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考点思维导图_第1页
诗词考点思维导图_第2页
诗词考点思维导图_第3页
诗词考点思维导图_第4页
诗词考点思维导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考点思维导图(人物)2017.3.61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高考考什么—三个层面,五个考点情感形象语言内容技巧阅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2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3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4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二)从诗歌标题和正文把握题材1、山水田园诗2、边塞战争诗

3、送别诗

4、咏史诗

5、咏物诗

6、即景抒情诗

7、羁旅愁思诗

诗歌分类

5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6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一)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二)读懂“诗家语”

(三)抓关键词句品情态

(四)抓景物、事情

7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8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诗歌的结构

1、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2、物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3、结构特点:铺垫、统领全诗、重章叠句、伏笔、比兴、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4、如何体现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9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10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二、“承”“起”而续

所谓的“承”,即“承接”。古代诗人对“承”决不轻忽,因为“承”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

11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三、“转”开生面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12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四、妙“合”主旨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13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深秋意境,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登高杜甫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14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15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诗歌的结构

1、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2、物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3、结构特点:铺垫、统领全诗、重章叠句、伏笔、比兴、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4、如何体现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16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关键句子结构作用术语一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统领全诗、伏笔铺垫、重章叠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点明题旨二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伏笔铺垫、承上启下三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以景结情、卒章显志、17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18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19古诗词特点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

19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20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读诗思路:重要词语!

(写诗)20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

会翻译古诗歌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解读

21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一)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二)读懂“诗家语”

(三)抓关键词句品情态

(四)抓景物、事情

22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23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鉴赏形象24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形象25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形象人物事物景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诗中的景象)(诗中的物象)26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27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步骤二: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步骤三: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28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2024/5/9考纲解读考点点击典型试题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29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只知道寻觅胜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风中夕阳晚照之间。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30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第一步:懂古诗:山水田园诗,前两句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二步:抓关键:逐胜忘寒,春风夕照,爱晴后雪,软红光、涌银山

懂古诗---抓关键---析意义--表达31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第三步:分析意义:可以看出作者寄情山水,陶醉于东山雪景第四步:表达:寄情山水,心境悠闲自得。

懂古诗--抓关键--析意义--表达32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规范答题:(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步骤二)通过动作与心理描写了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步骤三)将一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33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2024/5/9考纲解读考点点击典型试题考点点击人物形象答题三步走(步骤一概括)本诗塑造了一个()的诗人形象。(步骤二分析)通过()(步骤三情感)表达了()34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问: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5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三十年前我就学习了兵书,我的名字,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曾经为了勇赴国难;我披上铠甲;即便家里贫困,叫我卖了宝刀我定然不肯。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还嫌弓弦弹力疲软;我目光依然敏锐,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寻找秋衣时,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这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惭!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36诗词考点思维导图5/9/2024(步骤一概括)本诗塑造了一个()的诗人形象。(步骤二分析)通过()(步骤三情感)表达了()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诗中“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一句,臂力尚且强健,还嫌弓弦弹力疲软;目光依然敏锐,还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