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难题版_第1页
机械运动难题版_第2页
机械运动难题版_第3页
机械运动难题版_第4页
机械运动难题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咸宁〕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下图,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假设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当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答案:A〔2014•长沙〕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提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答案:C〔2014•常州〕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窗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宇航服B.自己C.舷窗D.舱内把手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以宇航服为参照物,宇航员和宇航服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以自己或舷窗或舱内把手为参照物,自己和自己或舷窗或舱内把手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感觉自己是静止的.答案:A〔2014•台州〕如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表格.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A.物体具有惯性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距离的增加量与时间成正比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下滑的位移大约变为原来的4倍,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位移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2014•随州〕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下图,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电磁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那么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A.B.C.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超声波在水中速度为V2,通过的时间为t;那么由v=可知,超声波通过的路程s=V2t,故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s=V2t.答案:B〔2014•泰州〕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拟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____〔①/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_______km/h.考点:运动快慢的比拟.解析: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拟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公式v=,比拟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即相同时间比路程;1m/s=3.6km/h.答案:相同时间比路程;②;3.6.〔2014•江西〕如下图,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加速下落,故A不符合题意;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2014•德阳〕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答案:B〔2014•泰安〕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③正确.答案:D〔2014•烟台〕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__.假设秒表每格为1s,那么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1〕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2〕小车运动距离s=0.5m+0.5m=1m,t=2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0.2m/s;〔3〕上半程平均速度:v1==≈0.17m/s,下半程平均速度:v2===0.25m/s,v1<v2,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答案;时间;0.2;小于.〔2014•荆州〕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那么〔〕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由题意知,v小张=30km/h,v小王=5m/s=18km/h,v小李=0.6km/min=36km/h,由速度公式v=可知,时间:t=,由于他们的路程s相同而小李的速度最大,那么小李的运动时间最短,小李最先到达B地,故C正确.答案:C〔2014•南宁〕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tAB<tBCB.tAB=tBCC.vAB>vBCD.vAB<vBC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1〕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tAB=5s,tBC=3s,所以tAB>tBC.故A、B错误;〔2〕由题意知sAB=sBC=sm,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AB==sm=,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BC==;所以vAB<vBC.故C错误,D正确.答案:D〔2014•曲靖〕下表是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列车准点运行时,由曲靖到安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保存一位小数〕,这个速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m/s.站次车站到达日到时发时停留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昆明当日始发站21:04....0公里2曲靖当日22:3722:414分钟1小时33分钟157公里3宜威第二日00:0700:136分钟3小时3分钟258公里4六盘水第二日03:2503:3510分钟6小时21分钟389公里5安顺第二日05:4105:443分钟8小时37分钟541公里6贵阳第二日07:0207:1210分钟9小时58分钟638公9里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由列车时刻表可知曲靖到安顺的路程:s=541km﹣157km=384km,列车从曲靖到安顺的时间:t=5h41min+24h﹣22h41min=7h,列车从曲靖到安顺的平均速度:v==≈54.9km/h=15.25m/s<20m/s.答案:54.9;小于.〔2014•德阳〕甲、乙两人从相距15km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