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编排与表演》“课程思政”教学案例_第1页
《歌剧编排与表演》“课程思政”教学案例_第2页
《歌剧编排与表演》“课程思政”教学案例_第3页
《歌剧编排与表演》“课程思政”教学案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授课对象专业一年级学生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课程总学时32学时

课程名称歌剧编排与表演授课对象2019级音乐表演班学生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总学时64教材信息《歌剧艺术发展史》刘庆苏天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音乐表演、专业方向。通过对歌剧编排表演进行介绍和欣赏,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感知入手,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丰富色彩的歌剧宝藏,了解中国歌剧的语言和中外歌剧的素质概貌,使学生对中外歌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歌剧编排是声乐技能在表演实践中全面体现的核心课,它是个人演唱技术与他人合作的协调艺术,相互之间的配合,以及分声部形式演唱美好和谐的音乐,学生在学习声乐技能,戏剧表演,表演实践的基础上,演唱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在创造能力,编排策划,合作能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歌剧,歌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何感受歌剧的表演状况,作曲家和作品的基本情况,如何分析人物角色,如何将声乐技能技巧与实际的表演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中国歌剧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对歌剧表演及欣赏水平的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思路是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着力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积极创新教学载体,“润物无声”提升育人效果,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提炼有特色的教学理念和设计,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对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赋予了课程崭新的内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顺应历史潮流,适应新时代要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尽管它面对的是教育微观的问题,但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的一体两翼,分别在显性和隐性的层面发挥作用。课程思政的定位、目标和过程分别针对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定位下,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实现德、识、能三位一体育人,具体路径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课程思政自身也具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显性功能是提升课程的内涵和提高课程的质量。课程思政不是对教学喧宾夺主,更不是特立独行,它首先是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的,是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只有高水平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因此,课程思政是给知识和能力赋予了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课程思政的目标是既育才更育人,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福祉紧密相连。要将本课与课程思政融合在一起,首先要选择教学内容,其次探究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从选取演歌剧内容方面来看,不但需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还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和社会道德进行准确引导,从而实现专业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目的。在课程之中把教学内容的艺术性、专业性、以及思想性三者相融合,不只是关注专业训练,也关注思想教育。挑选家国情怀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当作课程的教学内容。而红色经典剧目就是将二者相结合的最好选择。经过作品创作背景与艺术内在含义了解历史。在实际表演演过程中坚定学生爱国之情,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奋斗努力意识,发扬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在教学中转变学生价值观教育,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的方法,在提高学生舞台表演技巧和语言基本功、传统文化人文素质、对外民族文化弘扬意识和能力的同时,结合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尊重宽容、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结合中国文学、音乐、戏剧作品,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認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三、案例课信息

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歌剧编排与表演的实质2.

创编意识,理论结合实践3.

根据自己所担任的人物角色,撰写你在剧中怎样演好人物角色及唱段的的表现教学内容分析在课程中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专业性相结合,既注重专业化训练又注重思想教育,选取集艺术性与爱国情怀为一体的歌曲作为教学的内容,通过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内涵了解历史,在演唱和表演中中坚定学生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增加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担当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无形的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排于1958年,1959年10月该剧作为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首次进京演出,一炮而红,从此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瑰宝。该剧被拍成电影公开放映后,更是家喻户晓,风靡华夏大地。课程内容选择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第三幕,唱段为《洪湖水浪打浪》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通过作品的演唱和剧情以及对人物特点的把握与表演,了解历史。歌剧的艺术特点一是能够感动群众,更能够激起群众的共鸣。二是精心规划的唱段,把握好起承转合的步调。三是剧情的紧凑,每一段的表演意图,运用合理的剧情,台词来组织。课堂组织与实施

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应在声乐课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注重教师的示范。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了基本概念以及了解了歌剧编排表演的实质,了解了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等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性的演排。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日常本科教学过程中,很多课程都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以此来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的能力,但对于实践内容,学生并没有机会进行深入了解,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后也很少有实践机会,在实践项目的选手题、申报中虽有热情但却显得不知所措。这时,学生如果选择与教师课题相关的研究内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工作方法问题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得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在目的和任务确定之后,方法问题解决得好坏,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而也就影响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正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为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服务。正如古人有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科学的教学具有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全面到全面,由不和谐到和谐,由不充分到充分发展的作用,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方法涉及有普遍性的课堂变量,如学习的准备状态、动机作用、呈现的步骤和设施,强化、智慧和情绪方面的功能,以及个人的满足。良好的教学方法旨在唤起准备状态,维持注意与兴趣,运用强化来调节学习行为,及时解决妨碍教与学的智慧问题和情绪问题,尽力扩大因教学成就带来的满足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具体上课步骤:1.复习上节课练声曲,进行歌唱技术的检查与训练。检查上节课作业练习情况,资料查询情况。最后,引入歌剧《洪湖赤卫队》。作品《洪湖赤卫队》中的两个唱段运用1.了湖北方言所以在这方面要注意归韵,保持咬字清晰。作品的主歌部分多处于中音区,要保持气息深厚稳定,而副歌部分处于高音区,要注意声音的集中性和穿透性,歌唱气息要稳定,声音要集中,要有力量。结合歌曲的背景引入情感的表达,告诉学生要铭记过去,畅往未来。这首歌曲是爱国歌曲,歌唱者用深情并茂的情感去演唱,结合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表情。以及话剧一般的语言表达,铿锵有力的咬字,才能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注重教师的示范歌剧表演与编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难度大,要求高。在学习的初期要求教师大量的示范性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也是重要的德育元素。作为新时代的声乐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到言传身教。

四、课堂总结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学习仿佛把人带到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带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让人在追忆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奉献青春热血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的同时,生发出一种豪迈的英雄气概,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学生通过学习排练,不仅能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愉悦身心,而且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感化和教育。可以说,既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绝佳载体,也是进行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好形式。教学效果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要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过程。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课程的德育资源、育人元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在传递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技能性、艺术性的学习。在学习与表演中感受生活、感知世界、感悟人生,提高人格修养与品位。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和全面育人的理念,实现专业课程的德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