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A.极力支持北洋政府B.掩饰军阀混战事实C.主张维护国家主权D.设法阻止北伐进军2.“市并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A.汉朝洛阳B.唐朝长安C.宋朝东京D.元朝大都3.下图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4.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到古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A.印度文明 B.希腊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 D.埃及文明5.九年级一班张超同学在学完一章节历史课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图)。根据卡片可知,张超同学这一章节历史课的专题应是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A.资本主义的发展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C.西欧走出中古时代D.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6.如果让你为中国近代史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描述,你会选择A.曲折里奋进B.自大显无知C.屈辱中探索D.光辉而灿烂7.“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共同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民族英雄。与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左宗棠解决新疆边塞危机 B.林则徐虎门销烟C.戚继光平定东南沿海倭患 D.郑成功收复8.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B.遵义会议后红军成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并在会宁会师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是A.《大公报》B.《新青年》C.《申报》D.《东方杂志》10.王毅在《论日本大化改新的成败》中说:“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A.历史背景 B.改革措施 C.成败得失 D.历史影响11.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下列三张不同年份发行的邮票,见证了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这些变革都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C.促进了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12.材料中的皇帝举措①造成了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受这次大战影响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是()A.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B.梵高的《向日葵》C.达利的《记忆的永恒》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14.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官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实行股份制后的轮船招商局,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美国旗昌行由于持续亏损而不得不被招商局收购。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创办了近代第一批工业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C.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5.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B.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C.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16.《联合国宪章》规定“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这表明联合国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B.推动世界发展并维护人权C.片面宣扬西方的价值观D.早期为美国所操纵17.1863年10月,联邦政府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到37482人,这说明A.联邦军队占绝对优势B.内战初期,联邦军队战事顺利C.林肯政府措施得力扭转局面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影响18.小雨用漫画记述“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这些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19.我们了解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A.有关北京人的历史传说B.周口店地区的自然环境C.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现D.原始人类的生活想象图20.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21.19世纪出现了两位巨人,一位揭示了生物世界的发展规律,一位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两位巨人分别是()A.牛顿马克思 B.达尔文马克思C.爱迪生牛顿 D.达尔文爱迪生22.小明周末在家看了一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该纪录片一共分为五集:第一集——奉使西洋;第二集——涉沧溟;第三集——云帆高张;第四集——际天极地;第五集——天下同福。该纪录片描写的主人公应是A.岳飞B.郑和C.郑成功D.戚继光23.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A.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发昌机器厂B.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D.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万隆会议——“求同存异”24.下图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组歌》中描述这个历史事件的歌词是A.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B.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D.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777年,6000余英军在________(地点)被大陆军包围,被迫投降,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914年,________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帝国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6.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被称为——________2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图一人物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________”思想,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图二是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统计时间参战国涉及人口动员军队仿亡战鲁时产战争费用财产损失1914~1918年33个15亿6540万3000多万2084亿美元3400多亿美元材料二:这次战争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材料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如下两种观点:观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观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定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因为,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上述两个观点中哪个更有道理,请阐明理由。结合村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启示。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农村政策问题时,肯定了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的包产到户做法。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0年》材料二和平解决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邓小平(1981年8月26日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的讲话)材料三市场经济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到不断完善,与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彻底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石。——叶金生《邓小平理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支持“包产到户”做法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邓小平的构想,并指出这一构想首次成功实践的例子。(3)根据材料三,归纳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作用。(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的政治智慧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从董仲舒请,罢黜百家,只立五经博士,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一岁辄课,能通一经以上,得补吏。高第可以为郎中。自此渐渐有文学入仕一正途,士人政府由此造成。——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励学篇》材料三:朱棣敕令纂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颁行天下,以此作为士子习业的经典著作、…明统治者还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圆文化史》请回答上述材料都提到的“五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材料一中董仲舒之所请,对于后世有何重大影响?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宋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来引导“重视读书”的社会风气?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在科举考试方面采取的什么举措?如何评价这一举措的作用?从上述材料看,学习“五经”对于历代“士子”而言有何共同作用?古代统治者倡导学习“五经”的共同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据材料中“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多所大学的学生组织游行示威,被政府逮捕。吴佩孚致电大总统,希望以国家、人民利益为根本,全国团结一致,力争收回青岛,挽救民族危亡。反映了吴佩孚主张维护国家主权。C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后北洋政府逮捕了学生,吴佩孚提出“释放被捕学生”,A项不合题意;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C【解析】

依据题干“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可知,反映的是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宋朝,故C项正确。

