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147.7-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_第1页
HYT 147.7-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_第2页
HYT 147.7-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_第3页
HYT 147.7-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_第4页
HYT 147.7-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HY/T147.7—2013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后向散射系数的测量 45海洋生态环境要素遥感监测 56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卫星遥感监测 217海岸带环境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8赤潮(绿潮)卫星遥感监测 9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遥感监测 44附录A(规范性附录)后向散射系数观测记录表与存储载体索引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监测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 附录C(规范性附录)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现场调查记录表 附录D(规范性附录)滨海湿地分类与编码 59附录E(资料性附录)珊瑚礁类型 附录F(资料性附录)海岸带米草类型划分 附录G(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环境地质灾害记录表 66附录H(规范性附录)海岸侵蚀相关要素影像信息特征表 69附录I(资料性附录)海岸线遥感提取目视解译表 70附录J(规范性附录)盐渍化类型划分标准 71附录K(规范性附录)土壤盐渍化性质与程度划分标准 72附录L(规范性附录)海岸侵蚀监测成果图式图例 73附录M(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盐渍化监测成果图式图例 74附录N(资料性附录)赤潮遥感监测常用卫星数据 附录O(资料性附录)主要赤潮藻种形成赤潮时的细胞基准密度 76附录P(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赤潮生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77附录Q(规范性附录)主要赤潮藻种适温范围 附录R(资料性附录)排污口类型划分 附录S(规范性附录)用于排污口监测的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选择 附录T(资料性附录)排污口污染水体解译标志 附录U(规范性附录)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记录表 附录V(规范性附录)排污口扩散范围专题图编绘 I——第1部分:海水;——第2部分:沉积物;——第3部分:生物体;——第4部分:海洋大气;——第5部分:海洋生态;——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本部分为HY/T147的第7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1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HY/T147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后向散射系数的测量和利用卫星遥感手段监测海洋生态环境要素、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海岸带环境地质灾害、赤潮(绿潮)和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等的技术方法和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海水后向散射系数的测量和海洋生态环境要素、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海岸带环境地质灾害、赤潮(绿潮)和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等卫星遥感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342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12763.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12763.5海洋调查规范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T12763.9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HY/T078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HY/T133海水中颗粒物和黄色物质光谱吸收系数测量分光光度法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1121.17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1121.18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同一遥感器对同一区域进行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2 (1)E(λ,z)——波段λ深度z所有向上方向上的辐照度或上行辐照度,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纳米由介质吸收引起的单位光学路径长度通量和单位入射通量的衰减程度。主要有浮游植物吸收系水体表面辐照度衰减到1%的深度。3LF——荧光峰波段的归一化离水辐亮度,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纳米球面度[μW/(cm²·Lwnt.——荧光峰左侧基线波段的归一化离水辐亮度,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纳米球面度[μW/赤潮面积areaofredtide44后向散射系数的测量4.1测量仪器与技术要求4.1.1测量仪器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仪。4.1.2技术要求4.1.2.1测量范围波长范围应在400nm~900nm之间。中心波长应从下列波段中选择:412nm、420nm、440nm、442nm、470nm、488nm、510nm、532nm、550nm、590nm、595nm700nm、715nm、852nm,选择波长宜考虑各单色光的覆盖程度,应包括红、绿、蓝波段。