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评估服务实施方案_第1页
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评估服务实施方案_第2页
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评估服务实施方案_第3页
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评估服务实施方案_第4页
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评估服务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评估服务实施方第一节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基本设计原则 3一、老年人能力评估项目分类表 3 4三、评估结果的判定算法介绍 5四、评估的基本原则 7第二节评估工作基本流程 7一、整体业务流程概要 8二、评估流程详细说明 8第三节评估实施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一、评估日程的调整、确定 二、评估场所的选择、确定 三、评估携带物品要求 第四节评估工作相关文档及其填写规范 一、评估文档构成 二、评估文档详细内容 四、评估基本信息表填写规范 五、评估准则说明 2六、二级评估项目详细判定方法 七、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填写规范 第五节评估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一、目的和意义 二、分析与处理的常用方法 三、综合评估报告的撰写 四、分析与处理的注意事项 五、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 3第一节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基本设计原则评估项目评估准则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是否需要他人帮助有无规定症状发生日常生活活动进食O洗澡O修饰O穿衣O大便控制O小便控制O如厕O床椅转移○平地行走O上下楼梯O精神状态认知功能O攻击行为O抑郁症状O感知觉与沟通意识水平O视力O听力O沟通交流O4社会参与生活能力O工作能力O时间/空间定向O人物定向O社会交往能力O老年人能力评估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涵盖着医疗、福利、心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各领域间虽有相关性,但每一个领域的独立性不可忽视。比如,A老年人有抑郁症状(B.2.3),不爱说话也不爱活动,但是这并不能直接判定A老年人沟通交流能力(B.3.4)、社会交往能力(《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B.4.5)一定非常薄弱。三者之间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却没有必然联系。若把抑郁症状、沟通交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3个评估指标项目都放在一起进行评估,难免会出现所选结果前后矛盾的情况,导致评估结果准确性遭受质疑。根据不同的能力类型,将22项评估指标分别归类于“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和“社会参与”4项一级评估指标中,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某一选项结果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其他选项及最终结果,而且可以更加直观反映出老年人的能力特征及其所需的照护服务类别。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三、评估结果的判定算法介绍一级评估指标除“感知觉与沟通”以外的结果,判定方法是将每一项二级评估指标的得分相加,总得分根据其分级标准的值域确定一级指标的结果。但是,老年人能力等级结果的判定方法不仅是将每一项目的得分进行相加,由分数高低来判定,而且是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综合判定方法 (如下图所示)来确定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感知觉与沟通”的判定方法同理),再结合等级变更条款得出老年人能力最终等级。两种判定方法主要区别在于,直接用各项目分数总和的高低判断能力等级的高低,是因为评估项与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而另一种判定方法则是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实验数据分布设计的判定算法。由于最终评估结果包含了老年人实际复杂的身心状态、精神状态,所以每个指标对最终评估结果的影响不能用简单的数字相加来准确举个通俗的例子,A老年人无法平地行走,完全依赖他人且小便完全失控;B老年人可独立行走,同样小便完全失控。从得分相加的角度来看,A老年人得分要低于B老年人,从而得出A老年人能力受损较严重,需要更多的照料护理。但是实际上,也许可自由行动的B老年人比使用人工排尿的A老年人需要护理员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观察他有没有尿裤子与能力最终等级的高低并没有直观的逻辑关系。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判定卡6能力等级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0123012301230能力完好01231轻度失能01232中度失能01233重度失能0123目标区域,然后根据其他三项能力,在判定卡上同一颜色区域定位查1.当日常生活活动为0,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有一项为1及以上,2.当日常生活活动1,后三项有一项为0或1,判定为轻度失能;后三7项均为2或某一项为3,则判定为中度失能。3.当日常生活活动为2,后三项全部为2或某一项为3,判定为重度失能,否则为中度失能(后三项无3或二项为1的)。第二节评估工作基本流程8注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注2:评估小组组长通过对评估结果及特别事项记载等资料的审核,发现有选项前后矛盾、评估员的判断不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状况等会影响到评估结果准确性的现象,应通知责任评估员及老年人进行复评执行者(地方)专业质9第三方社会组织、专业评估机构(首次评估、持续第三方社会组织、专业评估机构(首次评估、持续养老服务机构(仅限持续评估)业务受理人员评估员能力评估申请材料实施评估老年人本人代理人材料准备无误流程流程老年人本人代理人养老服务机构(仅限持续评估)业务受理人员评估员审核确定结果2.实施评估能力评安排复结果告知能力评估结果能力评估结果部门备案地方民政部门地方民政部门老年人本人代理人评估办公室(投诉举报窗口等日常工作)报评估(复核)委员会7投诉处理(检举人)流程第三节评估实施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若无家属陪同,须在“特殊事项”中如实写明。二、评估场所的选择、确定1.原则上,评估尽可能在机构内专业评估室完成,也可以在老年人日常居住场所完成,例如家、医院、社区卫生站等。若日常居住场所与申请资料中所填写的地址不同,评估员必须提前进行核实。2.在除“家”以外的场所,如医院、养老机构等,必须与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沟通,核实、确定老年人平常是否生活在这里。同时,在核实沟通过程中,加强对老年人隐私的保3.具备至少3把椅子、一张桌子。必须提前与老年人或其家属进行确认是否具备该条件或是否有能力准备。若不具备该条件,我机构评估员需提前准备,保证评估当日具备符合要求的椅子和桌子。4.评估环境应安静、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温度5.若使用老年人能力评估软件等信息化工具进行评估,则必须事前对评估场所的网络覆盖状况进行调查、测试,确三、评估携带物品要求1.必须携带民政部门颁发的评估员证。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4~5个移动台阶,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小于0.30米,踏步高度0.13—0.15米,台阶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米。吗?”等。(1)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啊?(2)您最近身体情况怎么样啊?(3)您平时一天都做些什么事情呀?4.我机构评估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评估项目的询问顺序,并没有硬性要求需要按照评估表顺序照本宣科。5.若遇到老年人无理由不配合评估工作时,可先与采购单位进行沟通,视情况做出调整处理。严重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将该老年人的能力评估申请作无效处理。五、注意事项1.评估开始前(1)我机构评估员必须向老年人、陪同人员出示评估员证,说明此次评估的目的。(2)仔细检查评估辅助工具及评估场所的环境,确保2.评估进行时(1)在保证老年人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老年人当场自主完成评估项目,如上下楼梯、床椅转移等动作。若出现条件不允许老年人当场示范评估动作,或我机构评估员根据经验认为老年人当场示范动作与平常实际情况有出入时,须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详细地写明实际情况、判断理(2)尽可能直接对老年人居住的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对老年人本人及陪同人员进行直接询问,有条件时可要求老年人提供其他参考资料。