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_第1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_第2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_第3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_第4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院感防控,保障医疗安全感染医疗质量管理部

医疗质量安全活动月一、院感防控的重要性二、院感相关法律规范三、医院感染概论四、预防感染的原则五、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HO:全世界任何时候都平均有140万医院感染患者美国:医院感染造成每年4.8万人死亡,增加开支达81亿美元(2006年公布)英国:每年有32万医院感染病例,其中5000例是致命的,每年造成10亿英镑损失我国:每年约有400万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60亿~240亿元医院感染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管理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市市立医院,1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院内感染致5名患儿死亡事件2009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宜城医院,77名血透患者39名HCV抗体阳性,其中15例确诊为医院感染2016年2月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医院血液透析室发生疑似丙肝感染暴发疫情。43例患者中,确诊丙肝感染病例26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一、院感防控的重要性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威胁

2017年1月浙江省中医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规程,导致交叉感染,目前确诊5例艾滋感染。院长、分管院长、党委书记、检验科主任、医务部主任、院感科主任均受处理。直接责任人以涉嫌医疗事故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7年2月青岛城阳区人民医院血透乙肝病毒感染暴发事件9人院长、分管院长、院感科主任、护理部主任、血透室主任、护士长均受处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一、院感防控的重要性延长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危害患者健康损害行业声誉破坏社会稳定医院感染的危害一、院感防控的重要性院感爆发为何频频发生12345缺乏院感意识为了节约成本为了省时间心存侥幸监管的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二、院感相关法律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二、院感相关法律规范国家卫计委2016.12.27发布10项卫生行业标准,2017.06.01实施二、院感相关法律规范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1、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代替WS310.1—2009)2、WS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代替WS310.2—2009)3、WS310.3—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代替WS310.3—2009)4、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5、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二、院感相关法律规范

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1、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2、WS/T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3、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4、WS/T511—2016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5、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二、院感相关法律规范

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入院48小时之后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目前我国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

在短时间内在某一医院某一科室病人群体中突然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三、医院感染概论医院感染内源性感染(不可避免、难以预防)外源性感染(可以预防)医院感染中70%为内源性医院感染,30%为外源性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分类三、医院感染概论

内源性感染难防!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致病寄居部位改变二重感染内源性医院感染与医生的诊疗水平、病人的病情危重程度及基础疾病有关三、医院感染概论又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的来源?空气医务人员器械患者体表医院感染管理关注重点主要是外源性医院感染其与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有关,可能通过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三、医院感染概论呼吸系统:上呼吸道、下呼吸道(VAP);泌尿系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手术部位: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感染血液系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病原学依据更好!

常见医院感染部位三、医院感染概论

医院感染的特点感染源环境已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动物患者自身最常见最可怕医院感染同样具备传染病的三个要素三、医院感染概论

感染途径接触空气水、食物注射、输血生物、媒介三、医院感染概论

免疫力下降的人

感染链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

三、医院感染概论1.易感人群集中(基础疾病、免疫力差),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2.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3.医疗技术进步和仪器设备更新

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客观原因难以预防三、医院感染概论

1.滥用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根源,菌群失调,二重感染。2、医院管理不善:医院布局设施不完善或不合理、无章可依(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章不依(管理流于形式)、院领导和员工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主观原因

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可防可控世界卫生组织预言“抗菌药滥用造成的危害比艾滋病更为严重,人类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三、医院感染概论1、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压力蒸汽灭菌法!2、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3、空气净化: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自然通风: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4、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感染因子从病人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一种措施。

医院感染的其他相关概念三、医院感染概论4、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的措施。

主要措施:(1)手卫生;(2)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3)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4)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

医院感染的其他相关概念三、医院感染概论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正确处理公共设施清洁任何供给一个以上患者使用的设施,如灌洗台、浴具、厕所等,必须保持清洁干净整体环境清洁医院环境必须清洁,没有灰尘和污物,能够为患者、探视人员和工作人员接受医疗环境卫生原则则医疗环境卫生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注意:死亡胎儿不属于医疗废物!

已经投入垃圾袋或锐器桶内废物,不可以再拣出来!

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的资料至少保存3年!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家卫计委《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

医疗废物管理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1、医疗废物的管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正确分类与收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废物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放人感染性废物袋内,但应在标签上注明。2、医疗废物容器应符合要求,不遗洒;标识明显、正确,医疗废物不应超过包装物或容器容量的3/4。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闭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3、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并及时密封。4、不应取出放人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5、应有具体措施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一旦发生前述情形时,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6、、具有污水消毒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的医疗机构,患者的引流液、体液、排泄物等可直接排人污水处理系统;无污水消毒处理设施或不能达标排放的,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人污水处理系统。7、应与医院内转运人员做好交接登记并双签字,记录应保存3年。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黄色袋装防渗漏棕色桶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医疗废物管理双层黄色垃圾袋防渗漏棕色桶锐器桶黄色袋装红色袋装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医疗废物管理洗手: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术前先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4.1发布,2009.12.01实施。规范定义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

