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北京怀柔初二(上)期末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6分)期待着,期待着,冬奥的脚步近了!学校为迎接冬奥会开展“点燃冰雪激情,绽放青春梦想”冰雪运动嘉年华主题体验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北京,圆梦双奥】2018年2月26日,第23届冬奥会闭幕式在平昌落下wéi□幕。中国作为下一届冬奥会的举办国,呈现了以《2022相约北京》为主题的8分钟文艺演出。22名中国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反映出中国的时代风貌和历史文化;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蔚蓝的地球、孩童的笑脸、橄榄枝和梅花编织的花环等纷纷呈现,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北京,这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古都,xié□手张家口,开始翘首期盼冬季奥林匹克运动荣光在国家体育馆“鸟巢”绽放的那一刻。2021年10月27日,北京冬奥会迎来了倒计时一百天。中国向世界发出诚挚邀约,14亿中国人民乘着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重燃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和梦想。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将乘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①,让北京冬奥会成为全球冬季运动的②。中国运动员期待在家门口实现中国冰雪运动的突破,憧憬冰雪运动在中国迈向一个③。(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方框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承载zài翘qiáo帷幕携手B.承载zài翘qiào维幕携手C.承载zǎi翘qiáo帷幕挟手D.承载zǎi翘qiào维幕挟手(2)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①新观念②新纪元③里程碑B.①新观念②里程碑③新纪元C.①新理念②新纪元③里程碑D.①新理念②里程碑③新纪元(3)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微,象征冬奥】下图是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会徽——冬梦。整个图案由汉字、彩带、剪纸、五环组成。请你认真观察,发挥想象,写出图案设计寓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媒体,宣传冬奥】_______________人民网: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百天,诚邀世界“一起向未来”,大幕将开,一场闪耀科技创新魅力的盛会指日可待。从场内到场外,从比赛到观赛,北京冬奥会可以说是一场被科技创新成果“武装”的盛会【甲】水立方14天智能转换为冰立方、手持火炬实现零碳排放、秒级精准气象预报【乙】在冬奥科学办赛的过程中,一项项黑科技、新成果得以应用,为冬奥披上一层酷炫的“科技色彩”。(1)根据文段内容,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3)北京2022冬奥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为宜传冬奥理念,你会选用下面哪幅书法作品来发布海报?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理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盛典,欢庆冬奥】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在鸟巢隆重开幕。大年初四,正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举国同庆,紫气东来,祥云升起,祝愿冬奥会在喜庆吉祥的氛围里取得圈满成功。巧合的是,这一天还是我们中华民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春天孕育冬梦,这也预示着北京冬奥会将捷报频传,成绩斐然,充分展现中华健儿的雄姿与风采!(1)根据语段内容,选出合适的下联。()上联:冬奥鸟巢紫云起下联:______________A.中华冬梦春意来B.冬梦孕育春雨来C.冬梦春色展风采D.中华冬梦展雄姿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一)默写。(共6分)5.(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李白仗剑去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壮阔景色;王维出使边塞看到“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奇景象;苏轼被贬黄州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山川风物,总能触发想象,其意境令人神往。(二)(共6分)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借仙人乘鹤远去的传说,给黄鹤楼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B.颔联中“空悠悠”有“空荡荡”之意,表达了作者因漂泊在外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C.颈联写出了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草木荒芜衰败。D.尾联末句描绘了江上暮蔼迷蒙,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的景象,作者内心的愁结也因此景而更浓。7.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飞鸟和与还”,与本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都写到了夕阳。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夕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子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②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③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④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彭端淑《为学》)[注]①[鄙]边境。②[恃]凭借,倚仗。③[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④[顾]难道,反而。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残年余力以天下之所顺C.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夫哉9.