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材公司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建材公司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建材公司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建材公司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建材公司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PAGEPAGE1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建设地址 11.1.3 项目建设规模 11.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2 设计依据 21.2.1 有关文件 21.2.2 法律规章 21.2.3 规范标准 21.3 项目背景 31.3.1 企业概况 31.3.2 工艺介绍 51.4 企业排水现状 71.5 厂区污水处理现状 91.5.1 现污水处理站简述 101.5.2 现在存在污染问题 101.6 污水执行排放标准 111.7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1.8 研究范围 141.9 主要指导思想和防治原则 141.10 可行性研究结论 152 厂址条件及厂址选择 172.1 厂址条件 17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172.1.2 地形、地貌 172.1.3 地质构造 192.1.4 水文地质 202.1.5 气象特征 222.1.6 土壤 222.1.7 植被 222.1.8 野生动物 232.1.9 交通运输状况 232.1.10 社会经济结构特征 232.2 厂址选择 243 处理工艺思路及规模 253.1 处理工艺及思路 253.1.1 厌氧处理工艺的确定 273.1.2 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的确定 303.1.3 超滤系统工艺 323.1.4 消毒工艺确定 343.1.5 污泥处理方案 343.1.6 沼气综合利用 353.2 处理规模的确定 363.3 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363.3.1 废水处理站进水水质 363.3.2 废水处理站出水水质 364 工程建设方案 384.1 废水方案设计 384.1.1 工艺简述 384.1.2 主要建设内容 394.1.3 各单元污染物去除率及污染物消减量 514.1.4 处理后企业水平衡现状图 514.1.5 沼气利用方案 525 污水处理厂辅助工程设计 545.1 污水厂总平面及高程设计 545.1.1 总平面布置 545.1.2 总体建筑风格 555.1.3 高程设计 565.2 结构设计 565.2.1 设计依据 565.2.2 地震 575.2.3 材料的选择 575.2.4 建构筑物结构选型设计 575.2.5 结构抗震设计 585.3 电气设计 585.3.1 设计范围 585.3.2 电源及电压等级 585.3.3 照明 585.3.4 防雷与接地 585.4 仪表、自控设计 595.4.1 仪表 595.4.2 控制 595.4.3 通讯设计 605.5 采暖通风设计 605.5.1 设计依据以下相关国家规范 605.5.2 设计地的自然条件 615.5.3 采暖热源 615.5.4 通风工程 616 管理机构定员及工程实施计划 626.1 管理机构及定员 626.2 建设进度 627 法规、条令及节能专篇 637.1 节能 637.2 消防 637.3 环境保护 647.3.1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47.3.2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647.3.3 厂内环保措施初步方案 657.4 职业安全卫生 667.4.1 设计依据 667.4.2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667.4.3 职业安全卫生的主要措施 667.5 工程招标 68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8.1 投资估算 698.1.1 估算依据和方法 698.1.2 估算结果 708.1.3 资金来源 729 经济分析 739.1 评价依据 739.2 投资回收及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739.3 财务评价基本数据及依据 739.4 财务评价 7410 结论及建议 7610.1 结论 7610.2 建议 76附表:1.财务评价表附图:1.区域地理位置图2.山西XX建材有限公司平面示意图3.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图4.污水处理站流程图附件:1.山西XX建材有限公司环保验收会议纪要2.企业排放污染物许可证3.企业环境基本达标证4.可研编制委托书PAGEPAGE1概述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项目承办单位及建设地址业主单位:山西XX建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地址: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规模为1200m3/d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处理水量(m3/d)12002污水减排量(万t/年)30.03污水回用量(万t/年)30.04工程总投资(万元)2476.565建筑工程费用(万元)374.796设备购置费用(万元)1499.067安装费用(万元)244.868其它费用(万元)167.009基本预备费用(万元)182.8610铺地流动资金(万元)8.0011定员(人)612总成本(万元/年)252.4813固定成本(万元/年)214.7414可变成本(万元/年)37.7415经营成本(万元/年)5.7716BOD消减量(t/年)5.917COD消减量(t/年)29.7418氨氮消减量(t/年)4.519废水排放消减率%81.320COD消减率%9921新鲜水用量减少率%64.46设计依据有关文件·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保护工程方案》·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申报汾河流域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工程项目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2006]15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碧水的决定》。