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分类分级_第1页
第三讲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分类分级_第2页
第三讲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分类分级_第3页
第三讲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分类分级_第4页
第三讲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分类分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朱建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3 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平安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4等级

含义

防御措施

一级

24

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小

二级

24

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

三级

24

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注意)

通知监测人查看隐患点情况。采取预防措施,提醒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厂矿、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防天气突然恶发。

四级

24

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大(预报)

暂停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户外作业,各有关乡镇值班指挥人员到岗准备应急措施。视当地情况,准备抢险队伍,转移危险地带居民,加密监测,密切注意雨情变化。

五级

24

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警报)

无条件紧急疏散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学生及厂矿、企事业单位人员,关闭有关道路,组织人员准备抢险。加强监测,密切注意临灾迹象。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52月6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寒潮6寒潮中央气象台2021年3月4日10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4日14时至6日14时,西北地区、江南北部及其以北地区将先后出现6~10℃降温,其中,内蒙古、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风。6日早晨的最低气温,内蒙古中部的局部地区将达零下15至零下20℃,华北北部零下7至零下10℃、局地零下15℃,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的局部地区将达零下20至零下25℃、局地零下30℃或以下,华北南部零下5至零下8℃,黄淮大部、江汉、江淮中西部0至零下3℃、局地零下5℃,江南北部0至3℃。7气象灾害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寒潮-雪灾-干旱冰冻星球8910案例介绍-旱情分级?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06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个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的多个乡镇发生严重干旱,或一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等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等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等11案例介绍12第一节分类分级的特点与作用13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

〔对象为事件〕对事件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事件的性质;对事件的分级主要是根据事件的八大要素〔影响范围、危害/损失程度、扩散要素、时间要素、认知程度、社会影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度、资源保障程度〕。14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

〔对象为机构〕对机构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该机构所处置的突发事件类型来决定。对机构的分级分为两种:根据机构保障能力对机构的分级根据所应对的突发事件对机构的分级152.分类分级的特点〔1〕动态性〔2〕相对紧迫性〔3〕并发性〔4〕综合性16

〔1〕动态性突发事件是在不断的变化开展中,相关信息从不完全到完全,因此在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确实定时必须考虑动态变化的因素,不断更新突发事件的级别和状态,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案例:08年雪灾,地震17〔2〕相对紧迫性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不是根据事件严重后果进行分类分级,而是根据事件性质、所需资源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分级,而突发事件在不断开展,因此分类分级存在相对的时间紧迫性。时间紧迫性<-->动态性案例:08地震18〔3〕并发性19〔4〕综合性203.分类分级的作用应急管理中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应对突发事件救援工作,在事件后便于查询和生成预案;分级那么是针对问题重要性对突发事件进行级别上确实认。分类分级在突发事件的三个状态有不同作用。2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突发事件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准备突发事件的处置突发事件的恢复重建

