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gbt+43191-2023》详细解读_第1页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gbt+43191-2023》详细解读_第2页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gbt+43191-2023》详细解读_第3页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gbt+43191-2023》详细解读_第4页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gbt+43191-2023》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05-08《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gb/t43191-2023》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7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附录A(资料性)检测仪原理框图contents目录附录B(资料性)检测仪与负载之间的通信协议B.1概述B.2物理层B.3链路层B.4应用层B.5通信协议流程附录C(规范性)试验连接图011范围01021.1适用对象适用于对交流充电桩的电气性能、安全性能、通信性能等进行检测适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现场检测仪器1.2涉及标准GB/T43191-2023《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如GB/T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等现场检测仪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技术指标现场检测仪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要求现场检测仪的安全防护和电磁兼容性等要求1.3技术要求交流充电桩的电气性能检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交流充电桩的通信性能检测,包括与上位机通信、数据传输等交流充电桩的安全性能检测,包括漏电保护、过流保护、防雷击保护等交流充电桩的其他性能检测,如机械强度、环境适应性等1.4检测项目02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X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X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X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X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国家标准NB/TXXXXX-XXXX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系统技术要求NB/TXXXXX-XXXX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如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电磁兼容等方面的标准注:由于具体标准号可能会在未来有所变动或更新,此处使用"XXXXX-XXXX"代替具体标准号。在实际应用中,应引用最新、有效的标准版本。同时,除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还可能涉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如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这些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用。行业标准033术语和定义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以下简称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交流充电的电力装置,它固定在路边、停车场等公共场所,通过专用充电接口为电动汽车传输电能。充电桩的主要功能包括电能计量、充电控制、安全防护等,确保电动汽车安全、快速地充电。定义主要功能3.1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定义现场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性能参数的仪器,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充电桩的各项指标,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主要功能现场检测仪的主要功能包括电压测量、电流测量、功率测量、电能质量测量等,同时能够检测充电桩的通信功能、安全防护功能等。3.2现场检测仪定义GB/T43191-2023《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是一项国家标准,它规定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是保障充电桩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该标准主要包括现场检测仪的技术要求、性能参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技术要求包括外观、结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指标。3.3GB/T43191-2023标准044技术要求温度范围检测仪应在-20℃~+55℃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湿度范围相对湿度在5%~95%之间,检测仪应能正常工作。大气压力在86kPa~106kPa的大气压力下,检测仪应能正常工作。4.1工作环境条件结构设计检测仪结构应合理,各部件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外壳防护外壳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表面应无划痕、裂纹等缺陷。振动与冲击检测仪应能承受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而不影响其性能和精度。4.2机械性能01020304电源适应性检测仪应能在额定电压的85%~110%范围内正常工作。功耗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测仪的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绝缘电阻检测仪的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确保使用安全。介电强度检测仪的介电强度应能承受规定的试验电压,无击穿或闪络现象。4.3电气性能检测仪应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能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电磁干扰检测仪的辐射干扰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干扰。辐射干扰检测仪应能承受规定的静电放电试验,而不影响其性能和精度。静电放电检测仪应能在规定的电磁场环境中正常工作,性能稳定。电磁场抗扰度4.4电磁兼容性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分辨率4.5测量性能01020304检测仪的测量准确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其结果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检测仪的测量稳定性应符合设计要求,长时间工作不应出现明显的漂移现象。检测仪的分辨率应足够高,能够分辨出被测对象的微小变化。通信接口检测仪应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能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数据格式检测仪输出的数据格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便于上位机进行解析和处理。接口电气特性检测仪的接口电气特性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与上位机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接口机械特性检测仪的接口机械特性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与上位机连接的牢固性和易用性。4.6接口要求055试验方法工作温度范围检测设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工作稳定性。储存温度范围考察设备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储存能力。湿度范围测试设备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工作适应性。防护等级评估设备的防尘、防水等防护性能。5.1环境性能机械振动检测设备在振动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外壳防护评估设备外壳的强度和防护能力。机械冲击考察设备在受到机械冲击时的耐受能力。安装方式检测设备在不同安装方式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2机械性能01020304电源电压范围测试设备在不同电源电压下的工作适应性。功率消耗评估设备的功耗水平。绝缘电阻检测设备电气部分的绝缘性能。介电强度考察设备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方面的安全性。5.3电气性能评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电磁辐射测试设备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电磁抗扰度考察设备在静电放电时的耐受能力。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在电压浪涌时的保护性能。浪涌抗扰度5.4电磁兼容性明确设备可测量的参数范围。测量范围评估设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准确度测试设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的稳定性。重复性考察设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关系。线性度5.5测量性能评估设备与其他系统或设备之间的通信能力。通信接口测试设备在数据传输方面的性能。数据传输速度考察设备接口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接口稳定性检测设备接口与不同规格或类型的线缆、连接器的适配性。接口兼容性5.6接口性能066检验规则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全检验收试验。出厂检验是在产品出厂前进行的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出厂要求。型式检验是对产品的全面性能进行的检验,以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全检验收试验是在产品交付使用前进行的全面检验,以验证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合同或标准规定。6.1检验分类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数量不得少于3台。型式检验的项目应包括外观及结构检查、基本误差测试、通信功能测试、绝缘电阻测试、介电强度试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型式检验的结果应符合GB/T43191-2023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6.2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应在每批产品出厂前进行,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及结构检查、基本误差测试、通信功能测试等。