综合所见所闻,完成评估表。(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分别与老年人、其主要照护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个别情况下,可进行不止一次访谈。建议我机构评估员与每个人私下沟通,避免当面多如果出现对同一个问题,老年人、其主要照护者和家属答案不一的情况时,我机构评估员需根据常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并得出结论。必要时,需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如(4)若使用老年人能力评估软件,评估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各级指标选项间的逻辑校正。根据不同等级的指标,分第一类:同一一级指标内的逻辑校正评估”内的两个二级指标选项,根据评估员所填入的结果,系统会自动进行逻辑校正并设置矛盾选项选择限制的功能。若评估员选择逻辑相矛盾的两个选项之一时,另一个选项则会自动变灰且变为无效选项,并出现“确认提示”。如下图B.1.2B.1.2洗澡“同一级指标内的逻辑校正”图例当出现下表中的逻辑校正项目时,评估员需根据实际情况着重进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一级指标内逻辑校正汇总表序号说明1B.1.2“洗澡”若判定为“5分”,则B.1.3“修饰”、B.1.4“穿衣”、B.1.7“如厕”的“0分”选2“15分”选项设定为无效3B.1.8“床椅转移”若判定为“0分”,则B.1.9“平地行走”的“15分”、B.1.10“上下楼梯”的“10分”选项设定为无效4B.1.9“平地行走”若判定为“0分”或“5分”或“10分”,则B.1.10“上下楼梯”的“10分”选项设定为无效5B.3.1“意识水平”若判定为“2分”,则B.3.4“沟通交流”的“0分”选项设定为无效6B.4.3“时间/空间定向”若判定为“4分”或B.4.4“人物定向”若判定为“4分”,则B.4.5“社会交往能力”的“0分”第二类:不同一级指标间的逻辑校正例如,二级指标B.2.3和B.4.5分属“精神状态评估”和“社会参与评估”两个一级指标,根据评估员所填入的结果,系统会自动进行逻辑校正,当出现矛盾时,系统会出现“修正提示”。当出现下表中的逻辑校正项目时,评估员需根据实际情况着重进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同一级指标间逻辑校正汇总表序号说明1B.2.3抑郁症状若判定为“1分”或“2分”,同时会交往能力选择了“0分”2B.3.4沟通交流若判定为“3分”二同时B.4.5社会交往能力选择了“0分”或“1分”原则上,以评估软件的逻辑校正标准为准进行评估。但是,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态多种多样且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若碰到特殊情况时,评估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并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另作判定。但必须在“特殊事项记录单”中如实写明实际情况、判断理由等,为评估小组组长的最终判定提供有效参考。特殊情况:当B.3.1意识水平判定为“昏迷(3分)”的情况下,根据规定,系统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此后的所有评估项目选项(包括其他一级指标内的二级指标选项)可(1)重点确认系统出现逻辑校正的项目,保证不存在(2)与老年人本人及陪同人员就评估项目存在疑问的(3)确定所有评估项目都完成且结果准确无误后,2名位(如管辖的民政部门、社区负责人等),以保证情况得到第四节评估工作相关文档及其填写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文档资料由以下4大类评估调查表构1.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的内容构成(3大项)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内容编号内容说明需填写项目数量(项)评估基本信息评估编号、日期、原因3被评估者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病史等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信息提供者及联系人信息信息提供者的姓名、联络方式等42.老年人能力评估表的内容构成(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每1个一级指标都代表着老年人的某一项基本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内容编号内容说明需填写项目数量(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评估进食、洗澡、修饰、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同性的身体动作群精神状态认知功能、攻击行为、抑郁症状个体在认知功3感知觉与沟通意识水平、视力、听力、沟通交流4社会参与生活能力、工作能54.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的内容构成(4大项、签名栏)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内容编号内容说明需填写项目数量(项)一级指标分级4项一级指标结果信息(老年人能力评估表中的4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利用4项一级指标的结果,结合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判定卡得出的结果1等级变更条款可变更“C.2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的4项条件1老年人能力最终等级综合“C.2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和“C.3等级变更条款”的结果后所得出的结果1签名栏2名评估员签名、信息提供者签名以及评估当天的日期(年月日)4(1)A.1评估基本信息表年月日日期A.1.3评估原因1.接受服务前首评2.经14日观察后的二次评估3.接受服务后的周期评估4.状况发生变化后的即时评估5.因评估结果有疑问进行的复评A.2.1姓名A.2.2性别1.男2.女年月日1.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技校/中专5.大学专科及以上6.不详0.无1.有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5.其他况1.独居2.与配偶/伴侣居住3.与子女居住4.与父母居住5.与兄弟姐妹居住6.与其他亲属居住7.与非亲属关系的人居住8.其他养老机构A.2.11医疗费用支付方式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1.退休金/养老金2.子女补贴3.亲友资助4.其他补源贴疾病诊断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A.2.13.2精神疾病0.无1.精神分裂症2.双相情感障碍3.偏执性精神障碍4.分裂情感性障碍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近30天内意外事件A.2.14.1跌倒0.无1.发生过1次2.发生过2次3.发生过3次及以上0.无1.发生过1次2.发生过2次3.发生过3次及以上0.无1.发生过1次2.发生过2次3.发生过3次及以上A.2.114.4自杀0.无1.发生过1次2.发生过2次3.发生过3次及以上(3)A.3信息提供者及联系人信息表A.3.1信息提供者的姓名的关系1.配偶2.子女3.其他亲属4.雇佣照顾者5.其他A.3.3联系人姓名B.1.1进食:□分1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指用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咀嚼、吞咽等过程食准备好的食物)如协助把持餐具)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有留置营养管B.1.2洗澡口分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洗澡过程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B.1.3修饰:指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口分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需他人帮助脱衣服、系扣、口分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鞋带、拉拉链)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B.1.5大便控制口分10分,可控制大便5分,偶尔失控(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0分,完全失控B.1.6小便控制口分10分,可控制小便5分,偶尔失控(每天<1次,但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0分,完全失控,或留置导尿管B.1.7如厕:包□分10分,可独立完成括去厕所、解开衣裤、擦净、整理衣裤、冲水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去厕所、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使用便器口分15分,可独立完成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5分,需撒大帮助(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口分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衰弱、视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需他人的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5分,需极大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他人搀扶,或坐在轮椅上自行移动)0分,完全依赖他人逆物口分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连续上下10—15个台阶)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扶着楼梯、使用拐杖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活活动总分口分上述10个项目得分之和动分级口分0能力完好:总分100分1轻度受损:总分65—95分2中度受损:总分45—60分3重度受损;总分≤40分认知功能测验问您”:苹果、手表、国旗在时钟上标出10点45分”住的三样东西是什么?”