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甲】吾一瓶一钵足矣翻译:我有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理解: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理解:愚公认为我会有众多子孙,子孙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即使山增加的再高,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10.苏轼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名著阅读(共5分)11.在画横线处依次填入动物名称,正确的一项是()《昆虫记》里每一个昆虫都有自己的本领:如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可以评为“最强大脑”;_______________既可以参评“建筑大师”,也可以去参评“小提琴大师”;_______________善于制作各种样式的面包,可以评为“西点大师”;_______________每天热火朝天的劳动,争分夺秒的潜入地下,被评为“劳动模范”。A.蟋蟀萤火虫隧蜂B.蝉西班牙蜣螂螳螂C.蟋蟀西班牙蜣螂隧蜂D.蝉萤火虫蟑螂12.信仰源自内心,它能激励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阅读美国作家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请结合书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的认识或感受。(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共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①“雪如意”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它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整个工程位于山谷之间,无需对山体进行太多的切削,保留了自然地形地貌,但缺少岩体支撑,这就意味着不能采用传统堆土的方法,这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支撑起建筑整体结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使用了133根桩、87根柱子支撑混凝土滑道,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滑雪中心。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由顶部出发区、中部滑道区、底部看台区三部分组成,共占地约62公顷。顶部出发区的“大圆环”是它最明显的标志。技术团队应用大悬挑钢结构安装及卸载技术,攻克了顶峰直径约80米,在狭小山谷作业的难关,将其成功地安装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顶上。总高约15米的“大圆环”,外侧采用墨绿色玻璃及铝板幕墙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像一朵美丽的祥云。中部滑道区共设计两条赛道,分别由落差136.2米的大跳台赛道和落差114.米的标准跳台赛道。技术团队为了使助滑道冰面与着陆坡表面达到厘米级精度,且助滑道冰面温度误差小于0.5℃,研发出助滑道冰面准分布式智能监测系统和铺面平整性智能检测车,填补了国际空白。同时赛道依山形而设,部分以支桥的方式架设,使用可再生材料并保护赛道周边的自然环境,保证了原地表河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位于山下的看台区是另一大亮点,其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看台设观众席、媒体记者席、评论员席,看台下为技术楼。北侧看台设观众席,设置了约6000余个座位。③在山体一侧,依山而建全球速度最快,总长259米的变坡斜行电梯,山体坡度不同,最缓处22.56度,最陡处39.56度,速度可达每秒2.5米,是目前常见的变坡斜行电梯速度的5倍。④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如果说顶部圈形出发区是“雪如意”的“柄首”,那么,中部蜿蜒起伏的S型赛道便是它的“柄身”,最底部的观众区则是它的“柄尾”,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这一设计在展现体育竞赛场馆动感的基础上,凸显了中国元素。13.阅读文段,概括“雪如意”建筑的一大特点:①、②、③。14.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总高约15米的“大圆环”,外侧采用墨绿色玻璃及铝板幕墙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像一朵美丽的祥云。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段内容,说说“雪如意”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的。【链接材料】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的布局灵动写意,曲径通幽,方寸之间都有讲究。讲究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理念,以达到虽由人作,但宛如天开的境界。(二)(共12分)阅读《单田芳先生教给我的》,完成下面小题。单田芳先生教给我的肖璞韬①明天,是恩师单田芳先生过世三周年的日子。回首以往,恩师的谆谆教诲,时常在耳边回响。②虽然我是恩师年龄最小的弟子,但和恩师相识却比较早。那是在1995年上半年,我还未上小学。当时,父亲已跟恩师有工作上合作。对恩师的艺术极为欣赏,自然希望我也能学习一下,于是有了我与恩师的第一次见面。③记得那天我走进监播室后,隔着玻璃看到一位爷爷身穿大褂在舞台上【甲】一柄折扇在手中变化无穷,时而为刀,时而变剑,时而又成枪;说起人物来,活灵活现,神采飞扬。好精彩的一段书!④录完一段书,恩师醒木一拍,走出演播间,脱下大褂喘口气儿。此时,父亲带我上前,跟恩师打招呼。当时让父亲颇为尴尬的是,介绍完我之后,我却迟迟没说话。还是恩师顿了顿,先开口道:小朋友,你好!直到恩师跟我握了握手,我才怯生生地说了一句:单爷爷好!眼前这位爷爷十分亲切,跟台上叱咤风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注意到,他的长衫已被汗水浸湿得深浅不一。出这么多汗,是说书很累吗?我想。⑤恩师看出我对这里感到新奇,主动邀请我到舞台上转转,摸摸醒木和折扇。【乙】刚一上台,头顶所有大灯如录制时一样全打开了,我立时被晃得睁不开眼,也被灯的热度烤得汗如雨下。怪不得单爷爷浑身湿透呢,这谁受得了?没多久,下一集的录制开始了,恩师又抖擞精神上台了。后来,听父亲说,录制一集评书,恩师要在台上烤20分钟,而这部书要超过100集。⑥这次见面让我见识到了说书人的辛苦。也是这次见面,让我耳濡目染,慢慢感受到评书的魅力,最终于2010年正式拜师,走到了评书这条路上。⑦由于并非从小学艺,入门之后,恩师为了教会我,想了不少办法。最开始,恩师教我一长两短三段评书,长的是《侯君基大闹三花镇》,两个短段分别是《吓一跳》和《张作霖手黑》。恩师教得非常写意,聊天之间,状态随时切换,一会儿就成了台上的说书先生,一会儿又切回来,教给我表演的门道。比如他说,《吓一跳》里张作霖生气时,拧眉瞪眼的架势,不能像是要跟人打架,而是要有一股让人看了,感觉性命随时不保的威风劲儿。⑧我当时绝对认真学了,但一演就露怯,我表演起来动作僵硬、直来直去,且时不常就出现“这个,那个”的口头禅,是典型的舞台经验不足。为了鼓励我,恩师特地讲了一些他亲历的舞台故事:“你这个口头禅,慢慢克服就好,也不算什么事。我见过更夸张的,有的说书先生说着说着,哎,忘了,怎么办呢?各位观众,我说段天气预报吧!哎,来段天气预报,放松一下。等报完了,来状态了,继续说书!”⑨恩师晚年,也过了一段惬意的时光,最喜欢追剧。