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基础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可知,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发展了农业,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在种植业欠发达的情况下,依赖商贸活动,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等现象,说明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C项正确;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与“(古希腊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等不符,排除A项;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与“(古埃及人)发展了农业”“制定了太阳历”等不符,排除B项;世界文明的“一体”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即使是已在雅典世代居住的“移民”家庭也不例外。这说明古代雅典A.城邦公民没有人身自由 B.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C.外邦人可参与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范围狭小,仅局限于除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之外的本邦全体成年男子,因此材料“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虽然“‘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公民是有自由的,排除A项;材料与法律至上原则无关,排除B项;外邦人不可以参与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3.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远征军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将士,还有不少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等专门人才。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A.造成希腊文化的断层 B.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融汇C.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 D.凿通了亚欧之间的商贸通道〖答案〗B〖解析〗根据“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可知亚历山大东征还搜集了经过地方的文化资料,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汇,B项正确;这一做法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融汇,而非造成希腊文化断层和东方文明的衰落,排除AC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交融,而非商贸往来,排除D项。故选B项。4.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层级相对独立 C.严格的等级制 D.相对自由与平等〖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具有双向的权利与义务,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如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君和封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体现层级相对独立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BC两项;封君和封臣虽然各自具有权利和义务,但是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双方的关系并不是自由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5.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②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③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④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但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②错误;根据所学,城市中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促使西欧大学兴起,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①③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6.《查士丁尼法典》记载:“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根据“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得出法律对于国家治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A项正确;唯一的说法太绝对,除了法律还有兵器,排除B项;法律并不能消除矛盾,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当时的作用,而不是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7.15世纪末以前,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国家,创造了灿烂多彩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及印加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得益于A.亚欧文明的传人 B.农业和贸易的发展C.武力扩张的进行 D.封建中央集权建立〖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化,B项正确;当时这些地区并未进入封建社会,也未受到亚欧文明影响,排除AD项;武力扩张不是这些文化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B项。8.有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其观点是A.直接否认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直接参与航海活动C.资本扩张和需求是源动力 D.凸显企业家们的历史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得出其强调企业家们对利益的追求,即资本扩张和需求才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所在,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直接的说法错误,排除B;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9.下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A.通过A航线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B.B航线沟通了欧洲和印度的联系C.通过C航线绕过好望角到达太平洋D.沿着D航线可以实现环球航行〖答案〗D〖解析〗D航线是麦哲伦开辟的环球航行航线,D正确;通过A航线到达的是美洲大陆,排除A;B航线并未抵达印度,排除B;C航线抵达印度,并未到达太平洋,排除C。10.《大国法则》指出:在新旧世界大交替的历史洪流面前,哥伦布不愧为时代的弄潮儿。他是一个既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这是一个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站在美洲立场,对哥伦布以负面评价为主 B.站在欧洲立场,对哥伦布以正面评价为主C.站在全球视角,打破孤立建立全球性联系 D.站在殖民立场,使欧洲建立大量殖民帝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哥伦布不愧为时代的弄潮儿。他是一个既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这是一个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可知,材料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这是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评价的,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站在美洲立场,应该从哥伦布到达美洲,进行殖民掠夺,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进行评价,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站在全球视角,应该从哥伦布到达美洲促进了世界各大洲的联系进行评价,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使欧洲建立大量殖民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11.1500年至1850年间,欧洲、非洲等地向美洲地区移民近2000万人,其中非洲移民约为欧洲移民的4-5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欧洲对美洲的探险与征服B.传染病造成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C.罪恶“三角贸易”的推动D.族群混合使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族群混合不是非洲移民占比较高的原因,而是结果,D符合题意;欧洲对美洲的探险与征服、原住民的大量死亡以及“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非洲人口流入都是美洲移民数量上升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2.16世纪,古老的香料之路恢复了生机,并且逐渐繁荣起来。从此,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这表明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并未完全衰退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D.胡椒香料代替了中国茶叶的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从此,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可以看出,传统的地中海沿岸的商贸路线已得以恢复,并不没有因新航路的发现而衰落下去,B项正确;A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葡萄牙的垄断,排除C;D项与主旨不符合,排除。