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5篇_第4页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她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现代诗歌。2、初读感知,自主设疑(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2)引导学生质疑。3、梳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1)如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长城和运河。4、正确读文,学会生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要求①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②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给生字打上重点号。(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4)全班交流检查,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①指名学生拼读生字词,注意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③给生字扩词;(5)指导学生书写①教师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蜒”、“篇”、“谱”的字形;②学生描红,临写生字。5、熟读诗歌,了解长城和运河。(1)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情况。(指名读或小组读)(2)集体交流问题:看图介绍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朗读本诗、背诵本诗。2、片段练习《长城》,用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3、拓展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的人间奇迹。教学过程:1、温故导入:现在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熟了诗歌,了解了诗歌大意。回忆一下: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2、学生自由读课文,质疑。3、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1)会向别人介绍长城和运河,用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2)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4、自主探究,自读解疑学生围绕问题边看图边读诗歌,不懂的地方打上“?”。5、学习第1节(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读)(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观察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引读)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6、学习第2节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引读)(板书:像绸带)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这一句该怎样读呢?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7、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引读)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8、朗读全文、背诵全文。9、学习了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10、质疑、解疑。11、课堂小结。12、完成课堂训练题。板书设计:1长城和运河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教材简析:本文是一首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的诗歌,全诗尽情讴歌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诗,有感情地朗读本诗,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自豪之情。设计理念:1、充分体现“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延展展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3、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说出个性,说出心声。教具准备:长城、运河图。课时计划:2课时《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xx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万里长城!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京杭大运河(出示填空:万里长城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1)指名读。(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峪:读“yù”。嘉:上半部是“士”。创:左半部为“仓”。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谱写:编写歌谱。(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3.再读课文,读通顺。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3.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1.指名读,生评议。齐读。四、作业设计1、用钢笔描红。2、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二、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第二部分。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运河”比作“绸带”,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课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大奇迹吗?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四、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多音字组词。行xínɡ()曲qū()折shé()hánɡ()qǔ()zhé()zhē()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长城(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运河(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板书:长城和运河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二、初读指导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正确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三、学习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出奇景呢?讲读比较:A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B我看见一个奇异的景象。你觉得长城怎样?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指导朗读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讲读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作(),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四、总结课文资料:《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一、导入激趣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2、生齐读课题。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奇异的景象。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三、精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2、比较句子: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1、指名读,生评议。12、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4、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5、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6、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四、布置作业板书:2长城和运河6700千米1747千米像巨龙像绸带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曲折蜿蜒伸向天边人间奇迹古代劳动人民创造《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5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工程,我们语文书的第一篇课文就热情地赞美了我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引读课题)2、上一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懂课文,领略长城和运河的美。3、让我们在聆听播音员阿姨的朗读中开始今天的学习,好吗?打开书本,仔细听,认真看。注意两节中的相同部分。二、精读感悟1、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共两节。第一节写了长城,第二节写了运河。有哪些内容是相同的?(出示)指名读。男、女生齐读。(注意句子中的停顿)2、(出示书上的两幅图)这就是作者看到的长城和运河,作者是在哪里观察到长城和运河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读一、二行。3、(在“奇异的景象”下加上点)注意这些带点的字,再读读这两行,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读出作者那惊喜的感情。4、这两个“奇异的景象”一个是(),一个是()。它们分别“奇异”在哪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用括号标出来,并且读一读体会体会。5、交流所划的句子。(出示)6、看看图,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长城像巨龙,有多长?东起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西到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是长城的终点),(看地图)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长城。