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合理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

和政策,落实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进一步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

境,降低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1.0.1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在改善居住建筑

室内热环境的同时,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在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的基础上,针对本省地区的气

候特点和工程建设具体情况,结合本省执行国家《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和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的实践,从确保严格控制标准执

行的前提下,提高节能设计标准的可操作性,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各地城镇规划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

设计。

【条文说明】1.0.2为便于我省各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有序地对各地建筑节能工作的进

一步推进,严格进行节能管理,同时为便于全省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部门更好的执行节

能设计标准,并考虑到我省原被列入寒冷地区(ⅡB气候区)的淮北、亳州、宿州等地市及县域

地区范围仅占全省地域的10%左右,且气候条件与相邻夏热冬冷地区相差不大,由省住房和城乡

建设厅专题上报并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同意(详见建标函[2010]298号文),全省建筑

节能的设计、施工、管理均按夏热冬冷地区一个标准执行。因此本标准可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城

市和建制镇规划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不含农村居民自建居住用房。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的民用建筑分类,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

和宿舍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宿舍、商住楼的住宅部分以及以居住为主的公寓,包括老年公寓等

居住类老年建筑。在安徽省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应按本标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建筑保温隔

热和供暖、空调节能措施,控制居住建筑的能耗。

安徽省现有大量既有居住建筑均属高能耗建筑,室内热环境条件也很差,条件许可的单位、

部门,可进行节能专项改造。节能改造的设计、计算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既有建筑改造相关规定及

标准执行,如果技术条件相近时也可执行本标准。

1.0.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然采光、

自然通风,改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建筑的用能需求。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化石能源消耗量。

【条文说明】1.0.3鼓励优先采用被动式设计方法,倡导建筑形体与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充

分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采用合理的保温、隔热等节能措施,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

适度。同时,还应提高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包括采用新能源、可再

生能源,降低设备系统的能耗,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达到节能的目的。

1.0.4当建设项目单栋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外,还应

对项目节能设计进行专项论证。

【条文说明】1.0.4超高层居住建筑因其高度原因,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材料受到风压等因素

影响较大,对该类建筑组织专题论证有利于正确选定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技术及措施,提高围护

结构节能方案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项目进行节能设计论证的内容和要求,可参考国标《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1.0.4条的条文说明。各地的工程建设项目,应通过由当地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复核其建筑节能设计的材料及技术措施,设计单位应依据论证会的

意见进一步完善项目的节能设计。

1.0.5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1.0.5本标准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有关的建筑、建筑热工、供暖、空调、通风、

给排水和电气设计中应予控制的指标和措施,作出了规定。因居住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

关专业均有相应标准和节能规定,所以,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地方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对于现行规范、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应等同执行。

2术语

2.0.1窗墙面积比(C)windowtowallratio

窗户洞口(包括阳台门的透光部分)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

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也称开间窗墙比。

【条文说明】2.0.1根据《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附录B中第

B.0.3条的规定,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按照开间计算,因此本标准中窗墙面积比的定义为开间

窗墙比,是针对每一个房间对应的外墙及外窗面积进行计算。

2.0.2外门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heatgaincoefficientofwindows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

构(门窗或透光幕墙)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

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2.0.3玻璃遮阳系数(SCB)shadingcoefficientofglass

透过玻璃的(法向)太阳辐射得热量与透过3mm厚透明白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比值。

2.0.4玻璃太阳得热系数(SHGCB)solarheatgaincoefficientofglass

透过玻璃的(法向)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3mm厚透明白玻璃外表面上的太阳

辐射量的比值。

2.0.5建筑外遮阳系数(SD)outsideshadingcoefficient

在相同太阳辐射条件下,有外遮阳的门窗口(洞口)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照度的平

均值与该门窗口(洞口)没有建筑外遮阳时受到的太阳辐射照度的平均值之比。

2.0.6外门窗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w)totalsolarheatgaincoefficient

用以评价外门窗本身和门窗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系数,其值为外

门窗太阳得热系数(SHGC)与门窗洞口建筑外遮阳系数(SD)的乘积。

2.0.7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absorptivecoefficientofsolarradiation

材料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通量)与入射到该表面的太阳辐射热之比。

2.0.8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transmittance

透过透光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2.0.9供暖、空调年耗电量annualheatingandcoolingelectricityconsumption

按照设定的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供暖和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为

2

供暖年耗电量(Eh)和空调年耗电量(Ec)之和。单位:kW·h/m。

2.0.10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h)electricityconsumptionto

transferredheatquantityratio

设计工况下,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热负荷(kW)的比值

2.0.11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EC(H)R-a]electricityconsumption

totransferredcooling(heat)quantityratio

设计工况下,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冷(热)负荷(kW)

的比值。

2.0.12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energyconsumptionperunitairvolume

ofairductsystem

设计工况下,空调、通风的风道系统输送单位风量(m³/h)所消耗的电功率(W)。

2.0.13换气次数airexchangerate(airchangeperhour)

建筑物内整体或局部空间在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更换的次数。单位:次/h。

2.0.14参照建筑referencebuilding

参照建筑是一栋符合节能标准要求的假想建筑。作为围护结构进行热工性能综合

判断时,与设计建筑相对应的,计算全年供暖和空调能耗的比较对象。

2.0.15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buildingenvelopthermalperformance

trade-offoption

当设计建筑不能完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时,通过计算

机模拟,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调能耗(以耗电量计),判定围护

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标准的方法,简称权衡判断。

2.0.16中空百叶玻璃doubleglazingwithshutter

内置可调百叶的中空玻璃。

3基本规定

3.0.1新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

【条文说明】3.0.12022年4月,我省发布《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修订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提高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推动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9月21日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