4.1.2.2测量误差测量误差不应超过5%。4.1.2.3仪器定标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仪应配置相应的定标文件,用于测量原始数据的物理量转化和校准。定标频率依仪器稳定性及使用频次而定,至少每半年一次。4.2测量方法4.2.1基本规定4.2.1.1仪器布放仪器布放应符合以下要求:a)现场仪器用绞车布放,应匀速下降且速度控制在1m/s以内;b)仪器回收后立即用淡水冲洗,特别是光学仪器表面应仔细冲洗干净;c)用擦镜纸轻轻吸去附在光学仪器表面的水珠。4.2.1.2环境条件仪器测量环境条件应注意以下几点:a)仪器通常采用定点工作的方式,调查船处于抛锚状态;b)海况在4级以下;c)仪器下放处应远离船的排水口,周围海水不应有油膜或其他可见的污染物;d)应保持仪器光学窗口外表面不受环境污染和不接触硬物。4.2.1.3测量深度仪器测量深度计算如下:a)实际水深小于仪器最大可测水深时,以实际水深减去2m为测量深度;b)实际水深大于仪器最大可测水深时,以仪器最大可测水深为测量深度。54.3数据处理4.3.1数据预处理4.3.2数据校正β仪器测量得到的未经校正的体5海洋生态环境要素遥感监测6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光谱范围应为250nm~850nm,谱带宽度优于4nm;c)荧光计:激发光波长450nm,发射光波长685nm;d)电子天平:感量0.1mg;5.1.2现场数据获取5.1.2.1站位布设依据现场数据测量站位布设依据如下:a)监测要素的值应大致均匀分布在测量水体叶绿素a浓度值域区间;b)站位间距应不小于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2倍。现场数据测量条件应满足以下几点:a)太阳天顶角应小于60°,并在卫星过顶时加测数据;b)现场数据与卫星同步数据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h;d)无云雾遮挡。5.1.2.3现场测试参数现场测试参数包括:a)水色要素浓度:1)叶绿素a的浓度测定采用萃取荧光法,按GB/T12763.6的规定实施;2)悬浮物浓度按GB17378.4的规定实施;3)黄色物质浓度用特定波段处吸收系数表示,按HY/T133的规定实施;b)固有光学量: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n)、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aa)、黄色物质吸收系数(ag)等,按HY/T133的规定实施;c)表观光学量:向下辐照度(Ea)、向上辐照度(E)、离水辐亮度(Lw)、遥感反射率(R)和辐照度5.1.2.4数据量要求用于建立算法的数据量不应少于30组。5.1.3卫星影像获取5.1.3.1影像要求不同算法对卫星影像的要求如下:a)经验算法:1)卫星波段的中心波长应选取412nm、443nm、490nm、520nm、555nm(或邻近波长),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参见表B.1;2)波段宽度不应大于20nm;b)荧光基线高度法:应包含荧光波段,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参见表B.2;75.1.4.1.1适用范围 (5)ansau;ag;aa;aa简单波段R——两波段遥感反射率之比的对数值,即412nm、443nm、490nm、520nm波段与555nm波段(或邻近波段)遥感反射率之比的对 (6)波段与555nm波段(或邻近波段)遥感反射率之比中最大比值的对2)将遥感反射率和现场实测的表层叶绿素a浓度代入式(5)和式(6)进行拟合回归,得到决85.1.4.2.1适用范围FLH=a₀+a₁Chla (7) (8)现场实测的表层叶绿素a的浓度与卫星遥感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应小于30%。1)数据量不应少于15组;9 3)空间上的匹配为3像元×3像元。b)数据处理:)d)经纬度网格:网格线颜色采用RGB(150,150,150),经纬度数值采用RGB(0,0,0);f)投影方式:采用墨卡托投影;g)标注:资料获取时间、所处海域等基础地理信息,颜色采用JPEG图像格式。5.1.7.3命名规则各类产品命名规则如下:a)单轨产品:地名_产品名_成像日期(yyyymmdd)_卫星遥感器;c)旬均产品:地名_产品名_日期(yyyymmdd_yyyymmdd);e)季均产品:地名_产品名_日期(yyyymmdd_yyyymmdd);f)年均产品:地名_产品名_日期(yyyymmdd_yyyymmdd)。5.2.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海洋表层悬浮物的遥感监测。见5.1.1。其中滤膜采用醋酸纤维滤膜,孔径为0.45μm。5.2.3现场数据获取5.2.3.1站位布设依据见5.1.2.1。见5.1.2.2。见5.1.2.3,其中叶绿素a的浓度、黄色物质浓度和固有光学量为选测参数。5.2.3.4数据量用于建立算法的数据量不应少于30组。见5.1.3.2。 (14) (15)D——卫星波段中心波长在600nm~700nm、800nm~900nm的遥感反射率,单R——多波段组合,无量纲;现场数据拟合的决定系数不应低于0.85。a)利用现场实测遥感反射率,依据所选卫星波段的光谱响应函数,计算对应卫星波段的遥感反b)按式(16)和式(17)计算一元模型变量R的值;c)将所有类型的变量R与现场实测的悬浮物浓度代入式(11)~式(15)拟合回归,得到决定见5.1.5。5.2.7产品制作见5.1.6。5.2.8专题图制作方法见5.1.7,其中色标采用对数形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00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5.3.1适用范围5.3.2仪器设备用于海水透明度遥感监测的测量仪器设备如下:b)地物光谱仪或高光谱水色剖面仪:光谱范围宜为380nm~900nm,光谱分辨率优于5nm,波长准确度为±1nm,波长稳定性为±0.5nm。5.3.3现场数据采集5.3.3.1观测方式单站连续观测、断面观测等。观测站点应选择远离陆地的岛屿或海洋石油平台。5.3.3.2观测方法海水透明度观测按GB/T12763.2的相关规定实施。光学特性测量,包括所有固有光学量和表观光学量测量,按GB/T12763.5的相关规定实施。5.3.3.3数据量要求用于算法建立的数据量不应少于30组。5.3.4卫星影像获取5.3.4.1影像要求用于海水透明度卫星遥感监测的影像要求如下:a)影像选择:应为水色卫星或其他具有较高信噪比的可见光卫星数据;b)影像质量:云覆盖率不应大于10%,太阳天顶角应小于60°。5.3.4.2影像预处理见5.1.3.2。5.3.5算法建立5.3.5.1模型类型5.3.5.1.1衰减系数模型基于衰减系数的海水透明度反演算法按式(19)计算: (19)K₄(λ)——特定波长的漫衰减系数,单位为每米(m-l)。5.3.5.1.2遥感反射率模型基于水体遥感反射率的海水透明度反演算法按式(20)计算:SD——透明度,单位为米(m);do,a1,az——经验系数;R(a₁),R(a₂),R₂(λ₃)——λ₁、λ₂、λ₃波段的遥感反射率,单位每球面度(sr-1)。5.3.5.2算法准确度要求现场数据拟合的决定系数不应低于0.85。5.3.6真实性检验现场实测的海水透明度与卫星遥感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应小于30%,具体方法见5.1.5。5.3.7产品制作见5.1.6。