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373-1998斗轮式堆取料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1页
JT-T-373-1998斗轮式堆取料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2页
JT-T-373-1998斗轮式堆取料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3页
JT-T-373-1998斗轮式堆取料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4页
JT-T-373-1998斗轮式堆取料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斗轮式堆取料机修理技术规范1998-06-02发布1998-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前言 2引用标准 4通用件 5钢结构 7装配与安装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斗轮式堆取料机修理技术规范Repairingtechniquerulesforthebwheelstacker-reclaimer本标准适用于生产能力为1000t/h及以上的在条形料场轨道上行走的臂式斗轮堆取料机,臂式斗GB986—88理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2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3.1.1.2车轮踏面厚度磨损量超过设计厚度15%或轮缘厚度磨损量超过设计厚度的50%时,应更换。3.1.1.3轮缘折断或轮缘上有面积大于3cm²,深度超过设计壁厚30%,且三处以上缺陷时,应更换。3.1.1.7车轮因磨损或其他缺陷重新加工后,踏面厚度减少量不得超过设计厚度的10%,轮缘厚度减少量不得超过设计厚度的40%。c)变幅机构齿轮齿厚磨损量达设计齿厚的15%;回转机构齿轮齿厚磨损量达设计齿厚的20%;其他机构齿轮齿厚磨损量达设计齿厚的25%;d)齿面点蚀或剥落面积达工作面积的30%,且深度达到原齿厚的10%;e)表面硬化处理的轮齿,硬化层磨损量达设计厚度的85%。33.1.3.2.2其他按3.1.3.1执行。c)滚道锈蚀或表面粗糙度大于GB1031中Ral.6μm;d)滚道与滚柱柱面接触面在滚柱轴线方向小于柱面长度85%;e)滚道上有连续长度超过100mm,深度超过0.5c)螺栓头部永久变形;要求。3.2.2.1.1开式齿轮应符合3.1.2的规定。3.2.2.2.1销轮销齿磨损量超过设计尺寸的5%时,应更换。3.2.2.2.3齿轮应符合3.1.2的规定。3.3.1.1钢丝绳的更换必须符合Gb)卷简壁厚磨损或车削后的实际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80%;4b)滑轮槽底径向磨损量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5%;c)滑轮槽壁厚磨损量达设计壁厚的20%;3.3.3.2滑轮轴出现裂纹或滑轮轴轴颈的磨损量超过设计轴径的1%时,应更换。3.3.3.5轧制滑轮修理或更换后,绳槽的径向圆跳动量不应超过绳槽底径的2/1000,槽侧面圆跳动量不应超过绳槽底径的3/1000。3.4.1.1斗轮体承力构件腐蚀与磨损深度超过板厚的15%时,应更换。3.4.2料斗(包括斗齿)3.4.3.1圆弧挡板和导料溜槽磨损与腐蚀量超过设计板厚的20%时,应更换。3.4.3.3修理或更换后的圆弧挡板和5a)带宽小于原宽度的90%;g)以胶带接头处为中心,在10m长度内的胶带纵向直线度大于20mm。a)光面滚筒壁厚磨损量超过设计壁厚的30%;b)槽型包胶滚筒的胶层磨损量超过设计槽深的90%;c)光面包胶滚简的胶层磨损量超过设计胶层厚度的80%;b)传动滚筒其外圆直径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000c)滚筒壁厚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滚筒壁厚差允许值d)滚筒装配后其径向圆跳动量应符合表3规定;6滚筒转速(r/min)g)包胶滚筒修理后,面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底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5的%%阿克隆磨耗(1.61km)1老化系数(70℃×48h)表5滚筒底胶物理机械性能C机架锈蚀,超过设计板厚15%时应更换。