓葬中发现了双色棋子,说明建立辽政权的契丹族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辽代科学技术发展概况,排除A项;围棋是源自中原的游戏,题干中没有提到契丹习俗,排除C项;建立辽政权的是契丹族,排除D项。故选:B。10.(2分)南宋辛弃疾的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道:“何处望神州(中原)?满眼风光北固楼。……年少万兜鏊(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此词反映出()A.宋代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B.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盲目崇拜 C.渴望收复国土的家国情怀 D.追逐名利的强烈个人愿望【解答】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把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显示了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他的词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题材广阔,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代表作有《八声甘州》《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反映出渴望收复国土的家国情怀,C符合题意;宋代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在题干信息未体现,排除;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盲目崇拜和追逐名利的强烈个人愿望,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BD。故选:C。11.(2分)电影《满江红》成为2023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电影的热度再次引发了纪念岳飞的热潮。人们纪念岳飞是因为他()A.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B.是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的民族英雄 C.沉重打击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 D.促成“澶渊之盟”,使辽宋保持了和平【解答】根据题干“电影的热度再次引发了纪念岳飞的热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岳飞自然受到人民的尊敬。故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A项正确;戚继光是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的民族英雄,排除B项;方腊起义沉重打击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排除C项;1005年签订“澶渊之盟”,岳飞还没出生,不可能参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12.(2分)张帆在《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中写道:元朝以前的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这主要是因为()A.汉唐两朝的历史影响有限 B.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加强 C.元朝的疆域范围空前辽阔 D.汉唐以来大一统的进程缓慢【解答】根据材料“元朝以前的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及所学知识,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所以是“大中国”,C项正确;汉唐两朝的历史影响海内外,并非影响有限,排除A项;汉唐时期对边疆的管理也非常强,排除B项;汉唐以来大一统的进程并不缓慢,排除D项。故选:C。13.(2分)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结合所学知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故C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A;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B;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14.(2分)把握关键词,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通过引擎搜索某一关键词,得到的高频信息有“吐蕃”“宣政院”等。这一关键词最可能是()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辽东【解答】唐朝时期,吐蕃生活在西藏地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故B符合题意;台湾、新疆、辽东都与“吐蕃”“宣政院”无关,排除ACD。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10分)闻一多先生曾说:一般人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唐诗的演变和发展其实就是对唐朝历史发展轨迹的映照和概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赐萧璃》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萧璃,宇时文,为后梁帝王之家。萧璃初入隋朝,是位耿直刚烈的内史侍郎,因为直言进谏,被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时,劝降了萧璃。李世民登基后,封萧璃为宰相。板荡:比喻乱世。材料二:《法曲》元稹……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少年行》其二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忆昔》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民族的称呼五陵:此泛指家居长安的豪贵之家。金市:长安西市,因可兑换金银,故名。小邑:小城。藏:居住。齐纨鲁缟:山东一带生产的精美丝织品。车班班: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桑:指养蚕织布。材料三:《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九天:此处指皇宫正门。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这里指皇帝。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帝都:指唐朝京城长安。请在答题卡上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具有的优秀品质。他在位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唐朝的繁盛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怎样的启示。【解答】(1)优秀品质:根据材料“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时,劝降了萧璃。李世民登基后,封萧璃为宰相”“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可得出,虚心纳谏;不拘一格降人才;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2)原因:根据材料“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得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频繁;开放、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得出,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根据材料“万国衣冠拜冕旒”“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可得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国家的统一、政局稳定是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要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注重发展文教,提升文化自信;坚持对外开放,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共同发展。(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优秀品质:虚心纳谏;不拘一格降人才;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盛世局面:贞观之治。(2)原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频繁;开放、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3)国家的统一、政局稳定是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要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注重发展文教,提升文化自信;坚持对外开放,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共同发展。(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社会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如下面两幅图)材料二: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城市经济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了,前代坊市格局被打破了,到处可以设店、肆和作坊,商业活动场所扩大了。东晋南朝以来的草市或墟市在各地普遍发展,其中有一些形成为繁荣的小镇市。天下城市、镇市和草市,织成了地方商业之网,与广阔的农村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在生产最发达的两浙地区更加如此,可以说区域性市场在宋代明显地发展起来了。由于商业、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卷入了市场。——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材料三: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摘引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经济显著发展的主要表现。(3)根据材料三,概括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宋代经济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解答】(1)根据材料一可知,图一、图二的名称分别是秧马、交子。秧马是宋代发明的拔秧和插秧工具;交子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根据材料二“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城市经济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了,前代坊市格局被打破了,到处可以设店、肆和作坊,商业活动场所扩大了。东晋南朝以来的草市或墟市在各地普遍发展,其中有一些形成为繁荣的小镇市。天下城市、镇市和草市,织成了地方商业之网,与广阔的农村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在生产最发达的两浙地区更加如此,可以说区域性市场在宋代明显地发展起来了。由于商业、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卷入了市场”可知,宋代城市经济显著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城市人口增加;坊市格局被打破;草市普遍发展,有些形成小市镇;区域性市场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根据材料三可知,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是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比例不断增加;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比例不断下降(或北方则与之相反);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比例在北宋超过北方。(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经济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兴盛和繁荣;推动了市镇、城市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