5.3.8专题图制作方法见5.1.7,其中色标采用线性形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0,单位为米(m)。5.4真光层深度5.4.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真光层深度的卫星遥感测定。5.4.2仪器设备用于真光层深度遥感监测的测量仪器设备如下:a)透明度盘:直径为30cm,白色;b)地物光谱仪或高光谱水色剖面仪:光谱范围宜为380nm~900nm,光谱分辨率优于5nm,波长准确度为±1nm,波长稳定性为±0.5nm;c)实验室荧光仪:激发光波长450nm,发射光波长685nm;d)抽滤装置:包括滤器、支架、抽滤瓶和真空泵。5.4.3现场数据获取5.4.3.1观测方式单站连续观测、断面观测等。观测站点应选择远离陆地的岛屿或海洋石油平台。5.4.3.2观测参数海水透明度现场测量参数包括:a)海水透明度:按GB17378.4的相关规定实施;b)表观光学量:向下辐照度(Ea)、向上辐照度(E)、离水辐亮度(Lw)、遥感反射率(R)和辐照度比(R)等,按GB/T12763.5的规定实施;c)叶绿素a的浓度:按GB/T12763.6的规定实施。5.4.3.3数据量要求用于算法建立的数据量不应少于30组。见5.3.4.1。见5.1.3.2。 lg[K₄(490)]=a₀+a₁lg(R₁)+a₂lg(R₂) ao,ai,az——经验系数;现场数据拟合的决定系数不应低于0.80。现场实测的真光层深度与卫星遥感反演结果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应小于20%,具体方法见5.1.5。5.4.7产品制作见5.1.6.方法见5.1.7,其中色标采用线性形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0,单位b)地物光谱仪或高光谱水色剖面仪:光谱范围宜为380nm~900nm,光谱分辨率优于5nm,波长准确度为±1nm,波长稳定性为±0.5nm。用于算法建立的数据量不应少于30组。见5.3.4.1。见5.1.3.2。PAR是从Ea计算得到的(包括直射和漫射两部分)。对各波段的Ea进行波段积分计算得到光合式中:PAR——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单位为爱因斯坦每平方米秒[Ein/(A——转换系数,其值为1.19625×10⁸,单位为瓦秒每爱因斯坦(w·s/Ein)E..——波段n的辐照度,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纳米[μW/(cm²·nm)];5.5.5.3准确度要求现场数据拟合的决定系数不应低于0.85。5.5.6真实性检验现场实测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卫星遥感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应小于20%,具体方法见5.1.5。5.5.7产品制作见5.1.6。5.5.8专题图制作方法见5.1.7,其中色标采用线性形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80,单位为爱因斯坦每平方米秒5.6初级生产力5.6.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初级生产力的卫星遥感监测。5.6.2仪器设备用于初级生产力遥感监测的测量仪器设备如下,其技术要求见GB/T12763.6:a)水下光量子计;b)样品培养箱;c)抽滤装置;d)液体闪烁计数仪。5.6.3现场数据获取5.6.3.1现场数据测试要求5.6.3.1.1站位布设可采用走航观测、定点观测或断面观测布置站位。5.6.3.1.2测量条件三级以下海况。现场数据与卫星同步数据时间不应超过±3h。5.6.3.1.4数据量要求用于算法建立的数据量不应少于30组。5.6.3.2现场测试参数5.6.3.2.1生物学参数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数据按GB/T12763.6的规定实施。5.6.3.2.2水文参数温度、盐度、透明度按GB/T12763.2的规定实施,真光层深度数据按GB/T12763.9的规定实施。5.6.3.2.3水色组分浓度水色组分浓度测量参数包括:a)叶绿素a的浓度:按GB/T12763.6的相关规定实施;b)悬浮物的浓度:按GB/T17378.4的相关规定实施;c)黄色物质的浓度:按HY/T133的相关规定实施。5.6.3.2.4固有光学量浮游植物吸收系数、非色素颗粒吸收系数、黄色物质吸收系数等,按HY/T133的规定实施,总吸5.6.3.2.5表观光学量向下辐照度Ea、向上辐照度E。、离水辐亮度L…、遥感反射率R、辐照度比R、漫衰减系数等,按GB/T12763.5的相关规定实施。5.6.4卫星影像获取卫星影像要求如下:a)影像的选择:应为水色卫星或其他信噪比大于200snr的可见光卫星数据;b)影像质量:云覆盖率不应大于10%,太阳天顶角应小于60°。5.6.4.2影像预处理见5.1.3.2。5.6.5算法建立5.6.5.1算法模型算法形式按式(25)计算:P₁=F·Chla (25)式中:P.——海洋初级生产力(以C计),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天[mg/(m²·d)];F——由环境参数控制的可变量,单位为米每天(m/d);Chla——由海洋水色遥感资料反演的海洋表层叶绿素a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³)。5.6.5.2计算过程计算过程如下:a)利用现场实测叶绿素a的浓度和初级生产力数据并按式(25)进行拟合回归,得到决定系数和b)利用卫星遥感反演的叶绿素a的浓度计算得到初级生产力。5.6.5.3准确度要求现场数据拟合的决定系数不应低于0.80。5.6.6真实性检验现场实测的初级生产力与卫星遥感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应小于20%,具体方法见5.1.5。5.6.7产品制作见5.1.6。5.6.8专题图制作5.7海洋表面温度5.7.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海洋表面温度的卫星遥感监测。5.7.2仪器设备用于海洋表面温度遥感监测的测量仪器设备如下:a)温度计:准确度为±0.1℃;b)红外辐射计:准确度为±0.1℃。5.7.3现场数据获取水温观测数据按GB/T12763.2的规定实施。用于算法建立的数据量不应少于30组。5.7.4卫星影像获取5.7.4.1影像要求卫星影像要求如下:a)影像的选择:使用的卫星数据应包含红外波段,并可以通过校正得到各波段的亮温;b)影像质量:云覆盖率不应大于10%,太阳天顶角应小于60°。5.7.4.2影像预处理卫星影像预处理步骤如下:a)辐射定标:将原始DN值转化成辐亮度值;b)几何校正:准确度不低于1个像元,采用墨卡托投影;c)亮温计算:计算影像各波段的亮温。5.7.5海洋表面温度遥感算法建立5.7.5.1单通道算法单通道算法按式(26)计算:式中:SST——海洋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a,b——经验系数;T;——单通道的亮温,单位为开尔文(K)。5.7.5.2分裂窗算法5.7.5.2.1波段选择不同算法的波段选择如下:5.7.5.2.2算法模型海洋表面温度遥感监测的算法模型如下:a)基本算法,按式(27)计算:SST——海洋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an,Ta₂——各通道的亮温,单位为开尔文(K)。