·山西XX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材料、数据及委托书法律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7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规范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I7-200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ESC138-200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杂用水标准》GB/T18920-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项目背景企业概况山西XX建材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是国内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砼外加剂大型生产厂家之一,中国建材工业混凝土外加剂协会会员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市级龙头企业,省级管理先进民营企业,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本公司“全国中型乡镇企业”称号。“赞凯”牌荣获山西著名商标。公司地处中华“笑话王国”之乡与“后土祠”之毗邻,座落于荣河化工园区,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公司拥有高工8人,工程师、经济师22人,技术人员30人。近年来本公司以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技术依托,经过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努力,开发、研制生产KD型砼外加剂产品8个系列,30多个品种。现拥有聚羧酸盐系、氨基磺酸盐系、萘系高效减水剂及复合生产线共8条,年产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10万吨,氨基磺酸盐高性能减水剂6000吨,萘系高效减水剂20000吨,复合外加剂系列产品15000吨,速凝剂5万吨。其产品以“赞凯”品牌为龙头走在砼外加剂行业的前沿,为全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公路、桥梁、隧道、水电、民航、国防等施工单位提供了理想而满意的服务。其中本公司生产的减水剂、速凝剂、养护剂已走出国门、远销国际市场。特别是公司生产的KDSP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已基本应用于全国的所有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从最早的京津铁路客运专线到举世瞩目的京沪铁路客运专线,以及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兰渝铁路客运专线都使用了本公司的产品,可以说哪里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哪里就有我们的产品,在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史上的第一个水下灌注桩、第一个墩台、第一片大梁均使用了公司生产的KDSP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公司与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密切合作在新产品研发中取得丰硕成果,并得到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及山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的大力支持,现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技研发队伍,正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务实勤奋的奉献精神致力于新产品的开-33-发和应用,更好地为用户服务。-33-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积极投入,2005年已建成污水处理站一座,2006年投产运行,并于2006年3月30日通过运城市环保局组织的环保达标验收,企业为环保达标合格单位,达标验收报告附后。工艺介绍萘系减水剂生产工艺介绍萘系高效减水剂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磺化、水解、缩合、中和、干燥五道工序,现将工艺流程进行简要分析。①磺化反应将定量的工业萘倒入磺化反应釜内,在密闭状态下向反应釜夹套内通入194摄氏度的蒸汽,当熔萘温度升至135摄氏度时,停止加热,开始向反应釜内滴加硫酸,硫酸滴加完成后,开始供气加热,使物料温度上升至160摄氏度,此时硫酸与萘进行磺化反应,生成α-萘磺酸与β-萘磺酸,磺化反应阶段一般历时2小时。磺化反应结束后,向反应釜内加入蒸汽,通过蒸汽压力将萘磺酸压入水解釜内。②水解反应在160-165摄氏度的黄花温度下将产生大约15%的α-萘磺酸,由于α-萘磺酸活性较大,它的存在会影响以后的缩合反应,应该将其去除。α-萘磺酸在120摄氏度时易水解,而β-萘磺酸在此温度下比较稳定,因此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去除α-萘磺酸。水解反应结束后,进入蒸汽将β-萘磺酸压入缩合反应釜进行缩合反应。③缩合反应开启循环冷却水系统,将反应釜内的物料降低到85-100摄氏度之间,然后开始滴加甲醛。甲醛在物料中酸的作用下,发生转化反应,生成反应性很强的羟离子。羫化反应结束后,通汽加温,使物料温度上升到110摄氏度,此时甲醛羟基与β-萘磺酸开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萘系磺酸甲醛缩合物。缩合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转移到中合罐内进行中和反应。④中和反应在整个过程中,均保持一定酸性,因此在反应结束后需加入NAOH中和溶液去掉过量的酸,使产物变成易溶于水的钠盐,比便增强减水剂的水溶性。⑤干燥通过上诉反应生成的水剂产品,不利于远途运输,且不宜贮存,为方便客户,需将水剂产品通过干燥制成粉剂。将贮罐内的水剂通过雾化器打入风炉干燥塔内,与热风炉产生的热空气相接触,其中的水份将以水蒸气的形式挥发出来,得到干燥的粉剂产品。聚羧基酸减水剂工艺聚羧基酸减水剂生产工艺分为脂类合成反应和醚类合成反应,生产工艺简述如下:①脂类合成将聚乙二醇单甲醚在水浴中熔化,计量后加入反应釜内,同时按比例加入甲基丙烯酸,在120-140摄氏度的条件下反应7小时,得到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脂和水。采用过硫酸铵引发,水溶液聚合法,将酯化好的单体过硫酸铵配置成所需水溶液,分别打入计量槽内备用,反应釜内加入计量好的甲基丙烯酸钠水溶液,在90摄氏度时同时滴加备用液进行聚合,滴加完后在90-95摄氏度保温1.5小时,得到20%聚合物混合液。将反应好的物料降温到50摄氏度,加入片碱进行中和,调节PH到6-8即可。②醚类合成工艺往反应釜中加入计量好的丙烯酸聚氧乙烯酸、马来酸酐、甲基丙烯磺酸钠、水、过硫酸钾,在80-85摄氏度的条件下反应5小时,得到相对分子量在1000-5000的30%的聚合物混合溶液。将聚合物混合溶液降温到50摄氏度,边搅拌边加入片碱,调节PH值6-8。③缩合反应聚羧酸复配车间配有各种产品的储存罐,两个混配搅拌反应釜,不搞化学合成,只是根据用户使用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复配成产,把某种化工原料加入聚羧酸产品中,进行搅拌均匀,即为产品。