(读好“万里长城”,读出它的“长”)——想象一下,“巨龙”爬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借助动作演示来读懂、读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看看图,长城通过的地形怎么样?(有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山沟、高高的山顶)正因为长城修筑在高低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长,所以——(引读第二、三行)——课前,大家读了《新补充读本》上的《长城》一文,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交流)——师:几千年以前,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7、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板书:雄伟壮丽)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8、引读最后两行诗句。当你读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自豪、敬佩)你想说些什么?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9、出示:看图,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运河的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10、交流:——运河像绸带,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朗读时,要注意将这些特点表现出来。——(看地图)运河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所以它又叫——(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古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船就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条长长的运河也是无数老百姓用简陋的工具一点一挖成的.,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11、引读最后两行诗句。这里的“人间奇迹”指的是什么?你们能想象出当时修筑长城、开凿运河所遇到的困难吗?除了你们能想到的,还有许多你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困难,许多辛酸苦辣,可我们的祖先却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伟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啊!12、让我们一起用朗读的方式来赞美它们吧!三、布置作业1、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用上学过的词语(“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等)写一段话。2、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星期三下午上网的时候搜集资料,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6教学要求: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默写。2、疏通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长城和运河的雄伟气势,激发爱国热情。难点:正确地完成本课的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看拼音写词语。jiàshǐchóudàichuàngzàomínzúbùxiǔ()()()()()pǔxiějǐngxiàngshīpiānliánmiánqǐfú()()()()qūzhéwānyán()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课文赞颂了我国的哪两大建筑工程?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地介绍一下吗?指名说。二、总结课文。1、长城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沧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充满着顽强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板书:人)2、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全文。三、指导背诵课文。1、自由练读。2、同桌练背。3、出示填空指导背诵。4、指名背诵,赛背,齐背。四、课堂练习。1、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的`诗篇()的景象()的绸带()的长城()的运河()的祖先2、多音字组词。dōu()xínɡ()qū()都行曲dū()hánɡ()qǔ()3、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万里长城东起,嘉峪关,像在大地。(2)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像在大地。(3)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分别谱写了的、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确实美不胜收。每当春临大地,岭上阳光明媚,山谷绿意盎然,有桃花、杏花、山茶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簇拥着古老的城墙。那时的长城如在花海中穿行,处处尽芳菲,令人心醉。八达岭之夏,骄阳似火,但时时有清凉的风袭来,有时烟雨迷蒙。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八达岭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时秋高气爽,万木争艳,鲜红的枫叶,最惹人喜爱,有人说这是筑城者的血染红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长。冬日的八达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城墙楼台,轮廓分明,更显示出博大雄伟的风采。1、这段话依次写了八达岭、、、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八达岭的之情。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照样子也写一句。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划出来。板书:长城和运河。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长城,并引用“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几个词语。学生对以上词语的引用不成问题,只要在远看长城全貌时加以运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让学生明确观察顺序,但观察顺序要在文中体现,不一定要出现“远看”、“近看”之类的词语,可以从前面学过的文章中加以运用,如“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句,可见作者的观察顺序为从上往下俯视的,再如“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一句,作者的观察顺序为远望。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知道写作时前后的连贯和观察的方法。《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诗歌。2、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长城和运河的特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学生:收集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教学方法导学互动教学过程一、提纲导学(一)直接导入:这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板书《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二)有感情朗读诗歌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2、[出示导纲一]生齐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重音。3、教读难点诗句。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二、合作互动4、展示评价(生读生评价,分男生、女生个人小组齐读分读)出示朗读展示评价标准姿势端正大方声音清楚洪亮重音明显突出节奏停顿合理呼吸配合协调手势添加自然语气语调得当感情表达充分(三)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出示导纲二对照图片理解诗句,学生总结长城和运河的特点。教师板书。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1、自读有关资料,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读出民族自豪感,读出爱国热情。)2、你还明白哪些人间奇迹你想对中华民族祖先说些什么三、导学归纳: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四、拓展训练1、长城的特点是:运河的特点是:2、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附: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长城:雄伟壮丽运河:秀丽动人民族:自豪骄傲《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8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3、能参照课文中的图画,运用课后练习4提供的词语写话。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在朗读、背诵训练中,抓住关键词语了解景物特征,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三、教学难点:能参照课文中的图画,根据提供的词语进行写话练习。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分课时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词。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练习4。二、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三、教学过程:一、揭题。同学们,通过二年级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古代三个伟大的工程:故宫、长城、大运河。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就是《长城和运河》,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或运河的情况呢?二、初读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1)、指名读。