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清末新政_第1页
第9课-清末新政_第2页
第9课-清末新政_第3页
第9课-清末新政_第4页
第9课-清末新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清末新政

(1901-1905-1911)涵义:1901年至1911年清王朝覆亡为止,清政府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清末新政”“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举所知,各抒己见……”——1901年1月29日“预约变法”上谕

思考: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镇压了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不到三年,她会决定“预约变法”,推行新政?一、清末新政的背景1、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的震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使清政府内外交困,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无法照旧统治去——背景(客观原因)2、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

——主观目的“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秕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

——《庚子西狩丛谈》1901年,庚子之变后,西太后认识到变法图强之利害,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要求大臣们去私心破积习,力行实政。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书三折,这就是著名的“江楚会奏三疏”。第一疏论“育才兴学”,教育制度改革,主张设学堂、变科举、停武科、奖游学;第二疏论“致治、致富、致强之道”

第三疏论“采用西法”会奏系统详备而具体,且切实可行,虽未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见识,但也包含了改良派除民权、立宪之外的大部分主张。成为晚清最后十年“新政”范本。江楚会奏三疏(1901年7月《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

张之洞(湖广总督)成为清末新政期间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欲救中国残局,唯有变法一策第一疏:论育才兴学第二疏:论政治、致富、致强之道第三疏:论采用西法《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核心: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二、清末新政的过程1、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布“变法上谕”,成立督办政务处标志清末新政开始

2、1901—1905①改革教育: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设学部、推行新学制……②改革官制、修订刑律;……③设立商部,奖励实业和改革财政④改革军制,编练新军,裁减绿营,编制巡警⑤倡新风易旧俗,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

3、1905—1911政治改革,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建立皇族内阁……(1901---1905---1911)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清廷颁发《重订各级学堂章程》设学部、推行新学制全国兴办新式学堂到1909年达59117所,学生160多万;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仅留日学生达10000多人①改革教育: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1904年“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中等教育5年初等教育9年高等教育11-12年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初级优级初等中等高等实业补习普通学堂艺徒学堂译学馆学校分类学校分类国立学堂省立学堂私立学堂“癸卯学制”中的课程设置蒙养院: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系统并付诸实施的学制。按照该学制的规定,儿童从7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修业长达25--26年,是我国最长的一个学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实施的新学制。特点:①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官学、私学、书院三种教育形式并立的旧格局,为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癸卯学制几乎完全是抄袭日本学制而来,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而且女子教育毫无地位。③课程的设置,按照中学为体,保存国粹的原则,规定各级学堂必须把读经科和中国文学科列为重点的必修课,其目的就是“保存圣教”、“巩固国本”,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很小。另外,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国力所能及。厘订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的教育宗旨五条之核心为“忠君”。

针对中国之弊端:“私、弱、虚”尚公:爱国如家、视人如己尚实:学以致用,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下益民生、上裨国计

尚武:养成守纪律、养威重、刚健耐苦的体格。修订《大清律例》,废除酷刑,①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结构,根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原则,②实现了“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③编篡了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的近代化②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机构改革:“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先后修订《公司法》、《破产法》等重要的法典、法规和律例。1903年清廷颁布《商律》,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保护工商业者的权利。创办大清银行,鼓励发展实业:“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1905-1910年国内新设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209家,总资本7525.5万元;各省铁路公司兴起“保路”、“招商筑路”热潮;

1903年在北京设铸造银钱总厂,1905年在天津办户部银行,至1911年,全国共有30家银行,保险公司14家,投资公司1家③鼓励工商,发展实业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一扫数千年贱商之陋习,斯诚希世之创举。——杨铨《五十年来中国之工业》民之投资实业者若骛,社会价值观观念的巨变

1903年清廷成立了练兵处。1904年改建兵制,把新军分为常备、续备和后备三等;1905年统一全国军事编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到1911年,全国共设各类军事学堂40多所,建成新军26镇⑤改革习俗,倡新风易旧俗,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

④改革军制,扩编新军后期:政治体制改革,“预备立宪”1906年8月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7年清廷下旨在京师设资政院,各省设谘议局;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立宪期为9年;1910年底,清廷在压力下表示立即组织内阁,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5月,清廷宣布内阁名单,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2、政治改革前期:整顿吏治、裁汰中央和地方的冗暑机构,设立新机构督政务处、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臣民有合于法律命令之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自由;非照法律规定,不得加以逮捕,监禁,处罚;财产及住宅无故不加侵扰;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

与英国《权利法案》比较,两者在对君权界定上的差异《钦定宪法大纲》“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和平之邦交,大利二一曰内乱可弭。海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大利三。”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大学士那桐(满)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宗室)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从内阁成员名单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责任内阁”成员名单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说明:皇族内阁的成立暴露了清政府借立宪为名装饰门面,化解革命威胁的目的;它遭到多数舆论的否定,意味着清政府已失民心,错过了最后一次自我拯救的机会,最终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在文明转换的历史关头,被历史潮流抛弃⑴政治:官制改革、预备立宪、法律改革推动了国家政权机构及法制近代化;⑵军事:编练新军、军制改革、陆军学堂推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⑶经济:制定商业法规、奖励实业、财政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⑷文教:废除科举、兴办学堂、鼓励留学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

三、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积极意义①推动经济自由发展②中国法律现代化③政权机构现代化④中国军队近代化⑤新学教育兴隆

⑥民族资产阶级崛起⑦促进民主革命消极作用①增负②北洋军阀崛起③列强的经济侵略④强化封建国家机器⑤目的:中体西用1、影响和评价2、失败原因①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收苛捐杂税,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预备立宪骗局暴露,清政府统治离心离德,失去人心。②清政府的宣布铁路国有,伤害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③满族贵族加强集权,排挤汉族大臣,加剧了满汉间的民族矛盾;④清政府犹豫不定,举止失当,错失改革时机;⑤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三、对清末新政的评价

“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林增平、肖致治等主编:《辛亥革命史》

“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3、性质

三、对清末新政的评价……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覆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以前更好的条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