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 国际收支与国际货币体系_第1页
D16 国际收支与国际货币体系_第2页
D16 国际收支与国际货币体系_第3页
D16 国际收支与国际货币体系_第4页
D16 国际收支与国际货币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国际收支与国际货币体系5/13/20241第十六章国际收支与

国际货币体系【学习目标】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理解国际失衡的原因及其调节了解外汇的种类及汇率的标价方法理解汇率的决定基础及汇率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把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及其演变【学习重点】理解国际失衡的原因及其调节理解汇率的决定基础及汇率与经济之间的关系5/13/20242第一节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Balance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5/13/20243第一节国际收支

2、国际收支的特征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第二,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第四,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5/13/20244第一节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又称为国际收支账户,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具体地说,是指按照复式簿记原理,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地反映一个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5/13/20245第一节国际收支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即每笔国际经济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5/13/20246第一节国际收支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三大账户组成:一是经常账户,二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三是错误与遗漏账户。①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实质资源的流动,包括进出口货物、输入输出的服务、对外应收及应付的收益,以及在无同等回报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提供或接受经济价值的经常转移。5/13/20247第一节国际收支

②资本和金融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的变化。根据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解释:“资本和金融账户是指:资本转移和收买或放弃非生产、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负债。”该账户又分为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5/13/20248第一节国际收支

③错误与遗漏账户。该账户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平衡而人为设立的一种平衡账户。5/13/20249第一节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收与支相等,而失衡是指收与支不等。失衡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收大于支,即顺差;二是收小于支,即逆差。这儿的收与支是针对自主性交易而言的。5/13/202410第一节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周期性因素2、结构性因素3、货币性因素4、收入性因素5、偶然性因素5/13/202411第一节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大量逆差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使本国积累的对外负债超过本国的支付能力,从而引起偿还外债的困难,甚至出现债务危机;(2)会带来本国贬值的压力;(3)如果一国不愿意发生本国货币贬值,则会动用本国的国际储备,从而导致金融实力减弱,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地位;(4)由于出口收汇主要用于还本付息,因而无力进口本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受到影响。5/13/202412第一节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持续大量顺差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遭到破坏,持续大量的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这对某些资源型出口国来说意味着国内经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2)增大本国的外汇供给,在外汇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从而导致外汇汇率下降,本国货币汇率上升;(3)本国在增加外汇供给的同时,也使国内基础货币的供给增加,从而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4)不利于国际关系。5/13/202413第一节国际收支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市场调节机制是指在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经济体内的经济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也就是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5/13/202414第一节国际收支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是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以金本位制和自由贸易的存在为前提。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这一自动调节规律称为“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在1752年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休谟机制”。5/13/202415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增加货币供给下降国内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货币供给增加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顺差图16.1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5/13/202416第一节国际收支2、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这里所指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指纸币本位制度下,一国当局通过外汇储备变动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后,通过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主要通过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收入机制和利率机制进行调节。5/13/202417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下降本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国际收支逆差银行银根紧缩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图16.2纸币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5/13/202418第一节国际收支

3、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通过汇率变动来实现的。国际收支赤字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5/13/202419第一节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汇率政策4、直接管制政策5、供给调节政策5/13/202420一、外汇(一)外汇的含义1、动态:指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与债务或资金调拨的活动。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12、静态广义:泛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主要用于各国的外汇管理条例之中。如我国的外汇管理条例中就规定,外汇具体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从狭义角度出发,外国货币不是外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2

(二)种类1、从是否能自由兑换来分,可分为自由外汇、有限自由兑换外汇和记账外汇自由外汇是指能自由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或能自由地向第三国进行清偿的外汇;有限自由兑换外汇: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自由支付的外汇;而记账外汇只能适用于有协议的国家之间,在未经发行国同意的情况下,不能自由地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向第三国进行清偿的外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3(2)从来源或用途来分,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来源于贸易或用于贸易的外汇称为贸易外汇;而来源于非贸易或用于非贸易的外汇称为非贸易外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43、根据交割期的不同,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即期外汇是指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而远期外汇是指成交后在未来日期办理交割的外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5二、汇率(一)汇率及其标价方法1、含义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2、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指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如:在中国外汇市场上:USD1=CNY6.2011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6

在直接标价法下,数量不变的是外国货币,数量改变的是本国货币。汇率越高,说明外币币值越高,本币币值越低;汇率越低,说明外币币值越低,本币币值越高。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7(2)间接标价法指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如:在美国外汇市场上:USD1=CNY6.2011

