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鳍鲤的营养价值及其养殖技术介绍_第1页
尖鳍鲤的营养价值及其养殖技术介绍_第2页
尖鳍鲤的营养价值及其养殖技术介绍_第3页
尖鳍鲤的营养价值及其养殖技术介绍_第4页
尖鳍鲤的营养价值及其养殖技术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尖鳍鲤(CyprinusacutidorsalisWang)在鱼类分类学中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鲤属(PuntioplitesSmith)、鲤亚属(Cyprinuslinnaeus,s.Str.),又名海鲤、海鲫,是我国特有的生活于咸淡水中的鲤科鱼类。尖鳍鲤的体型比鲤鱼高,呈近三角形,其背鳍高高隆起,研究认为尖鳍鲤分布在我国海南省南渡江、万泉河水系及广西钦州地区沿海的少数河口中。一尖鳍鲤的生物学特性1979年王幼槐首次报道了尖鳍鲤,对其进行了基于形态学的分类研究,并将尖鳍鲤归类于鲤科,鲤属。尖鳍鲤体高较高,背鳍隆起,之后急剧下降,形成尖端突起的背鳍,因此得名尖鳍鲤。根据尖鳍鲤的染色体组型研究和线粒体标记研究结果显示,尖鳍鲤和鲤有极为亲密的亲缘关系。尖鳍鲤背鳍条4,16~17;胸鳍条1,14~15;腹鳍条1,8;臀鳍条3,5。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9~22。下咽齿3行,1.1.3-3.1.1。侧线鳞32~33;背鳍前鳞12~14;围尾柄鳞16。标准长为体高的2.18~2.51倍,为头长的3.5~3.8倍,为头长的吻长的2.8~3.33倍,为眼径的3.6~4.3倍,为眼间径的2.02~2.23倍,为尾柄长的1.61~1.87倍,为尾柄高的1.51~1.92倍。尖鳍鲤具有能在咸淡水中生存的优点,其受精卵在0.25%~0.75%的盐度时胚胎孵化率最高,对盐度的耐受能力高于普通鲤鱼,其早期发育过程和野鲤相似,但胚胎发育时期卵裂和发育顺序等与野鲤有较大区别,经过一周的驯化尖鳍鲤幼鱼能适应最高2.5%的盐度,远高于野鲤幼鱼的0.6%,成鱼能在盐度为1%~2.5%的水体中正常生长,其盐度适应能力远高于普通淡水鲤鱼品种;尖鳍鲤具有生长速度较快、适应能力强和食性广等特点,可在2~35℃范围内正常生长。尖鳍鲤属于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在不同生长时期,摄食生物种类也有所改变,其综合经济效率较高,起捕率高,三网高达95%以上,且肉质细致而有弹性,出肉率高于鲤鱼,可以达到75%~78%,是一种具有较大生产潜力的鲤属鱼类品种。二尖鳍鲤的营养价值尖鳍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背部肌肉粗蛋白质含量为16.77%,比多数常见淡水养殖鱼类要高,对于杂食性鱼类而言,其蛋白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必需氨基酸(EAA)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而机体内不能够合成或者合成速度较慢,因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故称为必需氨基酸,尖鳍鲤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5.68g/100g,高于FAO/WHO的氨基酸评分标准(AAS);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和提高大脑组织思考能力的作用,是衡量食品中氨基酸优良程度的重要指标,赖氨酸含量为544mg/g,高于FAO/WHO标准的340mg/g和鸡蛋蛋白标准的441mg/g,可见尖鳍鲤是赖氨酸的良好来源。尖鳍鲤的赖氨酸的ASS和CS评分分别为1.60和1.23,高于ASS标准和CS标准,也高于南美鲱鱼(1.25,0.65)、大口胭脂鱼(1.21,0.63)、南方大口鲶(0.79,0.41)和鲶鱼(0.86,0.45)等。半必需氨基酸(SEAA)是幼儿生长的必需氨基酸,包括组氨酸和精氨酸。其意义相当于必需氨基酸对于成年人一样,并且还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伤口的愈合的作用,尖鳍鲤的半必需氨基酸鲜重含量为鲜重量的1.36g/100g。鲜味氨基酸(DAA)鲜重含量为5.43g/100g;而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重(DAA/TAA)为38.13%。氨基酸成分是衡量鱼类营养价值的重要标准,其组成比例也是决定鱼类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的重要因素。风味氨基酸能够使食物呈现鲜味,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物风味的鲜美与否,尖鳍鲤的肌肉风味氨基酸含量为5.43g/100g,含量较高,因此肉质也较为鲜美。