建筑节能降碳行动计划的通知》(皖政办〔2022〕11号),提出“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开展建

筑节能降碳技术体系研究,编制节能率75%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本标准是在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以下简称“2019版标准”)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首要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居

住建筑供暖、空调降温用能效率,节约能源,同时提升居住建筑的品质。

本标准是在2019版标准建筑节能率65%的基础上提升30%,相当于节能率75%。

3.0.2居住区总体规划设计时,建筑布置应采用有利于冬季日照取暖并避开冬季主

导风向,夏季减少太阳热辐射并利于自然通风;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开窗设计应

有利于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

【条文说明】3.0.2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在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时,合

理利用朝向、室外环境和地形条件,不仅可使建筑物在自然状态下具有较好的热舒适性,而且减

少供暖、空调设备使用的时间,有效降低供暖、空调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日照、通风良好的地段,自然环境较好,冬、夏易于达到较好的热舒适性;低洼、凹地地段

潮湿、闷气,通风状况不良,因此应予以避免。

良好的小区建筑总体布置形式(如点式、条式布置,行列式、错落式布置),可以使冬季有

充足的日照,增加居住建筑主要房间的得热量;而夏季也能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小气候得到改善,

热舒适性提高。而周边式、混合式布置,往往会出现自然通风的死角,不利于自然通风。根据我

省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在春秋季和夏季凉爽时段,户内采用自然通风且通风良好时,可有效

改善室内热舒适度,并可减少空调运行时间,降低实际使用能耗。因此在建筑的总体布置和单体

设计时,组织好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

3.0.3围护结构及其保温隔热系统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安徽省现行相关标准的

规定。

【条文说明】3.0.3外墙外保温系统因采用可燃保温材料而引发的保温系统火灾,不仅造成巨

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严格控制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采取可靠有效的阻止火

灾蔓延措施,是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设计的重要内容。

围护结构及其保温隔热系统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

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的规定及其他国家和安徽省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当外墙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按照《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的规定

进行选材和设计,并做好抗裂和防渗处理。外墙或屋面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分别计算不同材料

部分的传热系数和使用面积,屋面、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应取不同材料部分传热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3.0.4设计文件中应有节能设计专篇说明,明确该工程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及其使

用要求。

【条文说明】3.0.4为确保节能设计确定的材料、构造等要求得到正确、全面实施,把原分散

在设计文件中的节能设计内容,集中列入设计说明的节能设计专篇中,可以清楚、全面地反映建

筑节能设计的所有内容,既便于施工单位正确采购保温隔热材料与外门窗订货,了解确保保温系

统安全性、耐久性的构造做法,且正确施工,也便于管理部门、业主的质量监督、检查。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建筑节能设计专篇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1建筑节能设计执行标准;

2公共建筑所属地区及建筑类别;

3设计选用保温材料的品种、规格、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选用依据;门窗框料及玻璃

厚度、中空层尺寸、充气及镀膜品种要求,框料、玻璃热工性能指标、物理性能等级及遮阳系数

或太阳得热系数等;

4屋面、外墙、架空或外挑楼板、层间楼板等主要围护结构的分层用料、构造,并绘制平

面、剖面保温界面示意图;

5对外墙保温系统、架空或外挑楼板板下保温系统应采取的确保系统安全性、耐久性的措

施;外保温系统防水密封、防碰撞、防踩踏的加强措施及细部节点构造;

6建筑节能设计一览表。

3.0.5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相关内容和技术措施应在工程验收前施工完成。

【条文说明】3.0.5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是保证建筑节能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工程

验收前,相关内容和技术措施必须完成。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项目涉及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如楼面

保温的相关内容,在节能计算及建模中均予以考虑,以满足节能率的要求,但却在图纸中注明“用

户自理”或“二次装修完成”等字样,交付时该部分内容却不予以实施,实际降低了节能标准。

故本标准在基本规定中予以明确,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相关内容和技术措施应在工程验收前施

工完成。

3.0.6当工程设计变更时,建筑节能性能不得降低。

【条文说明】3.0.6由于材料供应、工艺改变等原因,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需要改变节能设计,

为了避免这些改变影响节能效果,本条对涉及节能的设计变更严格加以限制,保证节能效果不在

后期被降低。

3.0.7供冷系统及非供暖房间的供热系统的管道均应进行保温设计。

【条文说明】3.0.7本条是对供冷供热输配管道的基本节能要求。建筑物内的供冷系统管道,

设置绝热层是防止冷量损失及防止结露;建筑物内的供热系统管道包括供暖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

当环境空气温度低于管道介质温度时,设置绝热层可防止不必要的热量损失。

3.0.8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冬季居住空间(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18℃;

2夏季居住空间(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26℃;

3换气次数取1.0次/h。

【条文说明】3.0.8本条要求同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设

计计算取值以此为准。室内温度和换气次数只是在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能耗指

标时使用的计算参数,既不等同于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设计参数,也不等于实际的室温和

换气次数。

4建筑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选址应选择有良好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的地块。

4.1.2建筑物的主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不宜超出南偏东30°或南偏西

15°;主要卧室窗口宜朝南。

【条文说明】4.1.2根据我省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本条规定了居住建筑的适宜朝向。

