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_第1页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_第2页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_第3页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_第4页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报告”运用范围很广,根据上级部署或工作安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状况、工作中取得的阅历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当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一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改变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

土壤学作为主要探讨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科学今后必需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后备土壤资源严峻不足,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也不容乐观,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增加。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野外探讨土壤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巩固、充溢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视察探讨,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实习报告的书写,培育学生初步科研实力。

实习目的:相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识别。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驾驭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

实习时间:12月2日到12月5日

指导老师:

实习人员:xx级全体同学

实习记录:12月2号集体观看了有关土壤样本化验、土壤农化分析的电视节目,下午领取了实习工具。3、4号两天进行野外实习。我们的实习路途是:棘洪滩水库旁边-胶东镇镇南-大沽河旁-莱阳北坡村-莱阳红土崖,在这两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视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粗测土壤样品的`ph值和石灰反应。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状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第四天我们将各组的记录做成报告,进行了总结沟通。

土壤剖面状况见表1-5。

我们的实习内容有八个方面:

1、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详细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协作,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

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变更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亲密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很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终归有着本质上的区分。人类是依据自己的须要,根据自己的意图,以肯定的方式和措施,参加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化,这是自然因素所不行比拟的。假如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需高度警惕的。

2、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

(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平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旁边、积肥坑四周和坟墓旁边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3)假如发觉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探讨熟化土壤外,一般应变更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

(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困难,应依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3、剖面挖掘时应留意的事项

(1)剖面视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视察和拍照。

(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然视察后再分层回填。

(3)视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视察结果。

(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视察时,剖面的视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改变和作物根系发育。

4、自然剖面的优缺点

这次实习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袒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长面较广,连续性较好。

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须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匀称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肯定具有代表性;其次,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使土壤理化性态不行避开地发生改变。

5、土壤剖面形态的视察和描述:

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视察和记录。视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视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视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状况等等。

6、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各个地点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较好地驾驭了采集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a、样品采集的方法,应依据探讨、分析目的来确定。假如是为了探讨土壤的发生、发育状况,就应根据剖面层次来取样。假如是为了探讨某地土壤的肥力特性,通常是把土壤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再在同一类型的土壤地段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块,实行混合样品。假如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如探讨高产田、高产园或低产田低产园,或分析某一土壤的障碍物质,则在特定的田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实行混合样品。取样必需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别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

b、制备样品步骤:从田间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刚好进行风干,以免发霉引起土壤性质的变更。用木槌压散土块,捡出杂质。混匀土壤,精确称取300克。将称好的土壤用木槌压散(勿将石砾打碎),通过3毫米孔径的土筛(不能通过的石砾,在称重后可弃去,但要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从通过3毫米筛的土壤中称取101克土,使之全部通过1毫米的土筛。不能通过者,用研钵反复研磨,使之全部通过。各种样本制备完毕后,分别将其放入大中小广口瓶后塑料袋保存,并写上标签,其内容有:样本编号、土壤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通过筛孔大小、制备实践及制样人的姓名和专业等等。

这次实习,收获挺大的。一方面,它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意,也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友情。另一方面,它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对于一个学习农业方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而且还是我们应用课堂学问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能够将课堂上讲的学问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不仅使我加深了对课堂学问的巩固,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门课程的酷爱。这次实习还使我相识了几种土壤的类型并知道了它们的性质特征,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相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

当然,实习过程中也让我也知道了书本学问的重要性,自己平常应当更加的努力学习学问。另外在实习中我还懂得了搞科学要仔细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多动手,肯定不能偷懒,该做的就要动手去做,不能凭空想像。我们还应当好好珍惜实习机会,多学些有用的东西,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固的基础。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二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强化责任考核

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耕地污染源头管控相关工作任务纳入粮食平安、食品平安考核评议指标,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工作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境爱护目标责任书,相关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加强问责问效,对工作成效好的市县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滞后的地区进行通报指责。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三

一、土壤对于植物养分的供应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供应了植物生长所须要的水分、气体和养分。对于不同类型的作物,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一般的农田中,作物对土壤的要求较为简洁,通常只须要土壤中含有适量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而在果园和蔬菜地中,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则更高,须要土壤中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以满意植物的养分需求。

此外,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植物可以汲取的养分,还可以抑制土传病菌和病毒的生长,爱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因此,作物须要适合的土壤,以满意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爱护。

二、土壤对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干脆影响着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土壤的质地、结构、通气性等特性,会影响作物根系的分布、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土壤过于紧实、过于粘性,会导致植物根系难以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过于松散的土壤则会导致植物根系发育不良,产生的根系也较为脆弱,简单受到风吹、雨淋等影响。