企业排水现状现对全厂主要废水产生源分述如下:聚羟酸反应釜清洗废水,间断排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量为:108m3/d;萘反应釜清洗废水,间断排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量为:172.8m3/d;聚羟酸减水剂回收桶清洗废水,间断排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量为:148.8m3/d;萘系减水剂回收桶清洗废水,间断排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量为:172.8m3/d;生产工段工艺排水,废水产生量约为151.2m3/d;厂区地平冲洗水,废水产生量约为28.8m3/d;循环水系统排污,废水产生量约为201m3/d;锅炉水处理外排水,废水产生量约为60m3/d;生活污水量排水约为124.8m3/d;序号排水路径单位数量1聚羟酸反应釜清洗废水m3/d1082萘反应釜清洗废水m3/d172.83聚羟酸减水剂回收桶清洗废水m3/d148.84萘系减水剂回收桶清洗废水m3/d172.85生产工段工艺排水m3/d151.26厂区地平冲洗水m3/d28.87循环水系统排污m3/d1328锅炉水处理外排水m3/d609生活污水量排水m3/d124.8全厂现状水平衡见下图:由现状可知,全厂最大新鲜水用水量为1412m3/d,全厂废水产生量约为1099.2m3/d;厂区污水处理现状现污水处理站简述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1座,于2005年建成运行,处理工艺为A2/O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回流污泥池等,污水处理后排入百叶沟进入汾河。现有主要构筑物清单如下:序号名称规格(m)单位数量1格栅间7.2×4.2×4.2座12进水井2×2×1.9座13格栅井3.0×0.8×1.8座14调节池10×10×5座15A2/O池30×8.5×5座26二沉池直径9.5座27风机房及加药间10.5×5.7×4.2座18回流污泥池4×4×8座19值班控制室9×6×3.5座110潜污泵台211潜水搅拌机N=2.2KW台212微孔曝气器个1134根据甲方提供的环保验收资料显示,厂区污水处理站的排放废水已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排》(GB8978-1996)一级标准。现在存在污染问题根据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分析,企业在废水处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经过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排》(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直接排放,年排放量为33万吨,造成水资源浪费。从现有污水处理站进水指标分析,COD为6000mg/L,根据测算每日产生约2500立方米的沼气,但现有的厌氧反应池未设置收集沼气的功能,所产生沼气逸散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造成能源浪费。目前污水处理站没有污泥处理设施,污泥抽送至锅炉炉渣场,不符合污水处理站相关要求。污水处理站未建设事故池,若发生故障,污水将外排,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水处理站在运行过程中,综合生化池运行不稳定,所以后续为达标排放,加大量的药剂,使运行成本增加。废水处理站没有在线监测和控制设施。污水执行排放标准目前污水处理站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排》(GB8978-1996)一级标准,见下表:序号污染物浓度(mg/L)1PH6--92氨氮153SS704BOD5205COD100本次可研考虑到厌氧反应池未设置收集沼气的功能,能源浪费。因此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对厌氧池进行改造,涉及到的进水标准为现有污水处理站进水标准,现有污水站进水标准为:序号污染物浓度(mg/L)1PH4--62氨氮2003SS6004BOD522005COD6000本次可研由于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考虑到处理后的中水回用生产过程的回收桶的冲洗和锅炉脱硫除尘,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城市杂用水标准》GB/T18920-2002即可,因此涉及到的排水标准见下:序号污染物浓度(mg/L)1PH6--92氨氮203SS104BOD5105COD506总大肠菌群10根据水平衡还有一部分深度处理水无稳定的回用途径,实施排放,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应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类的标准。序号污染物浓度(mg/L)1PH4--62氨氮23BOD5104COD40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实施是保护汾河的必要措施。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沿岸人们饮用水源的安全。抓紧汾河沿岸城市的水污染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量,保证水质好转,是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该企业位于汾河岸旁,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重点防治企业,所以该企业的废水治理回用关系到汾河流域环境保护非常重要。本企业目前废水处理虽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排》(GB8978-1996)一级标准,但处理的水约1070吨/天,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处理后的水质无法满足生产用水要求,无法回用,为此提出本项目。对现有工艺改进,使出水达到企业清洗回收桶及锅炉脱硫除尘用水。对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节约水资源,减少全厂的废水排放量,有效的改善了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所以说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山西省的环保规划要求,是保护汾河流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该项目是废水回用,节水降耗、减污、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的有力措施。山西省是严重缺水的地区,进行废水综合治理回用节约用水,是保护山西有限水资源,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项目建设是企业污水回用,节水、降耗、减污是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的污染防治有力措施。该项目实施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通过治理,其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均大幅度减少,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达标回用,大大提高废水重复利用率,节省新鲜水用量。