说到追剧,恩师不仅追韩剧,更喜欢追国内热门剧,尤其是当国内古装剧崛起之后,恩师追看了《甄媛传》《芈月传》《琅琊榜》等热门剧。对于为什么追年轻人看的电视剧,恩师坦言:“看这些电视剧,就能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把握住他们的心理,也就知道将来的书该怎么说了。”________________。也正因此,恩师的评书吸引的年轻受众为数不少。⑩恩师走了三年,很多人还在回味他的评书。我做《西江月》一首,追忆恩师的评书艺术:宣扬忠孝仁义,剖析兵法权谋,指点江山话春秋,论说兴亡谁手。一生遍尝甘苦,评书说尽情仇,百部经典做神州,听众闻声静候!16.本文主要回忆了“我”与恩师接触过程中的见闻及感受。阅读文章,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和恩师初次见面,恩师主动和我打招呼并带我参观舞台,①。我拜师人门之后,②,对弟子慈爱有耐心。恩师晚年生活,③,④。17.根据要求,任选一处,完成文中语句的赏析式批注。【甲】一柄折扇在手中变化无穷,时而为刀,时而变剑,时而又成枪;说起人物来,活灵活现,神采飞扬。好精彩的一段书!【乙】刚一上台,头顶所有大灯如录制时一样全打开了,我立时被晃得睁不开眼,也被灯的热度烤得汗如雨下。怪不得单爷爷浑身湿透呢,这谁受得了?没多久,下一集的录制开始了,恩师又抖擞精神上台了。选择__________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结合上下文,在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议论性语句,你认为A、B两句话哪个更合适。A.恩师的话说到点儿上了,只要能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要,就不怕没有听评书的人。B.恩师的话说到点儿上了,评书的传承和发展是要靠年轻人的,无论是演员还是听众,皆是如此。19.阅读文章和链接材料,对单四芳先生你会发表怎样的评论?请你在作者的微博评论区跟帖,写下你的评论。(50字左右)【链接材料】单田芳(1934.12.17——2018.9.11,祖籍天津),从艺六十余年,虽然遭受过特殊时期的迫害,也受尽胃癌的折磨,但从未放弃过自己热爱的评书事业。他一生共录制了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12000余集,这些评书作品深受国内外华人的喜爱,甚至被评书迷形容为“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是中国评书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在他的实践中,评书作为传统艺术得到了发扬光大。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发布你的评论:五、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日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20.题目一:“慈母于中线,游子身上衣”触动儿女的心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触动游子的心灵;“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触动学子的心灵……,在我们生活中,也一定会有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景与物。请以“_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1.题目二: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天地互动”的太空课堂吗?“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教室搬到了中国空间站,那么在太空的教室里上课,又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6分)期待着,期待着,冬奥的脚步近了!学校为迎接冬奥会开展“点燃冰雪激情,绽放青春梦想”冰雪运动嘉年华主题体验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北京,圆梦双奥】2018年2月26日,第23届冬奥会闭幕式在平昌落下wéi□幕。中国作为下一届冬奥会的举办国,呈现了以《2022相约北京》为主题的8分钟文艺演出。22名中国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反映出中国的时代风貌和历史文化;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蔚蓝的地球、孩童的笑脸、橄榄枝和梅花编织的花环等纷纷呈现,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北京,这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古都,xié□手张家口,开始翘首期盼冬季奥林匹克运动荣光在国家体育馆“鸟巢”绽放的那一刻。2021年10月27日,北京冬奥会迎来了倒计时一百天。中国向世界发出诚挚邀约,14亿中国人民乘着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重燃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和梦想。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将乘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①,让北京冬奥会成为全球冬季运动的②。中国运动员期待在家门口实现中国冰雪运动的突破,憧憬冰雪运动在中国迈向一个③。(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方框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承载zài翘qiáo帷幕携手B承载zài翘qiào维幕携手C.承载zǎi翘qiáo帷幕挟手D.承载zǎi翘qiào维幕挟手(2)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①新观念②新纪元③里程碑B.①新观念②里程碑③新纪元C.①新理念②新纪元③里程碑D.①新理念②里程碑③新纪元(3)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微,象征冬奥】下图是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会徽——冬梦。整个图案由汉字、彩带、剪纸、五环组成。请你认真观察,发挥想象,写出图案的设计寓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媒体,宣传冬奥】_______________人民网: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百天,诚邀世界“一起向未来”,大幕将开,一场闪耀科技创新魅力的盛会指日可待。从场内到场外,从比赛到观赛,北京冬奥会可以说是一场被科技创新成果“武装”的盛会【甲】水立方14天智能转换为冰立方、手持火炬实现零碳排放、秒级精准气象预报【乙】在冬奥科学办赛的过程中,一项项黑科技、新成果得以应用,为冬奥披上一层酷炫的“科技色彩”。(1)根据文段内容,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3)北京2022冬奥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为宜传冬奥理念,你会选用下面哪幅书法作品来发布海报?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理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盛典,欢庆冬奥】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在鸟巢隆重开幕。