b)大扫描角度订正算法,按式(28)计算:SST=a₀+a₁Tm+a₂Tehe+a₃(secθ-1) (28)式中:SST——海洋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am,Thz——各通道的亮温,单位为开尔文(K);0——卫星天顶角,单位为弧度(rad)。c)热带地区采用非线性算法,按式(29)计算:SST=ao+a₁Tn+a₂(Tcm-Tce)T₀+a₃(secθ-1)a)见5.1.5;b)用于检验的数据量不应少于50个;c)现场实测的海洋表面温度与卫星遥感反演结果的平均误差应小于1℃。见5.1.6。方法见5.1.7,其中色标采用线性形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000,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天[mg/a)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50000宜按6°分带进行投影,1:10000宜按3°分带进行b)平面坐标系: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统;e)比例尺:普通地图比例尺为1:50000,详测地图比例尺为1:10000;6.2.2仪器设备要求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a)地物光谱仪:光谱范围宜为380nm~1050nm,光谱分辨率小于4nm,视场角小于10°,等效噪声辐亮度小于1.5×10-9W/(cm²·sr·nm)@700nm,波长误差小于1.5nm,测量陆地地物时参考板应为白板,测量水体时参考板应为灰板;b)叶面积指数仪:波长范围320nm~490nm,辐射反射波长为490nm~650nm,角度范围为c)差分GPS:测量误差小于1m。6.3数据获取与处理6.3.1现场数据获取与处理6.3.1.1外业踏勘外业踏勘应现场记录地理位置、各种地物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生物量样方设置的地理位置,样方监测结果;光谱测量样方设置的地理位置、样方形状草图、测量结果;叶面积指数测量样方设置的地理位置、样方形状、测量结果;地面控制点的测量结果和控制点设置的区域草图;以上内容记载应字体规整、字体清晰、不准涂改、不准擦刮、不准重抄,详细记录格式见附录C。6.3.1.2地面控制点测量在影像上均匀布设地面控制点,采用包括差分GPS等测量设备及与之配套的测量软件,测量卫星遥感影像几何精校正所需的地面控制点,应记录地面控制点的测量结果并绘制控制点设置的区域草图(见表C.1)。6.3.1.3植被群落监测选取监测区域均匀分布的各类植物群落,采用样方方法,监测样方范围内所有植物的名称和植株数量,计算植物群落优势度指数,依据群落优势度指数划分植物群落类型,优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按GB/T12763.9的规定执行。样方应覆盖不同类型、密度、树龄的植被群落。6.3.1.4生物量现场监测生物量现场监测内容包括:a)芦苇、翅碱蓬等盐沼植被和米草应采集样方范围内的所有植物植株地上部分,用烘干箱烘干或自然风干称重,计算单位面积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平均值;b)红树林等植被应通过测量样方内每棵红树1.3m高处的基径来确定每棵红树林的干生物量,再乘以样方区内红树林植株数量,计算出样方的红树林总生物量;c)填写记录表(见表C.2)。6.3.1.5叶面积指数现场监测叶面积指数现场监测内容包括:a)测量方法:启动叶面积指数仪,设置测量文件号、测量日期、物种类型、测量位置,先从植物冠层上方测量1次,再从下方测量4次,以上操作重复两次;b)监测记录:应记录叶面积指数测量结果、测量点的坐标,并绘制地理位置草图;c)注意事项:操作员不应遮挡冠层上方的太阳光;6.3.1.6.1现场植被光谱测量c)每个样点重复测量不应少于5次;6.3.1.6.2水体底质光谱测量b)底质上方的向下辐照度和向上辐照度的测量时间间隔应控制在10s以内;c)底质上方的向下辐照度和向上辐照度的测量次数不应少于5次;c)每个样点重复测量不应少于5次;f)影像质量:云覆盖率不应大于10%,相邻影像之间不应小于影像宽度5%的重叠,选用层次丰L=aDN+b…………(31)b)大气校正:根据卫星影像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大气3)校正误差不应大于1个像元。1)利用同一底质类型不同深度的反射率计算漫衰减系数;2)利用水体衰减系数对底质光谱反射率进行水体纠正。e)图像镶嵌与配准:1)采用几何校正方法使两幅相邻图像在几何上配准;2)选择一幅影像作为基准影像,将其他影像的灰度值进行直方图匹配,相同地物的平均灰度值一致;3)在待拼图幅重叠区按距离对灰度值进行加权平滑,使影像接缝处无明显灰度差异。f)图像融合:针对卫星数据源的特点,可采用假彩色合成法、空间滤波法、小波变换法等方法进行图像融1)光学遥感影像之间的配准误差不应超过0.5个像元;2)光学遥感影像和微波遥感影像之间的配准误差不应超过5个像元;3)融合后的信息损失量不应超过30%;4)融合影像格式应采用GeoTIFF等格式;5)每一个图层信息产品应建立相应的元数据文件。6.4滨海湿地生态系统6.4.1滨海湿地的界定6.4.1.1河口段的界定按照如下原则确定:a)外缘线:以水下三角洲前缘线作为前缘边界。对于小的河口,即无水下三角洲的河口,则以一6m为前缘边界;b)内缘线:以河流滨岸湿地边界线作为界限;c)两侧范围线:以河口-非河口过渡带突然变宽处,向一6m做垂线为界线,见图1。图1河口段滨海湿地定义示意图6.4.1.2非河口段界定除河口段外为非河口段,陆向内缘线(海岸线)作为湿地内界限,海向外缘线滨海段以一6m等深线作为外缘线。6.4.2监测内容6.4.2.1生物因子优势特征植被种群(如芦苇、碱蓬、米草等)的种类、生物量、植被指数、生物多样人工岛、自然岛和礁石等。具体分类见表D.2。6.4.2.3人类开发活动因子6.4.3卫星影像要求见6.3.2.1.6.4.4湿地范围提取应收集监测区域内的早期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地形图或海图以及其他调查测绘资料,按照6.4.1的界定标准提取湿地范围。6.4.5生物因子提取6.4.5.1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信息提取按式(32)计算:6.4.5.2植被生物量利用现场实测的植被生物量(Biomass缩写“B”)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建立回归模型,分别按式(33)、B=lnx+b (33)B=ax+b (34)B=ax²+bx+c (35)B——生物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²);a,b——生物量系数,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²);c)在判定过程中充分利用影像纹理信息和影像区域的同时期的地形图数据,对复杂类型或疑点按式(36)计算S,——监测区第j类型第i个湿地斑块的面积,单式中:6.5红树林生态系统6.5.1红树林光谱数据采集及处理测量仪器:地物光谱仪。设备要求见6.2.2a)。位。站位的布置应贯穿红树林区,并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密度、不同树龄的红树林群据实际条件确定;根据卫星数据分辨率的不同,相邻站位间的距离不小于4个像元。见6.3.1.6.1.1。