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在居住建筑朝南或南偏东、南偏西偏角15°以内时,冬季有

良好的日照,太阳辐射得热较多,可降低冬季供暖能耗;而夏季太阳辐射又较少,可以降低空调

能耗。

由于受用地的制约(如沿街)或因景观的需要,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超出上述适宜朝向的情

况时有发生,当住宅主要房间朝西、西南等不利朝向时,除围护结构必须符合规定外,应增加隔

热措施,提高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对外窗设置外遮阳。居住建筑应优先通过被动技术满足

舒适度要求,对朝向要求较高,故规定居住建筑主朝向不宜超出南偏东30°或南偏西15°

4.1.3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50180中有关日照时间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有关建筑间距

的规定。

【条文说明】4.1.3确保建筑物间有足够的间距,是保证居住建筑主要房间能获得良好日照的

基本条件,安徽省各地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区域的房屋最小间距均有明确

的规定,设计必须严格执行。

4.1.4建筑物间应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水体,增加绿地植被和绿化种植,减少硬化地

面,并可通过垂直绿化、屋面绿化、渗水地面等改善小区热环境。

【条文说明】4.1.4在居住区内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减少硬化地面可以增强小区内微小气候

的自我调节能力,改善小区的微气候环境。夏季白天高大的乔木对地面和建筑物有遮荫的作用,

减少太阳辐射热,有利于减弱热岛效应;绿地及水面的水份蒸发,可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且在热

压作用下,空气产生流动,可形成局域风,夏季夜晚有水面的区域更为明显。在建筑物北侧种植

常绿乔木,有利于遮挡冬季北向主导风,在建筑物南侧种植落叶乔木,夏季可以遮阳,减少太阳

辐射热,而冬季则不影响主要房间的太阳热量向室内的辐射。高大乔木、常绿乔灌木组合,控制

草地面积,以及恰当的绿化布置,可明显地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应注意绿化的均好性,应能确

保每个住户都能享受到绿化的生态效益。

建筑屋顶进行绿化种植,能遮挡大量的太阳辐射热,使传入室内热量大大减少,可起到明显

的保温、隔热作用。重庆市曾对绿化种植屋面的隔热效果进行过实测,屋面内表面平均温度可比

一般平屋面降低3.3℃,室内空气温度可有2.6℃的差别。因此,种植屋顶可以说是集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最佳住宅屋顶形式之一,值得进行研究和推广。

东西山墙受到太阳辐射很强,如果采用攀缘植物覆盖,可以明显减少太阳辐射热,在有条件

的地方可以加以采用。

4.2规定性指标

4.2.1建筑外形设计应减少外围护结构的表面积。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

4.2.1规定的限值。

当体形系数不能满足本条的规定时,应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4.2.1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建筑层数≤3层>3层

建筑体形系数≤0.60≤0.40

注:1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0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m进

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

出部分按一层计算。

2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不计入建筑层数。

【条文说明】4.2.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在节能设计中,当设计建筑体形系数不满足本标准表4.2.1的规定时,就应按本标准第5章

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是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外表面积所包围的体积之比。体形系数大说明建筑的

外围护结构部分面积大,通过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也大。研究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加0.01,能

耗将增加2.5%,从有利于节能出发,体形系数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体形系数受建筑造型、平面功能布局和采光通风等使用要求的影响,建筑师为创作出平面功

能合理、适宜居住、受大众所喜爱的平面、立面形式,就决定了住宅体型的复杂多变;为了既满

足节能要求,又符合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美观就要求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之初,就全面考虑兼顾两

者的需要,在既不损害建筑功能又不影响建筑立面造型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凹凸变

化,体型变化不要太多。

本次修订,根据目前大量新建居住建筑的种类,建筑层数简化为两类。考虑到这两类建筑本

身固有的特点,即低层建筑的体形系数较大,多高层建筑的体形系数较小,因此,在体形系数的

限值上有所区别。

由于随着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升,体形系数对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影响在降低,故

因此本次修订时,体形系数限值略有放宽。

4.2.2居住建筑的开间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表4.2.2规定的限值。

当设计建筑的部分外门窗开间窗墙面积比不能满足本条的规定时,应按本标准第

5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4.2.2居住建筑不同朝向开间窗墙面积比限值

朝向窗墙面积比

北≤0.40

东、西≤0.25

南≤0.45

每套住宅允许一个房间在一个朝向≤0.60

【条文说明】4.2.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在节能设计中,当设计建筑的部分外门窗开间窗墙面积比不满足本标准表4.2.2的规定时,

就应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由于受气候、环境影响,安徽省绝大部分居住建筑均为南北向布置。在大量设计项目外门窗

开间窗墙面积比的计算实例中,对一般住宅建筑,无论是单单元还是多单元住宅,北向开间窗墙

比一般均在0.20~0.40之间,较少超出0.40,而东、西向开间窗墙比一般在0.25以下,住宅每

户客厅靠近阳台的门较大,其开间窗墙比通常会超过0.45,故规定每套住宅允许一个房间在一个

朝向的开间窗墙比可达到0.60。对于少量沿街东、西向布置的住宅,其东、西向窗墙比可能会超

过限值,此时节能设计还可通过权衡判断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

4.2.3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

31433规定的7级,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幕墙、门窗

通用技术条件》GB/T31433规定的6级。

【条文说明】4.2.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由于门窗构件单薄,热工性能比墙体部分要差的多,即使提高到2.0W/(㎡·K)以上,室内

