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2.2.2语言的赏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2.2.2语言的赏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2.2.2语言的赏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2.2.2语言的赏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2.2.2语言的赏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破点二语言赏析

第1页第2页第3页题型一炼字类【典题试做】【例1】(·天津卷)阅读下面诗,按要求作答。(5分)第4页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第5页(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加好?请说明理由。(2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能力,重点考查炼字。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基础上,深入理解句意,把握“望”“空”基本义和语境义,联络语境分析比较其表示效果,明确用哪个更加好。作答时,要先明确用哪个更加好,然后分析其表示效果。第6页答题能够分三步走:据语境,明词义。依据所炼字词性,结合语境,解释其含义(包含表层义与诗境义)。联诗句,析关系。联络所在详细诗(词)句分析利用手法,思索诗(词)句与情感表示关系,与意境营造关系。立全篇,析情意。不能囿于诗(词)句本身孤立地分析,要立足全篇分析意境与情感。第7页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登台”,引出后面描写景物。或“空”:①营造空阔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第8页(2)你怎样了解诗中“闲”字?(3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评价诗歌思想内容能力。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基础上,联络全诗深入深入了解“闲”字,分析诗中哪些内容表达了“闲”,能够看出诗中景、人都能表达出“闲”,之所以能够发觉并描写闲景、闲人,源于作者闲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第9页答案: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第10页【例2】(·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7分)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第11页【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第12页(1)第三联“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解题点拨】第13页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清晨美景,生动形象,含有艺术感染力。第14页(2)诗题“过”字在诗中是怎样表达?请结合全诗简明分析。(4分)【解题点拨】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描写及语言了解能力。“过”是全诗诗眼,审题时注意要“结合全诗”来分析,逐联翻译。另外,注意要紧紧围绕“过”字,突显景物改变特点,即“移步换景”。第15页第16页答案:“过”即指“经过,途经”,诗中经过前三联时间、景物改变,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轻松畅快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写江风拂面,云朵飘过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经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改变,表达出“过”之意。第17页【构建模型】“炼字型”题答题步骤第一步:释义析理,字不离句。解释该字词在句中含义,此时最忌讳只解释字表面意思而忽略语境义,要结合诗句解释其含义。第18页第二步:还原画面,词不离景。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再简明把含有该字词诗句解释或翻译一下。第三步:明确重心,句不离篇。点出该字词衬托了怎样意境,或表示了怎样感情,详细有什么样妙处。这一步是重点步骤,是得分点,回答时一定要准确简练。第19页“诗眼型”题答题步骤第20页【答题模板】解释+描述+作用普通模式:这个字意思是()(或利用了什么手法),详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象(景色),衬托了()意境,表示了()情感。第21页题型二炼句类【典题试做】【例3】(·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第22页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第23页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第24页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表示效果。(5分)【解题点拨】第25页答案:第一首诗结句,经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格调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赞颂。第二首诗结句,经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情景,突出访人执着和情怀深挚(或:经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第26页【例4】(·唐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第27页十年蹴踘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⑤山河锦锈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愁杀白头翁。【注】①偏枯:麻痹。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③蹴踘:踢球。④紫塞:泛指北方。⑤汉主:指唐皇。第28页本诗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5分)【解题点拨】第一步:搞清考查方向。赏析四、五联虚实及动静。第二步:详细分析诗句。找出虚实结合及动静结合之处。第三步:整体概括两联构思之妙。第29页答案:第四联为眼前实景。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四野人家也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钻木取火,荆楚却用青枫,足见异地异俗。第五联为想象虚景。北方紫塞,楚中枫火,两两相隔,诗人之心禁不住飞到故都。长安楼阁应掩映于迷离朦胧轻烟花雨中了,那奇瑰高峻山河也应万紫千红一片锦绣了。两联一实一第30页虚,一动一静,诗人身处异乡,想念京华欲归故都之情含蓄委婉地表现出来,足见诗人构思之精妙。第31页【构建模型】“炼句型”题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内涵。描述诗句描绘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诗句语境概括诗句内容。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第32页第二步,揭示该句句式特点或写法。注意抓住突出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第三步,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结合表示技巧去分析诗句在结构、主旨、情感等方面所起作用。第33页【答题模板】描景象+析效果(该句在主旨和结构上所起作用)+点情境(点出该句衬托了怎样意境,或表示了怎样感情)。第34页题型三语言格调类【典题试做】【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第35页宋中①耿湋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第36页【注】①宋中:地名,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终二人战败被杀。第37页请简明讲解诗歌最终两句“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相同点和在情感表示上不一样点。(6分)第38页【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能力。搞清考查方向→在景物描写方面相同点,在情感表示方面不一样点。结合诗句比较→耿诗与李诗在写景上一用“相对”,一用“相看”,手法相同,即拟人;在情感上,耿诗结合注释可知,表示为一个伤感情怀,而李诗表示一个豪迈、乐观情怀。第39页答案:①相同点:耿诗和李诗诗句都利用拟人手法,写人、山之间感情交流。(2分)②不一样点:耿诗表现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悲凉愁怀;李诗表现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情感。(4分)(结合《独坐敬亭山》前两句,回答表达了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情感亦可。)第40页【例6】(·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第41页【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第42页“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表达了辛词豪放特点?(3分)第43页【解题点拨】第44页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气概。第45页【构建模型】语言格调类题目答题方法和步骤【答题方法】1.品味整首诗。这种题型不是要求琢磨个别字词利用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语言格调。第46页2.了解相关知识。不一样诗人语言格调不一样,同一诗人不一样时期作品语言格调也不一样,要了解相关语言格调。3.联络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语言格调,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