13.16、17世纪时,英国物价上涨了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远远低于物价上涨。英国及西北欧的这一状况A.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B.加速了欧洲白银的外流C.导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加快了封建社会的解体〖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迅速,而工资上涨缓慢,这使资产阶级获利丰厚,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加速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故选D;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是由于新航路开辟,而不是物价上涨所致,故排除A;16、17世纪正是大量金银等贵金属流入欧洲的时期,故排除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故排除C。14.路德认为,教会和政府同为上帝所设立,“上帝用教会作他慈爱的工具,用政府作他忿怒的工具”;教会职责是管理信仰和道德,教人谦卑、忍耐、有爱心;此外,教会不应干涉政府。政府则以执行法律,保护生命财产为职责,无权过问信仰和良心,不能强迫宗教信仰。这一言论A.表明近代人文精神的兴起 B.说明教廷与政府的对立C.揭示了德意志对外扩张 D.有利于世俗王权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教会职责是管理信仰和道德,教人谦卑、忍耐、有爱心;此外,教会不应干涉政府。政府则以执行法律,保护生命财产为职责,无权过问信仰和良心,不能强迫宗教信仰”可知,路德对教会和政府的职责加以区分,认为教会不应干涉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世俗王权的发展,D项正确;近代人文精神的兴起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排除A项;材料中路德区分教会和政府的职责,认为教会不应干涉政府,并不是“教廷与政府的对立”,排除B项;材料与德意志的对外扩张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启蒙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明显超越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表现在A.批判教会专制腐朽 B.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C.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D.提出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答案〗D〖解析〗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主义,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提出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故D正确;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有批判教会专制腐朽,故A错误;文艺复兴强调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故B错误;启蒙运动不涉及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故C错误。16.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主要是基于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传统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科学进步,故选C;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排除A;B、D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17.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A.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B.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C.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D.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这说明当时法国不同政治派别斗争非常激烈,故A项正确。选项B和史实不符。选项C和题目无关。法国是启蒙运动的发祥地,D项本身错误。18.有学者指出“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反映了英国革命A.剥夺了国王一切权力 B.确立了议会主权C.推动了两党制的形成 D.首相拥有立法权〖答案〗B〖解析〗根据“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可知国王与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转变,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即确立了议会主权,故选B;英国革命后国王保留了部分权力,没有完全被剥夺,排除A;英国革命前英国两党制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排除C;议会拥有立法权,首相拥有的是行政权,排除D。故选B。19.1760年乔治三世继任英国国王,为了控制内阁,他不停地撤换首相。大臣们由此认识到:首相得不到国王的充分信任很难立足。然而,当时的另一种情况是: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很难立足。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B.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C.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D.议会主权仍有待确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王有一定权力,使得“首相得不到国王的充分信任很难立足”“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很难立足”,首相的处境恰恰反映了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选项B正确;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选项A排除;1689年之后,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1689年之后议会就已经确立了主权地位,排除D。20.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及:“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1787年宪法哪项内容的评价A.保留《邦联条例》内容B.赋予总统国家大权C.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可见,这应该是美国宪法实行用联邦制取代邦联制的内容,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正确,同时排除A;根据材料,没有涉及到总统的信息,选项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政体的信息,选项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21.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A.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B.行政权高于立法权C.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D.国会权力至高无上〖答案〗A〖解析〗材料“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体现的是议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A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体制,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因此BD错误;美国总统是由民间间接选举产生,C排除。22.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使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C.意味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D.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参与政权,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处境恶劣,要求参与立法保护自身利益,三次议会改革均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民主进程的影响,故D项正确。A项,妇女并未获得参政权,排除。B项,议会改革不断加强了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排除。C项,三次议会改革使英国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但并未实现完善,故排除。2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变化主要是因为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 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 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是因为以石油为主的新能源动力得到了应用,A正确;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产业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题干涉及的都是重工业,也正是这些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C不构成原因,排除;机器生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出现了,排除D。24.20世纪初,在美国各重要工业部门中,福特、洛克菲勒、摩根等集闭的生产比重分别占汽车、石油、钢铁行业的50%、95%、66%,形成了各部门的所谓“大王”。这些“大王”反映出美国A.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性加剧B.自由放任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在经济的发展中作用突显D.