通过治理,将使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治理,控制污染排放量,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二者统一。研究范围针对目前公司污水处理站现状,合理确定废水处理规模及程度,分析本项目处理方式、处理工艺、主要设备选型等。进行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提出结论。主要指导思想和防治原则设计指导思想,以国家环保政策为导则,以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消除污染为途径,以保护汾河流域饮用水源,强化污染防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目的。其基本原则为:根据《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保护工程方案》选择先进成熟,运行可靠,投资合理的工程技术,使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回用厂区,满足厂区清洗回收桶和绿化用水,同时保证厂区污水零排放。a.节约资源,消除污染隐患,保护汾河水质。b.从清洁生产入手,节水减污,治理后排放废水。c.处理工艺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投资合理、基建投资省及运行成本低,达到国内同类处理厂的较高水平。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在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基础上改造增加深度处理设施,以提高废水的水质,消减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实现处理后废水回用,节约水资源、保护汾河水环境。通过改造的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同时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将使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GB/T18920-2002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回用,无法回用的另一部分处理水实施排放,排放标准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类标准。同时回收沼气量2500m³/d。本项目总投资为2476.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68.5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1450.56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申请专项资金526万元。项目实施前,企业用水量为1412m³/d,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污水为1071.2m³/d;项目实施后,企业用水量为501.7m³/d,废水回用水量为910m³/d,达标废水排放量为170m³/d。项目实施前,排放水质的污染物指标COD为100mg/L,BOD5为20mg/L,氨氮为15mg/L,通过改进现有废水处理工艺和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污染物指标降低到COD为40mg/L,BOD5为10mg/L,氨氮为2mg/L。项目实施后企业年减少废水排放量29.74万吨,年COD减排量为29.74吨,BOD5减排量为5.9吨,氨氮减排量为4.5吨。年废水回用量30万吨,年节约新鲜水30万吨,年达标废水排放量5.61万吨。项目实施后,企业废水排放消减率81.3%,COD消减率99%,新鲜水用量减少率64.46%。本项目实施给企业找出了正确路线,消除污染,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社会效益显著。厂址条件及厂址选择厂址条件地理位置与交通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运城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0°25´52″~110°59´40″,北纬35°13´45″~35°31´40″。东有稷王山与闻喜、运城相连,西隔黄河与陕西韩城相望,南面临猗接壤,北与稷山、河津为邻,东西47km,南北35km,总面积1081.5km2,县城设在县境东北部城关镇,距运城市48km,距太原315km,距北京702km。地形、地貌万荣县境东西长,南北窄,稍为东南、西北向倾斜。县域版图,状若蝙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千分之五坡度,境内有南、北峨媚岭,二岭横贯东西,将县境自北至南切割为三级台地。境内主要山脉为孤峰山和稷王山,孤峰山位于县境东南部,主峰法云寺,海拔1411.2m,为本县最高点,稷王山位于县境东部,主峰海拔1279.2m。根据山、岭、河、沟地形特征,全县可分五类地区:(1)基岩山区稷王山山区在县境东部,面积12km2,在稷王山的两侧,由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石灰岩组织,标高在海拔850m以上。山岭呈长梁状分布,山坡较陡,沟谷发育,属剥蚀构造成因。孤峰山山区在县境南部,面积23.6km2,由燕山期火成岩侵入体构成,岩性为花闪长冈,标高在海拔800m以上。外貌近圆锥体,有“四十里方山”之称,山坡陡峻,沟谷发育,呈放射状分布,山势南陡北缓,为剥蚀构造地形。(2)低山丘陵区布于稷王山西部,面积116km2,由中、上更新统黄土覆盖,标高700~900m,相对高差200m,一般沟深100m左右,呈树枝状分布,为“V”型谷。在本区较高处如贤友、袁儿沟带有零星基岩出露,牛家山等地基岩出露面积较大,形成低山。出露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白云岩、石灰岩。西村一带地势平坦,属侵蚀构造成因。(3)山前倾斜平原区布于孤峰山周围,由于洪水的长期作用,形成以孤峰山为中心的放射状向四周倾斜的地形,构成山前倾斜平原,面积81.1km2,大多数地区为上更新统黄土覆盖,冲沟中有中更新统出露,沟谷发育,呈放射状延展,谷深40-60m,为“V”型谷,属堆积成因。(4)黄土高塬区由于乌苏——贾村断层作用,将整个台塬区分为两部分。北部下降,为峨嵋二级台地;南部上升,为峨嵋三级台地。峨嵋二级台地分布于城关、南张、通化一带,面积179.8km2,呈东西向长条状,台面平坦开阔,微向中部倾斜,四周与其它区都以陡坎(即峨嵋岭)接交,分别高出汾河高阶即峨嵋一级台地100m左右,黄河高阶亦即峨嵋一级台地70m左右。陡坎上小冲沟发育。峨嵋三级台地位于南岭之上,布于王显、贾村、高村及皇甫、汉薛、埝底、万泉诸乡的部分地区,面积322.5km2,高出二级台地70—110m,台面平坦开阔,微向南倾斜,并向南延伸至临猗境内。孤峰山耸立中部,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在陡坎上“V”型谷很发育,切谷最深达100m以上。(5)冲湖积平原区黄河低阶地区布于宝井乡一带,面积12km2,呈长条状,地势平坦,微向西(黄河)倾斜,高出黄河5~10m左右。