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例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_第1页
8例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_第2页
8例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_第3页
8例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_第4页
8例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探讨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1日和2日确诊的浙江省丽水市8例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8例患者为意大利同一餐厅的从业者,均自意大利米兰出发回国,男6例,女2例,年龄30.0~40.0(33.5±3.3)岁,所有患者首次CT检查后3~5d再次行CT复查。8例患者血常规均正常,且入院时均无发热,其中1例有干咳和腹泻,1例干咳,6例无明显症状。首次CT检查表现为两肺胸膜下多发斑片状、楔形磨玻璃或实性病灶3例,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及实性病灶1例,单一肺叶胸膜下斑片状磨玻璃病灶2例,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纤维灶1例,影像表现正常1例。间隔3~5d后复查CT显示5例病灶明显吸收,1例稍有吸收,1例纤维灶无改变,考虑非COVID-19改变。本组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COVID-19患者均无发热,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无下降,CT影像表现形态多样,但吸收快速,提示境外输入性病例临床症状及CT表现更为隐蔽复杂,需提高警惕,避免误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出现全身各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COVID-19因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等特点,已在短时间内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然而随着回国人员的流动,境外输入性COVID-19开始增多。2020年3月1日和2日,浙江省丽水市确诊了8例境外输入病例,所有患者均为意大利同一餐厅的从业人员,集体回国后于隔离期内确诊COVID-19,为全国首批境外输入聚集性发病的病例。随着全球COVID-19疫情的持续爆发,需要加强境外回国人员的管理,以迅速采取措施,遏制COVID-19疫情的扩散。本研究中,笔者分析8例境外输入型COVID-19患者的CT和临床特征,提高对其影像和临床特点的认识。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1日和2日确诊后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例境外输入性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均确诊为COVID-19。男6例,女2例,年龄30.0~40.0(33.5±3.3)岁。2月29日至3月2日间行首次CT检查,并于3~5d后行CT复查。2.流行病学资料:8例患者均为意大利贝加莫某餐厅的同事,一直生活在意大利,近期无中国旅行居住史,也未曾接触COVID-19确诊患者。8例患者均从意大利米兰出发,其中7例经俄罗斯莫斯科转机,2月28日到达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即被隔离医学观察;1例从意大利米兰经德国法兰克福转机,于2月29日到达青田县即被隔离医学观察。1例于3月1日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7例于3月2日咽拭子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后收入COVID-19防治定点医院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首例核酸检测确诊患者2月16日在意大利时已出现轻微咳嗽、腹泻症状。3.CT检查方法和图像分析:分别使用德国SiemensSPIRITCT、日本HitachiEclos16CT对患者行胸部CT平扫。患者采用仰卧位,头先进,屏气方式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150mAs,扫描层厚2.5~5.0mm。由2名具有15年工作经验的胸部放射学专业医师以盲法共同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名高年资医师审核。按照以下特征描述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灶分布、病灶形态、病灶密度、周围晕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支气管壁增厚,并动态观察病灶变化,比较首次CT和复查CT的病灶变化。结果1.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8例患者入院时均无发热,1例有干咳和腹泻症状,1例仅干咳,余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均正常。2.CT表现:首次CT检查表现为两肺胸膜下多发斑片状、楔形磨玻璃或实性病灶3例,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及实性病灶1例,单一肺叶胸膜下斑片状磨玻璃病灶2例,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纤维灶1例,影像表现正常1例。间隔3~5d后复查CT显示5例病灶明显吸收,1例稍有吸收,1例纤维灶无改变,考虑非COVID-19改变。8例患者CT表现差异明显。病例1,首位确诊患者,女性,30岁,首次CT表现为两肺下叶胸膜下多发楔形、类圆形实性病变,与支气管血管束相连,周围见晕征,边缘模糊;间隔5d复查见病灶明显吸收消散(图1,2)。病例2,女性,32岁,CT表现为两肺下叶胸膜下多发斑片、楔形部分实性病变,与病例1影像表现类似;间隔3d后复查,病灶明显吸收消散。病例3,男性,34岁,两肺散在斑片状、条片状磨玻璃密度阴影,边缘模糊;间隔4d复查,部分病灶吸收好转。病例4,男性,40岁,CT见两肺弥漫分布结节、斑片、条索及团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病灶,局部病灶内见细网格征,间隔3d复查,病灶稍有吸收(图3,4)。病例5,男性,30岁,左肺下叶胸膜下见小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间隔4d复查,病灶吸收好转(图5,6)。病例6,男性,32岁,右肺上叶胸膜下见小条片状磨玻璃密度影,边缘模糊,间隔3d复查,病灶基本吸收(图7,8)。病例7,男,36岁,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见条带状高密度影,间隔4d复查,病灶无明显变化(图9)。病例8,男性,34岁,2次胸部CT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发现。所有患者均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支气管壁增厚征象。图1,2