此外,土壤中的水分和氧气含量也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土壤过于干燥会导致植物根系失水,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土壤过于潮湿则会导致氧气含量不足,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和汲取养分,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保持相宜的土壤湿度和通气性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是特别重要的。

三、土壤对于作物品质的影响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对于作物品质的影响也是不行忽视的。例如,土壤中缺乏锌和硒等微量元素,会导致作物产生质量问题,如缺乏锌会导致玉米出现白化症状,缺乏硒则会导致作物产生脆性等问题。此外,土壤中的钾、镁等元素也会干脆影响作物的口感和质量。

除此之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会对作物品质产生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实力。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也可以改善作物的风味和口感,提高作物的养分价值。

植物的养分干脆来源于土壤,所以是伴生关系。

土壤刚好满意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实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养分物质之间的关系,为植物的生长发育供应良好的条件。

土壤为植物供应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协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其中可以储存水分、空气、矿质元素,这些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植物干脆从土壤中摄取,含有大量其它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使之变成植物能够干脆利用的无机物,为植物的生长供应养分。

而且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把植物与动物联结在一起,加上水、土壤、温度、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构成了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任何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有机物和能量,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土壤,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满意人和动物对有机物和能量的生活需求。

我们最常见的植物培育基质就是土壤,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即便有的植物可以水培,但是通常水培育护的植物生长状况总是不如土培。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可以给花卉植物供应生长中必要的水、肥、热、气,这主要是因为土壤的组成物质包括有机质、矿物质、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矿物质是最基本的物质,能给植物供应多种养分。有机质不仅可以给植物供应养分,对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以及供水、保水、稳温、通风等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土壤水分对于植物生育生长来说必不行少,土壤空气是植物跟学习汲取作用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须要的氧气来源,也是土壤中矿物质的进一步风化和有机物转化释放出养分的必要条件。

有关科学试验证明,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假如按容积计算,有机质约占12%,矿物质约占38%,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约各占15%到35%,据悉,一般植物在生长的时候,最合适的水量占土壤容积的25%,空气占比一样。

有些花友在养护植物的时候,时间久了也不进行换盆换土,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其中养分也缺乏,透水性和通气性都比较差,接着运用的话植物便会生长不良,开花少,叶片发黄,有的甚至不开花,所以想养好植物,时间久了肯定留意更换土壤。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四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实习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习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土壤类为棕壤;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状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终起先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依据实习目的确定剖面深为0.8m,宽0.6m,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平作为视察面,视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视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视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视察面上不能践踏。

(3)剖面视察与土层划分:

先远距离视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近细致视察,依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改变,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详细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视察和记载: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具体视察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视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

(6)总结回顾:

4、试验实习中,坚决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馒头山实习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2)各组同学带实习工具爬山视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态、颜色及四周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

(3)视察记录内容如下:

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五

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须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实力。

植物养分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行替代律:

植物必需的养分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养分元素的特别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腐殖化过程:

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

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困难的有机化合物

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接着增长。

5、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汲取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

1、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实力下降甚至完全丢失的过程。或指土壤数量削减质量降低的过程。

2、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3、限制因子律:

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接着增长。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改变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6、田间持水量:

3、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加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困难、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4、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上升或降低1℃所需汲取或放出的热能。

6、同晶代换:

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像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7、硝化作用: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土壤:

就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加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困难、性质稳定的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3、绿肥:

4、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5、协同作用:

一种养分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汲取的生理作用。

6、肥料:

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干脆或间接供应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1.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植物能够汲取利用的磷,主要包括大部分有机磷、水溶性磷和可交换形态的磷等。

3.作物需水量:

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实力,以及植株养分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做出施肥的建议,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2、风化作用:

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渐渐发生崩解或分解作用。

5、扩散:是指土壤溶液中当某种养分的浓度出现差异时所引起的养分运动。

3、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4、阳离子交换量:当土壤溶液在肯定ph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以每千克土壤的厘摩尔数表示。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汲取利用的百分率。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mmol/kg来表示。

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单位是g/cm。

3、闭蓄态磷:被铁、铝氧化物包袱起来的磷酸盐。

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包括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

5、根外养分: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汲取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2、)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5、铵化作用:氨基酸在微生物及其所分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铵盐)的作用。

尔数(cmol/kg)。

3、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

4、养分的被动汲取:指不须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汲取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汲取,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2、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3、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须要各种养分,但确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肯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改变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4、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改变,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犯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

5、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汲取。

1】.植物养分临界期:作物对某种养分需求非常迫切,养分元素缺乏、过多或者养分元素间比例失调,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峻影响的时期。在作物养分临界期,作物对养分要求的数量并不多,但很迫切,假如在作物养分临界期发生养分障碍,即使以后复原正常养分,也难以挽回损失。

2】.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导致的土壤酸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