见6.3.1.6.1.2。见6.3.1.6.1.3。6.5.2红树林光谱特征分析6.5.2.1红树林与非红树林光谱分析红树植物在各波段上的反射率明显低于一般绿色植物,特别对于蓝色光和红色光具有更强烈的吸收。在404nm左右具有一个“蓝谷”,其反射率大约为0.5%~1.0%,在674nm左右具有一个“红谷”,其反射率大约为0.5%~1.5%。6.5.2.2不同红树林种类光谱分析宜采用对数变换和微分变换将不同种类红树林的光谱差异扩大化。以720nm处为界,对数变换后的曲线差异主要表现在小于720nm的波段范围内;微分变换后曲线差异主要表现在3个特征波段,6.5.3影像要求见6.3.2.1。6.5.4影像预处理见6.3.2.2。6.5.5红树林信息提取6.5.5.1红树林分布范围监测遥感信息提取过程如下:a)建立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或自动识别等方法对影像图进行判读,依据各地物在影像中的灰c)信息提取:将分类结果转换为矢量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提取影像中的红树林分布6.5.6环境因子提取见6.4.6.6.5.7人类开发活动因子提取见6.4.7.于15%,记录表见表C.7。d)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同类型红树林斑块的周长与面积之比的累加和的平均值,按式(42)6.6.1.1现场数据记录表(见表C.5);c)水环境光学测量:包括水体表观光学量和固有光学量。其中水体表观光学量的测量按照d)GPS定位数据:采用差分GPS进行实地测量,平面测量准确度应优于1m;见6.3.2.6.6.2珊瑚礁专题信息卫星遥感提取a)位置准确度应达到±20m。远离大陆的珊瑚礁准确度应达到±50m;b)珊瑚礁水上识别面积误差不应超过10%;c)珊瑚礁水域水下5m以上部分面积识别误差不应超过25%。6.6.2.3提取流程a)珊瑚礁光谱特征分析:在珊瑚礁实测光谱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卫星影像波段数据特点,分析得到珊瑚礁不同底质类型、不同地貌类型的光谱特征曲线;b)建立解译标志与分类样本库:在珊瑚礁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卫星影像数据特点,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和分类样本库,拍摄相应的现场实况照片与录相,并作详细现场记录;c)室内信息解译:根据现场建立的判读标志、分类样本库及相关资料,采用人机交互或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对影像数据进行解译。珊瑚礁信息解译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人机交互:根据建立的珊瑚礁判读标志,先对影像进行宏观观察,掌握影像总体特征。然后,先易后难,从浅入深,分别识别出地物的属性并勾画出其分布范围和界线。判读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已知资料,对重要地物和现象以及有疑问的地方加以特别标记,以便在野外校核时重点进行检查。2)计算机自动分类:包含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两种方法。在现场监测珊瑚礁样本库的基础上,建立分类样本,由分类软件完成图像分类并对判别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检验。6.6.2.4提取信息处理分析珊瑚礁提取信息处理分析包括:a)珊瑚礁特征位置确定:利用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自动提取珊瑚礁斑块的形心、重心等特征点位置:b)珊瑚礁类型的确定:按照珊瑚礁与水面相对位置的关系划分成五类,即暗滩、暗沙、暗礁、沙洲和岛屿(具体划分标准参见附录E)。在对解译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图像和现场监测水深数据确定珊瑚礁类型;c)珊瑚礁面积和周长的确定:根据解译的珊瑚礁矢量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动生成面积和周长的统计结果;d)活珊瑚分布、白化区域分布、人类活动信息确定:根据分类图斑,结合样本数据,确定每个图斑的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动生成面积和周长的统计结果。6.6.3珊瑚礁环境因子提取提取因子包括珊瑚礁分布区域的水体悬浮物、透明度、叶绿素a、海表温度、初级生产力等要素,具体参数遥感监测方法见第5章。6.6.4人类开发活动因子提取见6.4.7.6.6.5外业验证针对珊瑚礁的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选取典型类别区域进行外业验证,并与室内判读信息进行比对,检验判读信息的准确性;拍摄照片,并作现场记录(见表C.7)。验证量不应小于解译面积的5%。6.7海草床生态系统6.7.1数据获取及技术要求6.7.1.1现场数据海草床现场测量数据包括:a)生态环境要素测量:海草群落盖度、高度、生物量、密度、种类多样性、海草叶面积指数、有性生殖现状(花、果实数量);水温、盐度、透明度、叶绿素a、悬浮物;底质类型;海草床照相视频。海草床生态环境要素测量按HY/T078 见6.3.2.a)位置准确度应达到±10m,远离大陆的海草床定位准确度应达到±50m;b)海草床水域水深小于5m部分面积识别误差不应超过25%。 (45) (46)体参数遥感监测方法见第5章。6.8.2信息解译标志建立在图像增强处理基础上,参照植被光谱信息,结合野外考察记录和历史数据资料,根据海岸带米草(见附录F)、水体等不同类型地物的特征,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并填写解译标志记录表(见表C.8)。6.8.3海岸带米草信息监测6.8.3.1室内解译室内解译步骤如下:a)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算法、基于纹理分析的算法、监督分类等方法,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b)在分类结果基础上进行目视解译订正得到初解译的结果;c)在解译过程中,对重要的地物和现象以及有疑问的地方加以特别标记,以便在野外校核时进行重点检查。6.8.3.2现场辅助调查现场辅助调查要求如下:a)对解译不清的重要地物,可采用现场勘测方法解决;b)根据室内判读后拟定的路线进行,把室内判读的结果与实地对照,进行仔细观察和验证,验证面积不少于监测面积的10%。6.8.3.3检验修改完成实地验证后,对误判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数据引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空间分析统计得到海岸带米草空间分布、类型、面积等信息。6.8.4监测结果验证采用样区校核法或线路验证法,选取典型类别进行验证,并作现场记录,与室内判读结果进行对比验证。6.9专题图制作6.9.1专题图要素包括图号、图例、坐标系、比例尺、投影、内外图廓线、经纬度及其注记、资料获取时间、制作单位等要素。