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1页
柳永《雨霖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2页
柳永《雨霖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3页
柳永《雨霖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4页
柳永《雨霖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柳永《送别》这首歌是李叔同送给约翰•P•奥德威1/33本课目标:

1.把握信息。(词牌、作者。)2.了解字面意思。(注释、文言知识积累)3.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意象、主旨句)4.利用了什么手法?(虚实结合、情景交融)2/33东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学士院内),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俞文豹《吹剑录》3/33整体感知问题:最能表现诗歌内容主旨是哪一句?4/33主旨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5/33思索:开头三句,有哪些作用?画面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从结构上,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2)内容上,渲染气氛,渲染了一个凄楚悲凉气氛,衬托出浓浓离愁别绪,(3)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6/3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凄凉悲苦离别气氛7/3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难舍难分离别过程8/33以诗解诗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9/332、别时伤感茫然———烟波——千里浩淼绵长愁思绵长

暮霭——沉沉浓重压抑愁思浓重楚天——阔空阔辽远愁思无际画面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1)意象选择特点,与作者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10/33画面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途迷茫;昔日红颜知己前来相送,此番离别,归期难料,如同生离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首词主旋律。(2)除了离别之情,还有没有别情感?(雨霖铃》背景:此时柳永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而南下漂泊到楚地。)11/3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烟波黯淡情绪沉沉暮霭辽阔天空茫无边际离愁别恨12/33虚实结合1、诗歌中,“实”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实象、实景、实境,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是指作者经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虚象、虚景、虚境,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2、虚实结合有什么样艺术效果?明确:两处虚景与前面实景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强化了离人凄切情怀,传达出一个淡远神韵,丰富了诗中意象,开拓了诗意境,为读者提供了辽阔审美空间。13/33◆课堂反馈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主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同。该诗利用了什么艺术手法?14/33答案答案:(1)虚实结合手法(2)诗一二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实景,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是想象,想象家里人或许像我这么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3)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15/333、别后愁情满肠———杨柳——依依惜别(相思与惆怅)之情。晓风——拂晓时风凄冷,恰合别后心境凄凉。残月——月象征人离合,残月不团圆,暗合孤寂冷落之感。画面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6/33该句无一个字写情,而又无一个字不在写情。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画面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7/3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孤清冷落别后情景18/3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愁象征19/3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谐音送别留赠信物,自古就有“折柳送别”习俗20/33

卜算子(咏柳)

纳兰性德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一个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21/3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悲凉寓意22/3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象征离愁亲人分离象征23/33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画面。(景中含情)24/33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25/33酒杨柳晓风残月情景交融26/3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孤清冷落别后情景27/33细节描写(描写人物动作、神态)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切尽在不言中

28/33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作者以精炼之笔刻画了经典环境与经典心理,表面写两人分手之情状,实际暗写他们极其复杂微妙内心活动。镜头既是细节描写,也是白描直述,现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暗示。中国文学普通不直接写人物心理,尤其是古诗词,这种以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来写人物在诗词中曾频频出现。29/33高考链接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格调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轻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细节?表示了他什么样情感?30/33答案(1)作者写了一个细节(2)家书将要发出时,又以为有话要说,故“又开封”。(3)表示了漂泊异乡游子对故乡亲人无尽思念。31/33体会诗意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勾勒环境描写情态因情设景刻画心理寒蝉、长亭、骤雨实写(景语)执手、泪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