在间接标价法下,数量不变的是本国货币,数量改变的是外国货币;汇率越高,说明本币币值越高,外币币值越低;汇率越低,说明本币币值越低,外币币值越高。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8(二)汇率的种类1、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可将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买入汇率是指外汇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是指外汇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292、从汇率制定的角度,可将汇率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基本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所选择的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而套算汇率是指通过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汇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03、从交割的时间来分,可将汇率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即期汇率是指目前的汇率,用于现汇的买卖,即成交之后在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而远期汇率是指将来某一时刻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1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被称为远期差价,远期差价有升水、贴水和平价三种情况。升水说明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贴水说明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便宜,平价说明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相等。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24、从银行买卖外汇所使用的工具来分,可将汇率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电汇汇率是指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以电讯方式买卖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信汇汇率是指银行以信函方式通知收付款时采用的汇率;票汇汇率是指银行在买卖外汇汇票时使用的汇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35、按外汇管制情况不同,可将汇率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官方汇率又称法定汇率,是指一国外汇管理当局规定并予以公布的汇率;市场汇率是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市场汇率随外汇的供求变化而波动,同时也受一国外汇管理当局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影响。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4三、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一)汇率的决定1、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1)决定基础——铸币平价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2)波动幅度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52、纸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纸币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来确定。另一方面,在纸币本位制下,汇率无论是固定的还是浮动的,由于纸币本身的特点使得汇率丧失了保持稳定的基础;同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也不再具有黄金输送点的制约,波动可以变得无止境,任何能够引起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都会造成汇率的波动。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6(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现形式,汇率受到国内和国际等诸多因素影响。1、国际收支2、相对通货膨胀率3、相对利率水平4、市场预期5、政府的市场干预6、经济增长率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7四、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时,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降低,从而刺激国外对该国商品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出口。与此同时,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抑制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进口。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其结果则与上述情况相反。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8(二)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汇率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二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以贸易品为例,当本国货币汇率下降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升。如果进口商品作为生产资料投入生产,引起生产成本提高,还会促使其他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39(三)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更多的本币,这样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二是如果出现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资本外逃。当一国外汇市场上出现本国货币贬值的预期时,会造成大量抛售本币、抢购外汇的现象,资本加速外流(或外逃)。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0(四)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就业、国民收入及资源配置的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有利于促进该国出口增加而抑制进口,这就使得其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工业得以大力发展,就会带动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内就业机会因此增加,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如果一国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贬值只会带来物价的上升,而不会有产量的扩大。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1五、汇率制度(一)汇率制度的含义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确定和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或安排。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汇率的确定;第二,汇率的调整。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2(二)汇率制度的分类传统上,根据有没有规定货币平价以及汇率波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划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大类。1、固定汇率制所谓固定汇率制是指本币对外币规定有货币平价,现实汇率受货币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的汇率制度。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市场汇率的稳定。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3固定汇率制包括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这里所说的金本位制指的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按照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42、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是指本币对外币不规定货币平价,也不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现实汇率不受平价制约,而是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变动的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国家的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5(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1950—1952年)这一阶段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2、人民币汇率稳定时期(1953—1980年)在这一时期,由于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人民币汇率无需服务于对外贸易,不具备调节进出口的功能,实质上只是充当外贸内部核算和计划编制的一种会计工具。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63、人民币双重汇率制时期(1980—1993年)

这一时期,随着外汇管理体制的全面变革,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4、深化改革时期(1994—2005年7月21日)1994年1月1日,在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75、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新发展(2005年7月21日—至今)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5/13/202448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内容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5/13/202449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汇率制度安排(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4)国际货币金融的协调5/13/202450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国际金本位制(theInternationalGoldStandard)起始于1879年,其标志是在这一年,所有的主要工业国家和其他绝大多数中小国家都已经事实上采用了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5/13/202451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及相应规则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度的初始形态,金币本位制下的游戏规则主要有: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铸币的重量、形状和成色;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权,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熔化;各国之间国际结算使用的货币是黄金,国际储备货币也是黄金;各国货币相互之间汇率根据“铸币平价”(mintparity)决定。5/13/202452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各国因战争影响使经济陷入困境,纷纷放弃金币本位制,除美国还能实行完整的金币本位制外,英国和法国开始实行金块本位制,而前西德、意大利、奥地利和丹麦等三十几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5/13/202453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金块本位制的游戏规则主要有: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发行货币的储备;金币仍然作为本位货币但不在国内流通,国内只流通纸币,纸币有无限法偿权;不允许自由铸造金币,禁止私人输出黄金;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和黄金官价,但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有在国际支付需要或工商业用途时,可有条件的用纸币向中央银行兑换数量有限的金块;等等。5/13/202454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金汇兑本位制的主要规则是:法定国内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纸币,纸币与法定含金量保持等价关系,禁止铸造金币;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但可以兑换成外汇,用外汇可在国外兑换黄金,这也被称为金汇储备制;可以纸币向中央银行请求兑换金块,金币或外汇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对外支付,但受到中央银行的管制,因而外汇买卖不是自由的,外汇供求是受到控制的。5/13/202455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该体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2)国际储备体系;(3)实行固定汇率制;(4)国际收支调节的安排。5/13/202456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2、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足:(1)该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其存在的先决条件是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和美元地位的稳固,因此,当美国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和短期对外债务不断增加时,国际间对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也就会不断降低。(2)由于固定汇率制的限制,成员国政府大多不愿以改变汇率的方法来应付“基本失衡”,等到非改不可时,投机者早已闻风而动,在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上掀起投机的浪潮,加剧金融危机。5/13/202457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3)虽然IMF规定赤字国家和赢余国家都有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但事实上,采取纠正措施的多是赤字国家,盈余国家往往不愿以及时升值的举措来减少赢余,这就加深了调节国际收支的困难性。(4)在该体系下,大多数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而美元又与黄金挂钩,因此,其他国家可用本币对美元贬值来调节赤字,但美国却无法体面地使其货币贬值。从美国立场上看,这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特里芬难题”。5/13/202458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四)牙买加体系1、牙买加体系及主要内容牙买加协议在加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IMF作用的同时,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双挂钩制度,其游戏规则也作了较大的改动,主要集中在汇率、黄金和特别提款权三个方面:(1)汇率制度的选择多样化。IMF成员可以针对本国实际,经IMF认可后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IMF将对其汇率制度进行监督,以避免汇率操纵和不公平竞争。5/13/202459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2)黄金非货币化。黄金退出流动,彻底与货币脱钩,这意味着成员国货币不能与黄金挂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