6.9.2技术要求专题图制作的技术要求如下:a)图幅配置恰当,图面均匀;b)图名配置在图廓外边正上方,二级或三级图名配置在图廓内,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并避免压盖专题内容的原则来选择位置;c)图例统一配置在图廓内,按先下后上、避开专业内容的原则选择位置;d)影像地图应层次丰富、清晰易读、色调均匀、反差适中;e)两幅色调差别较大的影像镶嵌时,应对影像进行色调调整,接缝处影像灰度、色调应与整幅影像灰度、色调协调;f)影像地图的信息准确,线划与影像严格匹配;g)专题图制作按GB12342的规定执行。6.9.3格式要求专题图制作的格式要求如下:a)专题图工程文件:采用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项目文件格式。工程文件及其所包含的所有图层文件应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内,一般一个文件夹只存放一个工程文件。以专题图名称命名文件夹的名称。b)专题图文件:从专题图工程文件转化为栅格图像文件后的专题图文件。以GeoTIFF等格式存储。c)影像专题图宜采用GeoTIFF等格式。7海岸带环境地质灾害遥感监测7.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海岸侵蚀和土壤盐渍化的卫星遥感监测。7.2资料收集收集的资料包括:a)监测报告:现场监测资料、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资料;b)基础图件:最新版1:10000或1:50000全要素数字化地形图;海岛、海岸带监测成果报告、c)专题图件:收集已有的海岸侵蚀成果图或盐渍化监测成果图;d)业务化监测资料:有关海岸侵蚀或土壤盐渍化的业务化监测资料;e)航空遥感资料:监测区的各种航空遥感资料。7.3卫星影像获取7.3.1影像要求海岸带环境地质灾害监测的卫星影像技术要求如下:a)空间分辨率:1)海岸侵蚀:空间分辨率应与海岸侵蚀速率相匹配,对于海岸侵蚀速率较低的地区,宜选择空间分辨率优于2.5m以上的可见光影像;2)土壤盐渍化:空间分辨率应优于30m的多光谱卫星影像;b)成像时间:1)海岸侵蚀:宜选择处于低潮位时的卫星影像;2)土壤盐渍化:宜选择春季和夏季的卫星影像;c)图像质量:云覆盖率不应大于10%,相邻影像之间不应小于影像宽度5%的重叠,选用层次丰富、图像清晰的影像。7.3.2影像预处理见6.3.2.2。7.4海岸侵蚀7.4.1仪器设备在有效检定期内的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TK)GPS等测量设备,要求仪器平面测量准确度优于±5cm、高程测量准确度优于±10cm。7.4.2现场观测现场观测内容包括:a)地面控制点测量:按照图像分布面积大小,采用包括RTKGPS等测量设备按照GB/T18314的规定测量地面控制点;b)侵蚀站位布设观测:根据历史资料、现场侵蚀情况和区域海岸特征,退潮时沿海岸方向布设10个代表性站位进行定位观测,并应统一编号,记录格式见表H.1。监测点应采用GPS定位,并进行拍照。7.4.3海岸侵蚀遥感信息提取方法7.4.3.1岸线信息提取岸线信息提取过程如下:a)信息解译标志建立:对遥感影像根据地表色调、色彩、空间布局、地形及地表形态、植被等,建立遥感信息解译标志和分类样本库,填写海岸侵蚀相关要素影像特征表,格式见附录H;b)计算机自动提取:根据监测区域海岸实际特征,比较Roberts算法、Prewitt算法与Sobel算法、Laplace算法和Canny算法等各种边缘检测算法及波段运算法,选择最佳算法自动提取水陆分界线;c)地物分类:对于平均高潮线附近地物类型复杂而难以直接判别海岸线的地区,先进行地物分类辅助进行海岸线提取;d)综合判读:综合本条款b)和c)两种方法,来分析和识别海岸线,不同岸线目视判读特征参数参见附录I。7.4.3.2海岸侵蚀信息获取岸线侵蚀信息获取步骤如下:a)提取同一监测区连续数年的海岸线信息;b)通过岸线对比,获取自然岸段海岸稳定、侵蚀或淤涨的信息,最后得到海岸侵蚀的分析结果。7.5土壤盐渍化7.5.1仪器设备地物光谱仪:光谱范围宜为380nm~1050nm,亮度小于1.5×10-9W/(cm²·sr·nm)@700nm,白板,测量水体时参考板应为灰板。7.5.2现场观测7.5.2.1站位布设光谱分辨率小于4nm,视场角小于10°,等效噪声辐波长误差小于1.5nm,测量陆地地物时参考板应为站位布设原则如下:a)根据收集的盐渍化成果图或资料,结合卫星影像初步解译结果确定监测断面和监测站位布设及现场调查线路;b)监测断面宜垂直于海岸线方向布设,每隔10km至少设1个监测断面;c)每个断面布设监测站位至少3个,应分别位于盐土区、过渡带、非盐渍化区;d)监测站位的布置要有代表性,要突出重点,宜涵盖农田、植被、裸地等典型地物类型,站位应统一编号。7.5.2.2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的步骤如下:a)在每个监测站位设置100m×100m样方,在样方内根据土壤表面特征均匀程度,设2个~4个采样站点,采集表层(5cm~30cm)土壤,把各点所采的土壤等量、均匀地混合;b)实地记录样点土壤表面状况、地貌类型等景观描述,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样品采集记录表见表G.2,用数码相机对样点区域拍照,监测点按照GB/T18314的规定采用GPS定位;c)将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盐渍化监测分析记录表见表G.3:1)pH:电位法,按照NY/T1121.2的规定执行;2)氯离子(Cl-):硝酸银滴定法,按照NY/T1121.17的规定执行;3)硫酸根离子(SO₄²-):EDTA间接滴定法,按照NY/T1121.18的规定执行;4)全盐含量:重量法,按照NY/T1121.16的规定执行。7.5.2.3光谱测量按6.3.1.6.1测量方法对不同形态和盐渍化水平的土壤及指示性植物等典型地物进行光谱测量。7.5.3土壤盐渍化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信息提取步骤如下:a)光谱库建立:根据不同类型盐渍土的吸收和反射光谱特征,建立地物光谱库;b)目视判读: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和照片、土地盐渍化类型划分标准(见附录J)、土壤盐渍化程度分类标准(见附录K),建立不同类型盐碱地解译标志,并进行目视判读,绘制出判读草图;c)分类提取:选择有代表性的盐渍化训练样本采用监督分类等方法进行分类;d)盐渍化信息综合提取:综合目视判读和计算机分类提取结果,进行图斑分类统计,得到监测区盐渍化的面积和程度等相关信息。7.6专题图制作专题图制作内容包括:a)海岸侵蚀专题图:基础地理信息和海岸侵蚀信息,海岸侵蚀专题符号图例见附录L;b)土壤盐渍化专题图:土壤盐渍化面积、程度等信息,符号图例见附录M。8赤潮(绿潮)卫星遥感监测8.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海洋赤潮(绿潮)卫星遥感监测。8.2仪器设备所用设备如下:a)地物光谱仪或高光谱水色剖面仪:光谱范围宜为380nm~900nm,光谱分辨率优于5nm,波长准确度为±1nm,波长稳定性为±0.5nm;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光谱范围应为250nm~850nm,谱带宽度优于4nm;c)荧光计:激发光波长450nm,发射光波长685nm;e)卫星图像接收或网络传输相关设备:可接收或下载用于赤潮监测的卫星数据,接收或下载所需时间应不超过20min。