大年初四,正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举国同庆,紫气东来,祥云升起,祝愿冬奥会在喜庆吉祥的氛围里取得圈满成功。巧合的是,这一天还是我们中华民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春天孕育冬梦,这也预示着北京冬奥会将捷报频传,成绩斐然,充分展现中华健儿的雄姿与风采!(1)根据语段内容,选出合适的下联。()上联:冬奥鸟巢紫云起下联:______________A.中华冬梦春意来B.冬梦孕育春雨来C.冬梦春色展风采D.中华冬梦展雄姿【答案】1.①.A②.D③.答案示例: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反映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2.答案示例:会徽上部的“冬”字,字体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在中国汉字中渗透冰雪运动,让冬奥会具有中国特色;舞动的彩色丝带,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中间“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下部为奥运五环,代表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3.①.科技创新点亮冰雪盛事②.C③.答案示例:我选择第一幅④.因为这幅作品的字体是行书,灵动活泼,形式优美,能体现中国冬奥携手世界,走向美好未来的理念。我选择第二幅,这幅作品的字体是隶书,将传统隶书稍作变形,不仅稳重大气,还能体现中国冬奥和谐、创新的特点。4.A【解析】【1题详解】(1)帷幕(wéimù):挂在舞台上或较大屋子里遮挡用的幕布。携手(xiéshǒu):手拉着手。承载(chéngzài):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翘首(qiáoshǒu):指抬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故选A。(2)序号①处,新观念:从目标消费者的需要满足出发,是一种需求管理。新理念:指对某一事物的新想法和新看法。由文段“将乘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可知,应选“新理念”,强调“双奥之城”的北京将秉持新想法和新看法,认真准备冬奥会;序号②处,新纪元:常用于比喻某个重大事件开创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里程碑:比喻在某一事业或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件。由文段“让北京冬奥会成为全球冬季运动”可知,应选“里程碑”,强调“双奥之城”的北京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新理念,让北京冬奥会成为全球冬季运动的标志;序号③处,新纪元:常用于比喻某个重大事件开创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里程碑:比喻在某一事业或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件。由选段“中国运动员期待在家门口实现中国冰雪运动的突破,憧憬冰雪运动在中国迈向一个”可知,应选“新纪元”,强调中国运动员憧憬冰雪运动在中国迈向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表现了中国运动员的美好祝愿;故选D。(3)时代风貌:指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面貌。历史文化:是历史上的事件或者是活动流传下来的影响,积淀在民间,并由此而催生的文化。由画线句子“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中“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陆续展示”可知,应先反映“历史文化”,再是“时代风貌”,故修改后的句子为: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反映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2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要结合有关数字,关健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从图片看,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融汇了中国书法及冰雪运动元素,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符号,体现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彩色丝带象征比赛时正值春节,体现中国的节日文化,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3题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人物(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由文段“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百天,诚邀世界‘一起向未来’,大幕将开,一场闪耀科技创新魅力的盛会指日可待”可知,新闻对象是“充满科技创新魅力的北京冬奥会”;由“从场内到场外,从比赛到观赛,北京冬奥会可以说是一场被科技创新成果‘武装’的盛会”可知,主体内容是“科技创新成果‘武装’北京冬奥会”。由此可拟写新闻标题:科技创新闪耀北京冬奥。(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由文段“从场内到场外,从比赛到观赛,北京冬奥会可以说是一场被科技创新成果‘武装’的盛会”“水立方14天智能转换为冰立方、手持火炬实现零碳排放、秒级精准气象预报”可知,前一分句是总括,后一分句详细介绍“科技创新成果”如何“武装”盛会并且没有一一列举。所以【甲】处应填冒号,【乙】处应填省略号。故选C。(3)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鉴赏。示例:我选择第一幅。因为这幅作品的字体是行书,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同时也气象雍容,笔力遒劲。能体现中国冬奥携手世界,共享、开放、走向美好未来的理念。我选择第二幅。因为这幅作品的字体是隶书,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轻重顿挫富有变化,稳重大气,能体现中国冬奥和谐、创新的特点。【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内容理解。注意对联的基本格式和平仄关系:上仄下平。由上联“冬奥鸟巢紫云起”可知,“冬奥鸟巢”为“名词+名词”形式,“紫云起”为“名词+动词”形式,再结合平仄关系分析下联。A.“中华冬梦春意来”中“中华冬梦”为“名词+名词”形式,“春意来”为“名词+动词”形式,且“来”为平声,符合下联要求;B.“冬梦孕育春雨来”中“冬梦孕育”为“名词+动词”形式,“春雨来”为“名词+动词”形式,不符合下联要求;C.“冬梦春色展风采”中“冬梦春色”为“名词+名词”形式,“展风采”为“动词+名词”形式,且“采”为仄声,不符合下联要求;D.“中华冬梦展雄姿”中“中华冬梦”为“名词+名词”形式,“展雄姿”为“动词+名词”形式,不符合下联要求;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一)默写。(共6分)5.