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1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2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3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4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1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

新课标、新高考都非常重视语言建构和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就是这一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复习时需要高度重视,不仅要准确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辨清易混、易错的修辞手法,更要在文学鉴赏及写作中强化运用。这样,既可以美化我们的语言,又强化了语言这一核心素养,提高了审美情趣。课前语2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2020年山东卷)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分析(4分)“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河”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2020年海南卷)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分析(5分)“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3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2017·江苏)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

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

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

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

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4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解析

B项“及时雨”也有比喻义,但这里用的是本义。A项用的是暗喻,“一带一路”是本体,“新引擎”是喻体。C项用的是明喻,“网络病毒”是本体,“洪水猛兽”是喻体。D项用的是借喻,“弯道超车”喻指“东道国”在观念上改变更新非常快速,实现了超越。5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2016·江苏)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借代。A项出自《鸿门宴》,将他人比作“刀俎”,将自己比作“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手法。B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手法。C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手法。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使用了借代手法。6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2015·江苏)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B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使用比拟手法。A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试”“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C项说芍药花“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使用了拟人手法。D项一“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7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新课标卷考查修辞手法,将有如下特点:1.主要考查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等。2.立足于修辞手法的综合辨识,可能涉及修辞效果的理解。3.将与其他考点在同一语段中考查,而且难度不大。考点说明:8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理解修辞手法的必备知识定义特点作用比喻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说明或形容描写抽象的对象,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以及博喻等相似性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比拟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拟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拟物)移情于物、动静转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一)比喻与比拟9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①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②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③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一般不出现。指点迷津10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1、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答案:B项为比喻。其他三项均为拟人。11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答案:A.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答案:D项为拟人。12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二)借代类型:特征代本体,专有名词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局部代整体,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待烦凡,以事代情。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13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借代和借喻的异同: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但是,也有不同之处。①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而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②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而借喻的作用是“比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③借代是“代而不喻”,没有可比物,不能改为比喻;借喻是“喻中有代”,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改为明喻或暗喻。④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的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指点迷津14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4.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B.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案:B项“惊风”“密雨”比喻摧残自己的邪恶势力。A项“玉勒雕鞍”代指华美的车骑。C项“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D项“丝竹”代指嘈杂的音乐,“案牍”代指繁忙的公务。15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5.下列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 D.巾帼不让须眉。答案:C项为比喻。其他三项均为借代。16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三)夸张定义:运用想象,在客观的基础上有目的的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或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主要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等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某种情感,烘托气氛,引发读者的联想17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B项“一夜飞度”是夸张。C项“百丈冰”“万里凝”是夸张。D项“一日看尽”是夸张。18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7、下列俗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弹打出头鸟A.化干戈为玉帛q B.强扭的瓜不甜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答案:B项与例句均为比喻。A项为借代。C项为夸张。D项为借代。19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四)对偶20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对偶与对仗有同有异。相同点:都要求词性、结构的一致性。不同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只在字数、结构上要求相同;对仗是律诗和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作成对偶的语句,它不仅包含着对偶,更在声律上有严格的要求,如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在平仄上要求很严格,一句中平仄要相间,上下句平仄要相对。因此,不能把对偶与对仗完全画等号。指点迷津21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对偶与对比的区别:①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②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来说是对比,就形式来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返回22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8、下列诗句中,与上句“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A.秋高鹰隼傍霄抟 B.九流争赴水萦蟠C.几处溪山存旧物 D.江汉回波散翠澜答案:A项“秋高”为主谓结构,与之对应的“楼台”则是名词。B项“争赴”为动词,与之对应的“遗迹”为名词。C项“几处”不能与名词“楼台”对应。23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9、在下面这首七律的空缺处填入一句诗,最贴切的一项是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______________,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答案:B。律诗的颔联对仗。A项“香易散”与“欲腾空”不对仗。第四句“一船”是数量词,而“二月”是名词,“三千”是数词,不对仗,可排除C、D两项。24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10、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答案:A项思妇怀人,战士思乡,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思妇与征人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不是对比。B项“荷尽已无”“菊残犹有”,两相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之品质。C项人世已改,山形依旧,两相对比,引发古今兴亡的慨叹。D项花谢可再开,每年一度,花开相似。每年的自然风景都差不多,然而人的感情、心态却改变了。这也是对比。25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1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C.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答案:B项为拟人。26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五)反复定义:有意使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主要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等。作用: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27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六)排比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主要有成分排比、分句排比、段落排比等。特点: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一致。作用:节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增强情感。28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七)设问定义: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作用:形式上,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内容上,引起心理情绪的变化,能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29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八)反问定义: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无需回答。作用:①加强语气;②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③增强文中的气势。奠定基昂或激愤的情感基调。30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立于蜻蜓点水之岸,涟漪随风散,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涟,落叶浮水面,倾听水莲吟,点点滴滴醉迷离,荷叶随风唱秋吟,水光潋滟荡秋色。这一汪秋水绵绵含秋情,这一汪秋水潺潺荡秋意,水有情,物有情,人有情,享这秋意温凉,心头泛起古筝柔柔。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闭眼这秋意竟让人如此沉溺,睁眼这秋色竟让人如此着迷。放逐那些胡乱的念想,沉溺于秋天的旖旎风光,陶醉于古筝的婉转,尽享秋意温凉,尽享古筝柔柔。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排比、比喻、比拟 B.排比、夸张、对偶C.借代、对偶、比喻 D.借代、比喻、比拟31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答案:“几点淡墨,也想为他倾尽;几点情愫,也想为他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他絮诉”等句子都运用到了排比;“叶脉清晰风妩媚”“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涟”等句子运用了拟人修辞;“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故选A。32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题目。思念①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②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③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33正确使用修辞手法5/9/2024(1)下列对诗歌中修辞手法的判定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②③A排比、比拟对偶夸张、对偶B排比、比喻对偶、比拟夸张、比喻C比喻、比拟反复、比拟对偶、比喻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