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_第1页
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_第2页
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_第3页
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_第4页
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摘要: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类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提升目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中国工建设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并且需要项目参与各合作管理共同风险。鉴于伙伴关系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有助于相关组织的革新、学习和提高效率,创建了基于伙伴关系模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系统地描述了伙伴关系应如何组织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项目风险管理和评价与激励之间的紧密结合,使项目参与各组织通过资源最优化配置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伙伴关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引言

风险在项目中是普遍存在的,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风险管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项目以及项目群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种类也越来越多,导致的损失规模更是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与所有参与者(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供应商等)有关,涉及众多组织,如何使这些组织间资源最优化配置是合作管理风险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国资委也指出,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或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企业间,要加强产品供应、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鉴于伙伴关系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整合建设业资源,有助于相关组织的革新、学习和提高效率,有必要建立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充分整合项目开发相关各方的资源,以有效提升中国建设业风险管理水平。

一、伙伴关系管理模式

1.伙伴关系的概念。伙伴关系应用于项目实施源自美国,目前主要应用于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已有十余年历史。伙伴关系模式是:“两个或多个组织间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旨在为实现特定目标尽可能有效利用所有参与方的资源;这要求参与方改变传统关系,打破组织间壁垒,发展共同文化;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应基于信任,致力于共同目标和理解尊重各自的意愿”[2]。从建筑业市场的自身特点来看,引入伙伴关系模式也有其必要性。建筑业产品的品质是由不同的组织决定的,这些组织包括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供应商和运行单位等。如果各组织间缺乏合作,将导致决定项目品质的各个组织的资源难以充分整合。伙伴关系管理模式则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措施实现组织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项目的实施结果,最终为所有组织带来利益。相对于传统方式,伙伴关系方式可以降低项目造价1.76%,缩短工期约8.99%;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美国、英国和澳洲的一些工程加入了激励机制,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些项目实施的结果显示,相对于目标,实际成本降低了8.1%,工期缩短6.94%[3]。

2.伙伴关系模式的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4]。秦旋的研究提出了伙伴关系模式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伙伴关系

图1伙伴关系模式的组织结构

模式的小组与其他组织模式不同,其人员不是由业主或承包商的人员单独组成,而是由项目各参与方人员共同组成。伙伴关系小组打破了传统的组织界限,它是各参与方在项目上的一个临时共同体,有其特定的目标和职能。中立的第三方也是项目参与各方共同指定的一个与项目无任何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当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项目参与各方自己不能协调解决的争议时,可以由中立的第三方来参与解决这一争议[5]。式的工作渠道来进行有关重要风险的状态、活动以及即将出现的风险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及时对相应的工作进行文档化标准化管理。

持续的风险管理过程不仅要满足组织战略的需求,还要满足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管理目标,如规划、计划、启动、实施和结束等环节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必然要对传统的风险管理理论作出调整,并且融合传统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控制的全过程[5]。

3.集成的风险管理。为了将建设项目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纳入整个项目的管理,项目集成风险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基于团队的集成管理体系是以系统方法、管理组织、风险信息为支持要素,组织文化这一特殊要素是其他要素的运作环境,在项目的寿命周期内进行持续的风险管理[7]。建设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该框架是以管理目标作为锥顶,以系统方法、管理组织和信息系统作为锥底,以组织文化作为运作环境。

图2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框架

三、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型

根据上述关于风险管理的最新研究思想及中国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需求,结合伙伴关系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型[8](见图3),该模型可以从伙伴关系平台、风险管理体系和建立多视角多层级考核体系促进项目风险管理,使项目的各参与方积极投身于风险管理,并使项目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全过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使风险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和项目目标融合,并使风险管理成为项目各方参与的持续管理过程。

图3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型

该模型中伙伴关系平台为组织根据风险管理责权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提供资源支持,而组织间和组织内高效管理风险的动力来自伙伴关系理论双赢思想的延伸——项目利益/风险公平分配的激励制度。

1.伙伴关系平台。伙伴关系旨在整合项目开发所有组织的资源,其中项目开发核心企业居于中心地位,因而需建立以项目开发核心企业与咨询机构、设计、监理、承包商、供应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当地居民、用户和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组织参与的多层级伙伴关系模式,这属于“利益相关人级管理模式”,是相对于“项目级管理模式”和“组织级管理模式”的组织创新。在组织研究领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组织存在的目的、价值、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创新:要修改组织价值的评价准则,从只关心自身利益到关注组织的社会、生态、环境价值;要拓展组织利益的相关群体,从只关心组织拥有者利益到关心所有相关者的利益[9]。

在伙伴关系平台中,需包含不同要素,这些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要素,包括共同目标、态度、信守承诺、公平和信任,其中信任是核心;另一类是交流要素,包括开放、团队合作、有效沟通、问题处理方法和及时反馈,这五个要素互相关联。行为要素属于互信机制,其作用在于能促进交流要素的有效实现,因为如果各参与方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愿意充分地沟通,使各种信息顺畅交流,则能获得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让信息流动加快,从而提高工程实施效率;二是可鼓励各方分享经验和对问题的看法,即增加了用于决策的数据,使决策更为科学,从而使决策价值最大化[10]。因此,伙伴关系平台需建立项目利益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模式、互信机制和交流方法,通过综合协调和利益平衡机制,实现项目管理各参与组织的资源、信息共享及整合、优化。

