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应用_第1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应用_第2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应用_第3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应用_第4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06年我国出现高致病性PRRS后,该病的防控要求愈加严格,因此该文对近些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趋势及其疫苗的研发与免疫情况进行了综述。

01我国PRRSV流行优势毒株的演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最早于1887年在美国发现,后来传播到欧洲和亚洲。1991年荷兰学者首先分离出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PRRSV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目前有两种血清型,为欧洲型(PRRSV1)和美洲型(PRRSV2)。欧洲型代表性毒株为LV株,美洲型代表性毒株为VR2332株。我国在1995年首次报道本病,1998年仇华吉等[1]首次在母猪出现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出PRRSV并命名为CH-1a。2006年5月至2007年底,我国很多省份和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PRRSV,经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该类PRRSV在Nsp2基因中出现了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代表毒株为JXA1,HuN4、TJ等毒株,该病毒毒性强,传播速度块,很快成为我国主要流行的PRRS病毒毒株。2008年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分离出一种新的毒株为NADC30,这个病毒的毒株在Nsp2基因上有131氨基酸不连续的缺失,但是我国并没有发现NADC30毒株的流行。2013年,周峰等[2]在我国首先发现了一种Nsp2基因存在不连续的393个核苷酸缺失的类NADC30PRRSV。2016年以来,类NADC30PRRSV正逐步成为我国现阶段流行的优势毒株。可以看出,自我国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在我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一直存在和发生。我国临床检出以美洲株及其变异株为主。PRRSV优势毒株的流行趋势由经典毒株向基因缺失变异株演变,高致病毒株为部分地区的优势毒株。