3.主动汲取:植物逆浓度梯度汲取离子态养分过程,就是主动汲取。

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5.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3、肥料:是指干脆或间接供应作物生长所须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4、母质:是指袒露于地表的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或以搬运沉积后的风化产物。

5、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的养分元素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须要量最多,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必需通过施肥才能满意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此,把氮、磷、钾三种元素称为“肥料三要素”。

6、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等积制而成的有机肥料。1.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标明量的肥料。

2、灰分:指簇新物质经过烘烤,获得干物质,干物质燃烧后所剩的物质。

3.底肥:又称基肥,是在进行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4.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

5.植物养分临界期:在植物甚至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中养分的要求肯定量不多,但要求迫切,不行缺少,即使补施也很难弥补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1.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相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2、农家肥料:含有机物质,既能供应农作物各种无机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3.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刚好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一般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速效性化肥作追肥。

4.土壤耕性: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

5.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渣。

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实力。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改变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腐质化系数: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7、氮的利用率:作物汲取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养分的主动汲取: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汲取。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时。

a、吸附实力比较强

b、吸附实力比较弱

c、吸附实力没有改变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实力

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a、水解性无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两大类b、铵态氮和硝态氮两大类

c、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d、水溶性氮和水解性氮两大类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4、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腐殖质b、co和hoc、褐腐酸d、胡敏酸

5、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a、仍旧比较多b、比较少

c、确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d、确定于土壤质地

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粘粒含量也高b、原生矿物少c、次生矿物多d、吸附实力强

1.b2、c3、d4、b5、b6、d

1、为了提高烟草品质,氮肥宜用。

a、尿素b、氯化铵c、硝酸铵

2、氮素肥料进入还原层后主要以那种形态损失。

a、nob、nc、nod、nh

3、大白菜的“干烧心病”可能缺。

a、铁(fe)b、锰(mn)c、锌(zn)

d、钙(ca)e、硼(b)

4、过磷酸钙与草木灰。

a、可以混合b、不能混合c、能混合不能久放

5、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_______。

a、最大分子持水量b、田间持水量

c、最大吸湿量

d、毛管持水量

6、土壤的ph值在地理分布上有_______。

a、南碱北酸b、南酸北碱c、南酸北酸d、南碱北碱

7、作物缺fe时_______。

a、老叶发黄b、顶芽坏死c、叶片出现棕色斑点d、幼叶发黄

8、_______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nh)sob、nhnoc、knod、nhhco

9、土壤水吸力相同时,_______。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确定于其它因素

10、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_______。

a、nhb、kc、nad、h

1、c2、d3、d4、b5、d6、b7、d8、a9、b10、d

1、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粘土含水量高b、砂土比粘土含水量低

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确定于其它因素

2、连绵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渐渐提高b、渐渐降低c、保持不变d、略有改变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a、粘粒含量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a、温度比较简单上升b、温度比较简单降低

c、与温度的改变无关d、温度比较稳定,改变慢

5、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a、植物残体b、腐殖酸c、胡敏酸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6、向土壤加入肯定浓度的钠盐,土壤颗粒会。

a、更加分散b、团聚在一起c、没有任何改变d、带有更多的电荷

7、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时。

a、吸附实力比较强b、吸附实力比较弱

c、吸附实力没有改变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实力

8、砂土的砂粒质量分

数一般在。

a、50%以上b、50%以下c、70%以上d、70%以下

9、粘重的土壤一般含有。

a、比较多的原生矿物b、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比较多的有机质d、比较多的石英

10、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实力。

a、要强b、要弱c、差别不大d、完全相同

1、b2、b3、d4、d5、b6、a7、b8、a9、b10、a

1、土壤阳离子交换实力最强的离子是_____。

3+b.h+

c.k++

2、土壤空气中________气体含量高于大气。

.h

3、土壤的致酸离子有______。

和hd.k

4、有一种化学氮肥,在火焰上灼烧时,冒白烟,且有较浓的氮臭,但与碱作用时,没有氨臭,此肥料是______。

a.硫酸铵b.氯化铵c.硝酸铵d.尿素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六

本文书目土壤学实习报告土壤学教学实习报告其次部分实习报告部分一.实习区域内所视察土壤类型详述1.土类名称:(发生学名称和系统分类学名称、俗名)2.成土因素:3.成土过程分析(主要的和次要的成土过程,证据都要说明)4.土壤剖面特征:(画剖面草图,逐层论述其基本特征,参阅《陕西土壤》中有关土壤性质分析资料)5.农业利用方面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途径二.综合论述陕西关中地区土壤区域分布规律(从北向南)(画地形草图)三.利用暑假完成你的家乡或假期你所在地方的土壤类型调查,并根据上述项目完成专题报告(作为实习考核题)。