答:(不必按顺序)评分口分0分,画钟正确(画出一个闭锁圆,指针位置准确),且能回忆出2—3个词或只回忆出0—1个词2分,已确诊为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攻击行为□分0分,无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蹋/推/咬/抓/摔东西)和语言攻击行为(如骂人、语言威胁、尖叫)1分,每月有几次身体攻击行为,或每周有几次语言攻击行为2分,每周有几次身体攻击行为,或每日有语言攻击行为抑郁症状□分0分,无1分,情绪低落、不爱说话、不爱梳洗、不爱活动2分,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精神状态总分口分上述3个项目得分之和精神状态分级□分0能力完好:总分为0分1轻度受损:总分为1分2中度受损:总分2—3分3重度受损;总分1—6分(3)B.3感知觉与沟通评估表意识水平口分0分,神志清醒,对周围环境警觉1分,嗜睡,表现为睡眠状态过度延长。当呼唤或推动其肢体时可唤醒,并能进行正确的交谈或执行指令,停止刺激后又继续入睡较强烈的刺激时可有短时的意识清醒,醒后可简短回答提问,当刺激减弱后又很快进入睡眠状态3分,昏迷,处于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回避和痛苦表情;处于深昏迷时对刺激无反应(若评定为昏迷,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可不进行以下项目的评□分0分,能看清书报上的标准字体视力,若平日戴老花镜或近视镜,应在佩戴眼镜的情况下评估1分,能看清楚大字体,但看不清书报上的标准字体2分,视力有限,看不清报纸大标题,但能辨认物体3分,辨认物体有困难,但眼睛能跟随物体移只能看到光、颜色和形状4分,没有视力,眼睛不能跟随物体移动听力:若平时佩戴助听器,应在佩戴助听器的情况下评估□分0分,可正常交谈,能听到电视、电话、门铃的声音1分,在轻声说话或说话距离超过2米时听不清2分,正常交流有些困难,需在安静的环境或大声说话才能听到3分,讲话者大声说话或说话很慢,才能部分听见4分,完全听不见包括非语言沟通口分0分,无困难,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和交流1分,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及理解别人的话,但需要增加时间或给予帮助2分,表达需要或理解有困难,需频繁重复或简化口头表达3分,不能表达需要或理解他人的话感知觉与沟通分级口分0能力完好:意识清醒,且视力和听力评为0或1,沟通评为01轻度受损:意识清醒,但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为2,或沟通评为12中度受损:意识清醒,但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为3.或沟通评为2;或嗜睡,视力或听力评定为3及以下,沟通评定为2及以下3重度受损:意识清醒或嗜睡,但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为4,或沟通评为3;或昏睡,昏迷(4)B.4社会参与评估表生活能力口分0分,除个人生活自理外(如饮食、洗漱、穿戴、二便),能料理家务(如做饭、洗衣)或当家管理事务1分,除个人生活自理外,能做家务,但欠好,家庭事务安排欠条理2分,个人生活能自理;只有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做些家务,但质量不好3分,个人基本生活事务能自理(如饮食、二便),在督促下可洗漱4分,个人基本生活事务(如饮食、二便)需要部分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帮助工作能力□分0分,原来熟练的脑力工作或体力技巧性工作可照常进行1分,原来熟练的脑力工作或体力技巧性工作能力有所下降2分,原来熟练的脑力工作或体力技巧性工作明显不如以往,部分遗忘3分,对熟练工作只有一些片段保留,技能全部遗忘4分,对以往的知识或技能全部磨灭时间/空定向□分0分,时间观念(年、月、日、时)清楚;可单独出远门,能很快掌握新环境的方位1分,时间观念有些下降,年、月、日清楚,但有时相差几天;可单独来往于近街,知道现住地的名称和方位,但不知回家路线2分,时间观念较差,年、月、日不清楚,可知上半年或下半年;只能单独在家附近行动,对现住的只知名称,不知道方位3分,时间观念很差,年、月,日不清楚,可知上午或下午;只能在左邻右舍间串门,对现住地不知名称和方位4分,无时间观念;不能单独外出人物定向口分0分,知道周围人们的关系,知道祖孙、叔伯、姑姨、侄子侄女等称谓的意义;可分辨陌生人的大致年龄和身份,可用适当称呼1分,只知家中亲密近亲的关系,不会分辨陌生人的大致年龄,不能称呼陌生人2分,只能称呼家中人,或只能照样称呼,不知其关系,不辨辈分可辨熟人和生人4分,只认识保护人,不辨熟人和生人社会交往能力口分0分,参与社会,在社会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待人接物恰当1分,能适应单纯环境,主动接触人,初见面时难让人发现智力问题,不能理解隐喻语2分,脱离社会,可被动接触,不会主动待人,谈话中很多不适词句,容易上当受骗3分,勉强可与人交往,谈吐内容不清楚,表情不恰当4分,难以与人接触社会参与总分□分上述5个项目得分之和社会参与分级□分0能力完好:总分0—2分1轻度受损:总分3—7分2中度受损:总分8—13分3重度受损:总分14—20分3.表C—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C.1一级指标分级C.1.1日常生活活动:□级C.1.3感知觉与沟通:口级C.1.2精神状态:□级C.1.4社会参与:口级C.2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0.能力完好1.轻度失能2.中度失能3.重度失能C.3等级变更条款1.有认知障碍/痴呆、精神疾病者,在原有能力级别上提高一个等级;2.近30天内发生过2次及以上跌倒、噎食、自杀、走失者,在原有能力级别上提高一个等级;3.处于昏迷状态者,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4.若初步等级确定为“3重度失能”,则不考虑上述1—3中各情况对最终等级的影响,等级不再提C.4老年人能力最终等级0.能力完好1.轻度失能2.中度失能3.重度失能评估员签名:日期:年月日信息提供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注: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划分标准0.能力完好: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分级均为0,社会参与分级为0或1。1.轻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分级为0,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中至少一项分级为1及以上,或社会参与的分级为2;或日常生活活动分级为1,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至少有一项的分级为0或1。日常生活活动分级为1.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均为2.或有一项为3;或日常生活活动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有1—2项的分级为1或2。3.重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3;或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分级均为2;或日常生活活动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至少有一项分级为3。护理等级个体能力状况评估结果显示生活活动等级精神状态等级感知觉与沟通等级社会参与等级自理级能力完好为0为0为0为0或1介助3级轻度失能为0为0为1为1介助2级为0为0为1或2为2介助1级为1为0或1为0或1为0或1介护3级中度失能为1为2为2为2介护2级为1为2或3为2或3为3介护1级为2为1或2为1或2为1或2专护3级重度失能为2为2为2为2专护2级为3为2为2为2专护1级为2为3为2或3为2或3特护级3333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填写规范编号填写项目名称必填定义填写要求评估编码O评估工作执行单位内部评估记录的代码,每条评估记录有个相对应的评估编码12345678从左往右依次代表的(1)养老机构为“J”(2)社区为“S”(3)第三方评估组织为“T”(4)其他为“Q”间”,由4位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混合表示。将年月日“yy”"yy”"mm""dd"的分割方法将8位字符进行两两分“TOLL”③第六位:代表“评估员编号”,由1位大写英文字母和数数字“0~9”表示以上由英文依次顺序编码至“Z”④第七至第八位:代表“顺编号”,由2位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每位字符均从“0”开上由英文字母表示,依次顺序编码至“Z”。字符组合的数字由小到大表示评估顺序由先至后日期O被评估者实施能力评估当日的公元纪年日期月中的“日”使用两位数表示.