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优化测试化学试题五_第1页
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优化测试化学试题五_第2页
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优化测试化学试题五_第3页
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优化测试化学试题五_第4页
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优化测试化学试题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24年中考模拟优化测试卷化学试题五一、选择题(共12分)1.(本题1分)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煤炭脱硫处理 B.积极植树造林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填埋废旧电池2.(本题1分)“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贫血 B.小苏打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C.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涂上硼酸溶液3.(本题1分)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g B.镍属于金属元素C.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 D.镍的原子序数是284.(本题1分)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云消雾散分子间隔发生变化C蜡炬成灰分子种类发生变化D滴水成冰分子体积发生变化A.A B.B C.C D.D5.(本题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 B.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C.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D.氧气用于化工6.(本题1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试剂 B.称量氢氧化钠C.读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7.(本题1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D.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8.(本题1分)用下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3处纸花变红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B.实验结束后用酒精灯加热3处,纸花由红变紫C.3处纸花比1处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D.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9.(本题1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KCl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10.(本题1分)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x的数值是30%B.该反应中乙是催化剂C.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甲和丙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是17∶2511.(本题1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装置漏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小B.为保证将氧气耗尽,实验用的铜粉需足量C.实验结束后应将气球中的气体挤出再读数D.正常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2.(本题1分)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50B.20℃时,Na2Cr2O7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C.用降温结晶法分离Na2SO4和Na2Cr2O7,温度不得高于45℃D.20℃至60℃时,相同温度下Na2Cr2O7饱和溶液一定比Na2SO4饱和溶液更浓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与简答(共11分)13.(本题5分)某工厂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其主要成分为Fe2O3、SiO2、FeO和锰的氧化物等。现以该炉渣为原料制备铁红(Fe2O3)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1)操作1的名称是,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2)步骤①中,硫酸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②中,使用足量H2O2的目的是。(4)步骤③中,几种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Mn2+Fe2+Fe3+开始沉淀的pH8.16.31.5沉淀完全的pH10.18.32.8要使Fe3+完全沉淀为Fe(OH)3从而与Mn2+分离,则调pH的最大范围是:≤pH<8.1。14.(本题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文献题。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常温下会分解。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湿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这是利用了过氧化氢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3)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4)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B.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C.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三、实验题(共5分)15.(本题5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写出操作、现象、结论)(3)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装置④,由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四、科学探究题(共6分)16.(本题6分)柠檬的果皮、籽、果肉中均含有大量的柚皮苷(C27H32O14)和柠檬苦素类似物等苦味物质,在榨汁过程中常出现苦味,为了寻求去除苦味的方法,化学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树脂添加量、脱苦时间、温度对其脱苦率的影响。资料:柠檬的不同部位中,柠檬籽中柚皮苷的含量最高,果皮次之,再次是果肉。【进行实验】实验一:室温下,分别取20mL鲜榨柠檬汁进行实验,探究树脂添加量、脱苦时间与脱苦率的关系。记录如下:序号树脂添加量/g脱苦时间/min脱苦率(%)①0.042020.4②0.042528.5③0.043036.8④0.062530.1⑤0.082534.7实验二:分别在20mL鲜榨柠檬汁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树脂,脱苦时间相同,探究温度与脱苦率的关系。记录如下: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树脂添加量/g0.040.060.080.040.060.080.040.060.08温度/℃202020303030404040脱苦率(%)22.439.248.723.744.749.622.542.149.0【解释与结论】(1)实验一中①②③的目的是。(2)实验一由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3)实验一①中,若将脱苦时间改为10min,则脱苦率(填“>”或“<”)20.4%。(4)实验二中探究温度与脱苦率的关系,可选做的实验是(任选一组,填实验序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当加入树脂质量和脱苦时间相同时,脱苦温度越高,脱苦效果越好B.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当树脂添加量为0.08g时柠檬汁脱苦效果最好C.用柠檬鲜果榨汁时,可以采用去皮、去籽的方法减少柠檬汁的苦味【反思与评价】(6)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添加柚苷酶也可降低柠檬汁的苦味,设计实验比较在柠檬汁中添加树脂与添加柚苷酶的脱苦效果:室温下,分别取20mL鲜榨柠檬汁于两个烧杯中,,取样测量柠檬汁的脱苦率。五、计算题(共6分)17.(本题6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取了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放置于烧杯中(烧杯重50g)然后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当加入g稀盐酸时,大理石中碳酸钙刚好反应完;(2)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77页答案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77页参考答案:1.D【详解】A、煤炭脱硫处理,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做法符合主题;B、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做法符合主题;C、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做法符合主题;D、填埋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D做法不符合主题;故选:D。