附件:实习土壤系统分类名称(供参考)塿土:土垫旱耕人为土(earth-cumuli-orthicanthrosols)黑垆土:堆垫干润均腐土(cumuli-usticisohumosols)潮土:淡色潮湿雏形土(ochri-aquiccambosols)淋溶褐土:简育干润淋溶土(hapli-usticargosols)黄墡土:黄土正常新成土(loessi-orthicprimosols)

褐铁矿2fe2o3•3h2o

黄棕色褐色

fe2o3•nh2o

黄针铁矿

fe2o3•2h2o

全黄、棕黄色针铁矿

fe2o3•h2o

黄棕、棕黑色红褐铁矿2fe2o3•h2o

红至棕红色赤铁矿

fe2o3

红色、樱桃红fe3(po4)2•3h2o

蓝色浅天蓝绿色(深、浅、黑蓝色)mno2

软锰矿

黑色、深灰、铁灰。fe3o4(fe2o3•feo)磁铁矿

铁黑色feco3

菱铁矿

兰深色表1.土壤颜色的来源和存在的土层代号名称成分存在的土层相近的颜色1黑腐殖质、碳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潜育土的a层碱土ab层灰黑、暗灰2灰1+3灰色森林土、白浆土的表层浅灰色、淡灰色3白高岭土sio2、caco3、caso4白浆层、灰化层、脱碱层、钙积层灰白4黄含水氧化铁黄壤、黄土性物质和很多土壤的b层浅黄5红氧化铁(fe2o3)红壤b层橙红、红棕6栗1+5栗土及褐色土各层褐色7棕1+4+5棕壤的b层黄棕8灰棕2+7灰色森林土、棕壤及栗土冲积土表层棕灰9暗棕1+7棕壤、黑钙土及生草灰化土表层棕黑10青灰fe+++3沼泽土、草甸土、水稻土潜育层灰绿灰色鉴别土壤颜色要分主、次色。如灰褐色表示褐色为主,灰色为次。并注明占优势的颜色和斑杂的颜色。土壤湿时色深,干时色浅;土壤质地粗时色浅,细时色深;有结构的色深,粉碎后色浅;光线强弱反应的色也不一样,在视察时要留意这些问题,尽力做到标准统一。二.土壤结构留意结构的大小、形态、光泽、坚韧力、结持力、结构内外的颜色等。常见的土壤结构类型见表2。小于0.5毫米的微结构在野外条件下可以视为无结构。表2.常见土壤结构性状表类别结构特征农业性状备注粒状近圆形,表面较圆滑良好耕层和黑土层团块状较大、近圆形表面粗糙良好耕层和黑土层核状棱角明显、近方向表面,有光泽坚实、扎不下根淀积层片状水平分布如片通透性差白浆层、脱硅层鳞片状成片、但不呈水平不良犁底层块状近方形土块易跑墒,难出苗耕层结构破坏积碱化层柱状直立如柱,棱角不明显极不良碱土棱柱状直立如柱,棱角明显

三.新生体新生体的形态有:粉末、微屑、斑点、小片、薄膜、薄层、假菌丝、脉络、管状、条状、花纹、舌状等。新生体的成分主要有易溶盐类、碳酸盐、铁锰质化合物、硅酸盐、石膏、腐殖质、来源于生物体的新生体有蚯蚓和虫蛹的粪便。蚂蚁曳出的土块、被土填实的动物穴、根洞等。要记载新生体的形态、大小、颜色、成分、软硬、多少、在土层内分布的匀称程度及起至深度、并分析其缘由。四.土壤湿度对鉴别土壤颜色和结构有影响,分4级记载(1)

湿用手挤压土壤出水(2)

潮挤压土壤成面团状,但不出水(3)

润土壤不散碎成粉,放在手上有凉快的感觉(4)

干土壤散碎成粉,放在手上无潮湿的感觉五.土壤坚实度即土壤反抗压碎的程度。分5级,和土壤的湿度有关(1)

很坚实

用锤打才可把刀插入土中几毫米(2)

坚实

用手力可把刀插入土中几毫米(3)

紧实

用手力可把刀插入土中2~3厘米(4)

稍紧实

用不大的力即可把刀插入土中几厘米(5)

稍松

轻轻一压,土即散开六.土壤质地在田间用手测试法确定,再依据室内分析检查比照。田间鉴别方法参照表3。表3.搓片法鉴别土壤质地质地名称质地特征干试砂土不能成片不成土块砂壤土牵强可成薄而极短的片状轻压即碎轻壤土可成不超过1厘米的短片相当于火柴棒力压断中壤土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但无反光较难压碎重壤土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有弱的反光很难压碎粘土可成较长的薄片,有强的反光