AB两项商业活动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AB不符合题意。元朝在宋朝之后,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答好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内容和宋朝时城市中市的变迁特点的准确把握。材料反映了宋朝时城市中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的商业繁荣现象。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官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宋朝时,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3、D【解析】

依据题文所给信息:阿拉伯地区,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的继承者经过一系列的扩张建立阿拉伯帝国,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伊斯兰教,D项符合题意;佛教创立于印度;基督教创立于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但早于基督教,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三大宗教的创立时间、地点、教义和影响、可以列表格复习,加深理解掌握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C符合题意;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5、D【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都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使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B项不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不能表示整个西欧走出中古时代,还有一些国家仍处于封建社会,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不断遭到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侵略的血泪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外来侵略探索近代化的历史,故A不符合题意。自大显无知是指近代史之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妄自尊大,愚昧无知,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侵略的血泪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外来侵略探索近代化的历史,故C符合题意。光辉而灿烂是指中国古代史曾经繁荣发达、领先世界的历史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追求个人功名的意愿,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考查了戚继光抗倭。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A【解析】

依据题干的“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可知,题干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促使日本向先进的中国学习,进行大化改新,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大化改新的改革措施,排除B;成败得失和历史影响在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故选A。11、D【解析】

A.《入社》1957年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1959年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2009年反映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人民公社变革生产关系出现失误,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属于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变革生产关系出现失误,与中国实际脱离,不符合与时俱进,故B不符合题意;C.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严重的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民生活改善,故C错误;D.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故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2、D【解析】

从题目中的“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这项政策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所以③④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3、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格尔尼卡》是毕加索1937年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绘画作品,揭露和控诉德国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血腥罪行,是21世纪艺术的精品。故D项符合题意,ABC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D。14、B【解析】

根据材料“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官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实行股份制后的轮船招商局,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美国旗昌行由于持续亏损而不得不被招商局收购”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掠夺,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创办近代第一批工业,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故ACD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的意思。根据材料中国企业查的创办使外国收入减少设置亏损可知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扩张,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5、B【解析】根据题干的“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故B理解最准确;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和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但题干材料未涉及。故A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B【解析】

依据题干“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材料表明联合国在推动世界发展并维护人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17、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863年10月,联邦政府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到37482人”可知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期间,为了扭转战局,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内战时期的重要文献,它直接调动了广大人民包括黑人的积极性,为南北战争北方资产阶级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故选D。18、C【解析】

依据图①文字:“甲午大海战”“致远舰”“吉野号”可知反映的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结合课本所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依据②中文字“洋人的朝廷”可知反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标志着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图③中文字“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④中文字“圆明园劫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项排列顺序正确,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现今我们了解古人类的重要依据是遗物和遗址。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0、B【解析】试题分析:“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反映的是1934年——1936年的红军长征,“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反映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1949年10月1日的新中国成立,所以正确的先后顺序是③①②④,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能够知道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知道其历史事件的时间。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识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2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科学进化论;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故B符合题意;牛顿、爱迪生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生物世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22、B【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奉使西洋、云帆高张、际天极地、天下同福”可知,此内容与郑和下西游有关。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描绘了我国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反映了郑和乘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驰骋犹如平地,表现其镇定和自信;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故B符合题意;岳飞、郑成功、戚继光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奉使西洋、云帆高张、际天极地、天下同福”是解题的关键,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描绘了我国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23、B【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实行的政策,农村改革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农村改革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从属关系。分析本题四个选项,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因为,国民革命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举行军事行动。国民革命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存在从属关系。故B符合题意;ACD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不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B。24、B【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飞夺泸定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途中,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不惜代价,飞夺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C项诗句描述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C项符合题意;A项描述的是遵义会议的史实,不符合题意;C项描述的是爬雪山过草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项描述的是红军在吴起镇会师的史实,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的内容都与题干的图片描述的内容不符合,排除;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图片内容,从中提炼关键信息“泸定桥”,结合长征的相关史实来解答本题,逐一分析四个选项涉及的地点,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图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萨拉托加萨拉热窝【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中,美军打败了英军,迫使英军五千人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914年,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卷入了战争,一战全面爆发。26、君主立宪制【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在1688年进行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它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故答案为君主立宪制。【点睛】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识记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7、达尔文进化论《向日葵》【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进化论”思想,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虽然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但是不能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3)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严重灾难,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学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纷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这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解析】

(1)据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是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虽然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但是不能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3)本题为启示类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严重灾难,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学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纷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这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维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