综上,可以认为尖鳍鲤是一种较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尖鳍鲤肌肉的粗脂肪鲜重含量为2.48g/100g,与多数淡水鱼类相近,与鲤鱼的粗脂肪含量极为接近。尖鳍鲤共测得含有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F)8种,分别是2-己基-环丙烷辛酸、月桂酸、12-甲基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珠光脂酸和硬脂酸,总含量占所有脂肪酸比重的42.6%,高于草鱼的20.2%和鳡鱼的30.74%,但要低于鲤鱼的55.7%。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分别是9-十六烯酸、9-十八烯酸、11-十八烯酸和11-二十碳烯酸,总含量占所有脂肪酸比重的40.4%,与鳡鱼肌肉的40.23%比较接近,而远高于牙鲆的23.9%。DHA等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对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帮助,研究发现尖鳍鲤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共6种,分别为9,12-十八碳二烯酸、11,14-二十碳二烯酸、α-亚麻酸、11,14,17-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DHA,占测得脂肪酸种类的33.3%,而总含量占所有脂肪酸比重的17.0%,这稍微低于鳡鱼的20.84%和鲢鱼的54.0%,但高于鲤鱼和中国花鲈,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1.37%,高于鲤鱼。尖鳍鲤肌肉的脂肪酸水平和鲤鱼较为接近,但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低于鲤鱼,且多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于鲤鱼。因此,从脂肪酸组成上来看,尖鳍鲤比鲤鱼营养价值更高,也更有利于健康。三尖鳍鲤的养殖技术近年来,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尖鳍鲤的数量急剧减少,目前仅有广西钦州等地区有少量的尖鳍鲤发现,保护尖鳍鲤野生种群资源也显得刻不容缓。为更好的保护尖鳍鲤,笔者曾参与从广西钦州钦江出海口引进并驯养野生尖鳍鲤,并在广东省清远市的淡水池塘中养殖成功,现总结出尖鳍鲤的养殖技术如下:(一)养殖条件尖鳍鲤的池塘养殖条件可以参照家鱼,池塘的建造要选择在水源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最大水深不低于1.3米,要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管道,且进水口要加纱网,以免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养殖密度高的要配备增氧机,可以选配自动投饵机,放养前应干塘并用生石灰消毒。(二)养殖方式由于尖鳍鲤在自然条件下生活于盐度为1%~2%的半咸水中,如果是直接从原产地引进野生的尖鳍鲤,放入池塘之前必须进行从半咸水到淡水中的驯养,否则会产生应激而造成死亡。操作方法为:首先,将淡水抽入暂养池,水深低于暂养池池水深度的一半,计算好水体体积后,加入海水晶配制成盐度为1.6‰的半咸水;第二天开始每天增加占暂养池水体10%左右的池塘水,使暂养池水体盐度逐步下降;第9天将水池中水排掉一半,加入一半的池塘水将暂养池加满,第10天将尖鳍鲤转移至培育好的池塘。驯养期24小时不间断打氧,期间第3天开始可以少量喂食,饲料中可拌入大蒜素。如果是在淡水水体培育的尖鳍鲤,则可以按照常规淡水家鱼的方式入塘,入塘前可以在加入高锰酸钾的水池中过水暂养后再转入池塘。(三)鱼种放养池塘可以采用混养模式,尖鳍鲤搭配鳙鱼、鲢鱼、青鱼和草鱼等家鱼。具体搭配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组合,由于尖鳍鲤的抢食能力较弱,因此在养殖尖鳍鲤的池塘中,草鱼、罗非鱼等抢食能力较强的鱼类不宜放多。(四)日常管理(1)饲料投喂:投喂饲料的粗蛋白应大于35%,粗脂肪大于4%,饲料每天早上和下午分别投喂一次,投饵量为所有鱼体重的2%~4%。(2)水质管理:坚持每天观察池塘水质,良好的水质是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定期对池塘水质指标进行测量,如溶解氧、pH、氨氮等指标。一般保证水体透明度不低于20cm以上,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不超过0.02mg/L,pH控制在6.6~8.3之间。夏季要适当提高水深,及时开启增氧机搅动水体,以免水体温度过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水质情况适时对池塘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