(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峪:读“yù”。嘉:上半部是“士”。教学过程自我加减创:左半部为“仓”。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谱写:编写歌谱。(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3、再读课文,读通顺。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让我们一起跟着文中的“我”先去看看长城吧!(出示图片)谁来结合课文讲讲你对长城的印象。“蜿蜒”和“曲折”有什么区别?2、指导学生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注意要突出景象的`奇异)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里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你觉得长城怎样?(奇异、了不起、罕见……)5、引读“东起山海关……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为什么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指名读最后两行,这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7、指导朗读。(一开始是惊喜,接着是赞美,最后是敬佩和自豪)(1)、自由读。(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评议。(3)、齐读。四、作业设计:1、用钢笔描红。2、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二、教具准备:小黑板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二、)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第二部分。2、谁来说说这又是一番怎样的奇异景象?3、观察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音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4、引读“北起首都北京……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这些“奇迹”是谁创造的呢?5、指导朗读。谁来说说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区别?同座位互读,互相纠正。指名读,评议。(三、)总结课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搭奇迹吗?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搭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张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四、)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多音字组词。行xínɡ()曲qū()折shé()hánɡ()qǔ()zhé()zhē()板书设计:1、长城和运河长城(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运河(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人民的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创造(五、)我的教学反思:《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驾、驶、壮、谱、创、华、丝、首、京、堂”十个生字,积累“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等词语,正确书写“壮、创、华、京、堂”五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诗歌的节奏。能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诗歌,并能背诵。3、能根据提示填空。4、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知道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重点和难点:1、按诗歌的节奏,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诗歌。2、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特点的相关词语。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录象资料。2、学生方面的准备:收集有关介绍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观看长城图、运河图,认识长城和运河。(1)说出画面上所画的.地方。(2)板书:长城运河(3)运河:运河就是人工开凿的河道。2、揭示课题:15长城和运河。二、初步感知,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句子: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1)学习生字:驾驶、壮(2)读句子。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1、读课文,说说:诗中写到的长城和运河是怎样的?并完成课文填空。填空内容: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2、指导朗读第一节。(1)观看介绍长城的录像片。(2)听录音,展开想象,模仿读。(看图,做动作理解:连绵起伏和曲折蜿蜒的意思)(3)学习生字:谱、创、华。(4)自由练读。(5)指名或分组赛读。3、展开想象,自主学习,朗读第二节。学习生字:丝、首、京、堂。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配乐朗读全文。2、总结:长城和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们。3、指导背诵。4、拓展练习: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其他一些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想象说话: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了,它像,又看到了,它像。五、复习字词,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壮”。3、自行练习,书写其他生字。板书设计:15、长城和运河像巨龙像丝带中华民族的祖先谱写了不朽、动人的诗篇。《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运河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习导入1、写生字词。2、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3、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4)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导朗读。4、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5、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6、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7、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8、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2、章仅赞美了祖国吗?3、总结。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3、4题。板书:1长城和运河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像巨龙)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人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民的创造(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1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察的鲜活的图?阂环?嬉炀跋螅?托脑媚俊4司?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教学建议1·指导读书。(1)初读感知。初读课文,要让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明白、读流利。通过读课文,首先让学生谈谈课文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从而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接着,可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的几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体会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自由朗读课文为主,间以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做到把课文读通、读流利。(2)精读感悟。通过精读深思,重点让学生感悟长城与运河的奇异的景象,为什么称之为人间奇迹。教学时,可从三方面着手:看图(或录像)欣赏;补充阅读;读文体悟。通过看图或录相,丰富学生的形象感知;通过补充长城、大运河的有关信息资料的阅读,让学生立体感悟长城、运河的雄姿。指导的重点是让学生读文感悟,读中练语感,读中受熏陶。第一部分写长城的奇异:它像巨龙、连绵起伏,曲折婉蜒;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它是无数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谱写的不朽的诗篇。第二部分写运河的奇异:它像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纵贯南北五千里;它是几百万人民心血谱写的动人的诗篇。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像,感悟长城与运河的雄伟壮丽。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景色的壮美,语言的韵美,抒情的真挚。2·熟读成诵。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可从两方面把握诗的特点:一是内容上看,本诗描写了几幅图画;二是句式上看,一、二行与七、八行两部分上内容一样,三~六句两部分诗句表达句式一样。在掌握本诗表达特点后,让学生自由熟读成诵。在基本会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提醒学生根据诗歌的特点,注意合理的停顿、重音。3·迁移练习。(1)学写一段话:完成课文后练习四,根据提供的词语,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2)仿写一段诗。着重从两方面提示学生:一是写什么,可这样设问: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还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吗?(如:京九铁路)二是怎么写。