已经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大王”是垄断组织并且这些“大王”生产比重是很高的,这就说明了垄断组织在经济的发展中作用是突出、突显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性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初自由放任政策仍然适应经济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早在工业革命后就已经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5.下表是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图中反映出的信息,评价正确的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海外市场广阔的国家经济发展十分地迅速C.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D.科技创新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答案〗D〖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英德的制造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主要是受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中国开展工业革命较迟,因此反映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还涉及到中国,A项不全面,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市场广阔的影响,排除B项;C项从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排除C项。故选D项。26.《***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答案〗D〖解析〗材料“武器”指的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从而推翻了封建制度。但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故D选项正确;材料“置自身于死地”,可推知材料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会带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没有提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故C选项错误。2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认为:“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监管行政和立法工作的机关。”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巴黎公社A.主要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B.真正实现了选民当家作主C.实行议会和行政合一的政治体制D.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可以看出巴黎公社实行议行合一的制度,所以C的说法正确;从材料“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可以看出AB项说法也正确,故排除ABC;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公社还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故D符合题意。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28.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英国3705700法国3603650德国1001470比利时903000葡萄牙80900A.西方各国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商品输出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C.德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侵占领土最多D.葡萄牙在柏林会议上提出了“有效占领”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结合材料的时间可知,1884—1900年时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欧洲列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非洲被瓜分,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B项正确;1884—1900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时期主要是资本输出为主,而不是商品输出,A项错误;从材料中看出英国侵占领土最多,而不是德国,C项错误;188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在柏林会议上提出“有效占领”原则,D项错误。29.“自1900年,德国统治精英内部一直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地……面对国内社会民主党势力日益强大,可能把帝国推向民主共和的局面,萨拉热窝暗杀正好为德国宣战找到了借口。”这反映了德国发动一战主要是由于A.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B.国内民主势力强大C.法西斯势力的上台 D.英德商业竞争激烈〖答案〗A〖解析〗根据“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地”可知德国发动一战的目的实际上在于对外扩张,抢夺更多的殖民地,即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故选A;德国是国内民主党势力强大,而非民主势力强大,排除B;法西斯势力上台是在二战前夕,排除C;英德商业竞争激烈是刺激德国发动一战的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故选A。30.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B.它是争霸的帝国主义的战争C.它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D.它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此时尚未出现法西斯主义,因此它不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D项符合题意,排除B;这场战争是参战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即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民族的觉醒,A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3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书目作者生卒时间节选内容(观点)《天体运行论》哥白尼1473—1543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1483—1546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洲革命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础。——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教研组主编《世界近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答案〗(1)实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影响:抨击了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统治;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2)《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动摇了教皇的宗教权威。(3)影响(举例):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美国1787年宪法。(其他例子符合题意亦可)〖解析〗【小问1详析】实质: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摆脱封建神权对发展的阻碍,文艺复兴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下弘扬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封建秩序,解放了被压抑的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小问2详析】原因:根据材料“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可知,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损害了天主教会的利益和权威。根据材料“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可知,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反对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将斗争的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动摇了教皇的宗教权威和利益。【小问3详析】影响:根据材料“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可知,启蒙运动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促使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各个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思想先导;启蒙运动的思想传播到亚非拉国家,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提供精神武器。32.世界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动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年)——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欧洲的各种商品,主要是手工业产品也大量倾销到东方沿海国家、东非、美洲,流入北亚。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奴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摘编自萧国亮《世界经济史》材料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6世纪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它就不断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和发展。