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量》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数字测量》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数字测量》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数字测量》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数字测量》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测量》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2-1]什么是地形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形投影图(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地形图的内容可归纳为三类:(1)数学要素,如比例尺、坐标格网、控制点等;(2)地形要素,即各种地物、地貌;(3)注记和整饰要素,包括各类文字和数字注记、说明资料和辅助图表等。[2-2]何谓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对测图有何意义?试说明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多少?答: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比例尺精度对于测图和用图有着重要的意义:(1)按规划设计或施工的工作需要,测量地物需要精确到什么程度或多大的地物需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由此可选择合适的测图比例尺。如欲使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05m,则所采用的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0.1mm/0.05m=1:500。(2)在测图比例尺选定之后,可以推算出实际测量时的精度要求。如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时,丈量地物的精度达到0.2m即可,测得再精确,在地形图上也表示不出来。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分别为0.1m、0.2m。[2-3]地面上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23.56m,那么在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上各长多少厘米?答: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的长度:d在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的长度:d[2-4]由地形图上量得某果园面积为896mm2,若此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则该果园实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精确至0.1m2)答:果园实地面积为:896mm[2-5]地形图符号有哪几类?答:地形图符号按类别可分为3类: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2-6]根据地物的大小及描绘方法不同,地物符号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答:地物符号是用来表示地物的类别、形状、大小及其位置的,根据其大小及描绘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三类。(1)地面上较大的地物,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建筑物、江河、湖泊、森林、旱地、果园、草地、沙砾地等。比例符号具有与物体平面轮廓形状相似的特征(2)对于实地一些狭长的线状物体,如铁路、公路、小路、城墙、电力线和通信线等,其长度依比例描绘而宽度不依比例描绘,这类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又称线形符号。但在大比例尺测图中,有时铁路、公路、围墙的宽度也可以按比例绘制,则成为比例符号。(3)地面上轮廓较小而又很重要的地物,如控制点、路灯、独立树、消防栓、钻孔等,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则不管地物的实际尺寸,而用规定的符号表示之,这种地物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一般为象形符号。[2-7]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作了哪些规定?试举例说明。答:非比例符号定位规则:(1)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如三角点、导线点、卫星定位等级点、界标、盐井等。(2)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定位点为其几何图形中心,如电杆、管道检修井、水井、粮仓等。(3)宽底符号定位点在其底线中心,如蒙古包、窑洞、烟囱、水塔、艺术景观灯、塑像、雕塑、纪念碑、文物碑石、垃圾台、独立大坟等。(4)底部为直角的符号定位点在其直角的顶点,如普通路灯、街道信号灯、风车、路标、独立树等。(5)由几种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定位点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如旗杆、杆式照射灯、消火栓、气象站、敖包等。(6)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其定位点在其下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点,如窑、亭、山洞等。(7)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他符号定位点在其符号的中心点,如桥梁、水闸、拦水坝、岩溶漏斗等。[2-8]地形类别是如何划分的?答:地形类别按区域地面坡度不同划分为平地、丘陵地、山地和高山地四类。具体见下表。一幅图的地形类别应以图内大多数的地面坡度为准。地形类别单位为度地形类别坡度(θ)平地θ<2丘陵地2≤θ<6山地6≤θ<25高山地θ≥25[2-9]何谓等高线?等高线有何特性?等高线有哪些种类?答: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间曲线除外),如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在相邻图幅内闭合。(3)等高线不能相交、分叉或重合(陡崖和悬崖除外)。(4)等高线通过山脊山谷线时改变方向并与山脊山谷线正交。(5)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大;反之,越稀表示坡度越小。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按其作用和表示方法的不同分为首曲钱、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2-10]什么是等高距?什么是等高线平距?答: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2-11]何谓地形图的梯形分幅?何谓地形图的矩形分幅?各有何特点?答: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梯形分幅法和矩形分幅法两种。梯形分幅法是按经线和纬线来划分图幅的,图幅左、右以经线为界,上、下以纬线为界,由于子午线收敛于南、北两极,所以整个图幅呈梯形而得名,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矩形分幅是按平面直角坐标的纵、横坐标线来划分图幅的,图幅图形为矩形或正方形,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2-12]按现行国家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梯形分幅1:100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是如何划分的,如何规定它的编号?答:我国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每幅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6°、纬差4°。由于子午线收敛于南、北两极,图幅面积随纬度增加而迅速减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至76°的地区,东西图廓的经差取12°,纬度76°至88°的地区则取24°。对于以纬度88°为图廓的极圈图,则用Z表示。我国位于北纬60°以下,故没有合幅图。国际分幅编号规定,由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分为22行,依次用大写拉丁字母(字符码)A、B、…、V表示其相应行号。自180º经线起自西向东每经差6º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依次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码)1、2、3、……60表示其相应列号。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行字母与纵列数字组成,其编号格式为“行号—列号”。[2-13]某控制点的大地坐标为东经115°14'24"、北纬28°17'36〃,按现行国家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试求其所在1:5000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答:(1)1:1000000地形图图幅编号的计算行号=[纬度/4°]+1=[28°17'36〃/4°]+1=8(H)列号=[经度/6°]+31=[115°14'24"/6°]+31=50(2)1:500地形图图幅编号的计算行号=4°/纬差-[(纬度/4°)/纬差]=4°/1'15"-[(28°17'36〃/4°)/1'15"]=189列号=[(经度/6°)/经差]+1=[(115°14'24"/6°)/1'52.5"]+1=7其所在1:5000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为:H50H189007。[2-14]已知某梯形分幅地形图的编号为J47D006003,试求其比例尺和该地形图西南图廓点的经度与纬度。答:(1)因其比例尺编号为D,则其比例尺为1:10万。(2)1:10万比例尺地图的经差、纬差分别为30'、20',该地形图西南图廓点的经度与纬度为:λ=b−31×6°+ϕ=a−1×4°+4°/Δϕ−c×[2-15]试述地形图矩形分幅的分幅和编号方法。答:矩形分幅的编号方法有以下四种。(1)按图廓西南角坐标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2)按流水号编号测区内统一划分的各图幅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3)按行列号编号将测区内图幅按行和列分别单独排出序号,再以图幅所在的行和列序号作为该图幅号。(4)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编号1:5000地形图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将每幅1:5000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2000地形图,每幅1:2000地形图的编号分别在1:5000地形图编号的基础上加支号Ⅰ、Ⅱ、Ⅲ、Ⅳ。将每幅1:2000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1000地形图,每幅1:1000地形图的编号分别在1:2000地形图编号的基础上加支号Ⅰ、Ⅱ、Ⅲ、Ⅳ。将每幅1:1000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500地形图,每幅1:500地形图的编号分别在1:1000地形图编号的基础上加支号Ⅰ、Ⅱ、Ⅲ、Ⅳ。(5)按象限行列顺序编号以北京市的地形图分幅编号为例。北京市独立坐标系图幅编号时,以原点为中心划分四个象限,右上为Ⅰ,右下为Ⅱ,左下为Ⅲ,左上为Ⅳ。每象限内按纵向每4公里、横向每5公里划分1:10000比例尺图幅,每幅1:10000图的编号:象限号-行号-列号。1:5000图的分幅与编号:将每幅1:10000图分为4幅1:5000图,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