2.B【详解】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选项错误;B、小苏打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故选项正确;C、室内起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进入空气,使燃烧更旺;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3.A【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符合题意;B、由“金”字旁可知,镍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8,不符合题意;D、由C的分析可知,镍的原子序数是28,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详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B、云消雾散,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C、蜡炬成灰,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故选D。5.A【详解】A、氢氧化钙没有吸水性,不能做食品干燥剂,错误;B、硫酸可以用于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正确;C、氮气可以制造低温环境,用于磁悬浮列车,正确;D、氧气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较活泼,可用于化工,正确;故选A。6.D【详解】A.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要与试管口紧挨,且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试管稍微倾斜,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称量纸称量,应用玻璃器皿,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而不是最高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7.C【详解】A、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故选项错误;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中并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是混合物,通过蒸馏才可以得到蒸馏水,故选项错误;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故选项正确;D、过滤操作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并不能除去所有杂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8.A【详解】A、2处纸花不变色,1和3处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可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酸不稳定,受热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结束后用酒精灯加热3处,纸花由红变紫,故选项说法正确;C、3处纸花比1处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9.A【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过量的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B错误。C、通入浓硫酸中,能除去水蒸气;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氯化氢气体,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水蒸气,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错误。D、CaCl2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A【详解】A、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为:1-10%-41%-19%=30%,选项A正确;B、乙在该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但不能确定其是否改变了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因此不能确定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B错误;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过程中甲和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反应特点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错误;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般分三步完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未知的值;2、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3、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求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的生成物质量,即减少的质量和增加的质量,再根据题干信息确定每个选项的正误。11.D【详解】A、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装置中,可能会使测定结果偏小,故A正确;B、为保证将氧气耗尽,实验用的铜粉需足量,因为若铜粉用量不足,则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B正确;C、未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读数偏小,导致消耗氧气的体积测定结果偏大,能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偏大,所以实验结束后应降气球中的气体挤出再读数,故C正确;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和玻璃管内气体总体积的,而不只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故D错误。故选:D。12.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析出晶体的多少。【详解】A、溶解度有单位,4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50g,故该项说法错误;B、20℃时,Na2Cr2O7溶解度为8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该项说法错误;C、硫酸钠、重铬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都比较大,所以用升温结晶的方法分离Na2SO4和Na2Cr2O7,温度高于45℃硫酸钠更易析出,故该项说法错误;D、20℃至60℃时,Na2Cr2O7溶解度一直大于Na2SO4,因此相同温度下Na2Cr2O7饱和溶液一定比Na2SO4饱和溶液浓度更大,故该项说法正确。故选D。13.(1)过滤二氧化硅/SiO2(2)(3)将硫酸亚铁转化为硫酸铁(4)2.8【详解】(1)操作1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名称是过滤;炉渣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亚铁、锰的氧化物,加入过量硫酸,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锰的氧化物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水,二氧化硅和硫酸不反应,故滤渣为二氧化硅;(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由图可知,过氧化氢能将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故使用足量过氧化氢的目的是:将硫酸亚铁完全氧化为硫酸铁;(4)从表格中的信息分析看出,Fe3+完全沉淀的pH为≥2.8,Mn2+开始沉淀的pH为≥8.1,因此要使Fe3+完全沉淀为Fe(OH)3从而与Mn2+分离,则调pH的最大范围是:2.8≤pH<8.1。14.(1)化学(2)2H2O2=2H2O+O2↑(3)温度太低(4)分子的结构不同(5)B【详解】(1)过氧化氢用于消毒杀菌时,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这是利用了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故填化学。(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3)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故填温度太低。(4)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即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的结构不同。(5)A

由题文可知,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所以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选项正确;B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则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选项正确,故填B。15.①③将点燃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叙述不完整不给分)能(或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验满等。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①;(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③;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点燃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3)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能(或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6.(1)探究当树脂添加量相同时,脱苦时间对脱苦率的影响。(2)当脱苦时间相同时,树脂添加量越多,脱苦率越高。(3)<(4)①④⑦或②⑤⑧或③⑥⑨(5)BC(6)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树脂和柚苷酶,脱苦相同时间【详解】(1)实验一中①②③脱苦时间不同,树脂添加量相同,所以目的是室温下,树脂添加量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