七.植物根:根的多少分为4级(1)许多

土层内根密集成网状,交织得很紧(2)多

根许多,但不成根的交织(3)少

土层内只有较少的根(4)极少

土层内有个别的留根根的粗细分4级(1)极粗

根的直径大于10毫米(2)粗

根的直径3~10毫米(3)细

根的直径0.6~3毫米(4)极细

根的直径小于0.6毫米记载时留意辨别根的性质(禾本科、肉质、纤维、根茎),根的形态(自由生长的、扭曲的)、死根和活根、老根和幼根,根的强弱等。八.层次过渡状况分为级明显,明显和渐渐过渡3种层次过渡的形态有水平、整齐、弯曲、舌状、西契状、浪状等九.在含碳酸盐的土壤上,用1%的盐酸估测碳酸盐的含量,见表4表4.碳酸盐反应(石灰反应)碳酸盐含量(%)可听到可见到级别0.1无无无0.5模糊极弱的声音无极弱1.0声音弱而不很清晰刚刚见到极弱的起泡反映弱2.0明显地听到声音弱气泡反应中5.0简单听到音响易见到气泡反应,泡沫高大3毫米强10.0简单听到音响泡沫高大7毫米极强要记载泡沫反应的强弱反应的强弱,起止深度,在土层内分布的匀称程度等。留意不要将滴过盐酸的土壤取作样品。以上视察内容记载在田间记录本上或记在表上(见表5)。

土壤学实习报告(2)|返回书目(王益权

军编写)

学生姓名:

业:

级:

实习时间:

实习小组:

指导老师:

西北农业高校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学教研组

第一部分

土壤剖面特性描述与记载

土壤剖面描述与记载表

土壤类型

发生学名称:

系统分类名称:

观测地点

观测时间

土地类型

1.旱地

2.水田

农业利用方式

土壤培肥状况

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地形地势

地下水

土壤年龄

1.年平均温度

2.年降水量

3.其它

1.自然植被

2.农作物

1.海拔高度

2.地形

3.其它

1.水位

2.水质

成土过程

主要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侵蚀程度

污染状况

灌排状况

土壤剖面特征描述

土体构型简图

(用铅笔描绘)

土层

湿

结构类型

紧实度

ph

新生体

侵入体

石灰反应

根系量

障碍因素

深度

cm

农业生产综合评定

调查人

其次部分

实习报告部分

一.实习区域内所视察土壤类型详述

1.土类名称:(发生学名称和系统分类学名称,俗名)

2.成土因素:

3.成土过程分析(主要的和次要的成土过程,证据都要说明)

4.土壤剖面特征:(画剖面草图,逐层论述其基本特征,参阅《陕西土壤》中有关土壤性质分析资料)

5.农业利用方面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二.综合论述陕西关中地区土壤区域分布规律(从北向南)(画地形草图)

附件:实习土壤系统分类名称(供参考)

塿土:土垫旱耕人为土(earth-cumuli-orthic

anthrosols)

黑垆土:堆垫干润均腐土(cumuli-ustic

isohumosols)

潮土:淡色潮湿雏形土(ochri-aquic

cambosols)

淋溶褐土:简育干润淋溶土(hapli-ustic

argosols)

土体构型简图:用铅笔描画各层次主要特征

土壤层次:

名称:指发生学层次名称

代号

根据我国土壤层次代号系统命名

深度:记各层次起和至的深度

单位:厘米

湿度:记观测时各层次土壤湿度

分为干,润,潮湿,潮湿,湿

颜色:根据图示描述

质地:用搓试法推断

结构类型:类型和大小

坚实度:极松,松,散,紧,极紧

石灰反应:无,弱,中,强,极强

根系量:没有,少量,中量,大量

10.母质:主要指明类型

留意:以上描述均以土壤层次为基本单元,从上向下逐层描述.

土壤形态视察与分析

一.土壤颜色

褐铁矿2fe2o3

3h2o

黄棕色褐色

fe2o3

nh2o

黄针铁矿

fe2o3

2h2o

全黄,棕黄色

针铁矿

fe2o3

h2o

黄棕,棕黑色

红褐铁矿

2fe2o3

h2o

红至棕红色

赤铁矿

fe2o3

红色,樱桃红

fe3(po4)2

3h2o

蓝色

浅天蓝绿色(深,浅,黑蓝色)

mno2

软锰矿

黑色,深灰,铁灰.

fe3o4(fe2o3

feo)磁铁矿

铁黑色

feco3

菱铁矿

兰深色

表1.土壤颜色的来源和存在的土层

代号

名称

存在的土层

相近的颜色

1

腐殖质,碳

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潜育土的a层碱土ab层

灰黑,暗灰

2

1+3

灰色森林土,白浆土的表层

浅灰色,淡灰色

3

高岭土sio2,caco3,caso4

白浆层,灰化层,脱碱层,钙积层

灰白

4

含水氧化铁

黄壤,黄土性物质和很多土壤的b层

浅黄

5

氧化铁(fe2o3)