(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李白仗剑去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壮阔景色;王维出使边塞看到“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奇景象;苏轼被贬黄州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山川风物,总能触发想象,其意境令人神往。【答案】①.谁家新燕啄春泥②.天接云涛连晓雾③.山随平野尽④.长河落日圆⑤.庭下如积水空明⑥.水中藻、荇交横【解析】【分析】【详解】注意“啄、云涛、晓雾、平野、空明、藻、荇”的正确写法。(二)(共6分)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借仙人乘鹤远去的传说,给黄鹤楼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B.颔联中“空悠悠”有“空荡荡”之意,表达了作者因漂泊在外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C.颈联写出了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草木荒芜衰败。D.尾联末句描绘了江上暮蔼迷蒙,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的景象,作者内心的愁结也因此景而更浓。7.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飞鸟和与还”,与本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都写到了夕阳。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夕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6.C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看到日暮时,山间云气缭绕,飞鸟投林归来,此时,他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诗人热爱自然,归隐田园的悠然自得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诗人日暮在江畔看到烟雾升腾,明净的江面一片凄迷,不禁心生愁绪,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理解分析不恰当。“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思是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并非“鹦鹉洲上草木荒芜衰败”。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思想感情。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中的“佳”,表现了夕阳的美好,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结合描绘的画面和写作的背景,可知,夕阳西下时山间云气缭绕,飞鸟投林归来,一片祥和;此时作者归居田园,正过着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因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享受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乡关”和“愁”明确的告诉我们作者的思乡之情,夕阳西下的“日暮”情景,渲染了氛围,使这种愁绪更深一层。(三)(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子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②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③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④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彭端淑《为学》)[注]①[鄙]边境。②[恃]凭借,倚仗。③[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④[顾]难道,反而。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残年余力以天下之所顺C.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夫哉9.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甲】吾一瓶一钵足矣。翻译:我有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理解: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理解:愚公认为我会有众多的子孙,子孙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即使山增加的再高,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10.苏轼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8.B9.甲10.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甲]文中愚公是一个确定了目标就坚持不懈的人,在移山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也要排除万难,达成目标,其坚韧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乙]文中“贫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凭一己之力却能到达南海,靠的就是他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和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解析】【分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将近/况且;B.用,凭/用,凭;C.顽固/使动用法,“使……巩固”,也可译为“巩固”;D.诚意/真正,确实;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乙】理解错误。“而山不加增”意思是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不能理解为“即使山增加的再高”。故选【甲】。【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一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强调都是意志的重要性。【甲】文“吾与汝毕力平险”和“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表现了愚公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坚韧不拔的精神,其坚韧和顽强不仅感动了神,也感动历代无数国人;【乙】文“一瓶一钵足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贫困的僧人凭着一瓶一钵往返南海,凭借的也是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点睛】参考译文【甲】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乙】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三、名著阅读(共5分)11.