冷热量通过门窗及缝隙的渗透仍然占了整个外墙传热(冷)量的40~50%,因此提高外门窗的气密

性等级,更有利于室内热环境的改善和总能耗的降低。

本条提出的外窗气密性等级要求,要切实做到,还是有难度的。根据调研,现场推拉窗(不

管何种类型)的气密性,目前能符合要求的很少,而平开窗由于有紧密装置,气密性一般较好。

为符合安徽省提升建筑性能的若干规定的要求,采用高气密性门窗对建筑节能的意义非常大。

符合条件的商铺、会所等公共部分,如该部分采用玻璃幕墙,气密性等级及其它热工性能按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规定。

4.2.4建筑非透光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4.2.4规定的限值。其中,

外墙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Km)。

当设计建筑中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能满足本条的规定时,应按本标准第5

章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4.2.4建筑非透光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K,(Km)]

传热系数K,KmW/(㎡·K)

建筑

建筑非透光部分围护结构部位热惰性指标热惰性指标

层数

D≤2.5D>2.5

>3层屋面≤0.25≤0.30

外墙≤0.60≤0.80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80

分户楼板≤1.50

分户墙、楼梯间隔墙、前室(或合用前室)

≤1.50

隔墙、封闭外走廊隔墙

通往封闭空间≤2.00

户门

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1.80

≤3层屋面≤0.20≤0.25

外墙≤0.50≤0.60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60

分户楼板≤1.50

分户墙、楼梯间隔墙、前室(或合用前室)

≤1.50

隔墙、封闭外走廊隔墙

通往封闭空间≤2.00

户门

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1.80

[条文说明]4.2.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当设计建筑中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满足本标准表4.2.4的规定时,,就应按本标准第5

章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本次修订,将围护结构由原来的重质结构和轻质结构分类改为按热惰性指标进行分类更为明

确。热惰性指标大于2.5,表示围护结构蓄热系数大,材料的热稳定性好。将建筑层数的分类简

化为两类,低层建筑品质要求较高,且体形系数较大,能耗也较高,故外围护结构各部位限值均

比多高层建筑适当有所提升。

本次修订,考虑到外墙保温的实际贡献及工程实际情况,仅对外墙传热系数做了略微的提升;

而对门窗热工性能指标做了大幅提升,更有利于室内热环境的改善和总能耗的降低。

本次修订,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体系中,分户楼板传热系数限值仍然按K≤1.50W/(㎡·K)。

在分户楼板上增设保温层,不仅减少层间楼板之间因热工性能差异而造成的热(冷)传递损失,

相应减少了用户的能耗;对分户保温楼板采取隔绝撞击声的措施,还可降低楼板撞击噪声级,改

善室内声环境,相应避免了上下层用户之间的矛盾。(保温材料绝大部分质地较软,有一定的压

缩性,只需按隔绝撞击声的浮筑要求做好细部节点构造设计)。

4.2.5外窗(包括阳台门透光部分)及天窗(包括屋顶透光部分)传热系数应符合

表4.2.5-1的规定,外窗及天窗综合太阳得热系数应符合表4.2.5-2的规定。

当设计建筑的部分外门窗传热系数或太阳得热系数及屋顶透光部分的面积不满

足本条的规定时,应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4.2.5-1外窗及天窗传热系数限值[K]

窗墙面积比外窗传热系数K[W/(㎡·K)]

外窗窗墙面积比≤0.25≤2.20

0.25<窗墙面积比≤0.40≤2.00

0.40<窗墙面积比≤0.50≤1.80

窗墙面积比>0.50≤1.50

天窗面积:≤所在房间屋面面积的4%≤2.00

表4.2.5-2外窗及天窗太阳得热系数限值

夏季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W冬季玻璃太阳

窗墙面积比

得热系数SHGC

南向东、西向B

外窗窗墙面积比≤0.25≤0.45≤0.40

0.25<窗墙面积比≤0.45≤0.35≤0.35

≥0.50

0.45<窗墙面积比≤0.50≤0.30≤0.25

窗墙面积比>0.50≤0.20≤0.20

天窗面积:≤所在房间屋面≤0.20≥0.50

面积的4%

[条文说明]4.2.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当设计建筑的部分外门窗传热系数或太阳得热系数及屋顶透光部分的面积不满足表

4.2.5-1、表4.2.5-2的规定时,就应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

判断。

本次修订,考虑到外墙保温的实际贡献及工程实际情况,仅对外墙传热系数做了略微的提升;

而对门窗热工性能指标做了大幅提升,是考虑到节能门窗技术的成熟发展,且由于门窗构件单薄,

热工性能比墙体部分要差的多,即使提高到2.0W/(㎡·K)以上,室内冷热量通过门窗及缝隙的

渗透仍然占了整个外墙传热(冷)量的40~50%,提高外门窗的热工性能,更有利于室内热环境的

改善和总能耗的降低。因此本标准对居住建筑外门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天窗)的传热系数限

值、太阳得热系数限值做了大幅提升。

4.3围护结构构造节能设计

4.3.1外门窗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外窗选型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外窗外开启扇应有安

全、防脱落的措施;

2外窗、天窗宜采用塑料、隔热铝合金框料中空玻璃窗,不应采用非隔热金属

框料,单腔中空玻璃的气体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双腔中空玻璃的单层气体层厚度

不应小于9mm;

3各朝向外窗热工性能等级、玻璃品种、厚度及中空层尺寸,不宜多于两种;

4建筑北向外墙不应设置外凸(飘)窗,其他朝向外墙不宜设置外凸(飘)窗。

设计外凸(飘)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凸(飘)窗尺寸不宜大于600mm(墙身中心线至凸窗中心线尺寸);

