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D.充分利用市场调节2.下列关于封建王朝的基本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B.公元前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C.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改国号宋,定都东京D.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4.“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罗斯福这段话与下列哪一措施有关?()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控制农业生产C.整顿工业,防止盲目竞争 D.兴建工程,刺激消费与生产5.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成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③一段时间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当时的世界:“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B.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C.美苏军事实力接近D.美苏“冷战”对峙7.初三同学王明正进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搜集的相关材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A.古代民族关系 B.古代对外交往 C.古代经济发展 D.古代制度的更新8.某同学想要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塔,他应该去()A.南昌 B.会宁 C.瑞金 D.陕北9.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10.“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事取决于民众,这可能是古代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特点()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雅典11.欧洲对殖民地帝国的控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削弱,但还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实际上,欧洲因获得作为托管地的阿拉伯地区而扩大了它的殖民地范围。其中为帝国主义殖民地范围“扩大了”提供依据的是()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12.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A. B.C. D.13.世纪末,某一周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A.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14.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15.《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①西汉强化监察制度②隋朝开创科举制度③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④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④16.“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最早确定这一制度的是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炀帝17.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进攻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18.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9.即将毕业的木明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中古时代中东国家状况的毕业论文,他可以参考的古典文学著作是()A.《荷马史诗》 B.《被缚的普罗米修斯》C.《俄底浦斯王》 D.《天方夜潭》20.1911年10月的一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夺取了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机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这一起义是A.广西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2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其主题是()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2.2019年总书记在(告同胞书》发下表十周年纪念会上指出: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欠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实现建国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的是A.毛泽东、蒋介石B.胡锦涛连战C.,马英九D.、连战23.“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24.下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C.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周武王击败商朝军队的战役是____________;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战役是____________26.________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开始;________年4月,美国内战爆发。27.________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国家百年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1年6月9日,唐胥铁路终于完工。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井信中指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淳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有铁路則运兵神逑,畛域(地域界限)无分,粮饷煤槭,不虑缺乏。﹣﹣摘编自吴汝纶《李文忠公全集》等材料二新中国铁路发展大事年表一五时期西部地区首次开通成都至重庆、宝鸡至成都等铁路。1994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铁路建成,成为第一家境外上市铁路。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008年京津堿际铁路开通,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整理自《中国铁路发辰史》材料三中国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速铁路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开放的新格局,使丝绸之路复活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高铁已经走向世界,他们不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也采用中国标准。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据纪录片《中国高铁》解说词整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胥铁路的修建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概括李鸿章认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看,哪些因素推动了铁路的发展?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代表在会上具体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美国为捍卫“门户开放”,原则上支持中国。中国还认为,山东问题不是单纯的中日之间的问题,因此反对与日本直接谈判,而主张在会议上解决。但日本却坚持中日双方在会外“直接谈判”。美、英……迫使中国接受了在会议之外进行的有美、英观察员列席的中日双边会谈。——吴于廑、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源远流长。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发言材料三1971年,尼克松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中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回忆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实现“共同愿望”,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及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体现我国近现代外交发展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手段的特点即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B。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改国号宋,定都东京,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故A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3、B【解析】根据“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可知“一粒火星”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一战战火,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题干反映了一战即将爆发。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因为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重新分割世界,相互勾结形成了两大集团,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点睛:“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欧洲这个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要爆炸了。据所学,一战前欧洲巴尔干半岛局势紧张,成为一只“火药桶”,一个事件即将引发这里的战争。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4、D【解析】

通过“给人民以工作机会”、“由政府直接招雇”、“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可以看出这是罗斯福新政中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而推行的以工代振,具体做法就是兴建公共工程,吸纳失业者,刺激消费与生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A【解析】依据材料“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面粉厂工业迅速发展。结合课本所学,1914—1918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面粉业有所发展。①正确;“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反映了我国面粉业曲折发展。②正确;材料“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反映了这段时间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出现了贸易出超。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④不正确,B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6、D【解析】根据题干时间是二战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虽然都很强大,但是暂时不会兵戎相见,该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冷战的情形,故选D。7、A【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可知,张骞通西域,加强了西域地区与汉朝的来往,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融洽相处,被称为“天可汗”,南宋时期,少数民族女真建立的金与汉族建立的南宋处于战争和对峙局面,由此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是古代的民族关系,A符合题意;题干图片不属于中外交往,B不符合题意;古代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与题干的内容无关,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选项B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选项A不符合题意;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至此,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选项C不符合题意;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封建时代”指的是封邦建国。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故A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是“郡县时代”,故B排除;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故C排除;宋代与题干无关,故D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考查学生理解能力。10、D【解析】

依据材料“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事取决于民众”可知,这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1、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1月,在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的内容: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其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所以帝国主义殖民地范围“扩大了”提供依据的是《凡尔赛条约》,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2、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核心是网络技术;符合题干的为A项美国微软公司的电子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故正确答案为A。1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形成了以德国为核心的,奥匈帝国与意大利共同组织的三国同盟;以及以英国为主导的,俄国与法国组成的三国协约,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的,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严重伤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但中国不是一战的战败国,是战胜国。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5、C【解析】依据材料“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反映的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的统治者沿用。“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指的后来者在政治制度反面的不断完善、修正。结合课本所学,西汉的统治者强化监察制度、隋朝开创科举制度都属于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①②正确,C项符合题意;开创三省六部制的是隋朝,唐朝只是完善开创三省六部制。③错误,AB三项不合题意;厂卫特务机构是锦衣卫和东厂的合称。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成立特务机构东厂,④表述错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6、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制的特征,是秦始皇首创,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17、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所以答案选择C。18、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毕昇;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宋代出现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所以①③属于宋代的成就,故选B。1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反映阿拉伯文化的古典文学著作是《天方夜谭》。《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欧洲文学著作,排除。故选D。20、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项符合题意;广西金田起义的时间是1851年,A项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C项不符合题意;秋收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1、D【解析】

依据知识卡片的“苏联解体、鼎足之势、俄罗斯、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力量。故D符合题意;AB出现在苏联解体之前,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2、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同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3、C【解析】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故选C。24、C【解析】依据图片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组成。它以“万岁山”作为全城中心点,中央的宫城又叫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是朝廷统治者的居住去;内城设有中央官署、粮仓、城楼等各种民生设施。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C项符合题意。从整个布局突出以皇帝居住区皇城为中心,其他的围绕着这个中心,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牧野之战巨鹿之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河,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一战,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破秦军。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军取得大败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26、17751861【解析】

据所学知,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美国内战爆发。27、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期间的著名战役是凡尔登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亚历山大二世。(2)不同意;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解析】

(1)根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为1861年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根据材料“……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反映了改革使农奴性积极性很高,很高兴。我不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俄国1861年改革颁布法令规定: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须高价赎购买。这次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点睛】(1)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知反映了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据所学可确定当时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2)问首先根据材料内容确定反映的观点。“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确定观点:农奴制改革调动了农奴的积极性,拥护政府改革;据所学知识从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解放获得一块份地,是对农奴的变相的剥削方面回答。29、(1)事件:洋务运动。理由:修筑铁路可以,富强制敌。(2)成就:铁路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开启“高铁时代”,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京津堿际铁路开通,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铁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中国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速铁路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开放的新格局,使丝绸之路复活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高铁已经走向世界。(4)因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了高铁发展;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了高铁技术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逬来”和”走出去”,促使高铁走向世界。【解析】

(1)依据材料“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胥铁路的修建与洋务运动有关。李鸿章认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是修筑铁路可以,富强制敌。其意图是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2)根据材料“新中国铁路发展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铁路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开启“高铁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