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技术条件》_第1页
《编制说明-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技术条件》_第2页
《编制说明-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技术条件》_第3页
《编制说明-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技术条件》_第4页
《编制说明-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电联标准《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依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达的《关于印发2021年第三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定计

划的通知》(中电联标准[2021]267号)的要求,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

起草中电联标准《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技术条件》(项目计划编号:T/CEC20213050)。

(二)工作过程

(1)2022年1月,建立技术条件制定工作组,明确制定工作总体目标,落实人员工作内容,

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2)2022年2月,开展调研、资料收集,并编制技术条件初稿;

(3)2022年3月,中电联输变电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线上视频形式组织召开了标准大

纲及初稿审查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大纲及初稿通过审查。主要修改意见如下:凝练标准制定

原则,优化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耐热刻痕钢带使用条件内容,增加符合表示的含义,细化用

户抽样检验的场景,删除附录A国内外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牌号对照表,附录A改为耐热刻

痕取向电工钢带热处理制度,增加编制说明。

(4)2022年4月,技术条件制定工作组依据初稿审查会意见,对修订稿内容进一步深化。

(5)2022年5-6月,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组织征求意见工作。

(三)编制单位

1、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本标准的起草工作。

2、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河北高晶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继变压器有限公司,协作开展使

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的起草工作。

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协作开展检验等内容的起草工作。

4、长沙天恒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协作开展谐波比总损耗、直流偏磁比总损耗的测量方法

起草工作。

二、标准编写原则、依据和主要技术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依据以下原则编写:

1)遵循现行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2)遵循全面、准确、规范的理念。

3)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在编制过程中编写组首先了解了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的发展现状,并

收集了国内外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实测了国内外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产品性能,结合变压

器制造企业和电力运维单位现场经验和需求,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关电工钢的规范和

导则,明确了标准编制的内容大纲和标准结构。

(二)标准主要内容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能源产业,是国家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围绕国家“双碳”

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于变压器的节能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强制性国标GB20052-2020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实施,变压器损耗指标较现行标准(GB20052-2013)

下降约10~45%,能效要求显著提升。基于特殊激光刻痕、机械刻痕、化学刻蚀等先进工艺制

造的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也称耐热型磁畴细化取向电工钢)新产品是制造高效节能变压器,

特别是立体卷铁心高能效变压器的理想材料。为规范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新产品质量,指导

变压器用耐热刻痕取向硅钢选材与检验,推动新型取向电工钢材料应用并保障长期服役可靠

性,拟制定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是本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变压器用0.18mm、0.20mm、0.23mm厚度耐热刻痕取

向电工钢带的选用与评价。目前,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在10kV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中已

11

广泛应用,在最高110kV电压等级的卷铁心变压器中也实现了应用,同时可应用于特种变压器、

中频变压器等各类型的变压器。

第2章是规范性引用文件,对本标准参考引用的标准或规范进行了说明及引用。

第3章是术语和定义,解释了本标准提出和使用的术语和定义。

第4章是牌号,参考GB2521.2采用汉字首字母的命名方式,给出了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

牌号的次序组成。

第5章是使用条件,卷铁心变压器用耐热刻痕电工钢带在下列条件下的磁性能、几何特性

及涂层特性等宜保持稳定。铁心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环境、铁心卷绕过程中的拉应力等是根据

国内卷铁心变压器制造企业采用的实际工艺参数和实践经验确定的。当铁心有特殊工作压力或

拉力,或者对钢带谐波、直流偏磁及过励磁条件下损耗有要求时,供需双方可在订货时商议。

第6章是技术要求,首先耐热刻痕电工钢带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能,在此基

础上,分别对基础磁性能(最大比总损耗、平均比总损耗、最小磁极化强度等)、复杂工况磁

性能(谐波比总损耗和直流偏磁比总损耗)、几何特性和偏差(厚度、宽度、镰刀弯、不平度、

残余曲率、毛刺高度等)、技术特性(密度、叠装系数、弯曲次数、由内应力引起的剪切边的

偏差、抗拉强度等)、涂层特性(涂层绝缘电阻、涂层附着性)、耐热性能(基础耐热性能和

长期耐热性能)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所提技术要求,考虑了耐热刻痕产品叠装系数较相同厚度