任何一个月的第一天用“01”表示,该月其后的“日”按递增数表示,在“0000”到“9999”范围中取值,按公历升序编号例如,1985年4月12日须填入1985(年)04(月)12(日)评估原因O被评估者实施能力评估的原因,共分41.须按被评估者的实际情况,选选项及定义如下:(1)接受服务前初评:被评估大类者入住特定养老服务机构,接受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进行的能力评估工作(2)接受服务后的常规评估:被评估者入住特定养老机构,按照规范流程完成接受服务前初评工作,且接受该机构提供服务达6个月以上(含6个月),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的能力评估工作(3)状况发生变化后的即时:致能力发生变化时,获得机构、组织单位相关负责人认可后所进行的能力评估工作评估结果有异议时,可向机构、组织单位相关负责人申请进行复评。获得负责人认可后所进行的能力评估工作确定评估员可在评估现场再次与被评估者本人、家属或陪同人员进行确认,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姓名名被评估者的合名法姓1.必须和被评估者身份证上的姓名保持一致2.须一律使用简体汉字填写,不得使用其他文字或用文字符号代替文字。顺序为先姓后名(姓与名之间不设空格)3.字数不得少于2个汉字,且不多于25个汉字性别O被评估者的生理性别须按被评估者的性别如实选择相应的生理性别选项。此处为单选项目,可选的选项如下:1.男2.女出生日期O被评估者的出生当日的公元纪年日期必须和被评估者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一致;填写要求同“1.2评估基准日期”身份证号O被评估者身份证件上唯一的法定标识符征得被评估者和陪同人员的同意,查看被评估者本人的身份证件(或任何含有身份证号码的官方证明、文件等)。如果无法获得本项信息,请及时与评估小组组长或其他相关负责人联系,请求指示身份证号必须和被评估者本人身份证上一填写时须从左往右依次填写,每个数字或字母各占一个空格,总共18位填写完毕后,须从左往右校对一遍,确保填写准确无误社保卡号被评估者社保卡上唯一的法定标识符写,号码须和原证件号码一致。2.填写完毕后,须从左往右校对一遍,确保填写准确无误3.若被评估者所属地区的社保卡号采用居民身份证号,无须在此处填写,须在“特殊事项”中说明民族O被评估者的民族必须以被评估者身份证或户口本中的信息为准,如实选择“汉族”或其他民族文化程度被评估者的受教育最高程度须以被评估者户口本中的信息为准,如实选择相应的文化程度选项。此处为单选项目,可选的1.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技校/中专5.大学专科及以上6.不详宗教信仰被评估者是否有宗教信仰的标志若被评估者有宗教信仰,则从下拉菜单选项中选择相符的宗教类型,否则选择“无”婚姻状况被评估者的当前的婚姻状况须以被评估者户口本中的信息此处为单选项目,可选的选项如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5.未说明的婚姻状况6.如果被评估者曾经丧偶或离婚,但已经再婚,选择“已婚”居住情况被评估者现居住情况,共分8大类须询问被评估者本人及家属或陪同人员,如实选择居住情况选项。必要时,可与被评估者所属街道、社区单位再次沟通确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此处为单选1.独居2.与配偶/伴侣居住3.与子女居住4.与父母居住5.与兄弟姐妹居住6.与其他亲属居住7.与非亲属关系的人居住8.养老机构支付方式被评估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1.须询问被评估者本人及家属或陪同人员,如实选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选项。除“商业医疗保险、全自费”的情况以外,必要区单位再次沟通确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其他”选项,并填入具体方不得使用其他文字或用文字符号代替文字,限25个字以内。例如,***保险中断此处为多选项目,最多可选4项,可选的选项如下:(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经济来源被评估者的经济来源须询问被评估者本人及家属或陪同人员,如实选择经济来源选如有其他未列明情况,选择“其必须以简体汉字格式填写,不得使用其他文字或用文字符号代**公司捐助此处为多选项目,最1.退休金/养老金2.子女补贴3.亲友资助5.间断性的慰问金、红包等不计入经济来源,故不属于“子女补贴”和“亲友资助”定义范畴之内疾病诊断痴呆被评估者现象、痴呆程度观察被评估者评估当日身心状或陪同人员同意,可要求提供、1.无2.轻度3.中度4.重度精神疾病被评估者有无精神疾病、所患精神疾病种类1.观察被评估者评估当日身心2.征得被评估者家属或陪同人历、诊断书等证明资料,并在“特殊事项”中如实注明相关(1)无(2)精神分裂症(3)双相情感障碍(4)偏执性精神障碍(5)分裂情感性障碍(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慢性疾被评估者有无慢性疾病、所患病慢性疾病的名称同人员同意后,可要求提供、查看病历、诊断书等证明资料,并在“特殊事项”中如实注明相关信息,须在填写栏里填入具体疾病名称。以简体汉字格式填写,不得使用其他文字或用文字符号代替文字,限25个字以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近30天内意外事件跌倒被评估者近30天内有无跌倒现象发生、具体跌倒次数仔细询问被评估者本人及家属或陪同人员,确定严重程度陪同人员同意后,可要求提供、并在“特殊事项”中如实注明相关信息此处为单选项目,可选的选项如下:1.无2.发生过1次3.发生过2次4.发生过3次及以上走失被评估者近30天内有无走失现象发生、仔细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确定具体次数,如有必要,可与被评估者所属街道、社区等单位再次具体走失次数须在“特殊事项”中如实注明相关信息。此处为单选项目,可选的选项如下:1.无2.发生过I次3.发生过2次4.发生过3次及以上噎食被评估者近30天内有无噎食现象发生、具体噎食次数仔细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确定具体次数。如被评估者有日常看护人员,也可向日常看护人员进行沟通确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在“特殊事项”中如实注明相关信息此处为单选项目,可选的选项如下:1.无2.发生过I次3.发生过2次4.发生过3次及以上AI自杀被评估者近30天内有无自杀现象发生、具体自杀次数仔细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确定具体次数。如被评估者有日常看护人员,也可向日常看护人员进行沟通确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在“特殊事项”中如实注明相关信息此处为单选项目,可选的选项如下:1.无2.发生过1次3.发生过2次4.发生过3次及以上其他被评估者近30天内发生除跌倒、走失、噎食、自杀以外的意外事件1.如有其他未列明情况,最少必(1)具体事件名称(2)发生次数(3)具体发生日期2.若同一天内多次发生,请尽量填入具体时间3.若无法详细记录发生日期,可用发生频率代替4.必须以简体汉字、数字格式填写。不得使用其他文字或用文字符号代替文字。例如,2016年3月25日、4月14日,癫痫发作2次者的姓名O被评估者信息提供者的合法姓名1.须在评估实施现场要求信息持一致2.填写要求同“2.1姓名”若信息提供者为被评估者本人时,评估员填写完毕后须再次确认此处填写的姓名与“2.1姓名”处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以直系家属优先。其他所有信息提供者的姓名须在“特殊事项”中如实填写。填写格式参考“3.2信息提供者与老年人的关系”填写要求信息提供者与老年人的关系O表示信息提供者与被评估者的关系,共分5大类估者的关系后,选择相应选项。(1)配偶(2)子女(3)雇佣照顾者(4)其他2.如有其他未列明情况,选择“其他”选项,如实填入具体内例如,**街道办事处人员3.如果信息提供者为被评估者本人,则选择“其他”,且必须在填写栏中填入“本人”择“其他”6.若有2名以上信息提供者时,此处填写“3.1信息提供者的姓名”中所示人员与老年人的关系。其他信息提供者与老年人的关系须在“特殊事项”中与姓名一一对应填写7.填写格式为“姓名:与老年人关系”。例如,张三:邻居人O被评估者联系人的合法姓名1.询问被评估者本人及家属或陪同人员后,如实填写。填写后须向信息提供者进行确认,确保填写准确无误2.优先考虑被评估者法定监护人、直系亲属。若为孤寡老人,填写所属街道、社区等单位负责3.原则上,不得填写保姆、护工等雇佣的家庭外部成员姓名。若取得被评估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后,可填写。必须在“特殊事项”中注明。4.填写要求同“2.1姓名”联系人电话O被评估者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询问被评估者本人及家属或陪同人员后,如实填写“3.3联系人姓名”中所填写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可为移动电话号码,也可为座机号码,至少保证填写其中一项。填写后须向信息提供者进行确认,确保填写准确无误1.一般以数字格式,限30个数字内2.若有国号、区号,国号/区号与电话号码间用“—”隔开。例如,座机号码:0575—12345678(区号一座机号码国号一移动电话号码)3.中国国内移动电话号码须确保11位数字准确填写。座机号码须确保7位或8位数字准确填写(视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而定)五、评估准则说明根据下述评估准则(共3类),判定22项二级评估指标的判定方法,得到评估结果。每一项评估指标的判定方法需要首先满足评估准则(能且只能对应一类评估准则)。然后参照“六、二级评估项目详细判定方法”中给出的具体项目判定方法,完成每一次的评估。1.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1)老年人能力评估表——评估准则说明编号名称定义注意事项评估项目(须以此为准则评估)1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1.