在画横线处依次填入动物名称,正确的一项是()《昆虫记》里每一个昆虫都有自己的本领:如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可以评为“最强大脑”;_______________既可以参评“建筑大师”,也可以去参评“小提琴大师”;_______________善于制作各种样式的面包,可以评为“西点大师”;_______________每天热火朝天的劳动,争分夺秒的潜入地下,被评为“劳动模范”。A.蟋蟀萤火虫隧蜂B.蝉西班牙蜣螂螳螂C.蟋蟀西班牙蜣螂隧蜂D.蝉萤火虫蟑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寻找到回家的路,即使他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他也依旧能够记住回家的路,被评为“最强大脑”;蟋蟀: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蟋蟀在选择住处时,不会选择天然形成的隐蔽场所,它们通常选择那些排水条件优良,有充足阳光的地方,选好了还要自己动手建造。被称为“建筑大师”;西班牙蜣螂:西班牙蜣螂是除圣甲虫之外最美最大的一种。作者介绍了它的外形特点:前胸截成一个陡坡,头上也长着一个怪角,极其引人注目。西班牙蜣螂身子矮胖,缩成一团,又圆又厚,行动迟缓。它的爪子极短,稍有一点动静,爪子就缩回肚腹下面,与粪球制作工们的长腿简直无法相比。西班牙蜣螂的习性:喜静不喜动。一旦找够了食物,夜间或者日暮黄昏时分,它就在粪堆下挖洞。挖的是个粗挺的洞,能放得下一只大苹果。然后,它三下两下地一扒拉,龚料便成了屋顶,或者至少挡在其门口。只要宝贝食物没有吃完,西班牙蜣螂就不再回到地面。直到饭尽粮绝,这种隐居生活才会结束。于是,晚间,它就又开始寻觅、收获、挖洞,另建一个临时居所。如同圣甲虫一样,这时候它也必须弄到绵羊的软软的排泄物做成一个软面包。被称为“西点大师”;蟑螂:隧蜂的巢在隧蜂的巢旁的花丛里,随处可见隧蜂们愣头愣脑地四处搬运蜂蜜,这热火朝天地劳动也别有一番风味,它们必须争分夺秒地潜入地下。……整整一天,隧蜂都躲在地下,忙着准备食物和磨光蜂巢。第二天,新的圆锥形土堆又在地面上出现了,之后,他们又开始收集食物。几小时后,一切都停顿下来了。就这样,它们白天停工休息,夜间、早上工作,直到全部竣工。隧蜂被称为“劳动模范”。故选C。12.信仰源自内心,它能激励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阅读美国作家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请结合书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的认识或感受。(10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读《红星照耀中国》,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斯诺笔下的周恩来富有文学天赋,早年的求学经历让他拥有的开明的思想,他参加学生运动,出国留学,回国后发动国民革命,组织工人罢工,最后转入地下活动,可谓是经历九死一生到达西北根据地,其间不管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没有动摇他这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的书生的革命信仰。示例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看到了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精神。红军战士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冒死过桥,他们靠的就是坚定的信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读后感。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即用一句话表明自己的感受,然后,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情节分析论证,最后一句话做结。100字左右。示例:《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怀着对中国革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的呈现在了这本书上。在书中,斯诺还对国名党进行狠狠的驳斥,驳斥了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在书中对毛泽东大加赞赏: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的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以及他们那讲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铁一样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共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①“雪如意”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它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整个工程位于山谷之间,无需对山体进行太多的切削,保留了自然地形地貌,但缺少岩体支撑,这就意味着不能采用传统堆土的方法,这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支撑起建筑整体结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使用了133根桩、87根柱子支撑混凝土滑道,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滑雪中心。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由顶部出发区、中部滑道区、底部看台区三部分组成,共占地约62公顷。顶部出发区的“大圆环”是它最明显的标志。技术团队应用大悬挑钢结构安装及卸载技术,攻克了顶峰直径约80米,在狭小山谷作业的难关,将其成功地安装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顶上。总高约15米的“大圆环”,外侧采用墨绿色玻璃及铝板幕墙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像一朵美丽的祥云。中部滑道区共设计两条赛道,分别由落差136.2米的大跳台赛道和落差114.米的标准跳台赛道。技术团队为了使助滑道冰面与着陆坡表面达到厘米级精度,且助滑道冰面温度误差小于0.5℃,研发出助滑道冰面准分布式智能监测系统和铺面平整性智能检测车,填补了国际空白。同时赛道依山形而设,部分以支桥的方式架设,使用可再生材料并保护赛道周边的自然环境,保证了原地表河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位于山下的看台区是另一大亮点,其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看台设观众席、媒体记者席、评论员席,看台下为技术楼。北侧看台设观众席,设置了约6000余个座位。③在山体一侧,依山而建全球速度最快,总长259米的变坡斜行电梯,山体坡度不同,最缓处22.56度,最陡处39.56度,速度可达每秒2.5米,是目前常见的变坡斜行电梯速度的5倍。