TheDisciplinesofEmergencyManagement:MitigationTheDisciplinesofEmergencyManagement:PreparednessTheDisciplinesofEmergencyManagement:ResponseTheDisciplinesofEmergencyManagement:Recovery22应急管理中的三种状态平时状态没有预警或者未发生,主要是日常管理、维护和演练。警戒状态选择预案、调配物资、做好救助准备,例如台风预警战时状态事件发生后,启动预案、调度资源,快速救援23平时状态下分类分级作用分类分级是后处理系统和日常管理培训系统发挥作用的根底。根据分类分级的结果和方法,可以事后评价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应急主管部门可以评价各相关机构现实的保障能力和处置能力,诊断出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案例:08地震中的专业救援力量缺乏24警戒状态下分类分级的作用分类分级是预警系统发挥作用的根底。根据分类分级的结果,可以对系统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针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事件隐患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启动相应的防范措施。案例:台风预警25战时状态下分类分级的作用264.分类分级的过程综合评价信息库;资料库;案例库;专业知识库;专家信息库;预案演练资料库分析其运行机理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影响因素与事件危害性及资源保障之间的关系27收集信息首先要收集丰富的信息资料,包括历史资料、模拟演练资料、预案库和专家知识等。28分析突发事件运行机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借鉴历史经验,系统分析突发事件的特征,研究其内在运行机理,提取分类分级的评价因素。29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的因素,包括影响突发事件的因素比方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与应对机构有关的因素比方机构的资源配备状况、管理水平等。30研究影响因素与事件危害性及资源保障之间关系研究影响因素与事件危害性的关系处置机构资源和突发事件危害性的关系影响因素与资源保障之间的关系31综合评价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对突发事件运行机理的分析和对机构的评估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325.分类分级的内容结构挂钩静态保障能力评价综合保障能力评价机构评估对机构的评价、诊断和改进事前对机构保障能力的要求及管理机构分类分级事件分类分级预案库33第二节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34突发事件的分类根据突发事件的特征将各种突发事件分为不同的类别;此处分类是相对应急管理层面而言,对于很多专业分类方法,在此不详述。35突发事件的分类362.突发事件分级的典型例子美国联邦应急方案关于紧急事件分级图示低风险状态正常级别警戒状态提高关注较高风险状态常规威胁高风险状态迫近威胁严重状态定域威胁37分级几点注意具体标准有待进一步明晰化突发事件处于不断演进,分级是动态的“就高不就低〞突出“三敏感〞:敏感时间、地点、性质社会平安事件不分级案例:2005池州事件383.分级的一般步骤分级要素确定指标选取指标赋权综合评价初步结果评审通过评级结果反响调整否是机理分析;案例分析专家赋权;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等专家评审等39影响突发事件分级的要素:事件要素包括四个维度管理要素包含四个纬度40事件要素影响范围,包括地域因素,危害覆盖面积等等。危害/损失程度,例如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等。扩散要素,主要包括天气或气候状况,传输渠道等等。时间要素,一是指发生时刻的特性,例如是白天还是夜晚,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等;二是指突发事件可能持续的时间。41管理要素认知程度:在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下,对这种突发事件发生机理和处置机理的研究情况。社会影响程度: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对社会经济开展和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公众心理承受度:公众心理承受度低的突发事件,容易造成社会恐慌,所定的级别应该高。资源保障度:指在现有的人员、设备、其他社会救援协助力量的情况下,能够一定时间t内扑灭突发事件的保障度r(t)。如果保障度高,那么救援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级别。42分级例如43

指标建立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火灾级别(Y)时间(X1)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火灾特性(X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蔓延传播速度灾害面积被困人员数量地域(X3)城市规模水源水压人员密集度气象(X4)风速湿度气温事件性质(X5)责任性不可抗力非法破坏44

赋权由于二级指标无法直接测量,选择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三级到二级使用线性加权方法进行综合。指标时间(X1)火灾特性(X2)地域(X3)气象(X4)事件性质(X5)权重0.1520.1780.1930.1730.30545线性加权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三级指标值可知,三级指标的权重可求得,对三级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二级指标的值;求得二级指标后,二级指标值与其权重加权求和可得最终值。46层次分析法

AHP

(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层次分析法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来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因素分解成目标、准那么和方案等层次,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评价者对复杂系统的评价思维定量化。47层次分析法〔原理〕设有件物体;他们的重量分别为。假设将他们两两比较重量,其比值可构成矩阵:48层次分析法〔原理〕A矩阵的性质:假设用重量向量右乘A矩阵,得到49层次分析法〔原理〕当W未知时,可根据决策者对物体两两比较的关系,作出主观判断,记A为判断矩阵。A矩阵的特点:那么该矩阵具有唯一非零的最大特征值假设判断矩阵满足上述特点,那么该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50层次分析法〔原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51层次分析法〔原理〕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修正指标:判断矩阵维数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将越差,因此引入修正值,并取更为合理的作为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维数1234567890.000.000.580.961.121.241.321.411.4552层次分析法〔原理〕判断矩阵的标度方法为了使各个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标度:53标度定义1i因素与j因素相同重要3i因素比j因素略重要5i因素比j因素较重要7i因素比j因素非常重要9i因素比j因素绝对重要2,4,6,8为以上两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倒数若i因素与j因素比较,得到的判断值1-9标度54权重的计算方法根据原理,权重向量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根据近似算法,使用根法进行计算。55根据原理计算权重得出判断矩阵;计算其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得到权重向量。56根据根法计算权重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得几何平均值:

将进行归一化:

即为所求特征向量的近似值。57一台满意的电脑功能强价格低维护易评价目标评价准那么层次分析法〔实例〕58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说明某个人对三个准那么的价值取向:59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60判断矩阵权重向量的计算〔方法1〕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即为此判断矩阵权重向量。的最大特征值为3.0385,对应的特征向量为,归一化后得权重向量为61使用根法公式计算出的权重62购置一台满意的电脑功能强价格低维护易目标层准那么层A1A2A3A4方案层层次分析法〔合成权重计算〕63层次分析法〔合成权重计算〕设有目标层A、准那么层C和方案层P〔对更多层次模型,计算相同〕目标层A对准那么层C的相对权重为准那么层的各准那么对方案层P的各个方案的相对权重为那么各方案对目标的相对权重是通过与组合得到:P层各方案对目标的相对权重为64计算结果65按照得分值进行分类选择适宜的点作为分割点,以划定事件的等级:例如以2.5和3.5作为分割点,那么可分为三级;实际中也可以分成更多的等级。66

案例分析-供给链中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67

案例分析-供给链中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供给链中突发事件是指在供给链中对企业所组成的网络的各个结点所具有的功能带来极大破坏性的事件。供给链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破坏性、非程序化决策等性质。68供给链中突发事件的分类为了进一步对供给链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研究,就首先要对供给链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对供给链突发事件的分类,国内外的学者研究主要从供给链突发事件的起因,影响程度及特征等角度入手。69外部突发事件外部突发事件可从政治、经济、自然灾难、公共事件等方面来分类,70外部突发事件71内部突发事件内部突发事件那么可以从供给链中意外事故、设备故障、信息扭曲、效劳中断、产品缺陷等方面进行分类。72内部突发事件73内部突发事件信息扭曲,这个包括信息预测出现重大失误以及供给链中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重大扭曲所引发的灾难性事件。效劳中断,指供给链中的物流、金融、财务等效劳的突发性中断。产品缺陷,主要指供给链中的企业的产品出现重大缺陷或者效劳没有到位,造成销售端的销售数量大幅度下降,如2001年11月6日,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紧急召开记者会,宣布禁售含PPA成分的感冒药,中美史克6亿的销售额瞬间被蒸发掉。〔牛奶,板蓝根〕74案例分析-供给链中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这种按起因和来源的分类法概括全面,对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各个方面都能涉及,并且一目了然,便于企业制定相应的预案。另外企业要对所面临的供给链突发事件进行分类,还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在所在的行业和在供给链中的地位、功能对突发事件进行研究,然后再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作出相应的预案。一般供给链内部突发事情的频率高于外部突发事件,应常备预案并进行演练。75供给链突发事件的分级在供给链中突发事件在分类的根底上,首先应研究确定相应灾难类型下分级的相关要素和影响参数,设定相应的要素模块,然后在此根底上判断事件的大小和等级。76

突发事件分级要素确定影响供给链突发事件分级的要数复杂众多,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考虑,归纳了七个纬度的影响要素。77客观要素客观要素包括四个维度:一是影响范围,包括本企业各相关业务部门和供给链中上下游所受的影响,也包括危害在供给链中的扩散速度。二是危害/损失程度,如经济损失,信用损失等等。三是持续时间,主要指突发事件可能持续的时间。四是资源保障程度,这资源包括人力,设备等,资源的范围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前企业已经储藏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资源和外部可利用的资源。78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以三个维度:一是认知程度,依赖于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对供给链中突发事件发生机理,以及处理机制的研究情况。二是社会影响程度,既包括突发事件对企业及其产品在公众和股东中的形象和信心的影响程度。三是应对能力强弱。79用要素加权加法进行静态等级划分选取供给链突发事件分级的评价因素,根据该因素在事件分级中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也可以根据专家的评定。选取代表相应类别的突发事件案例,根据案例对各个分级评价要素进行打分赋值。80用要素加权加法进行静态等级划分客观要素可以根据实际背景中计量标准进行赋值,主管要素可以根据历史经验,现实判断进行赋值。然后根据各要素赋值和权重的乘积累加就得出代表相应类别的突发事件案例的总分,根据总分的大小选定相应的级别。81设突发事件的评分为L,采用百分制评分0≤L≤100;定义一个结果变量:级别,在百分内根据一定数值的范围划分为M个级别;分级评价要素为X1、X2...X7;0≤X≤10各评价要数权重可以设为a1、a2...a7,又a1+a2+...+a7=1那么以判别函数公式如下:

L=a1X1+a2X+...+a6X7

a1+a2+...+a7=182动态分级法进行等级划分供给链应急管理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其分级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样本数据的扩充不断地修改、调整和完善。83动态性表现一是突发事件本身态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影响突发事件级别的改变。二是自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完成的任务的效果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突发事件级别的改变。进一步考虑,这些突发事件的某些评级因素本身就是时间的变量,如物资保障程度,供给链中处理危机所需资源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随着时间变化的,所以在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级别的判定时可以是一个时间的复合函数。84动态分级法可及记先前得到的突发事件评分为L;时间为t,资源的供给量为s(t)

资源的需求量为d(t)资源的保障度为r(t)

,那么为以下公式:

r(t)=s(t)/d(t)

L=f(t,r(t))

进一步考虑,如果我们对突发事件按时间的变化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开展进行阶段划分,即分为t1、t2..tn阶段,那么动态变化还表达tn-1阶段的状态,应该是tn阶段级别的约束因素之一,那么用公式表示如下:

Ltn=f(tn,r(tn),Ltn-1)

85动态分级法因各个供给链不同,突发事件的类别不同,具体的动态等级函数的设计应结合突发事件类别的特殊情况。专家在收集大量样本数据,运用SPSS等统计工具进行相应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情况下,以选定相应突发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动态分级评价函数。在供给链突发事件的动态分级中,还要要注意对突发事件的及时跟踪、分析,收集相关的信息,以便根据新的实际情况对突发事件评定新的等级,进而对已有的应对方案进行改进。86对供给链中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处理机制应注意以下问题企业作为供给链上的一个结点,要站在整个供给链的角度来考虑各种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问题是困难的,所以应根据突发事件对于企业的危害性大小,发生频率,有选择的分类分级处理和预案的准备。企业在应急管理机制中成立应急管理机构,相应的也要安排负责分类分级的分析人员包括一些专家。87对供给链中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处理机制应注意以下问题供给链中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要借鉴、分析实际的历史资料和经验,以及其他供给链中典型的例子,以此为根底寻找突发事件发生、开展的规律。要结合供给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流程,采用统计方法分析突发事件的各种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分类分级的影响程度。为确保分级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须建立分类分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函数,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判定级别以保证分类分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88第三节机构保障能力的分类分级机构保障能力分级目的机构评价的内容机构保障能力分级评价原那么机构静态保障能力分类分级机构综合保障能力分类分级89机构保障能力分级目的在资源分类根底上,了解机构现实保障能力和处置能力。在平时状态,评价并调整拥有资源,要保证一定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但不浪费。在战时状态,根据需求,迅速调配资源,应对突发事件。90机构评价的内容静态保障能力评价,即不与事件结合的机构评价;机构综合能力评价,即与实践结合的机构评价。91机构保障能力分级评价原那么对机构保障能力的评价是与突发事件相联系的综合评价;通过研究机构的重要性、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资源配置、环境、处置能力等特征因素提取机构分级的评价指标;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指标设计,要根据实际数据深入分析各因素;机构资源的评价要素包括力量、装备、配套和布局。924.机构静态保障能力分类分级静态机构保障能力评价的对象是各个机构的资源配备情况,暂时不考虑事件的影响,即不考虑机构表现出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934.1根本思路力量要素装备要素配套要素布局因素94力量要素95装备要素常规装备,也称根本装备,包括:通讯装备、交通工具、照明装置、常规救助装备和设施等。特种装备,也称专业装备,包括:侦检设备、高科技新型设备、特种防护设备、医疗设备等。96配套要素包括交通状况、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备用力量、生活保障和周围经济环境等。97布局要素各种灾害事故的处置装备器材、药剂的具体型号、功能以及数量等要素,是否可调配以及调配速度和调配量。98运用于机构静态保障能力分类分级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中使用的变量过多,并且变量间关系复杂给问题的分析带来困难,通过上述方法把多个变量转化为几个综合变量,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并且易于解释。