黄河高阶地区布于裴庄、光华、荣河诸乡镇,面积175km2,顺黄河呈南北向长条状,地势平坦,微向黄河倾斜,高出黄河120~160m,岸边陡坎上冲沟发育。汾河高阶地区布于里望乡,在北峨嵋岭以下,面积49.5km2,地形平坦;微向北倾斜,北岭冲沟发育,切割深度50~80m,向东延伸到稷山、向西延伸到河津境内。三小区皆系本县峨嵋一级台地。地质构造根据山西省地矿局和万荣县水利局编写的《万荣县五万分之一农田供水水文地质详情报告》有关资料记载,本县境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孤峰山有少量岩石裸露,构造形迹出露不太明显,根据地质资料,结合地貌及物探资料,本县地质构造大体如下:(1)摺皱构造分布于稷王山两侧三文乡柳林庄村东,呈宽缓开阔的挠曲,在石窑一带,轴面近直立,槽部为奥陶系灰岩,两翼为寒武系白云岩,上部为黄土覆盖,向北延伸2km。(2)断裂构造里望断层:位于里望与城关之间,地形为一高70m左右的陡坎。乌苏——贾村断层:位于县城南、孤峰山北,地形为近东西向的陡坎,高约70~110m,长约25km。裴庄——荣河断层:位于县西部,地形为近南北向陡坎,高70~100m,长约20km。西村——汉薛断层:位于稷山两侧,地形为缓坡,北部为南北向,汉薛以南为东南向,长约20km。闰家沟断层:位于三文乡的东文与生蕃之间,由于黄土覆盖,地形形迹不明,仅在闰家沟一带可见地表裸露的基岩比较破碎,断层走向大致为北西向,断距大于250m。水文地质(1)地表水万荣县境内的主要河流为黄河和汾河。黄河是本区第一大河流,由河津禹门流经前宝鼎乡西,然后南下进入临猗,是万荣与陕西韩城的天然界线,在县境内流长37km,流量0.5~1.4万m3/s,流速2~4m/s,河水含沙量30~50%。汾河是本区第二大河流,由河津流入,流入黄河,年均流量519m3/s,最大流量3320m3/s,最小流量为0.003m3/s,含沙量最大为286kg/m3,最小为0.2kg评价区所在位置属于黄河水系,区内地表水流方向大致为向西、西南方向,厂址所在地地表水流向为向西南约1.2km进入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荒沟,沿荒沟向西南方向流去。(2)地下水万荣县境内除东部稷王山区和南部孤峰山区有小面积的石灰岩,花岗闪长岩分布外,其余地区为巨厚层的松散堆积物所覆盖,地下储水有基岩裂隙水、黄土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种类型,据地貌形态、含水层埋藏分布条件、储存性质、补给来源和径流,排泄情况,可以分为5个水区。岩裂隙水区分布于稷王山和孤峰山区,有个别小泉出露,流量微小,水质矿化度较高,为重碳酸钙钠型水。低山黄土丘陵下伏基岩裂隙水区分布于稷王山两侧,上部松散层覆盖厚度为70~250m,松散层中无水或水量小,静止水位埋深100~180m。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区分布于孤峰山周围,属中埋—深埋弱富水区。水质为碳酸钙镁或钙镁型,且本区因受地貌条件影响,涌水量在洪积扇轴部增大,在扇间凹地减小。黄土台塬孔隙水区峨嵋二级台地孔隙水区:分布于城关、南张、通化一带,水质为重碳酸钠镁型。峨嵋三级台地孔隙水区:水区富水性变化较大,除王显乡的大部分和高村乡的中南部为中富水区外,其余为弱富水区或贫水区,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或钠镁型。冲湖积平原孔隙水区一级台地汾河阶地孔隙水区:分布于里望乡,含水层为中更新统中细砂。粗中砂,2~4层,厚30~50m,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型。黄河阶地孔隙水区:分布于裴庄、光华、荣河、宝井一带。在低阶地区:水质为重碳酸钠型,高阶地区水质为重碳酸钠或重碳酸钠镁钙型。项目所在地为冲湖积平原孔隙水,水质矿化度较高,为重碳酸钙钠型水。气象特征万荣县地处暖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常有不明程度的伏旱,秋季多连阴雨,冬季寒冷多风,多年平均气温11.8℃,最低-24.6℃,最高41.5℃,全年日照时数2364小时,平均日照率为53%,多年平均降水量542.00mm,平均蒸发量1862.8mm,全年无霜期306天,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55m/s。土壤万荣县土地总面积162.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5万亩,园林用地6万亩,草地9660亩,按区域分山区占9.7%,黄土台源区占72.5%,河阶地占6.7%,按土壤分类,分为褐色、草甸土两个土类,计5个亚类、16个土属、35个土种。以褐土为主,占总面积的82.7%,本县土壤普遍存在着缺磷的性状。植被万荣县除农耕田外,在山地及丘陵地生长着混生植物群落,受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的植被类型以落叶林和针叶混合林,灌木草丛等为主。万荣县植被主要以人工林为主,全县工程造林与群众造林率为88%;平原绿化方面,林网绿化率为94.74%、村庄绿化率为32.8%、道路绿化率为94.2%,总的绿化率为11.8%,达到国家规定的平原绿化县标准。到2000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已达28.45万亩:其中经济林16.1万亩,用材林3.68万亩,未绿化面积8.2万亩(主要是荒沟)。全县有四旁树488.5万株,成片经济林583万株,共计1071.5万株,人均25株;宜林网64万亩,已造成55万亩,占宜林网总面积的85%;黄河林带已完成造林5.56万亩,成活率86%;森林覆盖率已达12.8%。野生动物万荣县野生动物资源较为缺乏,以陆栖脊椎动物为主,分鸟、兽、昆虫、两栖类、鱼类和爬行类,主要有山羊、刺猬、松鼠、狍子、野猪、田鼠、青蛙以及一些鸟类为主。项目所在地属于黄土台塬区,农业较发达,人为活动干扰较大,缺乏天然林的保护,野生动物无法藏身,数量较少。项目所在区域,无需要特殊保护的动物类型。交通运输状况万荣县现有国道一条,省道二条,县道六条,乡级公路五条,公路总里程达255km。209国道横贯南北,乡高线、运万线连接县城中南部,县乡级公路遍布县域内各乡镇,总体而言县城交通较为便利。社会经济结构特征近年来万荣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2005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5562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1.72%,农村经济总收入11664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经济纯收入72836万元,比上年增长8.12%,农民人均纯收入1851元,比上年增长7.62%,全县粮食总产达到81637吨,总产值8980万元。厂址选择本工程属于废水综合治理项目,厂址位于企业东北角空地上,总平面布置时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尽量紧凑布置。处理工艺思路及规模处理工艺及思路根据目前企业现状可知,企业存在问题是水资源浪费及能源浪费。因此,将对企业本次工程提出以下工艺思路: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增加深度处理设施,保证废水经过处理后一部分水回用厂区生产用水,另一部分水达标排放;增加沼气综合利用设施,节约能源;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自动化水平,增加自动监测装置和控制设施;增加污泥处理设施;增加事故水池的建设。