④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如果说顶部圈形出发区是“雪如意”的“柄首”,那么,中部蜿蜒起伏的S型赛道便是它的“柄身”,最底部的观众区则是它的“柄尾”,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这一设计在展现体育竞赛场馆动感的基础上,凸显了中国元素。13.阅读文段,概括“雪如意”建筑的一大特点:①、②、③。14.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总高约15米的“大圆环”,外侧采用墨绿色玻璃及铝板幕墙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像一朵美丽的祥云。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段内容,说说“雪如意”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的。【链接材料】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的布局灵动写意,曲径通幽,方寸之间都有讲究。讲究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理念,以达到虽由人作,但宛如天开的境界。【答案】13.技术难度高(科技创新);造型独特(形式优美、设计精巧);体现中国元素(体现传统文化)14.“约”表示估计,推测,表示“大圆环”的高度在15米左右,不是精确高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准确性。“像一朵美丽的祥云”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雪如意”顶部出发区的造型美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5.(1)整个工程位于山谷之间,无需对山体进行太多的切削,保留了自然地形地貌(2)其外侧采用墨绿色玻璃及铝板幕墙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3)赛道赛道依山形而设,部分以支桥的方式架设,使用可再生材料并保护赛道周边的自然环境,保证了原地表泾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由第①段“整个工程位于山谷之间,无需对山体进行太多的切削,保留了自然地形地貌”、第②段“部分以支桥的方式架设,使用可再生材料并保护赛道周边的自然环境,保证了原地表河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等语句可得出:环保性。由第①段“为支撑起建筑整体结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使用了133根桩、87根柱子支撑混凝土滑道,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滑雪中心”、第②段“技术团队应用大悬挑钢结构安装及卸戴技术,攻克了顶峰直径约80米,在狭小山谷作业的难关”“技术团队为了使助滑道冰面与着陆坡表面达到厘米级精度,且助滑道冰面温度误差小于0.5℃,研发出助滑道冰面准分布式智能监测系统和铺面平整性智能检测车,填补了国际空白”等语句可得出:创新性。由第④段“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这一设计在展现体育竞赛场馆动感的基础上,凸显了中国元素”等语句可得出:文化性。【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准确性和生动性两种类型。“约”表示大约,估计,表示不确定,结合语句可知,“约”在这里的意思是“‘大圆环’总高度大概在15米”,不是精准的高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结合第②段“外侧采用墨绿色玻璃及铝板幕墙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可知,“像一朵美丽的祥云”把顶部出发区的外侧比作祥云,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体现的是语言的生动性特点。可据此作答。【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由【链接材料】“讲究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理念,以达到虽由人作,但宛如天开的境界”的语句可知,可从“雪如意”建筑注意保持自然原貌方面提取信息,概括作答。由原文第①段“整个工程位于山谷之间,无需对山体进行太多的切削,保留了自然地形地貌”可得出:没有对山体进行太多切削,保留自然地形地貌;由原文第②段“外侧采用墨绿色玻璃及铝板幕墙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像一朵美丽的祥云”可得出:出发区外侧的装饰与山谷融为一体,犹如祥云;由原文第②段“同时赛道依山形而设,部分以支桥的方式架设,使用可再生材料并保护赛道周边的自然环境,保证了原地表河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可得出:使用再生材料并保护周边自然环境,保证了原地表河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二)(共12分)阅读《单田芳先生教给我的》,完成下面小题。单田芳先生教给我的肖璞韬①明天,是恩师单田芳先生过世三周年的日子。回首以往,恩师的谆谆教诲,时常在耳边回响。②虽然我是恩师年龄最小的弟子,但和恩师相识却比较早。那是在1995年上半年,我还未上小学。当时,父亲已跟恩师有工作上合作。对恩师的艺术极为欣赏,自然希望我也能学习一下,于是有了我与恩师的第一次见面。③记得那天我走进监播室后,隔着玻璃看到一位爷爷身穿大褂在舞台上【甲】一柄折扇在手中变化无穷,时而为刀,时而变剑,时而又成枪;说起人物来,活灵活现,神采飞扬。好精彩的一段书!④录完一段书,恩师醒木一拍,走出演播间,脱下大褂喘口气儿。此时,父亲带我上前,跟恩师打招呼。当时让父亲颇为尴尬的是,介绍完我之后,我却迟迟没说话。还是恩师顿了顿,先开口道:小朋友,你好!直到恩师跟我握了握手,我才怯生生地说了一句:单爷爷好!眼前这位爷爷十分亲切,跟台上叱咤风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注意到,他的长衫已被汗水浸湿得深浅不一。出这么多汗,是说书很累吗?我想。⑤恩师看出我对这里感到新奇,主动邀请我到舞台上转转,摸摸醒木和折扇。【乙】刚一上台,头顶所有大灯如录制时一样全打开了,我立时被晃得睁不开眼,也被灯的热度烤得汗如雨下。怪不得单爷爷浑身湿透呢,这谁受得了?没多久,下一集的录制开始了,恩师又抖擞精神上台了。后来,听父亲说,录制一集评书,恩师要在台上烤20分钟,而这部书要超过100集。⑥这次见面让我见识到了说书人的辛苦。也是这次见面,让我耳濡目染,慢慢感受到评书的魅力,最终于2010年正式拜师,走到了评书这条路上。⑦由于并非从小学艺,入门之后,恩师为了教会我,想了不少办法。最开始,恩师教我一长两短三段评书,长的是《侯君基大闹三花镇》,两个短段分别是《吓一跳》和《张作霖手黑》。恩师教得非常写意,聊天之间,状态随时切换,一会儿就成了台上的说书先生,一会儿又切回来,教给我表演的门道。比如他说,《吓一跳》里张作霖生气时,拧眉瞪眼的架势,不能像是要跟人打架,而是要有一股让人看了,感觉性命随时不保的威风劲儿。⑧我当时绝对认真学了,但一演就露怯,我表演起来动作僵硬、直来直去,且时不常就出现“这个,那个”的口头禅,是典型的舞台经验不足。为了鼓励我,恩师特地讲了一些他亲历的舞台故事:“你这个口头禅,慢慢克服就好,也不算什么事。我见过更夸张的,有的说书先生说着说着,哎,忘了,怎么办呢?各位观众,我说段天气预报吧!哎,来段天气预报,放松一下。等报完了,来状态了,继续说书!”⑨恩师晚年,也过了一段惬意的时光,最喜欢追剧。说到追剧,恩师不仅追韩剧,更喜欢追国内热门剧,尤其是当国内古装剧崛起之后,恩师追看了《甄媛传》《芈月传》《琅琊榜》等热门剧。对于为什么追年轻人看的电视剧,恩师坦言:“看这些电视剧,就能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把握住他们的心理,也就知道将来的书该怎么说了。”