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孔子_第1页
历史人物-孔子_第2页
历史人物-孔子_第3页
历史人物-孔子_第4页
历史人物-孔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2021/5/912021/5/92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1](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021/5/93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立志学习礼乐2、创办私学,收徒讲学3、齐鲁岁月,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仕途无果5、晚年献身文献教学,整理典籍2021/5/94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奴隶制—封建制“礼崩乐坏”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经济: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 3)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败,诸侯称霸 4)孔子立志恢复国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3、核心:礼、仁、中庸创立儒家学说派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的学说。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孔子学说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学派总能适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2021/5/95

1、“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政治概念<君臣有别,长幼有序>2、“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伦理概念<“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3、“中庸”(调整方法)——哲学概念

<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论>二、开创儒家思想2021/5/96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教育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古代大教育家2021/5/97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孔子积累和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指导。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说不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要轻易告诉他现成的答案。他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教学箴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温习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结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端正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孔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作正统学科,以至作为任贤用能的标准,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四、后世评价2021/5/98著作《六经》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2021/5/99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16、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17、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1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五、经典名言2021/5/910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2021/5/9112021/5/9122021/5/9132021/5/9142021/5/915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①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②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③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④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21/5/916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①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②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③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④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21/5/9172021/5/9182021/5/9192021/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