主要评估项目为身体机能(生理)和认知能力(精神)两大类2.判断老年人是否具备对应评估指标中所述的能力1.与“是否需要照护服务”“照护服务量多少”“影响正常生活”场的表现作出评估或陪同人员评估实施日情况(具体事件的发生频率、发生时间段等)并作出判断1.B.1.9平地行走2.B.1.10上下楼梯3.B.2.1认知功能4.B.3.1意识水平5.B.3.2视力6.B.3.3听力7.B.3.4沟通交流8.B.4.2工作能力(2)评估项目选项的判断及选择流程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生理、心理)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生理、心理)第三方询问日常情况得知)以发生频率较高的情况为准作出判定可完成确认2.是否需要他人帮助(1)老年人能力评估表——评估准则说明编号名称定义注意事项为准则评估)2是否需要他人帮助主要从以下3个角度进1.老年人是否已接受照护服务老年人通常每周1~2次1.B.1.1进食2.B.1.2洗澡3.B.1.3修饰4.B.1.4穿衣5.B.1.5大便控制2.“有”的情况下,该照护服务是否恰当3.“无”的情况下,是否需要照护服务选择“5分”:需部分帮助二而须按照发生次数较多的情况选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间长短与照护需求高低无直接相关性成的能力”中的3.和4.6.B.1.6小便控制7.B.1.7如厕8.B.1.8床椅转移9.B.4.1生活能力(2)评估项目选项的判断及选择流程是否需要他人帮助询问通常是否已发生他人(包括借助辅具)帮助行为照护照护未实施妥当(1)老年人能力评估表——评估准则说明编号名称定义注意事项评估项目(须以此为准则评估)3有无规定症状发生1.为判断有无“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BPSD)”倾向项目群2.从以下角有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倾向并不一定代表着需要照护服务,或服务量增加,或一定影响正常生活1.B.2.2攻击行为2.B.2.3抑郁症状3.B.4.3时间/空间定向4.B.4.4人物定向①有发生②尚未发生2.同“1.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中的3.和4.5.B.4.5社会交往能力(2)评估项目选项的判断及选择流程有无规定症状发生(生理、心理)有无规定症状发生(生理、心理)亲针对每个评估项目,从分值较高(症状较严重)的选项开始依次进行确认评估通过观察老年人当时的状态或向老年人提问的方式现场确认有无发生该行为/症状不能完成确认选择该选项/确认下一选项通过询问第三方有无发生、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判断是否符合该选项可以完成确认22类。(一)B1日常生活活动评估——二级评估项目(共101.进食食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①1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②5分:需部分帮助(进食过程中需要——定帮助,如协助把持餐具)③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有留置营养管(1)评估项目的定义(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食。例如,弹性筷子、把手加粗加长的叉(匙)、弯曲成角地叉(匙)、多功能叉(匙)、碟挡和杯类、带负压吸盘的2)5分:需部分帮助(进食过程中需要一定帮助,如协助把持餐具)。注意:此处的“部分”,与帮助的时间长短无关。如果遇到由于环境(如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身心健康状①2)中所提到的三项情况均符合。且在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仍无法在30分钟内完成进食。(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进食的量多量少、进食的方式方法是否准确恰当不2)系围兜(裙)、准备食物(将食物弄成颗粒、糊状等)、配餐、进食完毕后的餐具收拾、散落在餐具外的食物3)面食作为特例,不包含在评估对象内。4)由于环境(如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身心健等具体情况,并须如实、具体地记载在“特殊事项”中。“特殊事项”记录示例:通常情况下,进食无须他人帮助。只有在每天吃早饭,刚开始的两口时,需要看护人员喂食。之后,老年人可正常进食。根据一天当中喂食的频率及数量,判定为“10分:可5)评估员认为“正在提供中的服务项目”欠妥当或“需要照护但未实施”的情况。①老年人高龄,丧偶,独居,子女少有照看,通常情况下一人在家,没能被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②老年人抵抗照护人员提供服务,或因老年人的某种身心情况,无法接受必要的照护服务。③老年人接受的服务项目不利于其自主自立能力的恢评估员须将具体情况如实记载在“特殊事项”中,以便评估小组组长作出最终判定。“特殊事项”记录示例:由于老年人对看护人员的进食服务有抵抗性,时常抗拒喂食,所以无法完成该服务。虽然现在没有提供进食协助的服务项目,但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身心情况,判定为“5分:需部分帮助(进食过程中需要一定帮助,如协助把持餐具)”。(4)易混易错点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易错选项正确选项及注意点仅通过留置营养管进食,完全不发生经口进食动作10分:可独立进食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有留置营养管2.洗澡澡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过程②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要他人帮助(1)评估项目的定义“洗澡”指的是老年人准备好必要物品后,用手或浴球等工具,涂上香皂或沐浴露等沐浴用品后,擦拭、洗净全身“全身”的范围包括:颈部、上肢(左和右)、胸部、腹部、会阴部、臀部、大腿(左和右)、小腿(左和右)、足(左和右)。(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洗澡过程。①“洗澡”定义中的一连串动作都能在无他人任何帮助②或在无须他人帮助,可以使用辅助工具、自助具完成洗澡动作。例如,手柄加长的洗澡刷等。2)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要他人帮助。①需要部分帮助:例如,需要护理员帮助涂抹沐浴露,净全身(含老年人自己擦洗部分)。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4)由于环境(如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身心健5)由于洗澡方式等受环境(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洗净身体,但是在洗澡过程中发病,就会完全失去自己洗澡的能力,需要护理员帮助。所以判定为“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要他人帮助”。6)使用康复辅具(如助听器)、老年人用品(如成人尿布)等外界辅助工具的情况根据实际使用辅助工具的种类、使用频度、使用方式方法等来进行判断。原则上,若老年人借助辅助工具,可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洗澡全过程,即可视为能力完好。“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在浴室里装置了扶手设施,洗澡的时候会倚靠,每次洗澡也会使用特制的长柄浴刷,但全过程老年人都无须他人帮助自主完成。所以判定为“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洗澡过程”。7)评估员认为“正在提供中的服务项目”欠妥当或“需要照护但未实施”的情况时。①老年人高龄,丧偶,独居,子女少有照看,通常情况下一人在家,没能被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②老年人抵抗照护人员提供服务,或因老年人的某种身心情况,无法接受必要的照护服务。③老年人接受的服务项目不利于其自主自立能力的恢评估员须将具体情况如实记载在“特殊事项”中,以便评估小组组长作出最终判定。“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为独居且无看护人员。本人自述可以自己洗澡,无须他人帮助,但是该老年人常年有皮肤病(湿疹),因没有很好地擦洗,情况一直没有好转。并且有佝偻症情形,就老年人身体需要来看,需要看护人员帮助其洗澡。所以判定为“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要他人帮助”。3.修饰饰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①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②0分:需他人帮助(1)评估项目的定义“修饰”指的是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行为。各项1)洗脸:包括准备毛巾,开(关)水龙头,打湿毛巾洗脸,擦干,确认有无沾湿衣服等一系列动作。或直接用湿巾或蒸毛巾(已含水分)擦拭脸。2)刷牙:包括准备牙刷、漱口水,正确的挤牙膏,刷牙,漱口等一系列动作。若使用假牙,除以上动作外,还包括脱(装)假牙的动作。3)梳头:包括准备梳子,准备发胶、发蜡等修饰用品(如有需要),梳头等一系列动作。4)刮脸:包括准备剃须刀,完成刮脸并清洁等一系列(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2)0分:需他人帮助。刷牙:老年人可以完成脱(装)假牙的动作,但是需他刮脸等(含老年人自己完成的部分)。④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如常年卧床老年人)无洗脸的(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移动、洗面台的打扫不包含在本评估项目的判断标准中,故不会影响到评估结果。