从18世纪最后的30年到19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生产,这对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张幼文、金芳著《世界经济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期间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市场”,自拟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特点:贸易路线多;交往范围广,建立起全球联系;商品种类多;交易数量大。影响:在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往和联系。(2)论点:世界市场的形成。论据: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殖民扩张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拓张;工业化的推广使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深,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结论:世界市场不断形成。〖解析〗【小问1详析】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年)”可知,贸易路线多;交往范围广,建立起全球联系;根据材料“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可知,商品种类多;交易数量大。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可知,在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奴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可知,推动了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往和联系。【小问2详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题意要求,围绕“世界市场”自拟论题,根据材料“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6世纪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它就不断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和发展。从18世纪最后的30年到19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生产,这对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拟定论题:世界市场的形成。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殖民扩张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拓张;工业化的推广使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深,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综上所述,可知世界市场不断形成等等。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基础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可知,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发展了农业,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在种植业欠发达的情况下,依赖商贸活动,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等现象,说明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C项正确;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与“(古希腊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等不符,排除A项;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与“(古埃及人)发展了农业”“制定了太阳历”等不符,排除B项;世界文明的“一体”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即使是已在雅典世代居住的“移民”家庭也不例外。这说明古代雅典A.城邦公民没有人身自由 B.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C.外邦人可参与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范围狭小,仅局限于除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之外的本邦全体成年男子,因此材料“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虽然“‘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公民是有自由的,排除A项;材料与法律至上原则无关,排除B项;外邦人不可以参与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3.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远征军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将士,还有不少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等专门人才。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A.造成希腊文化的断层 B.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融汇C.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 D.凿通了亚欧之间的商贸通道〖答案〗B〖解析〗根据“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可知亚历山大东征还搜集了经过地方的文化资料,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汇,B项正确;这一做法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融汇,而非造成希腊文化断层和东方文明的衰落,排除AC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交融,而非商贸往来,排除D项。故选B项。4.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层级相对独立 C.严格的等级制 D.相对自由与平等〖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具有双向的权利与义务,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如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君和封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体现层级相对独立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BC两项;封君和封臣虽然各自具有权利和义务,但是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双方的关系并不是自由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5.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②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③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④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但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②错误;根据所学,城市中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促使西欧大学兴起,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①③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6.《查士丁尼法典》记载:“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根据“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得出法律对于国家治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A项正确;唯一的说法太绝对,除了法律还有兵器,排除B项;法律并不能消除矛盾,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当时的作用,而不是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7.15世纪末以前,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国家,创造了灿烂多彩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及印加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得益于A.亚欧文明的传人 B.农业和贸易的发展C.武力扩张的进行 D.封建中央集权建立〖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化,B项正确;当时这些地区并未进入封建社会,也未受到亚欧文明影响,排除AD项;武力扩张不是这些文化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B项。8.有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其观点是A.直接否认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直接参与航海活动C.资本扩张和需求是源动力 D.凸显企业家们的历史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得出其强调企业家们对利益的追求,即资本扩张和需求才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所在,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直接的说法错误,排除B;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9.下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A.通过A航线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B.B航线沟通了欧洲和印度的联系C.通过C航线绕过好望角到达太平洋D.沿着D航线可以实现环球航行〖答案〗D〖解析〗D航线是麦哲伦开辟的环球航行航线,D正确;通过A航线到达的是美洲大陆,排除A;B航线并未抵达印度,排除B;C航线抵达印度,并未到达太平洋,排除C。10.《大国法则》指出:在新旧世界大交替的历史洪流面前,哥伦布不愧为时代的弄潮儿。