出厂检验的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或企业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返修或报废处理,不得出厂。6.3出厂检验03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通知制造单位进行处理,不得交付使用。01全检验收试验应在产品交付使用前进行,试验项目应包括GB/T43191-2023标准中规定的全部试验项目。02全检验收试验的结果应符合合同或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6.4全检验收试验077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设备的可追溯性。充电桩设备标识在充电桩的显著位置应贴有安全警示标识,如“高压危险”、“禁止触摸”等,以提醒用户注意安全。安全标识在充电桩的操作面板上应有相应的操作指示标识,如“启动”、“停止”、“充电中”等,方便用户了解设备状态并进行操作。操作标识7.1标识包装材料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包装标识包装上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方便运输和储存时的识别和管理。防潮防震措施包装内应有防潮、防震措施,确保充电桩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受潮、受损。7.2包装装卸要求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充电桩受到撞击或振动而损坏。运输安全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充电桩不会倾倒、滑落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运输方式根据充电桩的尺寸、重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或航空运输等。7.3运贮存环境01充电桩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堆放要求02在堆放时应按照规定的堆放高度和层数进行堆放,避免充电桩受压变形或损坏。定期检查03在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充电桩的状态,如发现损坏或故障应及时处理。同时,还应对充电桩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确保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7.4贮存08附录A(资料性)检测仪原理框图检测仪原理框图展示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原理框图有助于理解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原理框图概述电源模块为检测仪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确保各功能模块正常工作。信号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充电桩的输出信号,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计算各项性能指标。显示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方便用户查看和记录。主要组成部分当检测仪接入充电桩时,信号采集模块开始工作,实时采集充电桩的输出信号。显示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出来,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查看充电桩的实时工作状态和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各项性能指标。如果发现充电桩存在异常或故障,检测仪会发出相应的报警提示,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09附录B(资料性)检测仪与负载之间的通信协议检测仪应提供标准的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USB或以太网等,以便与负载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通信接口应满足相关国际或国内标准,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信接口检测仪与负载之间应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如Modbus、CAN或自定义协议等,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通信协议应规定数据格式、传输速率、校验方式、通信流程等关键参数,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信协议数据传检测仪应能够实时向负载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和查询请求,并接收负载设备的状态信息和数据反馈。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或校验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检测仪应具备通信故障检测和处理功能,当发生通信故障时,能够及时提示用户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恢复。通信故障处理应包括但不限于重新连接、数据重发、故障报警等方式,确保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通信故障处理10B.1概述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性能参数的仪器。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的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定义范围B.1.1定义和范围保障充电设施安全通过现场检测,确保充电桩的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等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安全隐患。促进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高充电桩的质量和可靠性,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B.1.2重要性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通常由测量部分、控制部分、显示部分等组成。结构能够测量充电桩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具备数据存储、打印等功能。功能B.1.3结构和功能11B.2物理层B.2.1物理连接充电桩连接口检测仪应能够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标准连接口进行稳定、可靠的物理连接。电缆及插头检测仪使用的电缆和插头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传输效率和安全性。电压范围检测仪应能够适应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标准电压范围。电流容量检测仪的电流容量应满足充电桩的电流输出要求。功率因数检测仪应能够准确测量充电桩的功率因数,以评估其能源利用效率。B.2.2电气参数检测仪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以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准确性。温度范围湿度范围抗干扰能力检测仪应能够在规定的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以防止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检测仪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仍能准确测量。030201B.2.3环境适应性检测仪的外壳应具有一定的防护等级,以防止灰尘、水滴等外部物质进入内部影响测量。外壳防护等级检测仪应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以确保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因震动而损坏。抗震性能检测仪的设计应便于携带和操作,以提高现场检测的效率。操作便捷性B.2.4机械性能12B.3链路层链路层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建立和管理充电桩与检测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链路层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链路层概述在检测设备与充电桩之间建立初始连接。初始化通信链路控制数据的传输过程,包括数据包的封装、解封装和错误检测。数据传输管理实时监测通信链路的状态,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链路状态监测在通信链路出现故障时,进行故障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故障诊断与处理链路层功能通信协议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安全性链路层技术要求01020304链路层应符合相关通信协议标准,如CAN、Ethernet等。链路层应支持一定的传输速率范围,以适应不同充电桩的通信需求。链路层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通信。链路层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性。13B.4应用层VS应用层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的核心部分,负责实现与充电桩的通信和数据交互。应用层通过解析充电桩的通信协议,获取充电状态、电量、电压、电流等关键信息,并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B.4.1概述应用层应能够支持多种充电桩通信协议,以适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充电桩。应用层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导出功能,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应用层应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和数据查看。B.4.2功能要求应用层的通信速率应满足实时性要求,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处理。应用层的抗干扰能力应较强,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应用层的可靠性应较高,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出现故障。B.4.3性能指标010203应用层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篡改。应用层应具备异常处理机制,对于通信故障、数据异常等情况能够及时响应并处理。应用层应定期进行软件更新和升级,以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和提高系统性能。B.4.4安全防护14B.5通信协议流程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现场检测仪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协议,遵循GB/T43191-2023标准规定。通信协议应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实时性,以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B.5.1通信协议概述检测仪与充电桩建立通信连接,进行参数配置和握手协议。初始化阶段检测仪向充电桩发送检测指令和数据请求,充电桩响应并返回相应的数据。数据传输阶段检测仪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计算和处理,得出检测结果。数据处理阶段检测仪与充电桩断开通信连接,保存检测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