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怂恿(yǒnɡ)污涩(sè)蜷伏(quán)嗔怪(chēn)B.丰腴(yú)斑斓(lán)迷惘(wǎnɡ)蹒跚(pán)C.窗棂(línɡ)温煦(xù)笨拙(zhuō)放肆(sì)D.暮霭(ài)卑劣(liè)羞怯(què)余辉(huī)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难堪孕育可歌可泣任人宰割B.戈壁阔别死而后己家喻户晓C.佩服谣言当之无愧接然不同D.奠基仰慕锋芒毕露热泪满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A.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对比)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D.土地是我的母亲……(比喻)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着全然不同的景观。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商品大潮的汹涌而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无限生机。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A.③①⑤④②⑥ B.⑥⑤①②③④C.④⑤①②③⑥ D.④②①⑤③⑥7、古诗文名句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3)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客》(5)《陋室铭》写交往人物不凡,衬托屋主人才学高品德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爱莲说》中写表现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表现莲花体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子路见孔子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hào)?”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选自《太平御览》)注释:①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②括:扎,束。③镞(zú):箭头。揉:同“煣”用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砺:磨砺敬:感谢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好长剑(2)学岂有益哉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受学重问,孰不顺成?(2)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3.孔子认为学习的好处的是什么?孔子运用什么方法劝服了子路?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小葱青青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她总是这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说不清什么时候起,这个小集市上有了她。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好的葱,一定会放声叫好,定要编出许多诸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等诱人的词句。她极少说话。说,也是奶声奶气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毛几分”。只有她说话的时候,才偶尔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含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菜主们常对镇上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子上哪来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有,一年四季都不断,价格也好。啊,天真冷。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哈一哈。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小妹妹,给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她轻轻地摇摇头。“为啥?”大姐姐一怔。“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了一下,迅速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着几多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您帮俺看看这个,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包着的小本子,递给老师。女教师接过本子,一下惊呆了。本子上工工整整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说什么才好。“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俺今年15岁啦。住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爹娘呢?”“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天黑路滑,跌到沟里腿断了,不能动了。娘在家侍候爹,还管园子。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她暖热,永远地热下去。“好妹妹,你来我班里上学吧!”“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女教师把小妹妹搂得更紧了。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学校。临走前,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小葱。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齐齐。多嫩的小葱呀!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啊,小葱青青……1.“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下面是对此处景物描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纯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变化。B.既衬托小妹妹纯真的心灵,也预示着光明的未来。C.为了衬托女教师当时的心情。D.为了突出雪样纯洁、葱样青嫩的小妹妹。2.小妹妹临走前送一篮小葱给老师的原因是()A.小妹妹家境不好,经济困难。B.女教师总买小葱,送她备用。C.小葱是她们相识的媒介,对双方来说有特殊的感情和意义。D.小葱虽小,但是自己劳动所得,礼轻情重。3.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是()A.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B.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C.“她”取出作业本给女教师看。D.女教师要“她”上学,而“她”毅然谢绝,女教师把“她”搂得更紧了。4.本文贯穿情节发展的线索是()A.白白的雪 B.红红的手C.青青的小葱 D.静静的“她”2、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高楼遍地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1)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2)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四、写作题(40分)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为题作文。文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DABDCD隔江犹唱后庭花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山放过一山拦青草池塘处处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1.(1)爱好(2)好处2.(1)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2)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得不更深吗?3.提升人的知识与能力,让人变得更强大。孔子运用比喻说理劝服了子路。三【答案】1.B2.C3.D4.C1.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④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