红壤b层

橙红,红棕

6

1+5

栗土及褐色土各层

褐色

7

1+4+5

棕壤的b层

黄棕

8

灰棕

2+7

灰色森林土,棕壤及栗土冲积土表层

棕灰

9

暗棕

1+7

棕壤,黑钙土及生草灰化土表层

棕黑

10

青灰

fe+++3

沼泽土,草甸土,水稻土潜育层

灰绿灰色

二.土壤结构

表2.常见土壤结构性状表

类别

结构特征

农业性状

备注

粒状

近圆形,表面较圆滑

良好

耕层和黑土层

团块状

较大,近圆形表面粗糙

良好

耕层和黑土层

核状

棱角明显,近方向表面,有光泽

坚实,扎不下根

淀积层

片状

水平分布如片

通透性差

白浆层,脱硅层

鳞片状

成片,但不呈水平

不良

犁底层

块状

近方形土块

易跑墒,难出苗

耕层结构破坏积碱化层

柱状

直立如柱,棱角不明显

极不良

碱土

棱柱状

直立如柱,棱角明显

三.新生体

四.土壤湿度

对鉴别土壤颜色和结构有影响,分4级记载

湿

用手挤压土壤出水

挤压土壤成面团状,但不出水

土壤不散碎成粉,放在手上有凉快的感觉

土壤散碎成粉,放在手上无潮湿的感觉

五.土壤坚实度

即土壤反抗压碎的程度.

分5级,和土壤的湿度有关

很坚实

用锤打才可把刀插入土中几毫米

坚实

用手力可把刀插入土中几毫米

紧实

用手力可把刀插入土中2~3厘米

稍紧实

用不大的力即可把刀插入土中几厘米

稍松

轻轻一压,土即散开

六.土壤质地

表3.搓片法鉴别土壤质地

质地名称

砂土

不能成片

不成土块

砂壤土

牵强可成薄而极短的片状

轻压即碎

轻壤土

可成不超过1厘米的短片

相当于火柴棒力压断

中壤土

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但无反光

较难压碎

重壤土

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有弱的反光

很难压碎

粘土

可成较长的薄片,有强的反光

七.植物根:

根的多少分为4级

(1)许多

土层内根密集成网状,交织得很紧

(2)多

根许多,但不成根的交织

(3)少

土层内只有较少的根

(4)极少

土层内有个别的留根

根的粗细分4级

(1)极粗

根的直径大于10毫米

(2)粗

根的直径3~10毫米

(3)细

根的直径0.6~3毫米

(4)极细

根的直径小于0.6毫米

八.层次过渡状况

分为级明显,明显和渐渐过渡3种

层次过渡的形态有水平,整齐,弯曲,舌状,西契状,浪状等

九.在含碳酸盐的土壤上,用1%的盐酸估测碳酸盐的含量,见表4

表4.碳酸盐反应(石灰反应)

碳酸盐含量(%)

可听到

可见到

级别

0.1

0.5

模糊极弱的声音

极弱

1.0

声音弱而不很清晰

刚刚见到极弱的起泡反映

2.0

明显地听到声音

弱气泡反应

5.0

简单听到音响

易见到气泡反应,泡沫高大3毫米

10.0

简单听到音响

泡沫高大7毫米

极强

以上视察内容记载在田间记录本上或记在表上(见表5).

怎样识别土壤肥瘦

一,看土壤颜色.肥土土色较深,瘦土土色较淡.

二,看土层深浅.肥土土层一般都大于21厘米;瘦土较浅.

三,看土壤适耕性.肥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瘦土土质粘犁,耕作费劲.

四,看土壤淀浆性.肥土不易淀浆;瘦土极易淀浆,板结.

五,看土壤裂纹.肥土土壤裂纹多而小;瘦土土壤裂纹少而大.

附件:

土壤学教学实习分组及命名状况

组号

1

塿土组

于雄胜

胡海燕,田莲桂,管芜萌,柳瑞旗,陈

凯,

2

黑垆土组

赵悠闲,宋小雁,李富中,陈东风,孟祥登

3

黄墡土组

淳,陈

秦,李

超,龙

海,杨立峰

4

潮土组

高井刚

杨丽慧,王

媛,汪羽宁,张育林,毛文雄

5

淋溶褐土组

楠,魏

样,梁艳茹,李志江,高洪武

6

蒙金土组

芳,牛赵群,徐荣险,程正良,南雄雄

7

钙化过程组

乔小琳

然,徐洪敏,陈晓燕,张

鹏,许成川

8

粘化过程组

妍,段春梅,杨学伦,李平立,符孟虎,牛玉德

9

氧化还原组

胡顺当

付成蕾,孙盼盼,秦宝军,王毅栋,黄先兵

10

锈纹锈斑组

孙文义

贾文燕,毛文娟,杨瑜琪,李亚芳,石生伟,莫成军

表5.土壤剖面记载表

剖面编号

地点

土壤名称

地形

地下水位

成土母质

侵蚀状况

排灌状况

农用地状况

石灰反应深度和特点

施肥状况

剖面示意图

层次

深度(cm)

