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一批又一批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①文艺复兴②新文化运动③五四运动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项运动中曾经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A.洋务运动 B.工业革命 C.鸦片战争 D.新文化运动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发展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①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②一五计划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开端④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A.① B.② C.③ D.④4.现已86岁高龄的胡兆森说起那时的场景,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和其他代表们进入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代表全国人民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据此判断,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5.目前,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已经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6.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蒙昧主义 D.人文主义7.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到:“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对于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对外战争成就了拿破仑,让他更伟大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C.雨果的评价是站在封建国家的立场上D.雨果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8.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A.城市领导农村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城市武装起义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如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这一截图内容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10.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业绩的是()。①平定准噶尔叛乱②册封五世达赖③册封五世班禅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促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A.蒙恬B.张骞C.玄奘D.郑和12.人类早期文明中有的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下列哪一幅图片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A.B.C.D.13.历史上苏俄和美国都对本国的经济政策进行过重大调整。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表达正确的是A.都是在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实施B.都改变了原有社会制度C.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都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14.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A.刺激了社会消费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改善了劳资关系 D.美化了政府形象15.下表中各项对应错误的是A《权利法案》体现议会至上原则,确立君主立宪制B《独立宣言》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确立民主共和制C《人权宣言》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人民积极性,扭转战局A.A B.B C.C D.D16.邓小平在论述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这个战略行动()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17.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18.14世纪前后,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A.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B.雇佣分工合作兴起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D.“三角贸易”开始19.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天物》D.《道德经》20.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该规定出自于A.《天朝田亩制度》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21.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以下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A.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C.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D.1815年,在反法同盟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亡。22.下列作品中描写了19世纪前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是A.《高老头》B.《欧也妮葛朗台》C.《战争与和平》D.《人间喜剧》23.下列结论是王绅同学学习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相关历史知识后形成的一些认识。其中属于正确认知的是A.多极化趋势下大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B.不妥协退让会增长国际邪恶势力的气焰C.国际合作是谋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D.经济全球化下需要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2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A.塞尔维亚B.保加利亚C.英国D.法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被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的是_____26.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7.二战后,成立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分别是_____和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数字记忆法是学习历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数字年份住住对应了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用这些数字可以将一件件历史事件像珍珠般串起来。今天我们来到数字“9“结尾的历史王国逛一逛。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330年前文献(1689年)材料二:宣称人们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230年前文献(1789年)材料三:100年前的北平天安门广场照片(1919年)材料四:毛泽东挥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庆典。……——70年前(1949年)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这部文献的名称材料二是哪次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内容?从材料三照片中事件提炼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材料四的内容描绘的是哪一事件的场景?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三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12月22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阿卡迪亚”会议,双方再次确定“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并一致同意继续重视苏德战场。为了共同谋划和指挥两国的军事行动,统一供应军事物资,会后决定成立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及军火分配部。会议拟定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材料二在1944年7月举行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组织。1947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卡迪亚”会议召开的背景,并说明“阿卡迪亚”会议的召开为战后哪一重要国际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依据材料二说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过程及其建立的目的。综上所述,说说重大国际组织建立的背景及意义。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都属于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两者都推动了社会进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先进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不具有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步入近代·文艺复兴;人教版八年级上·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人教版九年级上·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材料中也强调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所以二者内容有共通之处,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78年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搭配正确。1949年,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不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搭配错误;一五计划的实施,初步建立起了我国的工业化体系,②搭配错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④搭配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开国大典、一五计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注意措辞的正确性,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4、A【解析】

根据“代表中国人民第一次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宪法”可知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的内容。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中国海尔公司属于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都有分公司,而且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土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依据题干“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可知,该画作《蒙娜丽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

据“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可知,对于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雨果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颁布《法典》,肯定大革命的成果,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蓝本,同时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执政期间对外战争不断,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使《法典》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深入欧洲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奴役、剥削,给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8、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带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创造性的革命道路”即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合题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说:我反”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说:我学”指的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康有为说:我变”指的是戊戌变法;“孙中山说:我革”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康熙皇帝1690年平定蒙古贵族噶尔丹平定叛乱,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康熙帝即顺治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后,又赐予另外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雍正皇帝时设立驻臧大臣,后又通过金瓶掣签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故属于康熙皇帝的业绩是①③,故选C。1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通西域。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辟了丝绸之路。故促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张骞。故B符合题意;蒙恬是秦朝抗击匈奴的历史人物,故A不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故C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与促进丝绸之路的开辟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A【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A是长城,B是汉谟拉比法典,C是金字塔,D是帕特农神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长城属于中国;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法典;C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D帕特农神庙属于古代希腊的建筑;因此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3、A【解析】

据所学知,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是在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实施,都没有改变原有社会制度。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但没有彻底消除经济危机。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4、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建立福利国家,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5、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故B对应错误,符合题意;《权利法案》体现了议会至上原则,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故A对应正确,不合题意;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体现了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故C对应正确,不合题意;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人民积极性,扭转战局,故D对应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据“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7、D【解析】

依据题干“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书是《红楼梦》。故正确答案为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BC均与题干“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不符,故选D。18、B【解析】

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显著标志就是雇佣关系和手工工场的出现,B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A排除;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C排除;三角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D排除。故选B。19、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正确答案为B。《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专著;《天工天物》是宋应星的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道德经》是记录道家创始人老子思想的著作。A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20、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故B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故A不合题意;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故C不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2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这句话是对《拿破仑法典》的地位的表述,属于历史观点,选项C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本身的史实描述,故选C。2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作品,描写了19世纪前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所以D说法符合题意;A《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一部分;B《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一部分;C《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作品,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所以D说法符合题意,ABC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23、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主流,国际合作是谋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故C符合题意;多极化趋势下,没有哪一个大国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合作才是正途,故A不符合题意;不妥协退让、坚决打击才会阻止国际邪恶势力的气焰,故B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下需要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要不得,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我们可知,塞尔维亚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战争,所以答案是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列夫•托尔斯泰【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擅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和“天才的艺术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些作品深刻地揭示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被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的是列夫•托尔斯泰。26、欧盟。【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成立于1993年,是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的,是欧洲走向政治一体化的重要表现。点睛:欧盟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的经济发展,能有效的取消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促进欧洲走向联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的格局产生影响,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7、北约华约【解析】试题分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和西欧国家公开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立于1955年5月14日。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权利法案》。(2)法国大革命(3)爱国、担当、勇敢、反帝反封建等(写出2个即可)。(4)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解析】

(1)通过对材料一的内容及时间“1689年”,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审议并通过《权利法案》,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2)根据“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人权宣言》的内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3)根据材料时间“1919年”、“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精神的内涵有爱国、担当、勇敢、反帝反封建等。(4)根据材料四内容及时间“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9、(1)长安;南海。(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统治者的支持。(4)张骞;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畏艰险,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郑和;郑和率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不畏艰险,鞠躬尽瘁,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交流。【解析】(1)根据材料一“西汉丝绸之路路线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长安;“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南海。(2)根据材料二“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可知,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根据材料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宝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至1433年明成祖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