99主成分分析_背景在实证问题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这些涉及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主成分分析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是解决这类题的理想工具。100主成分概念首先由KarlParson在1901年引进,当时只对非随机变量来讨论的。1933年Hotelling将这个概念推广到随机变量。在多数实际问题中,不同指标之间是有一定相关性。由于指标较多及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势必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的指标的信息。主成分分析_背景101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导出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存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不相关。主成分分析_背景102主成分分析的根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是根据降维的思想,将多个相关变量化为少数不相关的变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选取几个不相关变量来尽可能多的反映原变量或指标的信息。103主成分分析的根本思想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以两个指标为例,信息总量以总方差表示:104主成分分析的根本思想其中y1、y2分别都是x1、x2的线性组合,并且信息尽可能地集中在y1上。在以后的分析中舍去y2,只用主成分y1来分析问题,起到了降维的作用。主成分分析就是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使新变量成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并寻求主成分来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105主成分分析〔几何意义〕106旋转变换的目的是为了使得n个样本点在y1轴方向上的离散程度最大,即y1的方差最大,变量y1代表了原始数据的绝大局部信息,在研究某经济问题时,即使不考虑变量y2也损失不多的信息。Y1与y2除起了浓缩作用外,还具有不相关性。Y1称为第一主成分,y2称为第二主成分。107推广开来,对于p维总体,寻求正交变换,使得在所有正交变换中,所选正交矩阵U,使最大;与不相关;并且在所有与不相关的变量中最大;与、不相关,同时在所有与、不相关的变量中最大;依次类推。为的主成分总体,为第一主成分,为第二主成分。。。108主成分分析的数学原理对原有变量作坐标变换,要求:109如果z1=u1’x满足①②那么称z1为x的第一主成分。假设z1缺乏以代表原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就考虑采用z2。Z2满足①②③Z2为第二主成分110一、主成分总体存在的必要条件对于P维总体,其主成分总体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相应正交矩阵U满足条件其中111主成分方程中的系数向量U恰好是原有变量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其特征根是主成分的方差。112二、主成分总体存在的充分条件只要证明其他任意存在的一个正交矩阵L,使得中,由L矩阵所产生的主成分方差永远都比相应的U矩阵产生的方差小113量纲对于主成分分析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使每一个变量的均值为0,方差为1。114数据标准化后,总体的协方差矩阵与总体的相关系数相等.115样本主成分变量X样本协方差为总体协方差的无偏估计相关矩阵R为总体相关矩阵的估计116117假设X已标准化,那么可用相关矩阵代替协方差矩阵118119λ为相关矩阵的特征值120将R的特征根依大小顺序排列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记为U1,U2,…,Up说明y1有最大方差,y2有次大方差。。。121样本主成分的性质1、第K个主成分yk的系数向量是第K个特征根λk所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2、第K个主成分的方差为第K个特征根λ

k,且任意两个主成分都是不相关的,也就是y1,y2,…,yp的样本协方差矩阵是对角矩阵3、样本主成分的总方差等于原变量样本的总方差122一个关于主成分的已有结论设随机向量的协方差矩阵为,为的特征值,为矩阵各特征值对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那么第i个主成分为:123根据主成分的已有结论把的协方差矩阵的非零特征值所对应的标准化向量分别作为系数向量,为X的第i个主成分。此时124累积奉献率称为第k个主成分的方差奉献率,令主成分的累积奉献率为其中为X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且125对于原来的个指标,经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个主成分,一般要求这些成分的奉献率超过85%主成分提取126主成分的步骤数据标准化:计算标准化后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计算协方差矩阵所有特征根及其对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并计算主成分的累积奉献率,取累积奉献率超过85%的主成分。其中,为第j项指标观测值的均值;为第j项指标观测值的标准差。127主成分分析〔实例〕机构静态保障能力分级例如〔综合评价〕某单位保障部门的保障能力处理的主要过程:根据设定的指标,给各特征项赋值,得到原始赋分表。指标赋权及计算得分。结果展示结果的使用128机构代号外电敷设线路配置专用性…周边环境得分机构15.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