病例1,女,30岁。CT示两肺下叶胸膜下楔形、条片状实性病灶(图1),5d后复查CT示病灶明显吸收好转(图2)图3,4

病例4,男,40岁。CT示两肺弥漫分布结节、斑片、条索及团片状病灶(图3),3d后复查病灶稍有吸收(图4)图5,6

病例5,男,30岁。左肺下叶胸膜下小斑片状磨玻璃影(图5),4d后复查病灶吸收好转(图6)

图7,8

病例6,男,32岁。右肺上叶胸膜下小条片状磨玻璃影,3d后复查病灶基本吸收(图8)

图9

病例7,男,36岁。CT示左肺下叶条带状高密度影,4d后复查病灶无明显变化,考虑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灶讨论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潜伏期长、传染性强。COVID-19患者多有武汉旅居史或密切接触确诊患者史,以发热、干咳和乏力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或淋巴细胞计数减低。COVID-19患者CT典型表现为两肺多发胸膜下斑片状或楔形磨玻璃病灶。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COVID-19的金标准,但COVID-19的早期筛查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结综合判断。本组8例患者均为意大利贝加莫某餐厅的同事,受疫情影响集体返回国内,在集中隔离期间被确诊为COVID-19,收住于丽水市COVID-19防治定点医院。病例1~7临床诊断为普通型,病例8为轻型。病例1~3首次CT均显示病灶分布两肺胸膜下为主,病灶为磨玻璃或者实性结节或斑片影,沿支气管和血管束分布,3~5d后复查,病灶明显吸收好转。有文献报道COVID-19的病理改变,早期病毒直接到达肺外周皮层小叶,导致肺泡上皮损伤,血管充血,肺泡内壁形成玻璃样物质膜,肺泡腔内渗出,形成以小叶为基本单位的影像表现[9]。病例4影像与临床症状明显不符,CT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结节、斑片、团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复查时病灶有吸收,影像提示病变渗出及纤维化过程并存,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提示COVID-19发病具隐蔽性。病例5和6的病灶比较局限,表现为单叶胸膜下小斑片磨玻璃影,短期复查显示病变快速吸收,符合COVID-19病灶多来自肺周围区域的特征。病例7,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条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清,间隔4d复查无明显变化,从形态及密度上分析符合肺纤维灶,推测并非COVID-19病灶。病例8两次CT检查均未见肺内病灶,符合临床轻型表现。本组8例患者临床表现隐蔽,症状轻微,入院时均无发热;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所示CT征象与国内COVID-19普通型病例表现相似,3~5d复查,其中5例明显吸收,1例稍有吸收。分析原因为本组患者均为青壮年,免疫系统相对完善,也不能完全排除境外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普通型COVID-19需与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肺炎进行鉴别,在影像征象上存在重叠,均可出现胸膜下分布多发部分实性病灶。流感病毒肺炎患者常有边界模糊不清的网状结节影并迅速融合,可以出现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肺气囊等表现。腺病毒肺炎可见双肺多灶性磨玻璃密度影,多呈斑片状实变或节段性分布,类似支气管肺炎改变,可见大支气管壁增厚。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常表现为多灶性斑片状实变影及磨玻璃影,多沿着呼吸道中心分布,出现中央小叶结节伴支气管壁增厚。轻型COVID-19需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