________________。也正因此,恩师的评书吸引的年轻受众为数不少。⑩恩师走了三年,很多人还在回味他的评书。我做《西江月》一首,追忆恩师的评书艺术:宣扬忠孝仁义,剖析兵法权谋,指点江山话春秋,论说兴亡谁手。一生遍尝甘苦,评书说尽情仇,百部经典做神州,听众闻声静候!16.本文主要回忆了“我”与恩师接触过程中的见闻及感受。阅读文章,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和恩师初次见面,恩师主动和我打招呼并带我参观舞台,①。我拜师人门之后,②,对弟子慈爱有耐心。恩师晚年生活,③,④。17.根据要求,任选一处,完成文中语句的赏析式批注。【甲】一柄折扇在手中变化无穷,时而为刀,时而变剑,时而又成枪;说起人物来,活灵活现,神采飞扬。好精彩的一段书!乙】刚一上台,头顶所有大灯如录制时一样全打开了,我立时被晃得睁不开眼,也被灯的热度烤得汗如雨下。怪不得单爷爷浑身湿透呢,这谁受得了?没多久,下一集的录制开始了,恩师又抖擞精神上台了。选择__________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结合上下文,在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议论性语句,你认为A、B两句话哪个更合适。A.恩师的话说到点儿上了,只要能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要,就不怕没有听评书的人。B.恩师的话说到点儿上了,评书的传承和发展是要靠年轻人的,无论是演员还是听众,皆是如此。19.阅读文章和链接材料,对单四芳先生你会发表怎样评论?请你在作者的微博评论区跟帖,写下你的评论。(50字左右)【链接材料】单田芳(1934.12.17——2018.9.11,祖籍天津),从艺六十余年,虽然遭受过特殊时期的迫害,也受尽胃癌的折磨,但从未放弃过自己热爱的评书事业。他一生共录制了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12000余集,这些评书作品深受国内外华人的喜爱,甚至被评书迷形容为“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是中国评书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在他的实践中,评书作为传统艺术得到了发扬光大。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发布你的评论:【答案】16.①带人真诚随和亲切;②恩师想尽办法教我表演的门道;③追看青年人喜欢的热门剧;④对评书事业的热爱与传承。17.①.【甲】句②.运用排比的修辞和连续的短句,三个“时而”写出了单老先生的评书表演娴熟且形象逼真,句末一个叹号更是表现出我对先生评书的极度喜欢。

【乙】“晃”“烤”写出舞台灯光的亮度及热度,也写出了我站在舞台上痛苦难受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与恩师“又抖擞精神”的登台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恩师的敬业精神。18.B19.答案示例:单老驾鹤去,再闻评书难。一辈子尝遍人间甘苦,六十载道尽江湖恩怨。英雄豪杰犹在眼前,个个忠心赤胆,余音绕梁回味无限,声声拨动心弦。天堂击木展扇说新篇,人间拱手道别来世见。【解析】【分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概括。(1)根据题干“和恩师初次见面,恩师主动和我打招呼并带我参观舞台”的提示。找到④段“眼前这位爷爷十分亲切,跟台上叱咤风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和⑤段“恩师看出我对这里感到新奇,主动邀请我到舞台上转转,摸摸醒木和折扇”,可概括为:恩师带人真诚随和亲切;(2)根据题干“我拜师人门之后”的提示。找到⑦段“入门之后,恩师为了教会我,想了不少办法”和“聊天之间,状态随时切换,一会儿就成了台上的说书先生,一会儿又切回来,教给我表演的门道”,可概括为:恩师想尽办法教我表演的门道;(3)根据题干“恩师晚年生活”的提示。找到⑨段“。说到追剧,恩师不仅追韩剧……等热门剧”,可概括为:恩师追看青年人喜欢的热门剧;(4)根据题干“恩师晚年生活”的提示和(3)的概括“恩师追看青年人喜欢的热门剧”,找到⑨段“对于为什么追年轻人看的电视剧,恩师坦言……”,可概括为:恩师对评书事业的热爱与传承。【17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式批注。根据要求,从【甲】【乙】中任选一处赏析即可。示例1:我选【甲】处。“时而为刀,时而变剑,时而又成枪”,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说起人物来,活灵活现,神采飞扬”,可知多用短句。排比,富有气势,突出了恩师技艺高超、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多用短句,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表现了作者恩师的敬佩和热爱之情。示例2:我选【乙】处。“我立时被晃得睁不开眼,也被灯的热度烤得汗如雨下”“怪不得单爷爷浑身湿透呢,这谁受得了”,不仅交代恩施下台时“长衫已被汗水浸湿得深浅不一”的原因,照应了前文,还将我的感受和恩师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恩师的辛苦和敬业精神。【18题详解】本题考查续写(或补写)。根据⑨段“恩师坦言:‘看这些电视剧,就能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把握住他们的心理,也就知道将来的书该怎么说了。’”可知,这句话不仅解释了自己追剧的原因,也是对我的教育,关乎说书和听书两个方面,实际上涉及的是评书的传承和发展是要靠年轻人的,无论是演员还是听众,因此“说到点儿上了”。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品论。需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的内容,或人品(德)、或技术(艺)、或综合(德艺双馨)谈透一点即可。示例:单田芳先生德艺双馨。从艺50多年来,单田芳已表演录制完成了111部共12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开评书走向市场之先河。其作品涉及题材广泛,既有传统题材,亦有现代题材。单田芳的评书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评书文化。“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为他赢得“单国嘴”的美誉。五、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日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20.题目一:“慈母于中线,游子身上衣”触动儿女的心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触动游子的心灵;“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触动学子的心灵……,在我们生活中,也一定会有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景与物。请以“_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答案】例文那句话,触动我的心灵夜幕四合,我低着头,匆匆走在补习的路上。步履匆忙,转个弯就看到了老师家的楼梯。楼梯口一群孩子在踢球,我皱了皱眉头,生怕走过去时足球刚好砸过来。于是我的脚步更快了。避过了“危险地带”,在离转角三四米处时,突然一个响亮的童声响起:“你好!”你好?我疑惑地偏过头,脚步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