7钢管托辊壁厚磨损量大于设计壁厚35%,尼龙托辊壁厚磨损量大于设计壁厚的40%时,均修理或更换的托辊应符合GB10595的有关规定。3.5.2料斗3.6.1.1.1箱体及箱盖出现裂纹时,应修补或更换,经修理或更换后,要求其结合面的间隙小于3.6.1.1.4轴承孔端面对轴承孔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GB1184中的7级精度规定。3.6.1.1.5圆柱齿轮减速箱箱体轴承孔中心距极限偏差士f,及轴承孔中心线平行度公差f.、f,应符3.6.1.1.6蜗轮减速箱传动中心距极限偏差土f,,传动轴交角极限偏差土f心线与其端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0.05mm。表6滚动轴承径向间隙允许值mm3.6.1.2.2滚动轴承装配后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应符合表7~9规定。8允许轴向间隙范围II型接触角a=12”α==26°及a=36°到允许轴向间隙范图距离接触角α=11°~16°a=25*~29”到9c)齿厚磨损量:用于俯仰机构的齿轮达设计齿厚的15%;其他达设计齿厚的20%;d)齿面点蚀面积超过全部工作面积的30%;e)硬齿面齿轮的硬化层磨损量达设计硬化层厚度的85%;c)硬齿面蜗杆的硬化层磨损量达设计硬化层厚度的85%时,必须更换;d)齿面磨损量超过设计齿厚的10%;1)齿面及配合轴径处的表面粗糙度大于GB1031中Ra3.2μm。b)齿面磨损量超过设计齿厚的20%;e)齿面粗糙度大于GB1031中Ra3.2μm。表10行星架允许不平衡力矩值行星架外圆直径(mm)允许不平衡力矩(N·cm)表11圆锥齿轮工作表面接触斑点789789表13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轴线的极限偏差mm7893.6.1.7.4额定负荷运转时,其油池温升不应超过35℃,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5℃,最高温度应低于b)外表面有肉眼可见的裂纹;c)表面有机械损伤,划痕深度达管壁厚的10%;d)表面变形,深度达管径的20%;c)管子弯曲加工(弯管)后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皱折和d)弯管半径R一般应大于3倍管子外径,推荐管子弯曲半径见表14;e)应进行压力为1.5~2倍最高工作压力的耐压试验;a)橡胶老化变质;b)受机械损伤,裂痕深度达壁厚的10%;123456789模数(mm)3334446688齿轮外径(mm)位移量△y(mm);d)推杆全长直线度超过0.15mm;c)推杆直线度在500mm长度内不大于0.03mm;圆跳动量公差值应符合表19的规定值。3.7.1.5.2制动瓦轴线与制动轮轴线的同轴度小于3mm,两轴线平行度小于1/1000制动瓦宽度。3.7.1.5.3制动瓦宽度中心与制动轮宽度中心偏移不应超过3mm;制动轮宽度应比制动瓦大5mm~3.7.1.5.4制动轮与制动瓦的接触面积不小于80%,制动轮与制动瓦的允许间隙见表20并要求左右两侧间隙相等。表20制动轮与瓦的允许间隙b)制动盘的制动面磨损量超过设计厚度的15%时,必须更换;d)制动盘工作表面有深度超过0.5mm的磨痕,且累计宽度超过制动片对应宽度的20%;e)制动片的磨损量超过设计厚度的40%时必须更换;f)制动盘端面圆跳动量大于0.5mm、制动盘制动面平面度大于0.3mm; c)制动盘端面圆跳动量应小于0.15mm;4.1滚动轴承按3.6.1.2执行。a)安装紧固后,轴承座底面在固定螺孔四周与安装面间隙应小于0.03mm,轴承座内孔无异常变2)轴的转速在500r/min以下:0.25mm/m;0.50mm/Lf)轴出现裂纹应立即修理,裂纹深度超过直径的5a)直径磨损量达到设计直径的2%;1L2(此值在筋板或节点处测量)3fBB(f值在箱板处测量)(f值在筋板处测量)4差5V2V2L#6±3±3凸不超过一处。7任意1m长度:f₁≤38I9会会b)复杆的直线度ʃz xx BB(△H在筋板处测量)5.2杆件5.2.2杆件节点处连接可靠。5.3板件5.3.1钢板应平整,翘曲应符合表21规定。受压处每米长度内波浪度应小于板厚60%。5.4箱形结构K电阻法电阻法电用法电阻法电阻法电机部位 一 注:环境温度为40℃表23电动机振动的双倍振幅值表24电动机振动速度有效值限值mm/s轴中心高H(mm)~1800~3600~1800~1800~1800图3集电环示图表25集电环允许最小尺寸3456k)鼠笼电动机的笼条在槽内松动或断裂,鼠笼端环断裂或脱焊,伸出端铁芯拱起。