2)剪指甲不属于本评估项目内容。3)如老年人刷牙不使用牙膏,仅使用漱口水等口腔清洁用品的情况也属于本评估项目内容。根据评估员的经验,结合老年人实际的操作情况作出判定。4)由于环境(如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身心健康状况等发生变化,老年人的日常照护方式随之发生变化的由于修饰行为易受环境(时间、空间)变化而发生变化,根据评估员的经验,必要时,详细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评估实施日前一周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具体事件的发生频率、发生时间段等)后作出判断。并须如实、具体地记载在“特殊事项”中。5)日常生活中,无评估项目行为的情况。若老年人没有头发,或头发过短无须梳头,洗澡后擦拭头部或者卧床由他人擦拭头部等可作为评估判断标准。“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由于没有头发无须梳头,但是常年卧床,每天由看护人员帮助其用毛巾进行头部擦洗,所以判定为“0分:6)评估员认为“正在提供中的服务项目”欠妥当或“需要照护但未实施”的情况。①老年人高龄,丧偶,独居,子女少有照看,通常情况微的阿尔茨海默病初期症状,所以判定为“0分:需他人帮4.易混易错点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易错选项正确选项及注意点老年人为光头,没有梳头行为。但通常洗澡后由人帮助擦拭头部①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②0分:需他人帮助老年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擦脸,但是为了保持符合要求的清洁卫生程度,护理人员会在老年人自己擦脸后再用湿毛巾帮其洗一遍①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②0分:需他人帮助4.穿衣B.1.4穿衣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①10分:可独立完成②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鞋带、拉拉链)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1)评估项目的定义“穿衣”包括穿(脱)平常在穿的上身衣物和下身衣物。身衣物”指的是裤(含内裤)、裙、鞋、假肢或矫形器。动作要点包括穿、脱、套袖子、套裤腿、上提裤(裙)、(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0分:可独立完成。圈、根据老人需求改造过的衣物(如将拉链裤改造成松紧带的裤子)等。2)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鞋带、拉拉链)。需要有人诱导、提示,才能完成穿衣动作。例1:虽然老年人可以自己穿脱衣物,但是无人提示时,经常扣错纽扣。若护理员从第一颗纽扣开始在一旁提示,老年人就能准确扣在正确的位置上。例2:老年人可以自行抬脚穿过裤管,但是需要护理员例3:老年人有能力自己穿脱衣物,但是不知道按什么顺序穿衣服。护理员需要事先将顺序排好,并明确给出口头指导,老年人才可以准确穿脱衣物。3)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穿衣”定义中的每项行为都无法独立完成,需要他人例1:虽然老年人手臂、手指可以活动,但动作僵硬缓慢,难以把胳膊套入袖子中。需要护理员帮助撑开袖管,帮助老年人将手臂套入袖子中,并系好纽扣。例2:虽然老年人身体可以活动,但运动功能受损,动作僵硬缓慢,难以自己将腿抬起,套入裤管中。需要护理员帮助老年人将腿套入裤管中,并协助上提裤子、系好纽扣。(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挑选、搭配衣物,传递衣物等穿(脱)衣物前的动作不包含在本评估项目的判断标准中,故不会影响到评估结果。1)评估员认为“正在提供中的服务项目”欠妥当或“需要照护但未实施”的情况。①老年人高龄,丧偶,独居,子女少有照看,通常情况下一人在家,没能被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②老年人抵抗照护人员提供服务,或因老年人的某种身心情况,无法接受必要的照护服务。③老年人接受的服务项目不利于其自主自立能力的恢2)评估员须将具体情况如实记载在“特殊事项”中,以便评估小组组长作出最终判定。①“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有能力自行穿脱衣物,但是上门时发现老年人衣服反穿,纽扣系错,裤子拉链未拉,并且老年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穿戴有奇怪之处。因此建议该老年人需要部分帮助,所以判定为“5分:需部分帮助”。②“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总是反复要求穿着同一件衣服,并拒绝替换。而且,目前未提供相应的照护服务。但是,老年人后背已出现皮肤病,并伴有初期老年痴呆症,因此建议该老年人需要部分帮助,所以判定为“5分”:需部分帮助(4)易混易错点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易错选项正确选项及注意点老年人身体机能完好,有能力自己穿脱衣物,但是不知道按什么顺序穿衣服。需要护理员事先将顺序排好,并明确给出①10分:可独立完成(能自己穿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口头指导5.大便控制B.1.5大便控制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①10分:可控制大便②5分:偶尔失控(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③0分:完全失控(1)评估项目的定义(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0分:可控制大便。无他人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大便控制”2)5分:偶尔失控(每周VI次),或需要他人提示。①排便失禁情况少于每周一次(含一次)。3)0分:完全失控。(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况(具体事件的发生频率、发生时间段等)作出判断。为“5分:偶尔失控(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助穿脱衣物,擦拭清洁。所以判定为“0分:完全失控”。3)由于环境(如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身心健4)若排便失禁是由于药物副作用的影响,须将药物名判定为“10分:可控制大便”。5)使用康复辅具(如助听器)、老年人用品(如成人尿不湿)等外界辅助工具的情况。其他身体状况良好,可自主行动,所以判定为“5分”:偶尔失控(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4)易混易错点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易错选项正确选项及注意点不及到卫生间或者来不及脱老年人自主控制排便的意识仍然具备②5分:偶尔失控(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老年人由看护人员每周进行洁(每周VI次),或需要他人提示③0分:完全失控小便控制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①10分:可控制小便②5分:偶尔失控(每天VI次,但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③0分:完全失控,或留置导尿管(1)评估项目的定义(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0分:可控制小便。无他人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小便控制”2)5分:偶尔失控(每天VI次,但每周>1次),或①尿失禁情况少于每天一次(含一次),但多于每周一次(含一次)。3)0分:完全失控,或留置导尿管。(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不局限于评估实施时的情况。须详细询问老年人本人、家属或陪同人员,结合评估实施日前24~48小时内老2)评估时注意事项与“B.1.5大便控制”相似,请借鉴3)由于环境(如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身心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伴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现象,沟通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经常不知道如何向看护人员表达在得不到及时帮助的情况下,直接尿在了裤子上。根据老年人的看护人员反映,这样的现象发生频率大约为一周2~3次。所以判定为“5分:偶尔失控(每天<1次,但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7.如厕B.1.7如厕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①10分:可独立完成②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去厕所、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③0分:需要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1)评估项目的定义“如厕”指的是老年人在有便意或尿意的时候,知道要去厕所或使用便盆及尿壶大小便,以及事后清洁整理的行为判断完成如厕行为的动作要点包括脱裤子(含内裤),整理衣物,冲水或清洗便盆、尿壶等动作。若为人工肛门,包括人工肛门袋的准备、交换、事后清理等动作。若为穿戴成人尿布、尿垫、留置导尿管,包括纸尿裤、尿垫、导尿管的准备、交换、事后清理等动作。