2)凸窗的传热系数应比本标准表4.2.5-1规定的限值小10%,且应为各开间外

窗中的最小值;

3)凸窗的顶板,底板及侧向非透光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其传热系数不应大于

1.50W/(㎡·K);

5外门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当选用低辐射玻璃时,宜选用高

透光玻璃,不得选用低透光玻璃;

6隔热铝合金外窗应明确所选框料的隔热条高度、传热系数、玻璃品种、厚度

及中空层尺寸;

7外门窗自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的外门窗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

间地板面积的8%;

2)厨房外门窗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

0.60m2。

【条文说明】

为确保节能的投入和节能设计的效果,根据兄弟省市节能工作的经验和本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实践,本节对围护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细部构造措施,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以使节能设计易于

施工实施和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

4.3.1各朝向外窗,选用同一规格型材、玻璃品种、厚度及中空尺寸,便于订货和施工。但从

实际情况看,常规单元式住宅,一般房间以南北向为主,窗墙比较大,应选用热工性能好的窗型;

而东西向由于无主要用房,窗墙比较小,标准规定可以选用热工性能较低的窗型。因此,一栋建

筑采用两种不同热工性能的窗型,可以节约投资。但品种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订货混乱、施工困

难。当设计采用了不同热工性能的窗型时,必须在门窗表中注明不同窗型编号及所使用部位,避

免造成错漏。

当建筑采用外凸(飘)窗时,由于窗玻璃面积增加,冷热能量损失比普通平面窗要大,故对

外凸尺寸加以限制,同时,应将外凸(飘)窗的热工性能作适当提高。

设计文件中应明确选用窗框料、玻璃品种、厚度及中空层尺寸,以便于订货和监督执行。

玻璃是一种良好的透明材料,也是一种良好的热传导材料。玻璃占窗户面积的70%-80%,是

影响外窗节能效果的重要要素。

中空玻璃的气体间隔层的厚薄与传热阻的大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玻璃材质、密封构造相同

的情况下,气体间隔层越大,传热阻越大。但气体层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传热阻的增长率就

很小了。因为当气体层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气体在玻璃之间温差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对流状态,

从而减低了气体层增厚的作用。按测试,气体层从1mm增加到9mm时,白玻中空充填空气时K值

下降37%,Low-E中空玻璃充填空气时K值下降53%,充填氩气时下降59%。从9mm增加到13mm时,

下降速度都开始变缓。13mm以后,K值反而有轻微的回升。所以,对于6mm厚度玻璃中空组合,

超过13mm的气体间隔层厚度再增大不会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所以,中空层尺寸在12mm,效果

最佳。

目前制作中空玻璃一般均采用双道密封。因为一般来说密封胶的水蒸气渗透阻力还不足以保

证中空玻璃内部空气干燥,需要再加一道丁基胶密封。有些暖边间隔条将密封和间隔两个功能置

于一身,本身的密封效果很好,可以不受此限制,实际上这样的间隔条本身就有双道密封的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中空玻璃内腔的干燥,还需要在间隔条或暖边间隔条中灌装中空玻璃用的3A分子

筛作为干燥剂。

承担采光功能的窗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直接影响天然采光的效果和人工照明的能耗。

在高节能率标准的要求下,实际工程中出现了为追求较低的外窗太阳得热系数而大幅降低窗户透

光部分可见光透射比的现象,不利于居住建筑的天然采光需求。中等透光率的玻璃可见光透射比

可达到0.4以上。综上,本条规定了采光窗可见光透射比的底线要求。

凸窗(外飘窗)的顶板、底板和侧板,往往做得很薄(一般为100mm~120mm),且暴露在室

外空气中,这些部位是热桥最为严重的部位。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保温隔热措施。考虑到

凸窗顶板、底板和侧板上施工的实际情况,本标准规定其传热系数不应大于1.50W/(㎡·K)。

对外窗的开启面积作规定,避免“大开窗,小开启”现象,有利于房间的自然通风。

4.3.2居住建筑天窗(包括屋顶透光部分)除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应满足本标

准第4.2.5条的规定外,天窗应设置可调节的遮阳设施。

【条文说明】4.3.2本条专门对天窗(包括屋顶透明部分)提出了热工要求。

夏季屋顶受到太阳辐射非常强烈,最高时可达1000W/m2左右,尽管面积较小,能耗却很大,

在此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完全必要的。

4.3.3居住建筑外门窗遮阳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空间的东、西向外窗应设置活动外遮阳或中置遮阳;

2南向外门窗宜设置水平遮阳或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

3当外门窗玻璃太阳得热系数不小于0.50时,外窗设置完全遮住正面的活动外

遮阳(含可开启式百叶窗、内置中空百叶玻璃)视为满足本标准外门窗遮阳的要求;

4当南向阳台进深大于或等于1.5m时,可认定通向阳台的外门窗满足本标准夏

季综合太阳得热系数的要求;

5外遮阳装置的安全、耐久及防火等性能应满足现行地方标准《建筑遮阳工程

技术规程》DB34/T5029的规定。

【条文说明】4.3.3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居住建筑的整体品质,并参照兄弟省市的相关规定,本

条对外门窗遮阳设施的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居住建筑中主要功能房间(客厅、卧室、书房等)的窗墙面积比一般比较大,因而太阳辐射

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为了节约能源,根据我省气候特点,建筑的东、西、南朝向外窗均应采

取遮阳措施。

调查和测试表明,太阳辐射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夏季室内过热、空调能耗增加的

主要原因。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可明显降低空调能耗。采用活动遮阳,既可满足冬季采光、得