他是一个既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这是一个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站在美洲立场,对哥伦布以负面评价为主 B.站在欧洲立场,对哥伦布以正面评价为主C.站在全球视角,打破孤立建立全球性联系 D.站在殖民立场,使欧洲建立大量殖民帝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哥伦布不愧为时代的弄潮儿。他是一个既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这是一个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可知,材料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这是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评价的,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站在美洲立场,应该从哥伦布到达美洲,进行殖民掠夺,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进行评价,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站在全球视角,应该从哥伦布到达美洲促进了世界各大洲的联系进行评价,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使欧洲建立大量殖民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11.1500年至1850年间,欧洲、非洲等地向美洲地区移民近2000万人,其中非洲移民约为欧洲移民的4-5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欧洲对美洲的探险与征服B.传染病造成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C.罪恶“三角贸易”的推动D.族群混合使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族群混合不是非洲移民占比较高的原因,而是结果,D符合题意;欧洲对美洲的探险与征服、原住民的大量死亡以及“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非洲人口流入都是美洲移民数量上升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2.16世纪,古老的香料之路恢复了生机,并且逐渐繁荣起来。从此,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这表明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并未完全衰退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D.胡椒香料代替了中国茶叶的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从此,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可以看出,传统的地中海沿岸的商贸路线已得以恢复,并不没有因新航路的发现而衰落下去,B项正确;A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葡萄牙的垄断,排除C;D项与主旨不符合,排除。13.16、17世纪时,英国物价上涨了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远远低于物价上涨。英国及西北欧的这一状况A.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B.加速了欧洲白银的外流C.导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加快了封建社会的解体〖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迅速,而工资上涨缓慢,这使资产阶级获利丰厚,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加速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故选D;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是由于新航路开辟,而不是物价上涨所致,故排除A;16、17世纪正是大量金银等贵金属流入欧洲的时期,故排除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故排除C。14.路德认为,教会和政府同为上帝所设立,“上帝用教会作他慈爱的工具,用政府作他忿怒的工具”;教会职责是管理信仰和道德,教人谦卑、忍耐、有爱心;此外,教会不应干涉政府。政府则以执行法律,保护生命财产为职责,无权过问信仰和良心,不能强迫宗教信仰。这一言论A.表明近代人文精神的兴起 B.说明教廷与政府的对立C.揭示了德意志对外扩张 D.有利于世俗王权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教会职责是管理信仰和道德,教人谦卑、忍耐、有爱心;此外,教会不应干涉政府。政府则以执行法律,保护生命财产为职责,无权过问信仰和良心,不能强迫宗教信仰”可知,路德对教会和政府的职责加以区分,认为教会不应干涉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世俗王权的发展,D项正确;近代人文精神的兴起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排除A项;材料中路德区分教会和政府的职责,认为教会不应干涉政府,并不是“教廷与政府的对立”,排除B项;材料与德意志的对外扩张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启蒙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明显超越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表现在A.批判教会专制腐朽 B.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C.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D.提出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答案〗D〖解析〗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主义,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提出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故D正确;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有批判教会专制腐朽,故A错误;文艺复兴强调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故B错误;启蒙运动不涉及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故C错误。16.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主要是基于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传统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科学进步,故选C;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排除A;B、D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17.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A.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B.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C.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D.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这说明当时法国不同政治派别斗争非常激烈,故A项正确。选项B和史实不符。选项C和题目无关。法国是启蒙运动的发祥地,D项本身错误。18.有学者指出“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反映了英国革命A.剥夺了国王一切权力 B.确立了议会主权C.推动了两党制的形成 D.首相拥有立法权〖答案〗B〖解析〗根据“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可知国王与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转变,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即确立了议会主权,故选B;英国革命后国王保留了部分权力,没有完全被剥夺,排除A;英国革命前英国两党制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排除C;议会拥有立法权,首相拥有的是行政权,排除D。故选B。19.1760年乔治三世继任英国国王,为了控制内阁,他不停地撤换首相。大臣们由此认识到:首相得不到国王的充分信任很难立足。然而,当时的另一种情况是: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很难立足。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B.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C.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D.议会主权仍有待确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王有一定权力,使得“首相得不到国王的充分信任很难立足”“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很难立足”,首相的处境恰恰反映了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选项B正确;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选项A排除;1689年之后,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1689年之后议会就已经确立了主权地位,排除D。20.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及:“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1787年宪法哪项内容的评价A.保留《邦联条例》内容B.赋予总统国家大权C.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可见,这应该是美国宪法实行用联邦制取代邦联制的内容,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正确,同时排除A;根据材料,没有涉及到总统的信息,选项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政体的信息,选项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21.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A.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B.行政权高于立法权C.