(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0分:可独立完成。2)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去厕所、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例1:老年人有定向障碍,晚上起夜时分不清方向。即例2:老年人虽生理上有能力自主完成如厕行为,但是3)0分:需要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评估此项时,必须评估老年人排泄后,是否有自主2)判断标准与厕所种类无关,坐式、蹲式、立式都可。3)使用康复辅具(如助听器)、老年人用品(如成人尿不湿)等外界辅助工具的情况。虽然老年人通过人工肛门进行排泄,但是老年人可自行交换人工肛门袋及交换后的擦拭清洁工作,所以判定为“10分:可独立完成”。4)评估员认为“正在提供中的服务项目”欠妥当或“需要照护但未实施”的情况。①老年人高龄,丧偶,独居,子女少有照看,通常情况下一人在家,没能被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②老年人抵抗照护人员提供服务,或因老年人的某种身心情况,无法接受必要的照护服务。③老年人接受的服务项目不利于其自主自立能力的恢评估员须将具体情况如实记载在“特殊事项”中,以便评估小组组长作出最终判定。“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自尊心强,不愿意让他人帮助自己,时常因为羞耻感而不告诉别人已经,直接排泄在裤子上了。虽然有完成如厕的行为能力,但是由于年纪较大,腿脚行动不便,不容易在意识可控时间内顺利完成如厕行为,故建议需要必要的照护服务。所以判定为“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去厕所、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4)易混易错点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易错选项正确选项及注意点老年人装置人工肛门。虽然自己可交换人工肛门袋,但是需要他人帮助事后清理①10分:可独立完成②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去厕所、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老年人处在人工透析等特殊阶段,无自体排尿行为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①10分:可独立完成8.床椅转移B.1.8床椅转移评估准则:是否需要他人帮助①15分:可独立完成②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③5分:需极大帮助(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④0分:完全依赖他人(1)评估项目的定义“床椅转移”指的是“从床到轮椅”“从床到坐便器”(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5分:可独立完成。2)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4)0分:完全依赖他人。(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转移间距须在110厘米以上。2)假肢、助行器等辅助工具的准备行为不包含在本评3)由于环境(如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身心健评估实施日前一周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具体事件的发生频率、发生时间段等)后作出判断,并须如实、具体地记载在作的发生频率大约一周2~3次,所以判定为“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发生频率大约一天2次。从身体机能的角度判定为“15分:可独立完成”要照护但未实施”的情况。①老年人高龄,丧偶,独居,子女少有照看,通常情况下一人在家,没能被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②老年人抵抗照护人员提供服务,或因老年人的某种身心情况,无法接受必要的照护服务。③老年人接受的服务项目不利于其自主自立能力的恢评估员须将具体情况如实记载在“特殊事项”中,以便评估小组组长作出最终判定。“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独居,目前没有接受任何照护服务。但是在评估时,发现老年人在做床椅转移动作时,身体失去平衡。若无他人在旁监护,发生跌倒事件的可能性大。老年人家属表示老年人平常还是可以独自安全地完成转移动作。所以判定为“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4)易混易错点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易错选项正确选项及注意点老年人常年卧床,不发生床椅转移动作。但是每天护理员需要对其进行翻身清洁、交换尿垫以防褥疮①15分:可独立完成④0分:完全依赖他人9.平地行走B.1.9平地行走评估准则: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①15分: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米②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③5分:需极大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扶,或坐在轮椅上自行移动)④0分:完全依赖他人(1)评估项目的定义过20分钟以上,中途不跌倒,不停歇。若评估场地面积有限,行走距离无法达到45米的要求时,以能否平地行走5米为衡量标准。(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5分:可独立完成。①在无他人任何帮助、监护,不借助任何支撑器械(如拐杖等)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平地行走”定义中的所2)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助行器等辅助用具)。3)5分:需极大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椅上自行移动)。②使用轮椅可自己驱动轮椅(包括电动轮椅),坐在轮椅上能自行移动45米(或5米)以上。能够转弯、转换方4)0分:完全依赖他人。④或即使获得外界帮助,也只能行走或移动2~3米,无法连续行走5米或5米以上的距离。(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步幅、步频、步行速度、方向感觉等与评估标准无2)必须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通常的实际情况作出判3)由于心肺功能受损等疾病因素,医生不建议或限制估,也可判定为“0分:完全依赖他人”。4)失去双脚,需要依靠双手完成移动时,由于没有完成站立的行为能力,所以判定为“0分:完全依赖他人”5)依靠自己的身体部位(需要双手支撑在膝盖上,弓着腰行走等),几乎不依靠或较少程度依赖他人可以独自完成行走时,判定为“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6)评估实施时,老年人现场的表现与家属或他人叙述结合评估实施日前一周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具体事件的发生频率、发生时间段等)后,作出判断,并须如实、具体地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老年人每走1米左右,停歇时间超过20分钟以上才可以稍稍移动。虽与老年人女儿所说的老年人无行走障碍不符,但是老年人的看护人员反映平常老年人走路需要人搀扶或使用拐杖。所以判定为“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衰弱、视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需他人的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7)老年人未在评估现场做出指定动作评估员必须把老年人当时的身心状态、无法做指定动作的理由详细如实地记载在“特殊事项”中。并且,详细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评估实施日前一周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具体事件的发生频率、发生时间段等),作出判断,并须如实、具体地将家属或陪同人员的叙述、选择结果的理由记载在“特殊事项”中。“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老年人当天由于脚扭伤未在现场执行指定动作。根据家属所述,老年人通常拄拐杖就可以自己行走。所以判定为“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衰弱、视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需他人的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4)易混易错点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易错选项正确选项及注意点老年人双手放在膝盖①15分:可独立完成②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衰弱、视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需他人的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所以在室内行走的时候,经常需要坐下来休息几分钟后,才能继续拄着拐杖走完5米②10分: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衰弱、视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需他人的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次因为即使获得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也无法做到中途不停歇,连续行走5米老年人在接受康复训练时,倚靠平行杠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独自平地行走①15分:可独立完成④。