8.3现场数据采集8.3.1站位设计现场测量站位应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图像分辨率、赤潮分布面积、赤潮分布形态及叶绿素a的浓度a)断面方向:根据赤潮区的分布形态,确保断面能贯穿不同叶绿素a的浓度(细胞数)的赤潮水体,即断面方向应与赤潮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细胞数)的梯度方向保持一致。b)断面条数:根据赤潮区分布范围和面积确定。赤潮面积在1000km²内,斑块状赤潮区可设置1条~2条断面,条带状赤潮区可设置2条~4条断面;面积超过1000km²的赤潮,在原有基础上每增加1000km²可增加1条~2条断面。c)站位数:每条断面的站位的布置应贯穿赤潮区,首尾两个站位应为非赤潮区;中间站位按一定距离合理布置,并兼顾不同细胞密度的赤潮水体;根据卫星数据分辨率的不同,两个相邻站位间的距离不小于4个像元。对于绿潮,站位的选择应顾及绿潮覆盖范围、绿潮影响范围、未受绿潮影响范围等三类水体,具体站位数可根据实际条件确定。8.3.2测量条件选择一天中光照充分的9:00~15:00之间,并根据卫星过顶时间适当加测数据。8.3.2.2天气条件晴空无云。8.3.3测量参数8.3.3.1生物要素叶绿素a浓度、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浮游植物优势种等,按GB/T12763.8.3.3.2光学要素水色组分浓度、固有光学量和表观光学量,见5.1.2.3。8.3.3.3水质参数定实施。8.4影像要求卫星影像要求如下:a)空间分辨率:不应低于1.1km;b)时间分辨率:同一卫星每两天至少有一轨数据;c)波段构成:应包括可见光、近红外、红外等波段,总波段数量不应少于5个;e)常用卫星参见附录N。见5.7。见5.2:见5.3。见5.1。8.5.3.3.1基于叶绿素a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探测 (48)k=(5√2)(1+1) 8.5.3.3.2基于NDVI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遥感探测lg(Phy)=a₀+a₁NDVI (50)式中:8.5.3.3.3基于单个细胞内叶绿素a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遥感探测8.6.1叶绿素a判别法基于不同藻种所引发赤潮细胞基准密度(参见附录O),根据卫星数据反演得到的浮游植物细胞数8.7.1分布范围NDVI>T (52)8.9.1分布范围同8.7.1。 b)多块绿潮分布面积:专题图上各个绿潮斑块端点的行列极大值和极小值像元的包络线所含的8.9.4密集度的平均监测结果5%以上;的平均监测结果5%以上;见8.7.4。8.10.1真彩色影像图8.10.1.4位置信息在真彩色图像中标注(疑似)赤潮水体周边重要海岛、港口城市、赤潮监控区、生态保护区以及重要滨海和海湾等地理信息。8.10.1.5图件基础信息图件基础信息应包括:a)海岸线矢量信息,用蓝色表示;b)经纬网,用白色表示;c)指北针、比例尺等图示信息;d)卫星数据名称;e)卫星数据接收时间。8.10.1.6图像格式采用GeoTIFF栅格图像格式等。8.10.2专题图将赤潮(绿潮)信息以矢量形式叠加到带有省区分界底图中,填充颜色根据所表现的内容而定,其他信息的处理应满足如下要求:a)底图:添加岸线,并用RGB(100,100,0)表示陆地,用RGB(0,150,220)表示正常水体;b)经纬度网格:根据区域的大小设置网格大小,网格线颜色采用RGB(150,150,150),经纬度数值采用黑色;c)投影方式采用墨卡托投影;d)标注资料获取时间,影像海域等地理信息,颜色采用白色,并标注在图像中的陆地部分,标注位置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并避免压盖专业内容的原则来选择;e)图像格式:采用GeoTIFF的格式。9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遥感监测9.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入海的工业和市政排污口、排污河及其他排污口扩散范围的遥感监测。9.2监测频率与时段9.2.1监测频率通常对一个入海排污口的监测频率取决于所用卫星的时间分辨率,应对每次过顶的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对重点监测的入海排污口宜采用波段设置和空间分辨率相近的多个卫星综合监测,以增加监测次数。9.2.2监测时段全年连续监测。9.3监测内容与产品9.3.1监测内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入海排污口(参见附录R)扩散范围进行测定,主要包括:a)入海排污口位置;b)入海排污口类型;c)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分布;d)入海排污口扩散面积。9.3.2监测产品监测产品包括:a)入海排污口影像地图;b)同一入海排污口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专题图;c)某一区域(省、市或县)不同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分布专题图(矢量和栅格);9.4仪器设备用于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遥感监测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a)地物光谱仪:光谱范围宜为380nm~900nm,光谱分辨率优于5nm,波长准确度为±1nm,波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光谱范围应为250nm~850nm,谱带宽度优于4nm;c)荧光计:激发光波长450nm,发射光波长685nm;d)电子天平:感量0.1mg;e)差分GPS;测量误差小于1m。9.5资料收集收集的资料包括:a)基础图件:1:10000、1:50000、1:250000地形图及全要素数字化地形图、海洋功能区划b)遥感影像:该区域各类遥感数据;c)历史资料:监测区的相关研究报告与文献等、海域使用相关资料、不同时期的排污口监测数据、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质监测数据。9.6现场数据获取9.6.1站位布设站位布设原则如下:a)监测断面设置:以排污口为放射中心,按扇形布设,至少设3个断面,包含1个方向为排污口垂直岸线向外海延伸的断面,断面应覆盖不同浓度污染水体;b)站位数量:根据排污口的影响范围和污水浓度布设监测站点,站点个数不应少于5个;c)站位间隔:不低于5个像元。9.6.2测量条件见5.1.2.2。9.6.3现场测试参数现场测试参数包括:a)水体光学要素测量:包括表观光学量、固有光学量的测量,见5.1.2.3。b)水质要素测量:依据排污口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确定必氧量(COD)、石油类、悬浮物等,测量方法按照GB1c)海域环境实况记录:拍摄海域环境状况的照片(大于500万像素),并对现场海域状况(污水颜9.7卫星影像获取9.7.1影像要求影像要求如下:b)时间分辨率:所选择的遥感卫星的重访周期不应超过30d;9.7.2影像预处理9.8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信息提取9.8.1排污口水体光谱特征分析排污口水体光谱特征分析方法如下:a)比较入海排污口不同浓度污染水体光谱特征;b)比较污染水体与正常海水的光谱;c)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水体光谱特征,找到不同水体的光谱曲线的差异。