热,又可满足夏季遮阳、降耗,是夏热冬冷地区的首选形式。国家、安徽省已有遮阳形式、构造

的标准设计图集,可供设计选用。针对不同朝向的窗户,应采取不同的遮阳做法。可以遮住窗户

正面的各类活动遮阳,是隔热、降耗最有效的遮阳形式。

镀膜玻璃(热反射、Low-E膜)属于固定遮阳形式之一,但其隔热性能及遮阳时效不如外遮

阳。因此,推荐采用外遮阳形式。

由于夏季的太阳对各个朝向的窗户作用不同,对东、西向窗户而言,水平遮阳作用有限,故

东、西方向宜采用垂直外遮阳挡住太阳,使西向、东向房间的空调能耗降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

究院曾对西向外遮阳效果进行空调夏季电耗对比试验,有外遮阳的房间电耗比无外遮阳的房间24

小时省电10%左右,试验是针对西向窗户遮阳效果进行的。

本条强调活动遮阳设施应建立在外门窗玻璃太阳得热系数不小于0.50的基础上,以保证活

动遮阳设施收起后,室内具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充分发挥活动遮阳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外窗的太阳得热系数计算,不考虑室内遮阳帘(如布帘、百页帘)的影响。

4.3.4外门窗与墙体间的节点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2级的弹性高效发泡保

温材料填充,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嵌缝);墙面内外粉刷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应

采用建筑密封胶嵌缝防水;

2门窗洞口四周外侧边墙面应设保温层,厚度不得少于25mm,窗台保温层面应

设有硬质面层构造等防踩踏措施。

【条文说明】4.3.4外墙与外门窗框间的密封构造措施,是确保发挥门窗节能性能的重要措施,

也有利于提高防水、抗渗性能。

门窗洞口侧边(四个面)加做保温层,可以减少门窗洞口处的传热(冷)损失;考虑到一般

门窗框比外墙洞口均小20mm左右的习惯做法,要求洞口侧边保温层厚度不少于25mm是易于施工

实施的,加上饰面部分,即可部分盖住窗框,从而做好收头密封防水处理。

4.3.5外墙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建筑的外墙宜采取下列节能综合措施:

1)建筑外墙饰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或反射隔热涂料饰面;

2)外墙保温可采用外保温加内保温组合保温或自保温加内保温组合保温,内保

温材料需有足够的强度;外保温层或自保温层热阻应大于内保温层热阻。内保温部分,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的有关规定;

3)有条件时,东、西外墙宜设花格构件;

4)外墙上的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篷、开敞阳台的栏板、空调室

外机搁板、附壁柱、装饰线条、结构性遮阳(水平或垂直)等,应采取隔断热桥的保

温措施;

2居住建筑外墙内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16的规定;

3外墙的接缝、混凝土、嵌入外墙的金属件等构成的热桥部位应做好保温隔热

措施;变形缝盖口构件内侧,应紧密填充厚度不小于100mm的柔性不燃材料;

4开敞阳台外墙和封闭阳台无阳台门的外墙所有与室外空气接触的部分,传热

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对外墙的规定;

5钢、木等轻型结构体系的外墙保温构造层内应设密闭的空气间层并设金属热

反射膜;

6外墙的勒脚部位、高低跨屋面与外墙交界处勒脚部位应选用防火且吸水率低

的保温材料代替吸水率高的材料,并做好与相邻部位和材料间的防水密封措施;

7凹入式空调室外机(内置式)壁龛、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悬挑壁板、分隔室内

外的薄墙传热系数同外墙;开向房间的空调室外机检修门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1.50W/

(㎡·K);

8建筑外墙外饰面做法应选用与保温系统相配套的材料和构造层次。对保温系

统应进行安全性和耐久性设计,并采取防水、抗裂及锚固等加强措施。墙体基层与保

温层之间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235的规定设置找平

层和防水层,并满足现行地方标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34/T1659

的相关规定;

9采用外保温系统建筑物出入口上方应设防护雨蓬,其余外墙周边应设宽度不

小于2m的绿化隔离带。

[条文说明]4.3.5外墙面采用浅色饰面等保温、隔热综合措施,有利于确保外墙节能构造保温

隔热作用的充分发挥。

当由于各种原因,仅靠外保温不能满足节能标准的规定时,可以考虑采用外保温加内保温的

组合做法,但必须充分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计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时,逐一算出主墙体及各热桥部位的面积、传热系数,然后按面

积加权方法计算平均传热系数。

2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或隔断热桥措施(如保温层向室内隔墙、楼板面室内方向延

伸300~500mm);

3必要时,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及采取

可靠的防潮措施。

外墙细部保温隔热处理,有利于减少热桥等对节能效果的不利影响,设计应予注意。

变形缝盖口板材一般采用金属薄板,甚至还有透气缝隙,若不在变形缝中填嵌保温材料,变

形缝两边墙体就类似于外墙,因此要求采用软质有一定弹性的保温材料嵌入缝中,使之既不影响

建筑物的变形,又阻断冷热空气的渗透与流通。在确保变形缝两侧墙身处于内隔墙的环境条件时,

则该墙身可不作保温处理。

金属、石材幕墙往往有较大且较多的金属预埋件,采用外保温时,保温材料应包覆金属预埋

件以隔断热桥。幕墙金属横梁、立柱与预埋件相交接处,应设隔热垫片,以阻断该热桥传热(冷)。

居住建筑的凹入式空调室外机(内置式)壁龛、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悬挑壁板、分隔室内外的