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和废水处理情况,进行水平衡计算,本项目实施前全厂最大新鲜用水量为1412.0m3/d,目前企业处理后达标废水排放量约为1071.2m3/d。结合废水的水质特征,即减水剂生产废水含有大量的苯系化合物、脂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同时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参照同类型废水处理工艺,本可研拟将厌氧和缺氧池合二为一改为缺氧池,增设厌氧反应器及沼气利用设施,然后对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厌氧处理工艺的确定目前厌氧反应器的形式大致有两种类型: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和厌氧内循环反应器(MIC)。UASB反应器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利用反应器内高浓度悬浮生长的絮状或颗粒状污泥组成的污泥床对有机物进行去除。污水自反应器底部进入,与污泥接触、反应,并随产生的沼气带动一部分附着气泡的污泥一起上升至反应器顶部。作为UASB的特征之一,三相分离器是至关重要的,在其中污泥、污水和沼气得以有效分离,脱气后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沉淀回到污泥层,污水从反应器顶部沉淀区溢流出水,沼气被收集在反应器顶部的集气室内,经水封、气水分离器以及其他必要的处理装置后存入储气罐中,供用户使用。UASB反应器高效运行有三个重要前提:第一,反应器内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第二,由进水和产气的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第三,设计合理的三相分离器可以将沉淀性良好的污泥保留在反应器内。目前国内工业应用的UASB限于各种条件,多数未能实现污泥的颗粒化,采用颗粒污泥启动和运行的就更少,因而总体负荷水平不高(5-7kgCOD/(m3.d))。另外为了保持反应器底部污泥床层的稳定,UASB反应区截面平均上升流速一般不超过1m/h,反应区介于典型推流于完全混合之间的偏推流状态,混合强度有限。因此,进水分布不均匀就会导致短流和局部死区现象,降低容积利用率、影响处理效果。这样就要求进水的悬浮物不能很高,如果悬浮物过高会对污泥颗粒化不利,其中惰性物质沉淀于污泥床层中会减少反应区有效容积,甚至引起局部进水堵塞。同时,与其他厌氧工艺相比,要求进水中有毒物质不能很高也是UASB反应器的一大缺点。因为,MIC反应器相当有上、下两个UASB反应器串联运行,下面一个UASB反应器具有很高的有机负荷率,起“粗”处理作用,上面一个UASB反应器的负荷较低,起“精”处理作用。一般说,多级处理工艺比单级处理的稳定性好,出水水质稳定。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的确定本方案中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净水设备的处理工艺采用“接触混凝沉淀水处理技术”。本技术是传统絮凝沉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根据微水动力学原理、胶体物理化学理论,融合流体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澄清池接触絮凝原理,提出的絮凝沉淀理论,并形成了“接触混凝沉淀水处理技术”,本项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多项水处理工程,并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直列式混合器:直列式混合器在设计中引入了流体微水动力学原理来控制混合微观过程和宏观过程,在相同水头损失下,大大提高了直列式混合器的混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直列式混合器比一般混合器能够提升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一倍以上。它的主要原理是使水流通过列管式时,在边界层的作用下,产生系列漩涡,并在其后的空间衰减,产生高频涡流,从而使混凝剂复杂的水解产物与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得到充分混合。直列式混合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轻度高,外形美观,安装方便等优点。星形翼片絮凝设备:星形翼片絮凝设备主要原理是利用边界层脱离理论和颗粒碰撞的惯性效应,改变隔板的结构形式,同时改变翼片的形式,改变水流流经翼片的流态,更加增强了翼片控制能力,在不同的水流空间,当水流经过翼片后,在周围短时间会形成准均匀各向同性紊流,紊流中夹带了大量尺寸、强度一定的微小涡旋,在不断流动过程中,茹科夫斯基升力的作用导致涡旋离开原位置并进行彼此碰撞,加大了颗粒的有效碰撞次数,有效的提高了絮凝效果.絮体颗粒碰撞、吸附,絮体本身发生变形,使絮体中吸附能力低的部分由于变形揉动作用从而达到更高的吸附能级,并在通过设备后絮体变得更加密实,提高絮凝效果,缩短絮凝时间。由于絮凝过程可控程度的提高,在水质难处理期,仍可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对微污染水质,只要污染不是很严重,应用絮凝沉淀工艺完全能达标处理。星形翼片絮凝设备导流机构截面为星形,设置1-3片翼片,连接一次成型,组装采用防水胶粘结,组合后放入絮凝池中,无螺丝等固件。 V型斜板沉淀设备:本设备在充分利用沉淀机理的基础上,在设备内设置涡旋强度控制区域,减弱沉淀区中沉淀设备下部一定位置水流中的大涡旋强度,减少沉淀区水流的脉动。当水流进入设备后,这种结构的特殊性能进一步控制接触絮凝的过程,在不断改变流速流态的过程中,提高矾花颗粒在设备内解除碰撞的几率,彼此吸附连接,只有尺度和密度足以克服水流顶托力等相关因素的矾花颗粒,才能沉淀。在不断下沉的过程中,不断吸附微小颗粒的矾花颗粒,直至脱离沉淀设备。当矾花重力同水力浮力及相关作用力维持平衡时,更增强了接触絮凝沉淀作用,在设备内一定位置形成密实的,抗冲击能力强的悬浮泥渣层,这样能够保持很强的过滤、吸附能力,沉淀效果更好。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已在广东、河北、江苏等地的市政污水、自来水厂、电厂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超滤系统工艺超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广泛适用于物质分离、浓缩和提纯的一种膜分离新技术。超滤膜呈中空毛细管状,膜壁上密布微孔,在不大于0.2MPa压力作用下,原液在膜内或膜外流动,其中溶液(或小分子)可以透过膜,成为超滤液,而其中大分子物质、胶体粒子、杂质等被截留于膜面,由循环流动的原液带走而成了浓缩液,达到物质分离、浓缩和提纯的目的。超滤膜的典型孔径在0.01~0.1微米之间,对于细菌和大多数病毒、胶体、淤泥等具有极高的去除率。膜的公称孔径越小,去除率越高。超滤膜通常使用的材料都是高分子聚合物,其基本属性以疏水性为主,但可进行亲水改性。超滤膜有能力生产出比传统预处理工艺好很多的水质。膜污染是因为在进行二级处理之后,工业废水还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胶体和高水平的生物活性。使用膜技术处理工业废水需要在反渗透系统之前进行非常好的预处理。传统的建立在消毒、絮凝、澄清和介质过滤之上的多级处理步骤,还是对反渗透膜有非常高的潜在污染。