9.8.2信息解译标志建立像和实地目标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参见附录T)。9.8.3排污口扩散范围确定方法如下:a)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采用包含红、绿、蓝通道遥感数据,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污口训练样本,宜选择监督分类、决策树等方法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综合目视判读和计算机分类提取结果,进行排污口扩散板块的统计,得到扩散面积和扩散位置等信息;b)温度判别法:采用热红外通道遥感数据,进行温排放类排污口监测。宜采用海表温度遥感反演结果判别。温度反演的方法包括单通道法、分裂窗法、多角度法等;方法见5.7海洋表面温度。根据海温反演结果,确定温排水的扩散范围。对于第一、第二类海域海水水质,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应不超过当时当地1℃,其他季节应不超过2℃;对于第三、第四类海域海水水质,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应不超过当时当地4℃。9.8.4排污口扩散动态将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进行叠加,生成扩散动态变化图,记录相关信息(见附录U)。9.8.5最大影响范围将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进行叠加,生成最大外缘线,即最大影响范围,记录相关信息(见附录U)。9.9专题图制作9.9.1入海排污口影像地图以入海排污口区域遥感图像、地图符号和专题要素信息,直接反映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的地理空间分布和周边环境状况的地图。采取计算机技术制作的技术途径将从卫星影像上提取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信息,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来表达(见附录V)。9.9.2同一排污口不同时间的动态专题图同一排污口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配以不同的颜色、图案或符号,制作同一排污口不同时间的动态专题图。充分反映出一个时期内入海排污口扩散范围的动态过程,影响范围、强度等信息。9.9.3同一区域不同排污口扩散范围分布专题图以行政区(省、市或县)为单位将不同排污口扩散范围分布进行专题图制作,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入海排污口扩散的分布状况、污染物类型等信息(矢量和栅格)。(规范性附录)后向散射系数观测记录表与存储载体索引表表A.1和表A.2分别给出了后向散射系数观测记录表和后向散射系数存储载体索引表。表A.1后向散射系数观测记录表UTC时间:记录人审核人表A.2后向散射系数存储载体索引表观测日期时间(时、分)时间(时、分)m记录人审核人(资料性附录)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监测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表B.1~表B.3分别给出了叶绿素a遥感监测经验法、叶绿素a遥感监测荧光基线高度法以及悬浮物遥感监测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包括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简称“MODIS”)、国产海洋一号卫星海洋水色扫描仪(HY-1BChina'sOceanColorandTemperatureScanner简称“HY-1BCOCTS”)、国产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FY-3AMediumResolutionSpectralImager简称“FY-3AMERSI”)、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Sea-viewingWideField-of-viewSensor简称“SeaWiFS”)、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ediumResolutionImagingSpectrometer简称“MERIS”)、全球成像仪(GlobalImager简称“GLI”)及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表B.1叶绿素a遥感监测经验法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中心波长(带宽)表B.2叶绿素a遥感监测荧光基线高度法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中心波长(带宽)表B.3悬浮物遥感监测常用卫星遥感器及波段设置中心波长(带宽)555(20),645(50),858(35),551(10),667(10),678(10),748565(20),670(20),750555(50),650(50),865(50),565(20),650(20),685(20),765555(20),670(20),765560(10),620(10),665(10),681(7.5),709(9),7565(10),625(10),666(10),680(10),710(10),749(10(规范性附录)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现场调查记录表表C.1~表C.8给出了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现场调查通用的记录格式。表C.1遥感现场控制点测量记录表地点时间照片编号记录人审核人表C.2植被生物量现场调查记录表物候相高度记录人审核人表C.3植被现场调查记录表调查地点省市区(县)(保护区)调查时间主要地物类型叶面积指数序号叶面积指数值照片序号伴生地物类型叶面积指数序号叶面积指数值照片序号伴生地物类型叶面积指数序号叶面积指数值照片序号伴生地物类型叶面积指数序号叶面积指数值照片序号监测点位置草图记录人审核人表C.4地物光谱采集表目标光谱地物类别处理结果记录人审核人表C.5珊瑚礁现场调查记录表%白化度照片软珊瑚记录人审核人表C.6海草床现场调查记录表照片编号记录人审核人表C.7卫星遥感信息地面验证表照片编号记录人审核人表C.8海岸带米草卫星遥感信息解译标志表影像截图现场照片记录人审核人(规范性附录)滨海湿地分类与编码表D.1~表D.3分别给出了滨海湿地生物景观分类与编码、滨海湿地环境因子分类与编码、滨海湿地人类活动信息分类与编码。表D.1滨海湿地生物景观分类与编码一级二级四级五级A马尾松赤松阔叶林辽东栎白杨暖性竹林白茅红海榄白骨壤卤蕨表D.1(续)一级二级四级五级A白刺盐蒿芦苇芦苇眼子菜茶园油桐防护林果园物种一级二级四级五级因子B河口河道河口鴻湖冲刷潮沟离岸沙坝口外段水下三角洲潮沟海岛人工岛自然岛基岩岛泥沙岛珊瑚礁岛明礁石暗礁石一级二级四级五级活动C利用水田畜禽类养殖居民点固体矿产水库大坝水库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