墙体为减少占用室内空间的尺寸,设计往往把该部分的外墙做成100~120mm厚的薄墙,使该部分

外墙的热工性能远比主墙体部分差,因此此部分墙面、空调外机搁板或顶板应按外墙、架空楼板

的传热系数限值要求进行细部处理。设计应对该部分墙体、搁板、顶板做热工性能验算后,确定

保温层厚度,并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居住建筑采用分体式空调时,为便于室外机的维修,往往在空调室外机壁龛的外墙上设有向

室内开启的检修门。为保证外墙整体热工性能,该检修门的传热系数值不应高于1.5W/(㎡·K),

设计必须明确该检修门的构造做法。如采用双面胶合板门,内填30mm厚岩棉板即可满足此要求。

4.3.6屋面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建筑的屋面宜采取下列节能综合措施:

1)建筑屋面面层宜采用浅色饰面或反射隔热涂料饰面,轻质结构建筑屋面应采

用反射隔热涂料饰面或浅色贴面;

2)平屋面宜采用绿化种植屋面、蓄水屋面或屋面遮阳等隔热措施。有条件时,

钢筋混凝土屋面推荐使用绿化种植屋面;

3)坡屋面构造层内宜设置高反射率的阳光反射膜,或设置通风夹层。

2屋面变形缝盖口构件内侧,应紧密填充厚度不小于100mm的柔性不燃材料;

3钢、木等轻型结构体系的屋面保温构造层内应设密闭的空气间层并设金属反

射膜;

4设置于屋面结构层上的保温层,应选择满足使用荷载要求、吸水率低及保温

性能好的材料,面(保护)层应满足抗压和耐磨要求,并有防水和防潮措施。

[条文说明]4.3.6屋面是受到太阳辐射最强的部分,因此除做好屋面保温措施,确保冬季保温

性能外,提高屋面夏季隔热性能,不仅能大幅度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明显的降低顶层房间内

空调的能耗。

4.3.7楼、地面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层为架空层,或底层地面为设有外墙通风洞的地板时,其楼板或地板的传

热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中对底部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的规定;

2底层为有外门、窗的车库或半地下、地下车库、贮藏室时,其车库、地下(半

地下)室顶板的传热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中对分户楼板的规定。当底层为开敞

式车库或其它开敞式用房以及外墙设有百页通风窗时,楼板传热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

4.2.4条中对底部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的规定;

3底层室内地坪宜设保温层;直接与土壤接触的地坪应设防潮层;

4架空或外挑楼板保温层应采用外保温,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同外墙保温材料,

并应采取增设加强网、锚栓锚固等加强措施;

5架空或外挑楼板及分户楼板上部设置保温层时,应设满足抗压、耐磨及防火

的保护层,并宜有防水和防潮的措施。

[条文说明]4.3.7

1底层地面常有采用全部架空、局部架空的情况,为防止地下燃气管道泄漏或可燃气体积

聚,均应有良好的通风排气,因而该地板就应与底层架空自然通风的楼板一样,采取可靠的保温

隔热措施。

2底层为地下或半地下室时,有的设有可开启的、有一定保温隔热作用的外门窗,有的仅

设通风百页窗,甚至采用敞开的洞口。因此,应区别不同情况,对楼板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地

下车库顶板设自然通风采光井或地库坡道入口未设门等,按底部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的规定

要求设计。

3鉴于安徽省黄梅季节明显,空气湿度较大,地面容易泛潮结露,在地面中设置保温、防

潮层,可有效地改善泛潮的状况,故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要求,建议在地

面设计中加敷保温材料,即使不设保温材料,地面中也应增设防潮层。

4架空或外挑楼板下方经常为人员通行的区域,故需要对其保温层采取防止开裂、坠落的

加强措施。

5采用湿作业在楼板上部设置保温层时,需按安徽省《民用建筑楼面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

程》GB34/T3468的要求设置保护层。

4.3.8楼梯间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宜采用封闭式,并设可开启的外门窗,不宜采用开敞式楼梯间;

2封闭式楼梯间外墙或开敞式楼梯间与住户相邻部分的隔墙,应符合本标准第

4.2.4条中对外墙热工性能的规定;

3封闭式楼梯间与住户相邻墙体,其传热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中对分

户墙的规定。

[条文说明]4.3.8我省部分居住建筑,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常有采用底层单元入口不设门,或

采用无门窗外墙等围护结构的开敞式楼梯间的做法,这对节能不利。有关单位的研究测算表明,

一栋多层住宅,楼梯间开敞比设置门窗,建筑的供暖、空调耗能量要增加5%左右。从有利于节能、

有利于防盗安全出发,楼梯间应设计成封闭式,底层出入口应设可自行关闭的防盗对讲门,可开

启的楼梯窗可满足春秋季和夏季凉爽时段的通风需要。本条根据楼梯间设计的不同情况,提出了

相应的节能处理措施。

4.3.9其他构造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超高层居住建筑的避难层(间),凡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面、上层楼板底及

墙面应分别按屋面、架空楼板及外墙的热工限值设计;

2当所选保温材料的应用高度和应用厚度超过国家、地方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值

时,可采用下列方式处理:

1)设计应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安全性、耐久性及防水密

封专项设计,并经专题论证;

2)采用内外组合保温,外保温层热阻应大于内保温层热阻;浆料类内保温层厚

度不应大于25mm,板材类内保温层厚度不宜大于35mm;

