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解析版)_第1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解析版)_第2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解析版)_第3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解析版)_第4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4分,共12个小题,其中第1-2题每题2分,第11题6分,12题8分)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gē)飞翔(xiáng)遒(qiú)劲哽咽(yè)B.橘(jú)子廖(liáo)廓漫(màn)江急燥(zào)C.携(xié)手静寂(jì)遏(è)制苍茫(máng)D.峥(zēng)嵘讴(òu)歌砥(dǐ)柱姓曾(zēng)答案:C解析:A项,百舸[bǎigě]:百艘船。亦泛言船极多。B项,寥廓[liáokuò]:(书)(形)高远空旷。急躁[jízào]:性急;因不顺心而激动不安,容易发怒。“干燥上火,急躁跺脚”。D项,峥嵘[zhēngróng]:(形)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不平凡。讴歌[ōugē]:歌颂,赞美。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戈壁骆驼妩媚稀稀落落B.检阅缭绕伴奏百无聊赖C.辩认断碑撩亮西装革履D.空隙辐射地毯万籁俱静答案:C解析:“辩认”应为“辨认”;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予以认定。“撩亮”应为“嘹亮”;嘹亮:形容声音清脆洪亮。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动词正确的一项是()①最后,努力一摇,小船进了荷花淀。②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出头来。③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在水里。④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出一个人来。A.冲露浸钻B.驶冒留钻C.驶钻淹露D.窜露长冒答案:D解析:句①中能说明小船飞快的词语应该是“窜”字,写出了小船的轻快与灵活,“驶”字太普通,“冲”字说明了快,但没有“窜”字表现丰富;句②用“露”字说明了她们从水中钻出来的那种似出而未出的样子,非常形象生动;句③用一“长”字将他们的水性写出来了,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句④用“冒”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从水里出现的动态。本题考查动词的选用,重点是要从动词表达时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推敲,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它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月下荷塘美景。B.荷塘中,高高挺出水面的荷叶一望无际、青翠欲滴;一朵朵娇艳的荷花含情脉脉,妩媚动人。C.这个画家的人物画,粗中有细,风景画特别是荷花图更是别有风味地另有一番滋味。D.这群姑娘穿上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答案:C解析:C项,“别有风味”另有一种趣味或特色。与后文“另有一番滋味”语意重复。A项,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费。B项,含情脉脉:指饱含温情,默默地以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D项,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5.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C.窗户是房间的眼睛。(拟人)D.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反问)答案:C解析:C项应是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两幅画极为酷似。B.经过我的再三解释,才使事态得以平息。C.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答案:C解析:A项,“极为”与“酷”重复。B项,误用介词,导致缺主语,可改为“经过我的再三解释,事态得以平息”。D项,“防止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删掉“不”。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是欧·亨利,他是美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麦琪的礼物》等B.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莫泊桑(法)、契诃夫(俄)。C.欧·亨利小说历来以出乎意料的结尾著称,本文结尾突如其来的写法,亦是这种体现。D.本文中人物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个性化行动和肖像描写,以及同样个性化且十分幽默的语言表现出来的。答案:C解析:作者是将悬念推到结尾才将它揭开,然而其发展又无不和前文的铺垫一一对应,并不是突如其来的。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里掉进了一粒香瓜子,,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令我肃然起敬!①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②隔了几天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④茁壮成长A.④①②③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由“冒出了一截小瓜苗”,可知第一处横线上不能填“茁壮成长”,排除A项;“种子里”与“包含了”、“力量”冲破“冲破”衔接更恰当,可知第二处横线上填“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更恰当,排除B项。“令我肃然起敬”的应该是“生命力”,排除C项。9.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身份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②她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买书,人家买来了,你又不看。”A.①②句代词使用都有问题。B.①句代词使用有问题,②句代词使用没有问题。C.①②句代词使用都没有问题。D.①句代词使用没有问题,②句代词使用有问题。答案:C解析:句①中老师对同学们讲话说“我们”,表示说话人完全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亲切;句②中“她”说得话带有埋怨的语气,用人家代替“我”可求得一种距离感,从而突出了埋怨语气。10.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缋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答案:A解析:在四个选项中,B项是一个否定反问句,表达十分强烈的肯定语气,当然不够“委婉”;C项是个陈述句,但“无疑”一词所表达的语气很肯定,也很强烈;干扰性较大的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只有A项是一个疑问句,以疑问语气表达一种询问、提醒,双向选择,语气最委婉。考点: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及语言表达准确和得体的能力。11.将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保留关键信息,字数不超过50个字。(6分)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近日随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记者从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了解到,与其他技术卫星不同,这枚卫星的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将为未来科学之星接触航天前沿科技,搭建起天地之间的一座“鹊桥”。“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暨“天启三号”卫星,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新颖表示,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国内航天发射史上的里程碑,“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随之成功入轨则是国内科普教育发展史的一项创举。答案: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的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升入太空,国内科普教育完成创举。或:近日“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2分)随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入轨(2分),实现国内科普教育发展史的创举(2分)。12.补写出下列横线中空缺的部分。(8分,每空2分)(1)《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大自然中生物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3)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涟猗。(《诗经·伐檀》)答案:(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到了颓圮的篱墙(3)寘之河之干兮(一空2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6分,共5个小题)(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15题。(18分,每小题6分)月光饼琦君①①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②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③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④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⑤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有删改)【注释】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②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③膩口:因大甜或油膩不想多吃。13.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6分)答案:“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是: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解析:对应文段为:②……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14.以“月光饼”为标题,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案:“月光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由月光饼串联起来(2分),推动着故事的发展(2分),通过它表达作者想回大陆回故乡的强烈情感和暂不能回归故乡的无限惆怅(2分)。15.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6分)答案:能围绕“宽容”“理解”“谦让”“说话得体”等某一方面谈即可。示例:使我明白了做人要宽容大度,不能小肚鸡肠。(观点3分,分析说明2分,语言简洁连贯1分)(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6-17题。(8分,其中第16题2分,第17题6分)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其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治理B.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辍:停止C.故病且怠怠:疲乏D.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传达答案:D解析:传:记录。传其事以为官戒也:我记录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警戒。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故病且怠: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1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答案: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而已”“理”“业”“非……也”,采分点1点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从早到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好你们的布,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的人口兴旺,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第三部分写作18.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生活中往往一句不经意间看到或听到的话,一幅美丽迷人的风景,一堂让人难以忘怀的课,一场震撼人心的讲座,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本励志的书……也许都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震撼和奋进的力量。人生只有不断为自己赋能,才能走好我们脚下的路,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读完以上材料,你都有哪些感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②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