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网络陷阱说“不”》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向网络陷阱说“不”》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向网络陷阱说“不”》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向网络陷阱说“不”》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向网络陷阱说“不”》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一、班会背景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文明、网络行为、网络安全等问题也层出不穷。2020年10月,教育部颁布《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具体内容包含“网络安全”。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掉入陷阱之中,造成身心伤害或者财物损失,笔者专门设计本节网络安全教育课。二、班会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网络陷阱类型,知晓网络陷阱的危2.情感目标:介绍网络法律法规,增强学生对国家法律和公安执法部门的信任。3.行为目标:掌握应对陷阱的措施,养成合理使用网络的习惯。三、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相声《落网》、情景剧《网瘾少年》和《谁2.教师准备相关视频、网络危害数据等素材,制作课四、班会过程(一)导入千万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模仿自然界的蜘蛛结网,用树枝和绳子制成网,这是人们捕鱼捉鸟的工具;52年前,互联网诞生,网络成了人们传递信息的工具。现在,我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网购、游戏、打车、交友、工作、学习……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见证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捕鱼捉鸟到现在遨游网络,撒网、收网的主动权是不是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利用“网”这个工具是不是一定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呢?我们先来欣赏相声《落网》。(二)学生表演相声《落网》。小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网络上不加约束,肆意妄为,可能会误入歧途,掉入陷阱甚至承担法律责任。【设计意图】渔网是捕获食物的工具,互联网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作为使用工具的主人,用之有度才能发挥工具的作用。相声《落网》的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养成文明的网络习惯才能避免作茧自缚。相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优于说教。(三)独具慧眼辨本质——识别网络陷阱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网络陷阱类型?自己、家人或者朋友有没有掉入网络陷阱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小结:微信QQ盗号聊天诈骗、编造亲人疾病、网络贷款、扫描二维码、杀猪盘、网络购物陷阱、求职招聘类、高回报类投资理财……网络被骗取钱财的时候我们能及时醒悟,如果有人在网络上送钱给你,可以来者不拒而全盘接受吗?观看视频《刷小结:无论是直接骗取还是先给点甜头诱之以利,再一步步诱惑对方投入资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套取受害者的钱财,这类陷阱类型是网络诈骗。(1)观看图片——100年对比图片(抽鸦片和看手机)师:100年过去了,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姿势和上瘾。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8.97亿,中国居民每周上网时长达30.8小时,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中,青少年网瘾比例高达16.6%。6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朋友对手机上瘾,71%的青少年知道公司设计应用是为了吸引他们,但依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沉浸在网络之中。日积月累,除了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产生精神疾病。网络成瘾人群多伴发共病精神障碍,如网络成瘾者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共病率为21.7%,抑郁障碍的共病率为26.3%,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23.3%,远高于一般人群。(2)PPT展示网络游戏充值的照片师:网络充值会带来什么?欣赏学生带来的情景剧《被网游利用的友情》。师:……【设计意图】陷阱类型之“网络成瘾”是这一环节的重点。大多数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沉迷其中而不自知,通过观看数据、视频、情景剧,全方位、多角度给学生以警醒,进而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使用网络时间,避免网络沉迷。(四)守一而制万物——网络安全法律掉入陷阱、损失金钱之后怎么做?损失多少钱报警呢?看视频《抓获电信诈骗犯》。总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安部和人民警察始终在保护我们的网络安全和财产安全。国家也先后出台相关法律,发挥法律的强制性规范作用。观看视频《网络安全小课堂——网络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其中第五章“网络保护”是新增章节,共计17条,清晰具体阐释了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保护,全面呵护“少年的你”。PPT: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八条。4.《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2001年)【设计意图】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最有说服力,能激发学生对国家的信任。从20年前的公约,到如今的《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知道国家把网络安全和对青少年的保护提升到国家层面法律强制规范的地位,通过主题班会,普及法律法规,促进学生知法懂法用法。(五)任尔东西南北风——应对网络陷阱虽然国家严厉打击,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以及网络的方便快捷,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依然铤而走险,如何应对?看视频《网络犯罪数据》。学生思考交流:这几组数据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应对网络陷阱你有什么想法?师:防范网络陷阱,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老师送给大家六“不”两“寻求”:(1)六不——不贪利、不沉迷、不好奇、不转账、不惊慌、不透漏。(2)两寻求——寻求警察帮助、寻求亲友帮助。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防不胜防,掉入陷阱之时,六“不”两“寻求”能不能帮助我们逃离陷阱?学生表演情景剧《谁掉入了陷阱》。无论网络犯罪分子手段如何多样、花样如何翻新,我们如果主观上能够冷静沉着,一定不会上当受骗。与此同时,作为新时代文明少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1)固定上网地点,限制上网时间,养成严格的时间观念。(2)限制游戏类型,不给游戏充值,设置防沉迷游戏模式。(3)不看低俗信息,不在网上聊天,多和身边的亲友交流。(4)安全保护信息,重要数据备份,只上官方的门户【设计意图】数据能让学生意识到陷阱的危害性,有说服力。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网络犯罪的特征,并且能激发学生责任意识。情景剧教给学生应对网络陷阱的措施,直观有效。五、班会总结“没有信息化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