3采用自保温系统时,应对结构外围的柱、梁、楼板及剪力墙等热桥部位增设

保温层,并提供该部位构造节点详图,注明分层构造做法和应采取的锚固加强措施;

4居住建筑采用分体式空调器(含风管机、多联机)时,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空调器室外机出风口前不应有障碍物,并应避免

污浊气流对室外机组的影响。当采用遮挡格栅时,格栅通透率不应低于80%,格栅水

平夹角不宜超过15°;

2)室外机排出空气与吸入空气之间不应发生气流短路;当空调器室外机设在同

一部位凹槽空间内时,应做好凹槽的气流组织,合理预留空气流动空间,不应将室外

机分隔在狭小的空间内;

3)空调器室外机的排风不应吹向窗口或阳台,更应避免排向相邻的居室或使用

空间,也不应直接吹到行人区和绿化植物上;排风口与前方窗口、阳台距离宜大于

20倍排风口直径;

4)应有组织排放空调冷凝水;

5)应便于安装和维修,且稳定牢固,无安全隐患。

[条文说明]4.3.9建筑设计项目形式复杂多变,细部构造要求不同,设计时应分析项目设计具

体状态,找出需进行保温、隔热设计的部位,认真做好节能设计。对保温系统进行保温构造设计

时,应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使用部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4.4结构保温一体化节能设计

4.4.1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鼓励选用结构保温一体化设计。

[条文说明]4.4.1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外保温、内保温、内外保温结合、自保温以及结构保

温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由于内保温构造中,冷桥影响不易完全避免,且由于主墙体部位传热与内

保温层部分传热性能差异,主墙体外内表面温差变动较大,墙体容易出现裂缝,不利于围护结构

的耐久性及防水;而外保温系统由于和主体结构采取粘、锚、托的连接形式,受施工水平及气候

环境影响,脱落现象时有发生。综上,这两种保温形式均存在一定的缺点。而结构保温一体化形

式可以做到保温与结构同寿命,且不存在脱落风险,故现阶段在条件许可时,外墙保温系统鼓励

选用结构保温一体化形式。

4.4.2结构保温一体化建筑外墙系统应能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

作用且不产生有害的变形和破坏,并在正常使用中或设计抗震设防烈度时不应发生脱

落。

4.4.3结构保温一体化建筑外墙系统所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4.4.4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夹心保温外墙板;

2)外墙板水平、竖向拼接缝,应嵌填不燃保温材料阻断热桥,并以建筑密封胶

封缝防水;

3)超低能耗建筑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应有隔断热桥的技术措施。

[条文说明]4.4.4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于超低能耗住宅时,必须采取隔断热桥的技

术措施,以保证保温界面的连续性。

4.4.5节能设计专篇说明应明确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施工图应有

节点构造详图。

4.5特殊建筑和部位的节能设计

4.5.1符合下列条件的建筑,应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1各类住宅、集体宿舍,商住楼的住宅部分,以及以居住为主的公寓(含老年

公寓)等;

2位于居住建筑下部,凸出居住建筑下部以外部分不超过该居住建筑投影面积

的30%且不大于300㎡,凸出该居住建筑外边缘进深不大于4m,层数为二层及二层以

下,且每间(套)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商铺;

3全部附建于居住建筑下部,层数为二层及二层以下的小区简易会所、物业管

理办公、小型会议、活动室等不设集中空调的用房。

[条文说明]4.5.1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日益扩大,综合使用要求的逐渐多样化,一栋建筑中往

往容纳多种功能。为确保建筑节能达标,又便于设计执行,按照既能确保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

能源消耗,又节约或减少投资的原则,明确了应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节能设计的几种居

住建筑类型。除此之外的建筑类型,应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住宅底层的商铺,有时玻璃外门开得很大,此时应要求外门按外窗热工性能设计;当部分玻

璃外门达不到外窗热工性能要求时,应按实际采用的门的传热系数与洞口面积,与该朝向墙面外

窗传热系数及面积进行加权平均,取平均传热系数,不达标的玻璃门面积不应超过该朝向外门窗

总面积的15%。

4.5.2除电梯机房外,高出建筑屋面二层及二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等于200㎡)

的出屋面楼梯间、贮藏室、物品库、设备用房等无人员长时间停留的房间,墙面可不

做保温、隔热设计,屋面及楼板按本标准第4.2.4条设计。

[条文说明]4.5.2根据出屋面辅助用房的具体用途,做出此条规定。对有保温隔热要求的电梯

机房,仍应做好其屋面、墙体的保温、隔热设计。

4.5.3居住建筑底层带地下室的跃层户型,保温、隔热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当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连通或地下部分为活动室等人员长时间停留的房间,

其与地下采光通风井相邻的墙体,按外墙、外门窗要求进行保温、隔热设计;与其它

地下室相邻的隔墙或与土壤接触的墙体,按分户墙要求进行保温、隔热设计;

2当地下部分为贮藏室、物品库、设备用房等无人员长时间停留的房间,且与

地上部分以墙体完全分隔时,可不做保温、隔热设计;与地下室相通的门应按通往封

闭空间的户门设计;跃层上下层之间楼板按分户楼板进行设计。

[条文说明]4.5.3目前市场上的低层和多高层住宅,底层带地下室的跃层户型屡见不鲜,根据

其地下部分的具体用途,对其保温、隔热设计做出此条规定。

4.5.4通过开敞式外廊与住户相连通的独立核心筒(包括楼梯间、电梯井及候梯厅),

其四面外墙可不做保温、隔热设计。

[条文说明]4.5.5当住宅核心筒(包括楼梯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