分:完全依赖他人法必须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情况作出判断B.1.10上下楼梯评估准则: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①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连续上下10~15个台使用拐杖等)(1)评估项目的定义“上下楼梯”指的是可以独自连续完成上下10~15个(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连续上下10~15个台阶)。①无他人任何帮助、监护,不借助任何支撑器械(如拐杖等)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上下楼梯”定义中的所有“借助任何支撑器械”不包括视力障碍者出于辨别方2)5分:需要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扶着楼梯、使用拐杖等)。3)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步幅、步频、速度、方向感觉等与评估标准无关。2)必须根据老年人通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3)评估时注意事项与“B.1.9平地行走”相似,请借鉴B.1.11日常生活活动总分:上述10个项目得分之和(1)评估项目的定义B.1日常活动能力评估中的B.1.1~B.1.10评估项目得(2)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2.日常生活活动分级(1)分级1)0能力完好:总分100分2)1轻度受损:总分65~95分3)2中度受损:总分45~60分4)3重度受损:总分U40分(2)评估项目的定义根据B.1.11的结果,选择相应的选项,确定日常生活(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若使用老年人能力评估软件,本项由系统自动计算得分并显示结果。若为纸质评估,则评估员需在相应的空格里填入各项分级所对应的数字。如B.1.11的结果为“50分”,对应区间为“中度受损”,则需在本项对应的空格内填入“2”。确认并确保所填数字无误。(二)B2精神状态评估二级评估项目(共3项)1.认知功能评估准则: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①0分:画钟正确(画出一个闭锁圆,指针位置准确),且能回忆2~3个词准确),或只能回忆0~1个词(1)评估项目的定义该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画钟测验和即刻记忆测画钟测验评估要求1.独立画出一个闭锁的圆作为钟表的表盘2.准确地标注12个数字在表盘中正确的位置3.准确地在表盘上用指针标出10点45分4.全过程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优点操作简单,不仅对环境、评估人员的硬性要求少,而且检查结果受老年人文化程度、种族、社会经济状况等影响较少认知能力要求1.对测试题干的理解力2.计划性3.视觉记忆、空间重塑能力4.数字记忆、排列能力5.运动和操作能力6.注意力的集中和持久度7.挫折的耐受能力等应用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即刻记忆测验评估要求1.3样物品名称只能说一遍,不得重复2.每样物品以间隔1秒钟的语速表达3.要求老年人重复3样物品名称,不要求按次序回答优点操作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评定并反映出老年人一部分的认知能力缺点评估结果受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语言等方面影响较大应用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画钟测验计分方法。①画出闭锁的圆:计1分②将数字放在表盘上正确的位置:计1分③表盘上的12个数字全部准确、无遗漏:计1分④将指针安放在表盘中的准确位置(10点45分):计计分结果为2分以上(含2分),可判定为“合格”,即为画钟正确;2分以下则为“不合格”,即为画钟错误。(虽然时针和分针位置正(时针位置明显错误,判(未按照指令要求用表针断为错误)[表盘是封闭圆形(不必要求画出的圆很标准),断为正确]2)即刻记忆测验计分方法。每样物品名称各1分,总共3分。回答正确计1分。所答顺序可以与评估员所说的不一致。计分结果为2分以上(含2分),即可判定为“合格”;2分以下则为“不合格”。①0分:画钟正确(画出一个闭锁圆,指针位置准确),且能回忆2一3个词。根据上述评估要求和计分方法,两项测试结果都为“合②1分:画钟错误(画的圆不闭锁,或指针位置不准确),或只能回忆0~1个词。根据上述评估要求和计分方法,两项测试结果中只有一项为“合格”。③2分:已确诊为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根据上述评估要求和计分方法,两项测试结果都为“不合格”;或已确诊为认知障碍。(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评估员需提前准备白纸、易书写的笔。若事先得知受评估的老年人有语言表达障碍,则需准备有苹果、手表、国旗图案的提示卡片或实物。2)根据定义中画钟测验的评估要求,该项目必须要求老年人在10分钟之内完成,以老年人10分钟之内所画的结果作为评估对象。超过10分钟,即使老年人所画的结果可①0分:无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踢/推/咬/抓/摔东西)判断为合格,也视为“无效”。①0分:无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踢/推/咬/抓/摔东西)3)评估人员必须严格遵照《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中所写的题干内容和顺序向老年人提问。严格避免“时针”“分针”等易干扰词出现。因为这些词容易使老年人得到一些线索而掩盖其真正的认知能力,影响最终结果。提问儿会问您:苹果、手表、国旗。”提问2:“请您在这儿画一个圆形的时钟,在时钟上标出10点45分;”提问3:“现在请您告诉我,刚才我要您记住的三样东西是什么?”4)若老年人有语言表达障碍,如果有能力用非语言的方式回答(如用手指指出正确的东西),结果视为“有效”。2.攻击行为B.2.2攻击行为评估准则:有无规定症状发生和语言攻击行为(如骂人、语言威胁、尖叫)②1分:每月有几次身体攻击行为,或每周有几次语言攻击行为③2分:每周有几次身体攻击行为,或每日有语言攻击行为(1)评估项目的定义(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0分:无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踢/推/咬/抓/摔东西)和语言攻击行为(如骂人、语言威胁、尖叫)。2)1分:每月有几次身体攻击行为,或每周有几次语言时选1分:条件1:每月身体攻击行为少于4次;条件2:每周语言攻击行为少于7次。3)2分:每周有几次身体攻击行为,或每日有语言攻击每月身体攻击行为多于4次(含4次);(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无须关注行为背后的意图。以攻击行为本身是否有2)细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评估实施日前一周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有无发生过攻击行为,发生频率等),并作出3)由于家属有可能已经习惯老年人日常的攻击行为,B.2.3抑郁症状评估准则:有无规定症状发生①0分;无②1分:情绪低落、不爱说话、不爱梳洗、不爱活动③2分: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1)评估项目的定义消沉(闷闷不乐、自卑、悲观、厌世);缺乏做事的主动性(2)评估选项的选择判断标准1)0分:无。无发生“抑郁症状”定义中的所有内容。老年人具体表现为心态良好,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与家人、朋友等人际关系维持良好,会为自己安排适当的休闲娱2)1分:情绪低落、不爱说话、不爱梳洗、不爱活动。①经常性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情绪低沉、烦恼忧伤。②或情绪不稳定、起伏大(时而忧伤,时而愤怒等)且③或不爱与人接触、对话,孤立自己,会喃喃自语等。3)2分: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①除选项说明外,时常有“三无”(无望、无助、无用)症状,悲观厌世。②或出现经常性焦虑,甚至幻觉、妄想等症状。多次自杀念头指的是患者悲观厌世但仍受家庭等外界牵挂因素,下不了自杀的决心。(3)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事项”记录示例1)该项目定义或选择判断标准中所提到的症状持续至少2周以上,或症状发生频率大于每周一次。2)仔细观察当天老年人的身心状态,并详细询问家属或陪同人员评估实施日前一周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有无抑郁症状,持续时间等),并作出判断。3)由于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进行本评估项目时,需要留意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家属的信息、护理人员等老年人密切接触的外部4)评估前明确告诉老年人该评估项目涉及情绪方面的B.2.4精神状态总分:上述3个项目得分之和(1)评估项目的定义B.2精神状态评估中的B.2.1~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