可以仿写,一、二、七、八行与课本一样,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北起,南到,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或祖先)。4·实践活动。课外让学生搜集歌颂祖国大好山河与人民智慧的短诗,在班级报栏内搞一次题为祖国颂的诗抄张贴。《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2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四年级下的学生已经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而长城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远又近。“远”是实际距离远,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游览过;“近”是心理距离近,“长城”一词从小就耳熟能详。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难点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教法为:情景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具体学法为:情境体验法、读书入境法、勾画圈点法、合作探究法、发散联想法。我将本课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了解课文大意,重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第二课时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将对第一课时进行具体说明:环节一、情景导入,走进文本上课伊始,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找到的长城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长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感受、欣赏长城美景的同时,激起表达的欲望。接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感情地描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城》。此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领学生巧妙地走进了文本。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解决生字词,想想课文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文章的写作顺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验朗读的快乐,树立信心。环节三、图文对照,远看长城首先让学生结合书本下方画面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交流读后感受。重点体会长城的长和比喻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用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语感。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在看图、学文和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环节四、图文对照,近看长城学生默读课文后总结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后,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动手画长城的瞭望口和射口以及屯兵的堡垒示意图,让学生在动手中能切身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然后指导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概括总结、动笔画一画、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到近看长城的壮观景象,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环节五、立足文本,拓展想象学生在音乐中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教师播放视频——《万里长城风光》片段,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自由朗读课文。新课标特别强调朗读训练。这一环节的设计,让文本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通过音乐、图片及影像资料让学生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以情动情,以声传情,以读促情,长城的雄伟气势,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高效整合,突出重点。环节六、自选作业,课外延伸出示三个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这三个作业是本课的延伸,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做,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作业质量。《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3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比喻句。4、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感知主要内容的。(3)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读这些词语。(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学生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2.讲读。3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9“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10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11.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2、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3、指名读,生评议。14、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注意握笔姿势。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3、做一名小导游。向游客(学生)介绍一下长城和运河的.情况。板书长城和运河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曲折蜿蜒伸向天边人间奇迹教后感:课的开头我和学生共同回忆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特别是古代伟大的工程。如:故宫、圆明园、运河等,由此导入新课。在指导朗读课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这时再让学生读出应有和自豪来。在听读的过程中还启发学生能从别人的朗读中听出感情。《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14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媒体:长城、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师简介,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城运河。3、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赞美长城运河的诗歌。出示课题:长城和运河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边听边想: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分别向我们赞美了什么?2、学生交流。3、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5、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三、研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节1、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驾驶、壮丽、创造、中华民族”。(1)字音重点:“壮、创”,读准翘舌音、三拼音。(2)字形重点“壮”:出示形近字“状”进行比较区别。(3)词义重点:壮丽(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学习中进一步理解。)2、再读第一节,想一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了什么?用曲线划出有关的句子。3、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1)做动作表演理解“穿行”。(2)出示句式: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3)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长城比作巨龙?(板书:像巨龙)(4)再看媒体,感受“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不仅仅是形似,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长城更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5)出示填空: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再次理解“壮丽”)(6)指导朗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语音前重后轻,语速前快后慢,读出自豪的感情。)4、同桌共读第一小节。5、男女生比赛读,挑战读。6、师引读:万里长城万里长,它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穿行在祖国大地上。她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板书:不朽)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二)学习第二节过渡: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运河又谱写了怎样的诗篇呢?自由读第二节,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丝带、首都、北京、天堂指名读词语。(2)出示实物“丝带”,感受银光闪闪。2、比一比,第二节和第一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1)出示填空:京杭大运河像飘落在大地。(2)看图体会“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板书:像丝带(3)师补充:运河就像我们的母亲,在她的哺育下两岸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带着对运河的感激之情读课文的第二节。3、小组比赛读第二节。4、找好朋友读。5、师引读:京杭大运河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