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D.国会权力至高无上〖答案〗A〖解析〗材料“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体现的是议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A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体制,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因此BD错误;美国总统是由民间间接选举产生,C排除。22.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使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C.意味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D.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参与政权,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处境恶劣,要求参与立法保护自身利益,三次议会改革均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民主进程的影响,故D项正确。A项,妇女并未获得参政权,排除。B项,议会改革不断加强了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排除。C项,三次议会改革使英国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但并未实现完善,故排除。2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变化主要是因为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 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 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是因为以石油为主的新能源动力得到了应用,A正确;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产业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题干涉及的都是重工业,也正是这些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C不构成原因,排除;机器生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出现了,排除D。24.20世纪初,在美国各重要工业部门中,福特、洛克菲勒、摩根等集闭的生产比重分别占汽车、石油、钢铁行业的50%、95%、66%,形成了各部门的所谓“大王”。这些“大王”反映出美国A.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性加剧B.自由放任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在经济的发展中作用突显D.已经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大王”是垄断组织并且这些“大王”生产比重是很高的,这就说明了垄断组织在经济的发展中作用是突出、突显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性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初自由放任政策仍然适应经济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早在工业革命后就已经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5.下表是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图中反映出的信息,评价正确的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海外市场广阔的国家经济发展十分地迅速C.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D.科技创新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答案〗D〖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英德的制造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主要是受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中国开展工业革命较迟,因此反映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还涉及到中国,A项不全面,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市场广阔的影响,排除B项;C项从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排除C项。故选D项。26.《***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答案〗D〖解析〗材料“武器”指的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从而推翻了封建制度。但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故D选项正确;材料“置自身于死地”,可推知材料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会带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没有提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故C选项错误。2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认为:“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监管行政和立法工作的机关。”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巴黎公社A.主要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B.真正实现了选民当家作主C.实行议会和行政合一的政治体制D.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可以看出巴黎公社实行议行合一的制度,所以C的说法正确;从材料“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可以看出AB项说法也正确,故排除ABC;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公社还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故D符合题意。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28.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英国3705700法国3603650德国1001470比利时903000葡萄牙80900A.西方各国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商品输出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C.德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侵占领土最多D.葡萄牙在柏林会议上提出了“有效占领”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结合材料的时间可知,1884—1900年时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欧洲列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非洲被瓜分,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B项正确;1884—1900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时期主要是资本输出为主,而不是商品输出,A项错误;从材料中看出英国侵占领土最多,而不是德国,C项错误;188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在柏林会议上提出“有效占领”原则,D项错误。29.“自1900年,德国统治精英内部一直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地……面对国内社会民主党势力日益强大,可能把帝国推向民主共和的局面,萨拉热窝暗杀正好为德国宣战找到了借口。”这反映了德国发动一战主要是由于A.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B.国内民主势力强大C.法西斯势力的上台 D.英德商业竞争激烈〖答案〗A〖解析〗根据“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地”可知德国发动一战的目的实际上在于对外扩张,抢夺更多的殖民地,即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故选A;德国是国内民主党势力强大,而非民主势力强大,排除B;法西斯势力上台是在二战前夕,排除C;英德商业竞争激烈是刺激德国发动一战的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故选A。30.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B.它是争霸的帝国主义的战争C.它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D.它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此时尚未出现法西斯主义,因此它不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D项符合题意,排除B;这场战争是参战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即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民族的觉醒,A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3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书目作者生卒时间节选内容(观点)《天体运行论》哥白尼1473—1543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1483—1546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洲革命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础。——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教研组主编《世界近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答案〗(1)实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影响:抨击了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统治;肯定人的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