大量的现场中试结果表明不管膜材料是醋酸纤维还是复合聚酰胺,污染速度都非常快。为维持设计的产水量,膜必须频繁进行清洗。近来一种新的预处理技术用到了工业废水的反渗透工艺上,它由可反冲的中空纤维结构的超滤膜组成。这种膜预处理系统能处理二级排放水并能保持稳定的过滤水量和操作压力。中空纤维膜出水中胶体和悬浮物含量比传统的预处理工艺出水低很多。在使用超滤膜预处理的废水回用厂,反渗透的污染速度大幅下降。2)超滤清洗系统超滤膜组长期运行后,会受到些难以冲洗掉的污染,如长期的有机物、胶体的累积,而造成膜组件性能的下降,所以必须用化学药品进行清洗,以恢复其正常的能力。超滤膜组设置一套清洗系统,此系统由一台清洗药箱,两台清洗泵、一台5um的过滤器和配管组成。3)超滤反洗系统当超滤每运行30~60分钟就要进行一次1~3分钟的物理清洗。当进水浊度较高时,可每10分钟进行顺冲10秒,这样可以在被膜截留的物质还没有在膜表面形成硬垢和对膜造成深度污染之前将其排出,有利于膜通量的稳定。4)保安过滤工艺说明精密过滤器主要去除5μm以上的悬浮物,以保护膜不被堵塞,因此过滤器被称为保安过滤器或5μm过滤器,是原水进入反渗透膜前最后一道处理工艺,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上一道过滤工序可能存在的泄漏,部分固体微粒渗入反渗透膜中,造成反渗透膜污堵或划伤。除对颗粒杂质有去除作用以外,保安过滤器对浊度、铁以及硅等胶体物质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保安过滤器内装熔喷式聚丙烯滤芯(过滤等级5微米),保安过滤器进出口设压力指示表,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时更换滤芯。保安过滤器由罐体、5μm滤芯、排气阀等相关部件组成。消毒工艺确定污泥处理方案沼气综合利用沼气是有机质在厌氧状况下,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协调发酵产生的一种可以燃烧的混合气体,沼气中H2S的平均含量为0.034%,热值5500-5800大卡/立方米,甲烷含量为60%-70%,30%-35%的二氧化碳,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氢、氨等。沼气脱硫是将沼气中的H2S去除,否则H2S与水汽形成氢硫酸将对设备及管道造成腐蚀,降低其使用寿命。并且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进入储存罐之前设置脱硫装置,采用干法脱硫。产生的沼气进入装有脱硫剂的脱硫塔内,H2S与活性氧化铁接触,生成硫化铁和亚硫化铁,脱除沼气中的H2S,送至沼气柜待用。近年来,欧美推行的SA8000标准认证的要求SA8000所体现的社会责任、人道关怀和文明追求也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司社会形象,提高公司减水剂产品市场竞争力。处理规模的确定根据处理前的水平衡可知,终端需要处理水量为1099m3/d,因此确定处理规模为1200m3/d。进出水水质的确定废水处理站进水水质根据企业日常监测的水质特征,确定减水剂生产废水水质见下:序号污染物浓度(mg/L)1PH4--62氨氮2003SS6004BOD522005COD6000废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根据企业成产用水对水质的要求,经过沟通出水达应达到企业清洗回收桶及锅炉脱硫除尘用水标准,即回用水满足《城市杂用水标准》GB/T18920-2002。见下表:序号污染物浓度(mg/L)1PH6--92氨氮203SS104BOD5105COD506总大肠菌群10另外一部分处理出水,无回用途径,实施排放,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类的要求排放。序号污染物浓度(mg/L)1PH4--62氨氮23BOD5104COD40工程建设方案废水方案设计工艺简述根据前述,考虑到水资源再利用和沼气能源的利用,因此对已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沼气能源的利用,对现有污水处理站站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水资源的再利用。因此,本次方案主要能利用的现有建构筑物有:格栅井、事故调节池、A2/O、二沉池等。主要添加和改造的部分为厌氧反应器、集水池、混凝沉淀过滤设备、消毒回用水池、贮泥池、污泥脱水间等,详见流程下图:废水经过格栅井,去除漂浮物后进入事故调节池,废水经水质水量调节后由提升泵送至MIC厌氧反应器,在此去除大部分污染物,而后废水自流至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并去除部分有机物,然后自流入好氧池,进行硝化反应,去除部分有机物,出水进入二沉池,经泥水分离流至集水池,然后由泵提升进入混凝沉淀过滤设备,在此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然后自流入接触消毒回用水池,经过消毒处理后回用。另一部分经过超滤膜系统后,进行排放。主要建设内容根据格栅前水位高差,自动控制机械格栅启停。潜污泵(不锈钢),4台(原有2台)流量Q=50m扬程H=12功率N=5.5kw根据调节池水位高低自动控制污水泵的开启和关停,同时根据PH值自动进行投药调节。溶解氧自动检测仪4台(新增)电磁流量计1台(新增)根据溶解氧自动检测仪测定溶解氧浓度,自动调节风机转速。提升泵(不锈钢),2台流量Q=150m扬程H=12功率N=11kw根据集水池水位高低自动控制废水泵的开启。一体化设备(钢防腐),2台过滤反洗泵2台流量Q=120m扬程H=10功率N=5.5kw一体化设备的排泥、反冲等为PLC程序控制,本方案设计采用定时控制。回用水泵2台流量Q=50m扬程H=30功率N=11kw根据液位高低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启。加药装置1台罗茨风机2台风量Q=32m3功率N=22kw自动控制系统1套电气设备1套尺寸为L×B×H=9×6×3.5m,1座,砖混结构。污泥回流比100%回流污泥泵2台流量Q=50m3/h扬程H=12m功率N=5.5kw剩余污泥泵2台流量Q=15m3/h扬程H=12m功率N=2.2kw液位计1台污泥浓度计1台电磁流量计1台尺寸为L×B×H=4×4×8m,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剩余污泥量201m3/d污泥泵2台流量Q=20m3/h扬程H=12m功率N=2.2kw尺寸为L×B×H=5×4×5m,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砖混结构尺寸为L×B×H=13.2×6.6×5.6m,1座。