2.组织风险管理体系。伙伴关系是帮助项目参与各方更快、更多地获得和处理项目信息以支持决策。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通常包含不确定性,依靠不完全信息决策实质上是一个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所处理的是包含一定不确定性因素的事件,即如何使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决策的效率与所掌握信息的完全性有直接关系,公式如下[8]:

ξ(决策效率)=所掌握信息的价值/完全信息的价值

然而,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各参与方要实现决策价值最大化,前提条件是组织和个人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环境。为此,组织风险管理体系中企业部门职责应明确风险管理的具体程序。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部分,每部分程序均要设置合理,方法明确,部门和管理者都可以依据这些程序处理与己相关的风险。鉴于外部资源、信息对组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组织风险管理体系的每个部分与伙伴关系的交流要素要直接相联,以使各组织贡献的信息能迅速进入风险管理系统。此风险管理系统将为各方搭建一个风险管理平台,促使参与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知识与技能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能有效地管理项目风险[8]。

3.项目风险管理。在项目决策阶段,需要进行如下方面的项目风险评估:国内外市场分析;项目概念的提出与分析;项目评判标准的提出;项目功能;成本;时间;价值分析;方案;技术;项目选址;项目运营;财务可行性;资本运营及融资策略;项目组织;采购方案;社会、经济、人口影响分析;政府宏观政策及法令法规分析;环境评估;项目实施的制约条件;项目筹备要求等。在项目招投标、实施、运营阶段,需要管理如下方面的风险:能否获得政府批文;征地;承包商选定;合同管理;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资金流管理;信息管理;项目沟通协调与问题争端的解决;试车;培训运行员工;财务和管理文件的移交;竣工;投产运营等[8]。

在项目决策阶段,伙伴关系管理可以帮助业主开发商如何与政府、社会、经济、人口、环境、金融机构和咨询设计机构建立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各方面也能够提供信息及其他各种资源的支持,使项目能够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实行科学决策。在项目实施和运行阶段,开发商、承包商、设计、监理、材料设备供应商和政府,同样需要通过伙伴关系集成各种资源,共同管理各项风险,以实现各方共赢的结果。这是由于项目风险通常要由不同组织共同管理和分担,各个组织不仅要充分了解本组织的风险,也需要了解其他组织在同一风险中的作用、位置和资源配置,才能制定兼顾各方利益的合作型对策,合理地处置风险。风险管理的方式是组织价值观的体现[8],伙伴关系可以为各个组织树立合作共赢的风险管理指导思想,有助于活动的实施水平。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需明确项目参与组织在风险评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项目决策程序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合作对策等。

4.评价与激励机制。项目管理中组织间运用激励机制是伙伴关系理论的自然延伸,包含着双赢的思想。以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合同关系为例,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通常根据合同建立,但传统合同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所建立的是一套惩罚体系,并不能鼓励承包商按规定的时间和质量更好地完成工程。特别是在当今承包竞争激烈、承包利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承包商甚至期望工程有更多的变更和更多的问题发生,才有机会进行索赔以获得额外利益。而激励机制则为承包商提供了另一种机会,即依托工程顺利实现业主期望的目标来获得额外奖励。这种奖励可以看做业主的一种策略。从对激励机制的调研结果来看,奖励资源的支出并不会增加工程总成本,表明奖励支出可以获得更大的由于工程风险费用降低带来的回报[8]。

评价与激励机制体系应包括项目开发核心组织内部成员和其他项目利益相关组织两方面。对内部成员,主要考核项目开发核心企业部门和管理者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绩效;对利益相关组织,主要考核项目建设中以承包商为主的利益相关组织在项目实施中的绩效。对组织和项目实施的评价有助于达到如下目的:(1)组织的运作符合总体战略方向;(2)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早期预警;(3)组织内和组织间交流经验教训,知识共享;(4)实现组织运作和项目实施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8]。

此外,激励制度需体现利益相关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就是使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能够从成功的项目风险管理中获取应有的利益,在成功完成项目实施目标的同时也达成自己的目标。

结论

提升风险管理程度已成为中国建设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并且需要项目参与各方合作管理其共同风险。本文在根据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和伙伴关系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从构建伙伴关系平台、风险管理体系、评价与激励机制,与项目风险管理相结合方面使项目参与各方能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实现组织内外资源最优化配置,激励项目参与方致力于从成功的项目风险管理中获取应有的利益,最终提升项目风险管理程度。使项目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全过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使风险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和项目目标融合,并成为项目各方参与的持续管理过程。未来研究方向应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同时需加强应用研究,以指导项目各参与组织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虞泽,江新,等.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3,(11):77-79.

[2]秦旋.伙伴关系模式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