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大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他是中国当代文坛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剧作家,开创了新时期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以反映故乡高邮的人和事而引人瞩目。他是A.汪曾祺 B.朱自清 C.吴征镒 D.江上青2.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B.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近现代中国,在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这一目标的激励下,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下面选项中全部属于科学家的一组是①李四光②鲁迅③聂耳④徐悲鸿⑤钱学森⑥袁隆平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①⑤⑥4.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节目的解说词中说道:“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所谓的“地理大发现”的真实含义是指A.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B.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C.发现了美洲大陆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5.2019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从陈强同学制作的如下统计表,可以看出共产党能够迅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军能打善战B.共产党军事力量超过国民党C.国民党指挥失当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6.如下图是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7.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伊斯兰教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8.有学者在评价下图人物时说“……他蹂躏法国和欧洲达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他使世界战栗而未能使之焕然一新”。这一评价被认为是有失公允,因为他①开创了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范例②主持制定了体现资本主义原则的法典,影响整个欧洲大陆③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④开创总统否决权制度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9.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①金字塔②甲骨文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位于欧洲的A.古巴比伦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11.“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卡德纳斯改革 B.印度独立 C.凯末尔革命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2.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民族的起源 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14.格局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据此,回答下面相关问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的。根据下表信息,在序号对应空白处填写相应史实。20世纪的世界格局是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观察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一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一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一一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坛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作家和剧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最能体现“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故D符合题意。AB不是最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C主要是适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依据题干“科学家的一组”,结合课本所学,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和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袁隆平是水稻专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①⑤⑥正确,D项符合题意;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石。②错误,AC两项不合题意;聂耳是人民音乐家,徐悲鸿是美术大师。③④错误,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1500年前后,以欧洲的新航路开辟作为标志。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国家开始争先恐后抢占殖民地。所以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5、D【解析】

A:材料中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图表的信息主要是人民对解放军的支持,没体现解放军的战斗力。故A错误。B.材料中的信息是人民提供粮食、军鞋等物资,与国共军事实力对比无关。故B错误。C.材料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提供粮食、军鞋等物资。未体现国民党指挥的信息。故C错误。D.材料中,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提供粮食、军鞋等物资,体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拥护。故D正确。所以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注意表格中的信息,注意表格的标题“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从中可知安徽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拥护。6、D【解析】

据“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可知,④折线图工业发展不断迅速提高,反映了1928﹣1936年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苏联在1928﹣﹣1937年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提高。因而题干④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A、B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D【解析】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应是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发源地是古代印度。图片地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是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是基督教的诞生地,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人物是拿破仑。①.依据所学,开创了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范例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②.依据所学,拿破仑统治法国14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帝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主持制定了体现资本主义原则的法典——《民法典》,影响整个欧洲大陆。③.依据所学,拿破仑从1793年到1815年,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④.依据所学,开创总统否决权制度的人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①③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C选项是正确的。10、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统治处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4世纪,与汉帝国统治时间相吻合,且统治长久并较为稳固,与上述材料相符,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B项亚历山大帝国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建立并迅速灭亡,与材料“把自己的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不符,D项法兰克王国统治开始于公元5世纪后期,与汉帝国不同时存在。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它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人民士气。结合材料“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可知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D项正确。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A项错误。印度独立是通过暴力的方式,B项错误。凯末尔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项错误。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合材料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12、B【解析】

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60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044年宋和西夏达成和议,促进了与西夏的和平交往,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题干反映了宋、西夏、辽多民族政权的并立,B正确;A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道路:丝绸之路;作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国家:日本;条约:《马关条约》;新方式:开设工厂。(3)突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4)措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5)认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中“西域开通后”等信息可以得出在丝绸之路开通,加强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第(2)问,材料中“甲午战争”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发动了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开矿办厂,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新方式。第(3)问,依据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及已学知识可知在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改善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第(4)问,解题的关键主要是对“让世界进入中国”的准确理解,即中国的对外开放,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此中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以及开发沿海城市等,“中国走向世界”指的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为此中国经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第(5)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题时围绕“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可以从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改革开发、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14、(1)①驻藏大臣②府③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使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各文化认同感不断强化,从而使统一成为历史主流。(2)图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二战后强大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野心的障碍,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出台冷战政策,在军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图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并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级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于是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3)共同原因:都是在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出现后,有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为前提;都有政府恰当的政策;都重视科学技术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地区;郑成功收复后,1684年,清政府设府管理,巩固东南海防。清政府时期对各边境地区的管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意义有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使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各文化认同感不断强化,从而使统一成为历史主流。(言之有理即可)(2)根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二战后强大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野心的障碍,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