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标准预防——手卫生定义六步洗手法手指交叉,掌心对掌背揉搓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弯曲手指关节,掌心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揉搓掌心相对揉搓内外夹弓大立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标准预防——手卫生手卫生指征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两前”“三后”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标准预防——手卫生1、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2、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3、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4、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标准预防——正确处理锐器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不耐热、不耐湿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不耐热、耐湿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相关要求特殊处理。基本要求消毒灭菌管理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方法选择原则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消毒灭菌管理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方法选择原则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消毒灭菌管理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选择原则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消毒灭菌管理醛类:(含戊二醛、邻苯二甲醛):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用于高水平消毒)含氯消毒液: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消毒。75%酒精:适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械的消毒。络合碘:适用于手、皮肤、黏膜及伤口的消毒常用消毒/灭菌剂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消毒灭菌管理消毒剂的使用:

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建立登记账册;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

具体选择原则和适用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的要求,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四、预防院内感染原则

消毒灭菌管理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范围01规范性引用文件02术语和定义03管理要求04布局与设施05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06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07职业防护08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要求: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人员构成:1、科主任、护士长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宜为病区内相对固定人员,医师宜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管理要求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临床感染管理小组——构建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如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病原体、主要侵袭性操作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3、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应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临床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管理要求4、结合本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落实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规定。5、负责对本病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6、接受医院对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做好相应记录。临床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管理要求1、应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2、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工作应遵循相应规范的要求。3、应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4、应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报告。科室工作人员职责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管理要求5、应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6、在从事无菌技术诊疗操作如注射、治疗、换药等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7、应遵循国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8、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科室工作人员职责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管理要求1、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室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应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2、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应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3、设施、设备应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应设有适于隔离的房间和符合WS/T313要求的手卫生设施。4、治疗室等诊疗区域内应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备手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房间应配置空气净化装置。5、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布局与设施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1、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医院感染及其相关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重点部位与重点环节)、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等,监测方法应遵循WS/T312的要求。2、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确诊院内感染24小时上报),对监测发现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医院感染病例监测3、病区医务人员应根据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主要特点开展针对性风险因素监测。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4、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在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在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5例及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医院1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暴发5例及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10例及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科室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应根据病区采用的消毒方法,按照WS/T367要求开展相应监测。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2、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应按照WS/T367的要求,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使用日期、场所、时间、累计时间、使用人签名等登记项目齐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每60小时1次、紫外线灯强度辐照计监测半年一次、新灯管须进行辐照强度检测。)

3、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消毒相关监测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清洁与消毒

隔离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重点部位的感染防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1、隔离措施应遵循WS/T311的要求。2、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3、隔离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除确诊为同种病原体感染之外,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4、隔离患者的物品应专人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5、接触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应按照隔离要求,穿戴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品,如穿隔离衣、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并进行手卫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隔离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隔离标识对临床使用的三类及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为多重耐药菌。定义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CR-AB(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

CR-PA(耐碳青酶烯铜绿假单胞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CRE(耐碳青酶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重点监测6种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XDRPDRMDRO≥3类抗菌药物耐药仅1—2类抗菌药物敏感

全耐药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卫生部关于MDRO相关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号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30-40%为医院工作人员的手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携带)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s在MDRs感染率高的科室住院高龄患者高危手术免疫抑制剂应用插管或侵入性操作长期住院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呼吸机应用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①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首选单间,床头贴隔离标识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③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④诊疗用物的消毒灭菌处理⑤落实环境的清洁消毒⑥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⑦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⑧落实终末消毒预防控制措施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病房检出上述6种多重耐药菌后,若考虑定植或感染,均需立即开具“接触隔离”医嘱,落实防控措施,并及时填写多重耐药菌上报卡。处理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病床安置有“接触隔离”标识单间隔离、床旁隔离可将同类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宜将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诊疗操作操作安排将高度疑似或确诊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接触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职业防护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效预防MDRO感染。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管理

直接接触的:专人专用,消毒处理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不能专用的,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清洁和消毒加强MDRA感染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注重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清洁和消毒用品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清洁和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出现MDRO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使用专用的抹布、拖把。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医疗废物

在MDRS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和医疗垃圾,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按感染性疾病病人处理: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盛装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解除隔离

转科、转院或离开病室检查时应进行交班和警示、提前通知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转科、转院、外出检查等

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MDRO检出情况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4小时)耐药菌培养阴性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后解除隔离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转科、转院、外出检查等

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MDRO检出情况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4小时)耐药菌培养阴性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后解除隔离预防控制措施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或拔除导尿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尿路感染。1、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2、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置管时间大于3d者,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4、应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5、应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6、应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7、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d〜10d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8、更换导尿管时应将集尿袋同时更换。9、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措施预防控制措施五、病区医院感里规范CAUTI防控措施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