颜色

湿度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新生体

植物根系

层次过渡

土壤农业生产性状综合评定:

调查人:

土壤颜色三角图式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七

不知不觉间,来到新城已有两年,在昆山项目工作也将满上半年,在项目一线的工作中,经验了许多酸甜苦辣,相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获得了许多阅历教训,感谢领导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志气和信念。

一、工作总结和职业规划完成状况

在20__年上半年中,我给了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即作为一个新员工,是一个边工作边学习的角色,在仔细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学习,以尽快成长为一名职业化人才,为公司创建效益。同时我给自己工作的前三年做了职业规划,写了八项准则,作为我近三年成长的指导,现在分条总结一下这半年完成的状况。

上半年我在这一目标上完成较好,上半年昆山的技术工作是我一人来完成的,通过与总部各部门和项目公司各部门沟通,对流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做事的重点除了是否刚好精确,还应考虑是否便利了其他部门的工作。今年参加了大量的审图工作,通过审图,学习到了大量的专业学问和规范,同时各种绘图任务、现场技术支持、绘制单片等工作也让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地提升。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对营销、工程、前期、成本等有了更新的相识,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各个部门的工作不是孤立的,肯定要围围着项目的大目标来运行。整个房地产就是一个系统,就像一个身体,各个器官甚至细枝末节的东西,都要为这个身体的行动所服务,多余的动作不要做。经过上半年的工作,看问题的角度逐步转变,先从整体再到局部,分析利弊也越来越客观。

二、工作心得

1、在上半年的工作中,遇到过许多次问题,大家流转过来流转过去,到最终还是形不成统一的看法。这种办事效率太低。今后假如有了须要审核的节点成果,肯定以评审会的方式,把相关各方都召集起来,大家有问题一起探讨、解决,最终形成统一看法,签字认可。这样能提高沟通的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

2、在上半年的工作中,经过实际的教训,深刻理解了工程上每次变更、每次时间的滞延都是对公司很大的损害,这就须要我们技术工作者做好技术支持,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在图纸上严格把关,把不必要的损失歼灭在萌芽中。出图前加加班,多辛苦一下,削减之后的变更,总体来说还是减轻了工作量。另外,出图之后,技术对项目的限制就在变更上面,对变更的把控特别的重要,全部的变更肯定要列单并熟识,要定期到工地上核实变更的执行状况。

3、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许多技术层面的学问,也强化了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意识;与身边同事的合作更加的默契,都是我的师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学问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也特别庆幸在刚上路的时候能有他们在身边。我肯定会和他们凝合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做出更好的成果。

三、工作教训

1、工作的条理性不够清楚,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项目技术员的工作是一个比较繁杂的工作,要和工程、营销、成本、前期、选购 各个部门对接并供应技术支持,还要和设计院、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博弈,事情多了,就须要有详实而主次分明的安排,哪些须要马上完成,哪些可以缓缓加班完成,今年在安排上自己进步很大,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对设计院的限制力度不够。

对设计院的限制力度不够重点体现在有些方案、施工图的推动不顺当。有些事情设计院明明答应的很干脆或的很真诚,到时候还是完不成。在进度限制上,以后要在安排完成的时间节点上提前一段时间,以应对临时的事情。另外,以后与设计院的联系上,除了联系项目负责人和手下干活的人,要多联系设计院的领导,让他们参加进来。

3、对图纸不够熟识,看图时间少。

在上半年工作中,发觉图纸的问题特别的多,包括错误与缺漏还有当时设计考虑不到位的地方,对于这块的限制力度明显不够。平常总是在干活,但说究竟图纸才是项目技术员工作的核心。只有把控好图纸,才能服务现场、前期、成本、选购 、营销等部门。以后每周都要抽出几个晚上来看图,看了图再去现场工地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哪怕有些不重要的工作拖一拖,图纸也肯定要找时间来审核,做事不能舍本逐末。

四、工作安排

下半年,__四、五期、__三期都将面临交付,工作压力会比较大,要好好利用工作一线的机会,多跑工地,增加自己的现场阅历;要做好与肖经理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作为公司今年的重点工作,要把项目档案整理清晰;要吃苦耐劳,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处理好每一个细微环节,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执行力,尽快的成长和进步。

其中,以下几点是我下半年重点要提高的地方:

