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二《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二《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二《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二《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二《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二《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着一“悲"字境界出——《登高》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在夔州登高台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述登高所见,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教学设想

依据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宜采取诵读法和点拨赏析法教学这首诗,采取“一字立骨”法设计本诗的课堂教学,立一个“悲"字为“干”,继而生发问题开枝散叶,紧扣诗歌语言品读、鉴赏其艺术特色和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情景导入

公元767年,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之上,一位枯瘦潦倒的诗人登高临眺,大江湍流,秋风萧瑟,茫茫的秋江树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高台上目之所及,激起了老病孤愁的悲哀。此刻,诗人百感交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诞生了。

二、诵读,感知基调,体会韵律

1.请今天的朗读者,读一读诗歌。同学来评价,指正字词读音,评点停顿和重音。

2.再请一位同学读诗歌,尝试读出感情。教师指导每一句的语气和语调。

3.教师范读诗歌,示范朗读本诗的停顿和语调,启发学生体会感情。

4.全班齐读诗歌,读出韵律和悲怆的情感。

三、赏读,理解意境,体悟感情

1.教师:文有文脉,诗有诗眼。

请同学们思考,这首《登高》的诗眼是什么

悲(板书)

2.教师:你是怎样感受到悲的呢哪些景物染上悲之色

预设:

学生:风,风是急风,吹到人身上让人感到非常冷。

教师:是啊,这疾风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学生:猿,猿啸哀,秋风中,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教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笔下秋风疾作、猿叫的哀鸣正是体现了杜甫内心的声音。因为诗人的心中有悲伤的情感,所以听猿猴的叫声也是悲伤的,把自己的情感移到了猿的叫声。

悲凉满目萧瑟(板书)

3.学生:渚清沙白,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显示出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教师: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4.学生:天高,天高写出了天很高,天之大,衬托个人的弱小和渺小。

教师:是的,陈子昂写过一首登高的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的天高,更让诗人感到人的渺小无助。

5.教师:那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此刻,这“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学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学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教师:同学们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充了诗歌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一只快乐的鸟,这是一只孤独的鸟。但老师觉得这似乎不仅是一只孤独的鸟,更是杜甫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杜甫在另一首诗中,也把自己比作一只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天高地阔,而诗人却只是辽阔的宇宙中的一只沙鸥,是多么的渺小。由此诗人那种漂泊无依孤独落寞的哀痛显而易见。

悲凄漂泊无依(板书)

6.教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颔联中“无边落木萧萧下"这里的落木是什么

学生:是落叶。

7.教师:杜甫看到这满天的落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落叶能归根,回到它的故乡。而我却只能漂泊,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妻儿啊

学生:这人生真短啊,转眼我也56岁了,人在暮年了,可我的才华依旧没得到施展。

学生:落叶飘零,是衰败的迹象,而杜甫自己就是衰败的落叶,象征着杜甫的生命也如落叶一般。

学生:后一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刚好和这半句形成了对比,写出了历史长河永不会停息,进一步地写出了杜甫生命的凄凉无奈。

8.老师:同学们赏析得很正确,老师有个疑问,前面说“渚清沙白"是说水很浅,这里怎么会出现江水滚滚来,按照常理,秋天是枯水期,长江滚滚来好像不太现实你们怎么理解?

学生:杜甫看到秋天的江水可能跟现在不一样,是当时诗人由眼前的浅浅的江水,想到了汹涌气势的长江,是一种虚写,这是他的想象,此句与上一句形成对仗,更凸显了萧条秋色和江水浩荡的漂泊之苦。

教师:赏析的很贴切。这一联诗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前人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9.教师:请同学们再思考,诗歌的首联颔联都是写景的,那么下面两联写的是什么?

学生:抒情。

10.教师:是的,下面两联是抒情,所以诗人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情景交融。

教师:宋人评价这首诗的颈联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有八层内涵,大家来找找,是哪八层意思?

学生:分别是:漂泊他乡、独自一人、离家万里、悲凉的秋天、老年、多病的身体、独自登高,暗自神伤等复杂的情感内涵。

教师:是的,诗歌直到颈联才出现“悲"字,“悲秋”两字写得极为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多病独登台的孤苦无依,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此联中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四个词语相互呼应:诗人的羁旅愁苦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滔滔不绝,悲秋苦病的情思,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情与景交融相洽,悲凉之感就更见深沉了。

11.教师:请同学们品读最后一联,杜甫因何“艰难”,又“苦恨”什么

学生:因世事艰难,国家动荡,“苦恨"自己历尽辛苦,两鬓苍苍,却功业无成。

教师:说得很好,可见杜甫并非仅仅为个人而悲,他更是为国运而愁,为天下苍生而悲,诗人是把天地苍生都装在胸中,悲己更忧国忧民。这一联中表达的是强烈的悲怆之情。

悲怆忧己忧国(板书)

四、悟读,总结诗境,拓展提升

教师解读:《登高》这首诗结构上,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细致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为整体远景,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表达感情,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从白发日多,老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然后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