设计参数:污泥量:201m3/d主要设备:浓缩脱水一体机1台带宽500mm功率7.5kw处理水量:膜型号:膜形式:膜材料:壳体材料:公称膜孔径:组件重量:单膜有效面积:过滤通量范围:膜数6最大进水压力:产水浊度:产水SDI:TOC去除率:产地:美国生产商:DOWPH范围:最大进水浊度:最大进水压力:最大透膜压差:最高使用温度:最大进水余氯浓度:清洗剂最大余氯浓度:型号:KYH80-125(Ⅰ)流量:100m3/h扬程:20m功率:11kW材质:不锈钢数量:1台产地:国产生产商:上海科源有效容积:5m3材质:PE数量:1台产地:国产配套附件:液位开关,1套保安过滤器规格:Φ300mm滤筒材质:不锈钢,国产形式:压力式,0.6MPa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数量:1台滤芯:5μm,PP,10支,美国Osmomics单套配套附件:压力表:1个/台进出口阀门:2个/台排气阀:1个/台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m)单位数量备注1格栅间7.2×4.2×4.2座1原有2进水井2×2×1.9座1原有3格栅井3.0×0.8×1.8座1原有4调节池10×10×5座1原有5A2/O池30×8.5×5座2原有6二沉池直径9.5座2原有7风机房及加药间10.5×5.7×4.2座1原有8回流污泥池4×4×8座1原有9值班控制室9×6×3.5座1原有10事故调节池10×10×5座1新增11集水池7.0×5.0×5.0座1新增12深度处理间18×15×5.6座1新增13消毒回用池17×15×5.0座1新增14贮泥池5×4×5座1新增15污泥脱水间13.2×6.6×5.6座1新增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超声波液位计SEAGMA-GY套12潜污泵Q=50m³/h,H=12m台23潜水搅拌机N=2.2kw台24PH自动监测仪P-120台45液位计SEAGMA-GY台46MIC厌氧反应器φ8.0台27温度计台28溶解氧自动检测仪DOG-209A台49电磁流量计EMF-400台110提升泵50WQ80-9-4型台211混合液回流泵Q=150m³/h,H=12m台212液位计SEAGMA-GY台213电磁流量计EMF-400台114混凝沉淀过滤设备jyd-110台215反洗泵KQL150/238-15/4台216加药装置N=1.5kw套217二氧化氯发生器有效产气量500g/h台218回用水泵Q=50m³/h,H=30m台219超滤系统SFP2640套120超滤反洗系统套121保安过滤器BA12-40台122COD自动检测仪CN60M/JLY5-JHC-IIIA台123氨氮分析仪Amtaxsc台124回流污泥泵Q=50m³/h,H=12m台225剩余污泥泵Q=15m³/h,H=12m台226液位计SEAGMA-GY台127污泥浓度计OXY5402A台128电磁流量计EMF-400台129污泥泵Q=15m³/h,H=12m台230浓缩脱水一体机dy500套1各单元污染物去除率及污染物消减量处理单元污染物/水质CODcrBOD5氨氮SS调节池进水水质60002200200250去除率%105098出水(mg/L)54002090200厌氧反应器进水水质54002090200去除率%808540出水(mg/L)1080313.5120缺氧池进水水质1080313.5120去除率%303090出水(mg/L)756219.5好氧池进水水质756219.5去除率%9396出水(mg/L)538.812混凝沉淀过滤进水水质538.812去除率%3050出水(mg/L)378.31212超滤系统进水水质378.31212去除率%50509095出水(mg/L)1941.20.6处理后企业水平衡现状图本项目实施后全厂最大新鲜用水量为501.7m3/d,处理后的污水910m3/d回用企业冲洗回收桶及锅炉脱硫除尘,剩余170m3/d经过膜处理后处理后达到地面水5类水质的要求排放。沼气利用方案根据企业废水指标,MIC厌氧反应器日降解4000-5000kg/d的COD,按降解1kgCOD产生0.5m3的沼气量计算,则沼气产生量为2500Nm3/d。沼气拟就地存储于500m³的储气罐中,然后将其送至公司锅炉房,用作锅炉生产用气。污水处理厂辅助工程设计污水厂总平面及高程设计总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总平面由工艺建(构)筑物、辅助建筑物、厂区道路、绿化、围墙、大门等组成。污水处理厂平面是按照1200m3/d污水及相应的污泥处理设施的使用要求进行布置的。污水处理厂工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各分区的布置按工艺流程的要求,尽量做到管路短、不逆行。生产联系密切的建(构)筑物尽可能靠近或集中,以缩短工艺流程运行路线。生产区建构筑物按工艺流程顺序,包括粗格栅与事故调节池、厌氧反应器、生化池、二沉池等;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有污泥回流泵池、污泥脱水间等。加氯间布置在常年主导下风向位置。(1)交通运输厂区道路与工艺流程相适应,以保证厂区内的人流和货流畅通无阻。根据周围环境,全厂设两个出入口,出入口布置在厂前区与污泥区出口处。根据厂内运输特点,厂区道路布置为环状式,主要入口路较宽,并建有停车场,车间引道设计为单车道,路宽4m,转弯半径9m,全部为二级沥青路面。(2)管线布置各构建筑物之间充分考虑厂区各种管线布置所需距离,尽量减少管道交叉。(3)厂内给排水厂内给水由城市管网供给,供给厂区生活饮用水、厂区冲洗、浇洒绿地及消防等。厂内排水分为两个系统:厂区生活排水及各构筑物排水经管道收集后送到提升泵房集水池。雨水沿厂区道路自然排到厂区外。(4)其它在总图布置中考虑了卫生、安全、环保等要求,建筑物布置首先遵守国家卫生标准、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总体建筑风格☆单体建筑设计综合楼设计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办公室、中心控制室、化验室等。砖混结构。加氯间、污泥处理间等均采用砖混结构,立面与厂前区建筑风格一致。☆装修及主要材料厂区车行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彩色室外地砖铺砌。厂区建筑物外墙面采用瓷面砖,勒脚及室外台阶采用糙面花岗岩面层。外门、外窗采用塑钢窗。室内装修作法:室内地面采用水磨石。所有建筑室内墙面、顶棚均刮大白。控制室采用抗静电地板和铝合金条板吊棚。☆安全消防综合考虑各建筑物的生产类别和耐火等级,按防火规范设置合理的防火间距,结合厂区交通布置宽度不小于4m的消防通道,厂区消防采用消火栓;对有爆炸危险的车间(如加氯间、氯库)进行专项防爆安全设计,距厂区次要道路5m,距围墙10m。☆绿化设计厂区周围设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化带,以乔木(常绿与落叶相间)和灌木间混栽植。在厂区间隙空地用草坪、花灌木、有当地特色的观赏树木、花卉等自然布植,绿化率大于30%。高程设计结构设计设计依据地震材料的选择建构筑物结构选型设计结构抗震设计电气设计设计范围电源及电压等级线路照明防雷与接地仪表、自控设计仪表控制通讯设计采暖通风设计设计依据以下相关国家规范设计地的自然条件采暖热源通风工程管理机构定员及工程实施计划管理机构及定员人员编制表序号岗位班次定员(人)1厂级领导112生产技术管理143化验114合计6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进度阶段任务可研阶段设计阶段土建工程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运行调试123456789101112法规、条令及节能专篇节能消防环境保护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厂内环保措施初步方案职业安全卫生设计依据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职业安全卫生的主要措施工程招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估算依据和方法1.依据本项目的有关资料计算工程量;3、《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部2007年);4、《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设部2007年);5、《山西省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3年);6.《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消耗定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