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1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2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3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4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晦暗(huì)携带(xié)叹为观止目空一切B.磅礴(bó)羁绊(jī)花香鸟语海枯石烂C.缄默(xián)枯躁(zào)草长莺飞天衣无缝D.冗杂(rǒng)追溯(sù)戛然而止人情世故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经常不交,在班里显得鹤立鸡群。B.兄弟俩白手起家,诚信经营,历经多年的打拼,才有了今日的成就。C.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折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D.这位艺术家的口技表演惟妙惟肖,细腻逼真,使人如临其境,获得美的享受。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困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造”“报答”“维护”“分析”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B.“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蠢笨的企鹅,胆怯的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D.“你说说看!”李经理严肃地说,“怎么让市场复活?”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6、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②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短礼服,小麻雀像婴儿般哭闹。

③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④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⑤《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A.③②④⑤①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⑤①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4)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5)争渡,争渡,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2)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4)结庐在人境(________)2.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便舍船/屋舍俨然 B.便要还家/飞鸟相与还C.问今是何世/问君何能尔 D.乃大惊/乃不知有汉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两篇诗文和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1.(1)类(2)告诉(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4)建造、构筑。2.D3.(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2)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4.如:在整齐的篱笆旁,我亲手采摘金黄的菊花,周围顿时香气弥漫。在悠闲恬适间,突间望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5.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可以体现作者追求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纷扰,和谐安宁,悠闲快乐的理想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应该从自身做起,例如遵守公共秩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④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的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A.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B.一个人应该讲规矩。C.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D.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所起到的作用。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2、入“非遗”的二十四节气袁云才(1)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中国老农们了如指掌的二十四节气,如今入了“非遗”,这让人在喜悦之余,也带来了某些感慨。喜的是,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符号,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其入“非遗”,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令人感慨的是,这个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妇孺皆知且被广泛运用的知识体系,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乃至要列入“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3)只要稍懂农事的人就知道,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归纳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其对人们掌握气候、适时耕种,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这从一些谚语中就可见一斑。比如北方谚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就是把节气当成气候的指示标,二十四节气宛如温度计上的刻度;又如湖南谚云,“春分种菜,大暑摘瓜”,则是把具体的农事与节气对应起来,二十四节气恰似指挥、引导春种秋收的鼓点。(4)如此极具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何当今却让不少人觉得生疏?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这一知识体系的依赖度越来越低。据某权威机构抽样调查,能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背下来的青少年学生只占3.9%。(5)今天的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当然已远非昔日可比了。然而,我们总发觉自己的生存环境,远不如古人。一方面,我们离自然界似乎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本身也常遭受触目惊心的污染与破坏。而当遭到大自然报复时,我们往往发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弥补,甚至根本无能为力。据媒体报道,去年在哈萨克斯坦高原,15万头高鼻羚羊在3天内相继死亡,专家相信是传染病所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只能是小学生。(6)正因为如此,我们任何一项改造、利用自然的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础之上。二十四节气,更是人类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它启迪我们,顺自然而为,方能事半功倍,五谷丰登;逆自然而行,则必遭其惩罚。但愿这成为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带给人类的智慧财富。(选自《大自然》,有改动)1.第(2)段中加点词语“喜悦”和“感慨”的原因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述。2.第(3)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能否将这两个层次的内容颠倒?为什么?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字“只”有什么表达效果?据某权威机构抽样调查,能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背下来的青少年学生只占3.9%。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对于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结合选文内容写出两点。四、写作题(40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每天醒来,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声音:窗外鸟鸣的声音、落雨的声音;厨房里妈妈煎蛋的声音、客厅里爸爸催促的声音、街道上汽车喇叭的声音、街巷里行人喧嚣的声音……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围绕着,有些声音被我们铭记了,有些声音被我们忽视了,有些声音被我们误解了。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CADCC(1)猎马带禽归(2)大漠孤烟直(3)山随平野尽(4)馨香盈怀袖(5)惊起一滩鸥鹭(6)芳草萋萋鹦鹉洲(7)威武不能屈二三1.C2.C3.引用钱先生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不能,因为这三段从个人到家庭到政府,层层递进来论证中心论点。1.喜悦的原因: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