的非耐热型电工钢带略低,采用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绕制成铁心后少数情况下需要进行两次热

处理,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变压器在挂网后可能面临的复杂电磁工况及长期高温升运行环境

等。

第7章是试验方法,规定了磁性能、几何特性和偏差、技术特性、涂层特性、耐热性能等

指标的试验方法。其中,基础耐热性能即考核钢带在800~850℃完成第一次去应力退火后的磁

性能和涂层性能。长期耐热性能是考核钢带在完成第一次去应力退火的基础上,再次进行1~2

次热处理后磁性能和涂层性能的变化。考核长期耐热性能时,在试样的选择上,即可以采用完

成基础耐热性能的试样继续进行1~2次热处理,也可以重新取新试样,按照相同的热处理工艺

进行2~3次热处理。

第8章是检验。根据相关标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和用户需求规定了要求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中复杂工况磁性能、抗拉强度、长期耐热性能为特殊测试项目,供方根据需方要求提

供相关测试数据,需方抽检时可与供方商议测试试样的取样位置和数量。同时,本章规定了型

式检验、出厂检验、用户抽样检验的要求,以及取样批次、取样方法、检验结果的判定等内容。

第9章是包装、标志、运输、存储及质量证明书。

三、主要实验验证情况

标准工作组首先将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

司、长沙天恒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测量仪器和试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对标,对标结果表明国网

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测试结果与其他单位测试结果无明显差异。据此,将工作组选用本

标准中最为常用的23QHR080耐热刻痕取向电工钢带,在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试验验证,结

果见表1。由表可知,本标准所提的试验项目、方法和指标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表1试验验证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试验值标准值比对结论

最大比总损耗P1.7/50/(W/kg)0.763≤0.80满足标准

基础磁性能平均比总损耗P1.7/50/(W/kg)0.758≤0.78满足标准

磁极化强度J800/(T)1.902≥1.88满足标准

3次谐波比总损耗(W/kg)0.877≤0.92满足标准

复杂工况

5次谐波比总损耗(W/kg)0.831≤0.87满足标准

磁性能

直流偏磁比总损耗(W/kg)0.962≤1.00满足标准

纵向厚度偏差m9≤15满足标准

横向厚度偏差m7≤10满足标准

几何特性和镰刀弯(任意1m长)0.40mm≤0.50mm满足标准

偏差不平度0.7%≤1.0%满足标准

残余曲率mm2.0≤35满足标准

毛刺高度mm0.015≤0.020满足标准

叠装系数0.971≥0.955满足标准

技术特性弯曲次数12≥3满足标准

抗拉强度N/mm2348≥330满足标准

涂层绝缘电阻·cm2/面598.6≥30满足标准

涂层特性

涂层附着性D≥D满足标准

最大比总损耗

耐热性能基础0.763≤0.80满足标准

P1.7/50/(W/kg)

13

耐热性能磁极化强度

1.902≥1.88满足标准

J800/(T)

涂层绝缘电阻

598.6≥30满足标准

·cm2/面

涂层附着性D≥D满足标准

最大比总损耗

0.771≤0.80满足标准

P1.7/50/(W/kg)

磁极化强度

长期1.896≥1.88满足标准

J800/(T)

耐热性能涂层绝缘电阻

364.9≥30满足标准

·cm2/面

涂层附着性D≥D满足标准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无。

六、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比情况

国际上,IEC60404-8-7-2008“Magneticmaterials-Part8-7:Specificationsforindividual

materials-Cold-rolledgrain-orientedelectricalsteelstripandsheetdeliveredinthefu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