6.1.1.2交流电动机修复后应满足下列要求:a)电动机重新组装时:转子与定子间气隙不小于表26的规定。气隙的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表26交流电动机气隙1000及以下注:D——转子外轻,b)相间和相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0MΩ;c)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d)常温下测得的三相间的直流电阻误差不大于士2%,与出厂测量值比较的误差亦不大于±2%;e)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绕线型的不大于其额定值的90%;鼠笼型的应符合表27规定。三相中任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10%;绕线型电动机转子三相电压中任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土2%;表27鼠笼型电动机空载电流与额定电流的百分比%2468f)集电环工作面粗糙度应为GB1031中Ra0.8μm~1.6μm,对轴的径向圆跳动量应在0.1mm内,绝缘外部绑扎正确,涂封良好;g)电刷应符合设计要求,电刷压力为(1.5~2.5)×10'Pa,各刷间的压力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20%,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75%;h)刷握与集电环表面间隙应为2mm~4mm,电刷与刷握的间隙应为0.1mm~0.2mm;i)修复后的交流电动机,其安装与验收应符合GB50170的有关规定。KK电阻法电阻法电阻法电阻法电阻法电机部位电刷下的火花程度1电剧边缘仅小部分有微电刷边缘大部分或全部2电刷边缘全部或大部分3电刷的整个边缘有强烈的火花(即环火),同时有大火花飞出a——绕组的温度系数(铜为0.004,铝为0.00385),℃;c)气隙误差:当气隙在3mm以下时,不超过10%;气隙在3mm以上时,不超过5%;于1.5%~2%;大于200kW的电动机不大于0.5%;e)换向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火花灼痕,其粗片间绝缘层应低于换向器表面0.5mm~1.5mm;20%,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75%。各换向片间的直流电阻差值,应不超过最小值的10%;h)刷握与换向器表面间隙应为2mm~4mm,电刷与刷握的间隙应为0.1mm~0.2mm;K表32油浸式变压器温升允许值K6.2.1.3变压器线圈的绝缘电阻低于设计值的70%或低于上次测量值的60%时(按表33换算成同一温度差tz-t₁(℃)5线圈上的温度(C)085532111表36干式变压器温升允许值绝缘系统温度(℃)最高温升(K)损害的温度6.2.2.2运行中的干式变压器线圈的绝缘电阻最低限值应表37干式变压器线圈绝缘电阻最低限值额定电压(kV)绝缘电阻(MΩ)6.2.3干式变压器的修理按6.2.1的有关条款执行。c)机械损伤或护套厚度的磨损或腐蚀量大于原厚度的30%;d)护套裂纹深度大于原厚度的30%,且弯曲时裂纹继续扩展;e)护套孔洞或蚕食伤痕的厚度大于原厚度的60%;f)电缆变形部位直径与原直径差大于20%。表38高压电缆头缠包要求12具有不低于电缆本身的绝缘强度,并能满足34b)机械损伤或护套层腐蚀,其深度大于原厚度30%;c)绝缘电阻下降并低于0.5MΩ; d)电缆弯曲时开裂变形,其变形部位直径与原直径差大于206.4.2当集电环磨损大于原厚度的30%,电刷磨损大于原高度的50%时均应更换。6.4.3低压集电环绝缘电阻低于0.5MΩ,高压集电环低于6MΩ时均应进行检修。c)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面积不小于80%,环形结构的电刷(铜质)与集电环圆弧接触面积不小于值应不超过10%,电刷与刷握的间隙应在0.05mm~0.3mm之间。每次更换的电刷数一般不应超过电刷总数的30%;e)低压集电器带电体对地及集电环间的绝缘电阻应在2MΩ以上;高压集电器带电体对地及6.5.1.2高压断路器主回路导电部分绝缘电阻应在500MQ以上;低压回路应在2MQ以上。h)绝缘电阻值小于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