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十六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十六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十六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十六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十六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十六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朝前期,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所做的努力是()A.统一蒙古草原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置府D.设置伊犁将军2.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最好,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是A.《史记》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红楼梦》3.进入17世纪,英国王权同议会发生尖锐的冲突。资产阶级和采用资产阶级经营方式的新贵族日益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已的权力。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议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B.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C.资产阶级危害了国家利益D.国王反对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5.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出现新形势:开始遭受外国侵略,由此出现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下列哪项史实体现了上述特点?()A.靖难之役 B.雅克萨之战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6.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铁人”精神④“两弹一星”精神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哥伦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然而在给西班牙国王信中,他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经济掠夺B.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C.宗教改革刺激人们远洋探险D.工业革命促进开辟海外市场8.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指南针用于航海9.目前,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已经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10.“它不仅废除了君主制,体现了启蒙思想家们所主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的思想,而且广泛地规定了人民的自由、平等诸权利”,根据材料指出这是资产阶级的哪部文献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11.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12.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都在向近代文明过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二者相同之处的是()A.都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B.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C.都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D.都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通过世界史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清从中选一位以表格形式列出他们的主要成就14.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15.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管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各举两例)清朝统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康熙帝。结合课本所学,清康熙帝时期,1683年清军进入,郑功成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符,隶属福建省。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C项符合题意;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A项不合题意;明太祖成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后来明成祖又成立同类机构东厂,合称厂卫特务机构。B项不合题意;清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伊犁将军。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D符合题意,ABC项均不是小说,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中国古典小说”,本题也可使用排除法解题,《史记》是史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是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均不是小说,故ABC可以排除,故选择D。3、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进入17世纪,英国王权同议会发生尖锐的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王权在当时是斯图亚特封建王朝的统治,与代表资产阶级和采用资产阶级经营方式的新贵族的力量。借助议会来捍卫自已的权力。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最终导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因此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这表明当时的英国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大跃进”运动,接着,全国农村又大办人民公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了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与图表相关的史实。5、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靖难之役是明朝时期内部的权力争夺的政治斗争,大小和卓叛乱和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受到妥善安置均属于国内的民族问题;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初年康熙皇帝统治时期,抗击沙俄侵略的战役。故选B。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精神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是来自于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红军二万千里长征所体现出来的,“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两弹一星”精神,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民族精神,据此分析可知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①②,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7、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基督圣经是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的重要欺骗手段。所以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8、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代,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而我国在西汉末年就发明了造纸术,A项不能说明“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这一结论,符合题意;BCD三项都能说明这一结论,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是否定性选择题,做这种题型时,一定要将“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支持”、“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勾画住,提醒自己不要选成“对的”。还需熟悉宋代居于领先世界科技成就的表现,逐项进行分析,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中国海尔公司属于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都有分公司,而且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土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0、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时颁布的(人权宣言》包括:天赋人权;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还广泛规定了人民的自由、平等诸权利。因此,D正确。《权利法案)(1689年)废除了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提出是在18世纪,A项排除。美国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不是废除君主制,1787年宪法是美国1787年颁布的宪法,美国没有君主制,B、C两项排除。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1、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的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德国的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汽车的大量生产,使福特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因此,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改进。故A符合题意;蒸汽机的发明和汽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内燃机的应用促进了汽车的发明,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的普及和题干现象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的束缚下产生的。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的文化,实际上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是“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们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不是二者的共同点,符合文艺复兴运动,不符合新文化运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然后找出两次运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名义,新文化运动激烈地批判了封建礼教,直接把矛头指向封建的儒家思想。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如近代艺术家名称国家称谓代表作品达·芬奇意大利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可选择人物;但丁、伏尔泰、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解析】

根据题干意思,任选一位人物,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即可,如:如近代艺术家名称国家称谓代表作品达·芬奇意大利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14、(1)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巴黎和会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使中国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2)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3)两极格局的结束,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4)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等。【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体系。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中,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再次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了会议,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二战后美苏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冷战政策。所以,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冷战政策的实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政策政治上推行杜魯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