1、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做事干脆坚决,不拖泥带水。

2、工作要注意实效、注意结果,一切工作围围着目标的完成。

3、要提高大局观,是否能让其他人的工作更顺畅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4、把握一切机会提高专业实力,加强平常学问总结工作。

5、精细化工作方式的思索和实践。

其实作为一个新员工,全部的地方都是须要学习的,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沟通,向每一个员工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工作习惯,丰富的专业技能,协作着实际工作不断的进步,不论在什么环境下,我都信任这两点: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二是天道酬勤。

在昆山工作的这上半年中,有时候深刻的体会到,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进去,技术工作都不行能做到精细化,终归技术工作太繁杂,项目多而人手少,但多付出一些,工作就会优化一些,这就须要认仔细真沉下心去做事情,就是公司所提倡的企业精神:诚恳做人、踏实做事。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八

几天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户外进行了土壤学实习,这次实习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

一月十一日早上,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起先了土壤学实习。我们学校的后山即是我们的实习的第一站。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后山,后山有一处自然的土壤剖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学校后山的土壤是属于黄红壤,可以视察到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有机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有时候我们可以清晰地视察到各个层次的分割线,但在这处切面我们没有视察到,只能看到各个层次的渐渐递减。

下午我们去了上甘林场,也就是我们实习的其次站。去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外面就起先白了起来,而更让我们措手不及地是我们去的竟然是--墓地。到了那里,经过一条长长地石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据说上甘林场原本是一片荒地,后经我校领导和政府的联合调查发觉了其利用价值,于是在其上种树:有南酸枣,元柏等。这里虽是石灰性土,且大多为岩石,但这些树木坚韧地从岩石缝里吸取养分,并生活得很好。后被当地的政府看中,将中间一块选为墓址。那里的土为石灰性土,土壤分层明显,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有机质层与淋溶层的分界线。林场的对面生长着一些灌木和一些草本,无明显高大乔木的痕迹。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青山毛竹林,这里是我们实习的第三站。然而就是这里,成了这次实习最惊险的地方。由于我们的试验点选在山顶,没方法,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山顶爬,这里的山路特别难走,根本没有向上甘林场那样铺好的石阶,全是泥地,但又由于下雪天,路变得异样的泥泞。老师告知我们这里的土壤粘性很大,所以才会是这里山路这般难走。我一步三滑,和同学手拉手,才勉牵强强平安到达了山顶,但仍有一些同学不能幸免,摔得一身泥。好不简单到了山顶,这里的风很大,吹得我们的心都凉了。好不简单等老师说完了留意状况,我们就起先动手了。但问题又出现了,原来我们组负责带工具的同学,遗忘把工具带上来了,只能在老师的授意下合其他一起完成了这个任务。

其次天我们来到了本次实习的最终一站--富阳。我们乘着校车,两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实习地。到了这里我们首先在农科院的姐姐的指引下来到了铜-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试验点了解状况。那里生长着好多对铜,镉污染的超富集植物如:东南景天,铜草,香根草,海洲香薷等。随后我们来到环山中学对面的农田挖土,那里的土质为水稻土,它的剖面分层很明显,主要可分为有机质层,犁底层,诸育层等,老师要求我们每人挖一麻袋土回去,作为下届学弟学妹们的试验材料。回去的车上,大家都睡得很香,想必大家都累了吧,呵呵~~~我也很累,睡得很香呢!

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我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虽然一路上惊险刺激,但好在大家都完成了实习的目的。

土壤环境爱护工作报告篇九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有肥力,在自然界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产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土壤与地球表面其他疏松、多孔的物质的重要区分在于土壤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常常地,适量地供应并协调植物产生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实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确定土壤肥力。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不同,使土壤表现出许多不同的性质,其中有的有利于作物生长,有的则不利。土壤不但植物生长的基地,也是动物、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微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通过这学期对《土壤学》的学习了解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史,与土壤有关的地学基础学问,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性状和改良利用。驾驭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性质,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并能鉴别出主要的岩石。土壤学不但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试验的方法,土壤教学环节中,除包含系统的讲授课时外,实习试验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溢和提升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视察探讨,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育学生初步科研实力;同时使学生相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爱好和酷爱。

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学问,开阔眼界,增长学问,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

2.了解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

3.驾驭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供应依据。

4.了解全国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土壤类型。

5.了解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缘由及防治对策措施。

6.驾驭土壤剖面挖掘方法,驾驭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视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

7.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学会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并能明确提出各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技术措施。

8.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和提升鉴别技能。

9.通过实习学会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视察。

10.通过综合实习,加强珍惜、爱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升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升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11.了解土壤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土壤调查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须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调查是通过实际视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详细土壤问题。土壤调查是探讨土壤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水保基本建设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