02PRRS流行特点与趋势近几年,PRRS仍旧是我国猪场威胁较大的疾病。2016—2020年,全国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该病的流行情况在各个地区也有所不同。祝闰琦等[3]在安徽地区采集疑似感染PRRSV猪的血清、唾液、精液等416份样品检测,其中阳性样品的比率为53.6%。其中,美洲型经典毒株占19.7%,高致病性PRRSV占44.8%,类NADC30PRRSV占13.0%,表明安徽地区的流行调查中的优势毒株为高致病性PRRSV;通过对广西地区疑似感染脏器1547份进行检测,PRRSV阳性率为29.9%,检测出1株与类NADC30株同源性较高,检出1株与GM2株同源性较高,其余均与高致病性PRRSV同源性较高,表明江西地区以流行高致病PRRSV为主,同时出现了类NADC30株和GM2株新毒株的流行[4];石青青等[5]在天津地区利用RT-PCR方法检测疑似感染PRRSV样品,检出阳性率为40.47%,并且呈现增长趋势。类NADC30的检出阳性率为28.74%,占整个阳性样品的71.01%,可见天津地区类NADC30毒株已经成为PRRS的主要流行毒株。山东地区检测493份疑似PRRSV样品,检出阳性率为22.5%,通过对34份毒株的ORF5基因核苷酸及GP5精氨酸序列分析比较,表明类NADC30PRRSV可能已成为山东地区优势野毒毒株[6];赵小月等[7]采集了河南地区部分猪场的414份脏器样品进行RT-PCR检测,检出PRRSV阳性率为25.48%,经过进一步的鉴定,阳性样品中检出70.48%为类NADC30毒株,可见河南地区类NADC30毒株为流行优势毒株。贾云飞等[8]在山西地区的散养户中采集了19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1.2%,进一步鉴定1份为类NADC30毒株,其他均为经典毒株。通过对我国西南4省(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采集292份疑似PRRS感染的病料样本进行检测,检出PRRSV的阳性率为44.18%,经测序分析,类NADC30病毒株阳性检出率为70.3%、高致病性病毒株(高致病性PRRSV)阳性检出率为12.5%。可见,我国西南地区类NADC30毒株感染率高,已成为西南地区流行的优势毒株[9]。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我国部分地区高致病性毒株检出率高,为优势流行毒株,少数地区类NADC30毒株检出率较高。由毒株的流行特点和不断演变可以看到,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与防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03PRRSV疫苗免疫研究及应用我国自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来,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也随着流行特点和毒株的变化不断地深入,从21世纪初开始,疫苗研发对疾病的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基因工程疫苗成了现如今研发的热点。2000年郭宝清[10]采用国内分离的CH-1a株作为疫苗用毒株,进行转瓶培养制备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甲醛灭活疫苗。2005年CH-1a株疫苗是我国国内生产的第一支商品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经实验证实,此疫苗首次免疫后猪体产生抗体时间短,5d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免疫后28d抗体滴度可达到高峰且保护持续时间较长,免疫效果较好;2007年蔡雪辉等[11]利用PRRSVCH-1a株进行连续传代细胞培养,将毒株致弱,研发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CH-1R株,胡守萍等[12]通过对比试验得出,CH-1R株弱毒疫苗对高致病性变异株的免疫效果好于变异性毒株灭活疫苗。因此,目前该疫苗常应用于肉用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预防,保护率相对较高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以上是我国研发人员利用经典毒株研发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情况,自从2006年我国发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来,这些疫苗对猪场防控本病起到了很好的免疫预防作用。2008年以来,由于高致病性毒株的广泛流行,高致病性毒株的活疫苗成为研发的热点。田克恭[13]研发了高致病毒株JXA1-R株活疫苗,通过临床的应用,本疫苗免疫一次后抗体有效期可长达4个月,且无临床不良反应。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和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R98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R98株是从北美引进的PRRSV抗体阳性的临床健康仔猪血清中分离到的,属于自然致弱美洲株。本毒株毒力稳定,对普通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保护率高,种猪群免疫应用较为广泛。田志军研制了HuN4-F112株商品化弱毒疫苗,此疫苗株是将高致病性PRRSV毒株HuN4在传代细胞上进行连续性传代致弱而制成。张洪亮等[15]将HuN4-F112株商品化弱毒疫苗对类NADC30PRRSV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uN4-F112株弱毒疫苗对类NADC30PRRSVSD53-1603株可以提供较好的临床保护。因此,虽然目前没有针对类NADC30PRRSV的商品化疫苗,该研究为评价我国现有疫苗是否对类NADC30PRRSV具有保护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TJM-F92疫苗株(高致病性PRRSVTJM-F92)是一株自然基因双缺失疫苗,本毒株经过测序后发现在Nsp2基因存在不连续30个氨基酸(aa)缺失,同时还存在一段连续缺失120个aa的弱毒疫苗株。经研究,TJM-F92疫苗株对猪瘟免疫应答不会产生干扰,并在多地区的养殖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在2016年,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联合猪瘟二联活疫苗商品化生产(TJM-F92株+C株),实现了PRRSV和猪瘟联合预防[16]。2015年,GDr180株是广东永顺研发的商品化高致病性毒株弱毒疫苗。GDr180株是通过在传代细胞上连续传180代后致弱,筛选出的一株免疫原性高,安全性高的良好疫苗株。接种后可使猪只获得坚强的免疫保护,抗体在体内持续时间长,保护力强。临床应用上与猪瘟疫苗同时免疫,不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武汉中博生物在2018年9月研发出我国首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基因工程疫苗PC株[17],此疫苗为嵌合病毒活疫苗,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P株)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D株)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嵌合而成。利用PC株进行免疫可同时预防经典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具有免疫猪不排毒、无毒力返强、安全性高等基因工程疫苗所具有的优势,有利于猪场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

04小结我国猪场自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以来,病毒流行的优势毒株不断发生演变和变异,从经典株变化为高致病性毒株和基因缺失毒株。为了更好地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我国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疫苗的研发与应用研究。通过该文的详述可以看出,由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出现,近些年很多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高致病性毒株弱毒疫苗的研发,防控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方面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