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港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贵港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贵港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贵港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贵港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港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荷兰伟大画家,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A.毕加索B.贝多芬C.凡高D.达尔文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①火车机车②电脑③汽车④白炽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结合下图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A.AB.BC.CD.D5.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的探索与抗争中形成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成为支撑中国人民走出近代百年长夜的精神支柱。下面选项中的相关链接,有错误的是:A.五四精神——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B.红船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担当C.井冈山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 D.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6.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但在危机期间,有一个国家却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个国家是A.苏联B.德国C.日本D.英国7.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到跪这一现象说明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说明中央权力超越皇帝权力D.丞相制度的不合理趋势加强8.具有历史眼光的美国学者威廉·莫尔伍德惊叹:“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这里“分界线”喻指长征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9.《人权宣言》的作者们认为,“宣言所宣布的基本原理是普遍适用的,但实际上它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下列叙述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是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③封建专制统治受到打击④法国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0.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11.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请根据下图所示线索判断,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松赞干布12.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苹果手机,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内组装的,这种现象说明()A.美国已垄断了手机市场 B.经济发展出现了全球化趋势C.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美国 D.美国让中国分享其高精尖技术成果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一国两制”构想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请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2)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谁?(3)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于何时回归祖国?14.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在这一时期影响俄、日、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各自问题是什么?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这些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1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一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一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一一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荷兰画家梵高,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力图用色彩来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展示着画家对于生命的诠释,故C符合题意;毕加索、贝多芬、达尔文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仔细审查A①②③符合题意;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无关,故④不合题意,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3、B【解析】

题干中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汽车和白炽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图中B处是洛阳,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地点不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

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指的是抗美援朝精神,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五四精神是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故A说法正确,排除A;红船精神是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故B说法正确,排除B;井冈山精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故C说法正确,排除C。故选D。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到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BCD项国家当时都面临1929年到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A项符合题意,故选A。7、B【解析】依据题干反映了大臣在君主面前由坐到站而跪,表明君臣关系逐渐变得如主仆一般,君主的权力日益增强。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手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同时通过加强对科举制度的严格掌控,将官员的任免权也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直接管理朝政,对皇帝负责。中央的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手中。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经过一年的艰苦行军,行程2万多里,长征取得胜利,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对沿途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9、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果实,颁布了《人权宣言》。当时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故B正确。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故②不符合题意。法国建立的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政体,故排除④。故排除ACD项。故选B。10、A【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非洲东北部”和“世界最高建筑物”这两个信息可知,这里的它是古埃及。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是世界著名的奇迹。古代埃及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所以答案选A。1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被称为“诗魔”。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2、B【解析】

通过题中信息,我们不能得出美国垄断手机市场或中国经济依赖美国的结论,而对手机的组装也并非高精尖技术工艺,因此AC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以及日常了解,可知苹果手机是美国的手机制造企业,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苹果公司产品已经销售到了中国市场,并且作为跨国公司,在中国也有其生产线,这正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为主旨类问句,注意排除与题中所给信息无关的答案。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邓小平(3)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14、(1)俄国:面临农奴制的严重危机;日本:出现了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2)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美国通过南北战争(3)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使日本逐渐富强起来,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析】

(1)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进行了改革;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而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这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北方和南方矛盾不可调和的焦点,最终南北战争爆发。

(2)19世纪中期,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俄、日、美要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美国通过南北战争。从本质上看,它们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改革和革命两种。(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富强起来,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使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1)中共十三大(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求同存异”的方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中共十三大。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